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14 15:15:38 河南银行考试网 //ha.huatu.com/jinrong/ 文章来源:河南农信社考试网
【导读】华图河南银行招聘考试网同步河南农信社考试网发布:河南农信社招聘公共基础知识:唯物史观,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河南银行招聘考试交流群汇总】 。备考河南省银行农信社等招聘考试,为你推荐备考用书,【银行农信社用书】,【银行农信社网课】。更多资讯请关注河南华图微信公众号(hnhuatu) 。
推荐:河南农信社招聘
河南农信社招聘陆续展开,欢迎加入河南农信社考试群173014632 ,河南农信社考试网为广大考试提供备考资料。
唯物史观
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观点的引入,结束了唯心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状况,使唯物主义成为彻底的和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观。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中,这个问题表现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1)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决定性因素;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生产方式就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还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1)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2)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同的生产方式表现为不同性质的社会形态。(3)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相对独立性,即意识形态在依赖和反映社会存在的基础上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其表现有: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历史继承性;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作用性;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性,这是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突出的表现。
2、两种对立的历史观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两种对立的历史观的基本依据。凡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就属于唯物史观;凡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就属于唯心史观。
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不懂得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总是将思想动机之类社会意识当作社会历史的终决定力量,否认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不懂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总是将少数英雄帝王当作社会历史的主人。
唯物史观创立的伟大意义:
A.实现了整个社会历史观的革命变革,宣告了唯心主义的彻底破产,结束了唯心主义对社会历史领域的长期统治,自然观和历史观次在唯物主义基础上实现了统一。
B.它是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之一,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
C.为社会生活和社会历史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
二、社会的实践本质
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理由:
1.实践是社会关系产生的根源。
2.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三、社会的经济结构
1、社会经济结构
内容:社会经济结构式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2、生产力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并从自然界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资料的能力。它表示人和自然的关系。
生产力要素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实体性要素,一类为智能性或渗透性要素。
生产力是在劳动中形成的,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构成了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实体性要素),其中,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劳动者是活跃的主导因素。科学技术(智能性或渗透性要素),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即一般生产力,它可以渗透到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中并引起这些基本要素的变化,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科学技术史生产力。
以上是河南农信社招聘公共基础知识:唯物史观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河南农信社招聘,河南农信社公共基础知识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河南银行考试网频道。
本文标签: (编辑:华小图)华图教育官方微信
华图总部:北京华图宏阳教育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10-68296100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甲23号
华图分校:河南华图郑州黄河路交卫生路向北三叉口东50米路北华图教育培训基地
(红旗路交卫生路东50米路北)
客服热线:0371-87096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