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分校

您当前位置:河南人事考试网 > 河南教师招聘考试 > 教师招聘考试 > 备考资料 > 教育综合知识 > 教师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239

教师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239

2021-11-18 18:13:01 河南教师招聘网 //ha.huatu.com/jiaoshi/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河南教师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教师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239,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河南教师考试交流群汇总】 。备考河南省教师招聘考试,为你推荐备考用书招教用书特岗用书面授课程。更多资讯请关注河南华图教师微信公众号(htzhaojiao) 。

  252.孙某冒充首长与各地党政干部电话联系,高价卖出所谓的“内部信息”,共谋得 50 万元 以上的收入。法院应给孙某定罪为( ) A.敲诈勒索罪 B.抢劫罪 C.诈骗罪 D.侵犯名誉罪

  252.【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分则知识。 第二步,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 公私财物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 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 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 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孙某冒充首长 谋得财物就是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C 项正确。 因此,选择 C 选项。 【拓展】A 项: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的规定,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对被害人使用恐吓、威胁或要挟的方法,非法占用被害人公私财物的行为。孙某没有使用恐 吓、威胁或要挟的方法。A 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B 项: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 保管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孙某没有使用暴力、胁迫 等方法。B 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D 项:《刑法》中并没有“侵犯名誉罪”,《刑法》中与名誉相关的罪名是侮辱罪和诽谤罪。 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侮辱罪和诽谤罪是指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 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D 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以上是教师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239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教师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公基模拟题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河南教师考试网频道。

河南教师招聘招考信息

本文标签: (编辑:尚小图)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2021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考前争分直面现场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