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分校

您当前位置:河南人事考试网 > 河南教师招聘考试 > 教师招聘考试 > 备考资料 > 教育综合知识 > 教师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322

教师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322

2021-11-18 19:36:01 河南教师招聘网 //ha.huatu.com/jiaoshi/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河南教师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教师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322,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河南教师考试交流群汇总】 。备考河南省教师招聘考试,为你推荐备考用书招教用书特岗用书面授课程。更多资讯请关注河南华图教师微信公众号(htzhaojiao) 。

  33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竞争法》的规定,下列哪一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中的 虚假宣传行为( ) A.某商场在有奖销售中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 B.某网络购物平台的商户李某,夸大其词地介绍其商品,并花钱为该商品买好评 C.某科技公司甲为打败竞争对手乙,编造谎言、散布虚假信息,致使公众对乙的信任度降低 D.某鞋厂在自己生产的鞋上使用“Adssai”商标,该商标无论名称还是样式都与驰名商标 “Adssal”非常相似,让人很难分辨

  335.【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反不正当竞争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 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经营者 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李某, 夸大其词地介绍其商品,并花钱为该商品买好评属于虚假宣传的行为。 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A 项: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第(二)项,经营者进行有奖销售不得存在 下列情形: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某商场在有奖 销售中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属于违法的有奖销售。A 项错误。 C 项: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一条,经营者不得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 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C 项属于恶意诋毁竞争对手。C 项错误。 D 项: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混淆行为,引人误认为是他人 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一)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 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二)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名称(包括简称、字号等)、 社会组织名称(包括简称等)、姓名(包括笔名、艺名、译名等);(三)擅自使用他人有一 定影响的域名主体部分、网站名称、网页等;(四)其他足以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 他人存在特定联系的混淆行为。选项属于混淆行为。D 项错误。

  以上是教师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322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教师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公基模拟题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河南教师考试网频道。

河南教师招聘招考信息

本文标签: (编辑:尚小图)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2021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考前争分直面现场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