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30 15:03:39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ha.huatu.com/guojia/ 文章来源:国家公务员局
【导读】华图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同步国家公务员局发布:2022国考离退休干部局职位_业务处室一级主任科员以下职位最终报名人,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国家公务员考试交流群汇总】 备考国家公务员考试,为你推荐公务员备考用书,面授课程。更多资讯请关注河南华图微信公众号(hnhuatu),微信号:(hnht678) 。
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本级) · 离退休干部局 · 业务处室一级主任科员以下职位
截止到2021年10月24日18点,该岗位报名最终审核通过人数为:117
单位信息
招录机关 | 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本级) | 部门代码 | 105000 |
用人司局 | 离退休干部局 | 机构性质 | 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本级) |
机构层级 | 中央 | 工作地点 | 北京市 |
落户地点 | 北京市 |
职位信息
职位名称 | 业务处室一级主任科员以下职位 | 职位代码 | 200110008001 |
职位属性 | 普通职位 | 职位分布 | 其他职位 |
招考人数 | 2 | 考试类别 | 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 |
职位简介 | 承担部机关离退休干部的服务管理、参与相关活动的组织协调等工作。 |
报考条件
专业 | 学科门类:经济学、理学、工学 | 政治面貌 | 中共党员 |
学历 | 本科及以上 | 学位 | 与最高学历相对应的学位 |
基层工作最低年限 | 二年 | 服务基层项目工作经历 | 无限制 |
其他信息
是否在面试阶段组织专业能力考试 | 否 | 面试人员比例 | 5:1 |
部门网站 | www.moe.gov.cn | 咨询电话1 | 010-66096306 |
咨询电话2 | 咨询电话3 |
备注
要求在各学习阶段均有学历和学位;具有两年及以上本科院校党政管理部门工作经历;服务意识好,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具体解释参见教育部人事司网站公告)
2022年国考言语理解与表达考情分析
为了方便大家准备2022国考,北京华图特整理有关2022年国考言语理解与表达考情分析的相关内容,详情如下!
2022年国考言语理解与表达考情分析,华图教育为各位备战2022年国考的考生们整理如下,更多希望随时关注华图教育网国考频道。
国考行测科目中言语理解与表达占据了很大的比例,无论是省级以上还是市(地)级以下试卷,题量一直都是40道。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个模块一定不能忽视。为了考好这个模块,我们给广大考生提供以下高分复习攻略:
1.常考题提分方案
要考好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个模块先要了解言语常考的题型。这个模块常见的题型考试大纲中列出了四种:片段阅读、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篇章阅读。下面分析言语中的常考题以及如何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片段阅读题:
这种题型是给定一段文字,后面设置一个问题,要求考生选择最符合提问要求的一项。常考的题型是主旨概括题、意图判断题。做这两种题型时要学会从关联词和行文脉络两个角度,抓住文段的主旨句或关键词,再对比选项,就会很快选择正确答案。
【例1】(2021国考-42题)传统的文明标准有三个,即文字、青铜器和城市。但后来许多考古学家发现,由于区域不同,文明的差异也很大,这个判断标准不但行不通,还会给考古工作带来阻碍。现如今,国际上对文明的判断标准主要是:已进入国家社会形态,具有一套礼仪系统和统治管理制度。良渚文化虽未有青铜器和较为成熟的文字,但具有早期国家社会形态和较为完整的礼仪系统以及管理制度,还具有许多东方文明的因素。有良渚文化考古研究员甚至认为,良渚文化是东方早期一个集大成的文明。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城市应该成为认定文明的首要标准
B.良渚文化符合通行的文明判断标准
C.传统的文明评判标准仍具有现实意义
D.良渚文化颠覆了传统上对文明的认识
【华图点拨】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介绍了传统文明的三个标准——文字、青铜器和城市,随后通过转折关联词“但”指出这个判断标准存在问题,不但行不通,还会给考古工作带来阻碍。接着通过“现如今”论述了现今国际的文明判断标准。随后指出良渚文化虽未有青铜器和较为成熟的文字,但具有早期国家社会形态和较为完整的礼仪系统以及管理制度,还具有许多东方文明的因素,即良渚文化符合现今国际上对文明的判断标准。结尾进一步论述良渚文化是东方早期一个集大成的文明,即良渚文化属于文明范畴。故文段论述主体是“良渚文化”,强调其符合现今文明判断标准。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B选项。
逻辑填空题:
在国考言语题中逻辑填空题占据一半左右的比例。这种题型就是给定一段话,去掉了几个词语,要求考生在给定的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项。这种题看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容易出错。考生要想提高逻辑填空题的正确率,先要分析语境信息,然后辨析选项,最后选择符合语境要求的选项。
【例2】(2021国考-32题)近代以来,怎样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成为很多学者关注的重要问题,有人主张全盘西化,也有人主张全面恢复传统。这些________的观点当然受到了当时历史环境的影响,但也暴露出一些人在思维模式上的局限,即用________的思维来看待复杂的文化现象。这种思维模式在今天的研究中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荒谬 泾渭分明
B.偏颇非此即彼
C.片面针锋相对
D.极端水火不容
【华图点拨】第一步,分析第一空。该空形容“有人主张全盘西化,也有人主张全面恢复传统”这些观点,根据下文“暴露了思维模式上的局限”可知,此处说的是这些观点不够全面。A项“荒谬”意思是极端荒唐,非常不合情理,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该空对应“思维模式的局限”,形容持上述观点的人们的思维。B项“非此即彼”意思是不是这一个,就是那一个,符合语境。C项“针锋相对”比喻双方意见、观点等尖锐对立;D项“水火不容”比喻二者对立,绝不相容。二者均侧重两方不相容、对立,此处并非形容二者之间的关系,排除C项和D项。
因此,选择B选项。
语句表达题:
语句表达题在国考言语中主要的题型是语句排序题。语句排序题要想提高正确率应该从观察选项特点开始,确定选项中哪些句子可以做首句,然后从话题、时空顺序、关联词等角度捆绑相关句子,最终确定正确选项。例如:
【例3】(2021国考-43题)①为了防止更高层次次级纠纷的发生,我国在传统的司法纠纷解决机制之外,进行了多种模式的纠纷解决机制创新
②文件指出,“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③以此为改革与创新的依据,地方进行了如火如荼的制度改革,多元化的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得到法律规范的认可与发展
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强调并确认了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作用和地位
⑤基层社会当中存在许多初级关系,随之会产生一些初级纠纷,这是产生新纠纷或者更高层次次级纠纷的根本原因
⑥例如上世纪60年代的创造性解决基层群众纠纷的“枫桥经验”,迄今为止,我国基层法治社会建设工作仍然可以从中吸收有益经验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A.④③①⑥⑤②
B.④⑤⑥③②①
C.⑤④②①③⑥
D.⑤①⑥④②③
【华图点拨】第一步,观察选项,判断首句。④句论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并确认了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作用和地位。⑤句论述基础社会中会产生一些初级纠纷,这是产生其他更高级纠纷的原因。根据逻辑应先提出存在初级纠纷,才会有多元纠纷,才会论述如何解决,因此⑤句适合做首句,排除A项和B项。
第二步,寻找原文突破口。寻找③句中“此”的指代内容。④、②句论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文件,③句正好指代④②中的“文件”。
因此,选择D选项。
篇章阅读题:
【阅读篇章回答后面5题】
①今天,世界上超过15亿人使用筷子,也就是说每五人中就有一人用筷子进餐。西方学者林恩·怀特等人根据取食方式,将世界文化一分为三,分别是手指取食、刀叉取食、筷子取食所构成的三大饮食文化圈。筷子取食方式主要流行在亚洲地区,筷子的发明地中国更是典型代表。
②但是在古代中国,筷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不是主要的饮食工具,出现最早且被用作主要取食工具的是“匕”,是一种状如匕首、介乎刀和匙之间的餐具、长柄浅斗,像今天的汤勺。
③饮食史专家倾向于把食物分为两类:谷物类和非谷物类。以就餐而言,前者显然更重要,因为在许多地方,“吃一顿饭”通常就等于“吃了一种谷物”,无论是大米、小麦、小米还是玉米。在汉语中,“饭”泛指所有煮熟的谷物;在现代语境中,“饭” 通常指的是“米饭”也有可能指其他谷物煮熟的“饭”。这种表达方式,说明了谷物食品的重要性。在汉语口语中,非谷物类食物被称为“菜”,有时被称作“下饭菜”,有的方言中直接称为“下饭”。由此可知,“菜”的主要功能是辅助人们摄入谷物食品。
④在古代中国,“匕”之所以是主要的饮食工具,是因为中国人最初就是用“匕”来取用谷物食品的,筷子最初则是用来夹取非谷物类食品的。这两种配套使用的餐具,在文献中被称为“匕箸”,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勺子和筷子”。在“匕箸”的表述中,“匕”在前,“箸”在后,显示出勺子在进餐工具中的重要地位,从根本上说,显示的是中国古人食谱中“饭”与“菜”的主次关系。今天在朝鲜半岛,我们仍能看到这种饮食传统的延续,就像中国古代的饮食习俗,朝鲜或韩国人通常用勺子取食谷物食品(即米饭),而用筷子夹取非谷物类的食品。
⑤古代中国人和今天朝鲜半岛居民用勺子和筷子来进食,反映了饮食和文化的双重影响,从上古到唐代,中国北方以及朝鲜半岛的主要粮食是小米。这是一种适合该地区气候的作物,既耐寒又抗涝。不过小米烧熟之后不像有黏性的稻米易于团成块状,因此更适合煮成粥。根据中国礼仪文献,食粥用勺子更好,筷子则主要用于从有汤的菜中夹起食物,或夹取非谷物类的食品,是一种次于勺子的进餐工具。
⑥筷子的角色在汉代发生了变化,这与小麦粉制成的食品(如面条、饺子、煎饼和烧饼等)在此时开始变得日益流行有关。考古发现证明,古代中国人很早就学会用臼和杵研磨谷物制作面条。世界上最早的面条就是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发现的,其原料是小米,有超过四千年的历史。到了汉代,由人或动物带动的石磨逐渐普及,除了小米,中国人也开始研磨小麦,这可能是受到中亚文化的影响。在研磨成为一种广为接受的小麦加工方法之前,中国人煮食完整的小麦,即“麦饭”,至少在中国,小麦的食用经历了一个从“粒食”到“粉食”的过程。这一转化并非一蹴而就,因为在面粉出现之后,许多地区仍然保留了食用麦饭的传统,不过毫无疑问,是面粉把小麦变成了更受欢迎的谷物食品。到了唐代末年,即十世纪初,小麦已经变得非常重要,足以动摇小米在中国北方农作物中的霸主地位。
⑦而在南方地区,稻米从远古时代起就是主食,南方居民可能很早就使用筷子来取食米饭和其他配食。在宋代,由于选用了来自越南的早熟新品种,水稻产量在中国南方和北方都得到很大提高。到了明代,水稻种植面积持续增长。此外,大约从明代甚至更早开始,人们渐渐采用了合食制,大家一同坐在桌旁进食,筷子被用来夹取所有食物。于是,勺子渐渐丧失了原来取用谷物类食品的功用,而主要用来舀汤,从以前用来吃饭的“饭匙”变成了“汤匙”,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来源】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副省级)第56题
56. 如果穿越回古代,根据本文,看不到下列哪一情景?
A.东汉人用石磨将小麦研磨成粉
B.战国时的秦兵以小米为食
C.春秋时的晋人以箸为主要饮食工具
D.清代人以合食方式聚餐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章,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⑥段“到了汉代,由人或动物带动的石磨渐渐普及,除了小米,中国人也开始研磨小麦”,符合原文。B项对应⑤段“从上古到唐代,中国北方以及朝鲜半岛的主要粮食是小米”,符合原文。C项对应④段“在古代中国,‘匕’之所以是主要的饮食工具,是因为中国人最初就是用‘匕’来取用谷物食品的……‘匕’在前,‘箸’在后,显示出勺子在进餐工具中的重要地位”,曲解文意。D项对应⑦段“大约是从明代甚至更早开始,人们渐渐采用了合食制”,符合原文。
因此,选择C选项。
【来源】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副省级)第57题
57. 以下这段文字最适合放在原文的哪个位置?
要理解在古代中国,为何“匕”作为饮食工具比筷子出现更早也更为重要,我们需要仔细考察历史上中国人通常摄入的食物种类。
A.①和②之间
B.②和③之间
C.③和④之间
D.④和⑤之间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阅读给定的句子。主要说了“匕”比筷子更早也更为重要,与中国人摄入的食物种类有关。因此接下来应该介绍历史上中国人摄入的食物种类。
第二步,辨析选项。只有③介绍了历史上中国人摄入的食物种类。
因此,选择B选项。
【来源】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副省级)第58题
88. 根据本文,促使筷子成为主要进餐工具的因素不包括:
A.以小麦粉制成的食品的流行
B.水稻早熟新品种的引入
C.合食制逐渐普及
D.麦饭替代小米粥成为主食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文章⑥⑦段讲述了筷子成为主要进餐工具的原因。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⑥段首句;B项和C项对应⑦段“在宋代,由于选用了来自越南的早熟新品种,水稻产量在中国南方和北方都得到很大提高……此外,大约从明代甚至更早开始,人们渐渐采用了合食制,大家一同坐在桌旁进食,筷子被用来夹取所有食物”,均属于筷子成为主要进餐工具的原因。D项对应⑥段“在研磨成为一种广为接受的小麦加工方法之前,中国人煮食完整的小麦,即‘麦饭’”,并没有提到麦饭替代小米粥成为主食。
因此,选择D选项。
【来源】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副省级)第59题
59. 根据本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麦的种植面积在唐代中期达到顶峰
B.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面条以小米为原料
C.勺子在清代转变为以舀汤为主的工具
D.朝鲜半岛在唐代之前就以水稻为主食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章,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文章并没有提到,属于无中生有。B项对应⑥段“世界上最早的面条就是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发现的,其原料是小米”,符合原文。C项对应⑦段“大约从明代甚至更早开始……勺子渐渐丧失了原来取用谷物的功用”,偷换时间。D项对应⑤段“从上古到唐代,中国北方以及朝鲜半岛的主要粮食是小米”,偷换宾语。
因此,选择B选项。
【来源】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副省级)第60题
60.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筷子是如何“后来居上”的
B.何为“匕”,何为“箸”
C.中国古代饮食习惯的变迁
D.文化交流对饮食工具的影响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章。文章首先引出话题“筷子”,接着提到在古代中国筷子并不是主要的饮食工具,主要取食工具是匕,然后分析了原因,与历史上中国人摄入的食物种类有关,⑥⑦段讲述了筷子的角色发生变化,成为主要取食工具的原因。文段属于“分—总”结构,最后两段是文章的重点。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是对文章重点的归纳概括。B项介绍匕和箸是什么,偏离文章重点。C项“中国古代饮食习惯”属于非重点,文章主要讲的是取食工具。D项“文化交流”偏离文章重点,饮食工具的变迁不仅是文化交流的原因。
因此,选择A选项。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汇总(点击进入) | |||||
国考 | 估分对答案 | 成绩预约查询 | 面试礼包 | 面试提前学 | 历年职位及分数线 |
资讯 | 国考招录专题 | 招考公告 | 历年考情 | 行测备考 | 申论技巧 |
课程 | 好课程助上岸 | 红领决胜 | 红领培优 | 红领尊享 | 课程咨询 |
备考 | 备考资料| 备考用书 | 备考专题 | 考题解析 | 备考空间站 | 历年分数线 |
以上是2022国考离退休干部局职位_业务处室一级主任科员以下职位最终报名人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2022国考离退休干部局职位,业务处室一级主任科员以下职位最终报名人数快讯信息敬请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网频道。
本文标签: (编辑:河南华图教育)微信公众号
贴心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