心理咨询考试

面授课程网校课程图书教材| 直播问答砖题库师资| 招考报考备考面试真题|QQ群微信微博微社区

三级基础心理学复习:感觉、知觉和记忆(2)

2017-02-18 15:12 心理咨询招聘考试 //ha.huatu.com/xlzx/ 来源:职铭教育

【导读】华图职铭教育温馨提示:心理咨询师考试已进入备考阶段,为了大家能更好的系统复习,华图职铭教育为心理咨询师学员整理了“2016年心理咨询师三级基础心理学复习:感觉、知觉和记忆”,主要讲感觉、知觉和记忆考点。请仔细阅读。

3、嗅觉:是最古老的感觉。能挥发、有气味的物质。嗅细胞。

4、味觉:最基本的味觉是酸、甜、苦、咸。能溶解、有味道。感受器是舌面、上鄂的味蕾。舌尖甜,前咸,后酸,根苦。

5、皮肤感觉:温冷触痛压振动。表示触觉灵敏度的指标叫两点阈;在排除视觉的条件下,用钝的针头刺激皮肤上相邻的两个点,能觉察出是两个点的最小距离叫两点阈。身体不同部位的两点阈是不同的。皮肤表面的温度叫生理零度。生理零度是会发生变化的。

6、平衡觉(静觉):内耳中的前庭器官,包括耳石和三个半规管,反映了人体的姿势和地心引力的关系。

7、运动觉(动觉):反映身体各部分的位置、运动以及肌肉的紧张程度。其感受器分成在肌肉、筋腱和关节中,分别叫肌梭、腱梭和关节小体。它反映身体各部分的位置、运动以及肌肉的紧张程度。

8、内脏感觉(机体觉,黑暗感觉):饥饱渴窒息疲劳便意性痛。性质比较模糊,定位不准确。具有放射的性质,如心绞痛时会觉得肩胛骨疼。当各种内脏器官处于正常状态时,引不起内脏感觉,异常或病变时才会有感觉。

9、痛觉:有机体受到伤害时产生的感觉。没有适宜刺激。遍布全身所有组织中,痛苦但有保护性作用,具有生物学意义。难于适应。痛觉的感受性有很大的差别,与对疼的认识、态度、性格、意志有关。

五、知觉概述

1、定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与感觉的区别是:感觉是单一感官活动的结果,反映物体个别属性,不依赖于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知觉是各种感官协同活动的结果,认识物体的整体,受个人知识经验的影响,知识和经验越丰富,对物体的适应越完善和全面。联系:知觉和感觉反映的都是事物的外部现象,都属于对事物的感性认识。

2、基本特性: 1)整体性: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物体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的特性(2)选择性:由于感觉通道容量限制,不可能知觉到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所有物体,只能把一部分物体当做知觉的对象,知觉的格外清晰,而把其他对象当做背景,知觉的比较模糊,这种有选择地知觉外界物体的特性,如花瓶人脸的两可(3)恒常性(常性):在一定范围内,知觉的条件发生了变化,而知觉的映像却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特性。包括大小、颜色、明度、形状和运动恒常性均有,远近我都觉得高矮没有变化、石灰在暗处比明处的煤块亮、桔黄色的灯照射的白纸看起来还是白色(4)理解性:在知觉外界物体时,人们总要用过去的经验对被知觉的事物加以解释,并用词把它揭示出来的特性。“会看看门道,不会看看热闹”。

六、知觉种类:(时空运错)

1、空间:(1)大小:由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的视像的大小、物体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以及周围参照物等因素决定(2)形状:结合视网膜提供的视觉信息,视线沿物体边界的扫描运动提供的动觉信息,手触摸提供的触觉信息(3)方位:以自身或双耳为参照,利用双耳判断左右(4)距离(深度、远近、立体):远近①肌肉运动线索:眼睛的调节和双眼视轴辐合②单眼线索:对象重叠、线条透视(铁轨交叉)、空气透视、明暗阴影、运动视差。③双眼线索:两眼瞳距大约为65毫米,看同一物体时在两眼视网膜上形成的两个略有差异的视像叫双眼视差,是形成深度知觉的最主要线索。立体电影、立体摄影即利用了双眼视差原理。

2、时间: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可以借助计时器、日出日落昼夜交替、一年四季、生理和心理活动的周期性变化。影响时间估计准确性的因素包括感觉器官、要估计时间的长短、活动内容的多少、对所发生事件的态度和情绪。准确度上听觉最高、视觉最低、触觉居中。机体生理变化的节律叫生物节律,也叫生物钟。

3、运动:对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移产生的知觉。物体运动速度在一定范围内,人们才能知觉到运动。太慢、太快都觉察不到。包括①真动②似动(动景、Φ现象):物体在空间中并没有发生位移,却能被知觉为运动的现象,如电影、霓虹灯的动感、建筑物轮廓装饰灯③诱导运动,如月亮从云彩中钻出来;自主运动,如紧盯屏幕上的光点。似动、诱导运动、自主运动都是视觉的错觉运动,都是把不动的东西看成是动的。

4、错觉:(1)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往往带有固定倾向(2)只要具备了相应条件,错觉一定会产生,无法克服,所有的人都是一致的,不会有个体的差异。是客观的,不是主观臆想出来的。不同感觉器官之间的相互作用(3)每种错觉的产生都有它特殊的原因,不可能用某些原因来解释所有的错觉。错觉的种类包括线条长短、线条方向、面积大小等。不同感觉器官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会产生错觉,如形重错觉(拿起后会觉得大的轻)、视听错觉(从扩音器传出,但仍被认为是从讲台传出)。有时会带来消极影响,如飞行员的倒飞错觉。

七、记忆及记忆过程

1、定义: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应。过去的经验指过去过去对事物的感知、对问题的思考、对事物引起的情感体验,以及进行过的动作操作。作用:是智慧的根源,心理发展的奠基石。

2、种类(1)按内容分为:①形象:对感知过的事物形象②情景:对亲身经历过的有时间、地点、人物和情节的事件③情绪:对自己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④语义(语词–逻辑):用词语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⑤动作:对身体的运动状态和动作技能(2)按意识到否:①外显(受意识控制):过去的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②内隐(自动、无意识):过去的经验对当前的活动产生的影响(3)按能否陈述:①陈述性:可用语言传授并一次性获得,需要意识的参与才能提取。②程序性:需要通过多次识记才能获得,利用时又不须意识参与的对如何做某件事,包括对知识、认知、运动技能(4)按时间方式:①瞬时(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1"):容量较大②短时(1ˊ):容量7±2,也称记忆广度(与注意广度一致)。对语言文字材料记的是声音,即听觉记忆,对非语言文字材料记的是形象③长时:种类和数量的容量都是无限的。

(编辑:河南医疗)

心理咨询考试课程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