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分校

您当前位置:河南人事考试网 > 热点资讯 > 2022年吉林省通化市集安市事业单位统考是什么意思

2022年吉林省通化市集安市事业单位统考是什么意思

2022-06-15 09:54:31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ha.huatu.com/gwy/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河南人事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2022年吉林省通化市集安市事业单位统考是什么意思,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河南华图微信公众号(hnhuatu),微信号:(hnht678) 。

2022年吉林省通化市集安市事业单位统考是什么意思

  事业单位统考是指多省份以相同时间、相同内容、相同评分标准的形式进行的事业单位联合考试。全国事业单位统考由最初的宁夏、内蒙古、浙江逐步推广到湖北、广西、云南、贵州、青海、甘肃等多个省份。影响力不亚于全国公务员联考,并且有逐步推向全国的趋势。

事业单位统考信息分布
年份笔试时间参加省份招聘人数公告发布日期
2015年5月23日宁夏、内蒙古、浙江33734月14日-28日
10月31日宁夏、甘肃、贵州、云南、浙江29599月1-20日陆续发布
2016年5月21日宁夏、贵州、内蒙古、陕西、湖北、广西、青海、云南155853月底-4月底陆续发布
10月29日贵州、甘肃、安徽、青海、云南40828月底-9月底陆续发布
2017年6月3日宁夏、安徽、陕西、云南、上海、广西、湖北、贵州、甘肃、内蒙古、青海257693月底-4月底陆续发布
10月28日贵州、甘肃、青海、云南13759月陆续发布
2018年5月26日安徽、湖北、云南、陕西、青海、甘肃、贵州、广西、宁夏、内蒙古263273月底-4月底陆续发布
10月27日贵州、青海5049月陆续发布

  基于事业单位不同招聘岗位对人的能力素质有不同要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分为:

  综合管理类(A类)

  主要适应于事业单位中以行政、事务和业务管理为主的岗位。

  综合管理类职位具体从事规划、咨询、决策、组织、指挥、协调、监督及机关内部管理工作。

  主要招聘专业有:汉语言与文秘类、法律类、新闻传播类、治安学、治安管理、社会工作、老年服务、青少年服务、思想政治教育、安全工程、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不限岗位等。

  社会科学专技类(B类)

  主要适应于经济、新闻、律师、出版编辑、公证员、会计、翻译、工艺美术、艺术专业(编剧,作曲,指挥、美术等)一般性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岗位。

  主要适用于事业单位人文社科类专业技术岗位。

  主要招聘专业有:会计与审计类、汉语言文学、公共艺术、经济管理类、土地资源管理、市场营销、金融学、财务管理、法学、审计学、旅游管理、文物保护、历史学类、统计学、行政管理、财政税收类等专业。

  自然科学专技类(C类)

  指工程、农技、统计、船舶、民航飞行、实验员、技工学校教师等一般性自然科学研究人员岗位。

  主要适用于事业单位自然科学类专业技术岗位。

  主要招聘专业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食品科学、化学、影视摄影与制作、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网络工程、地理信息科学、软件工程、测绘工程、地质工程、地球化学、地下水科学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地质矿产勘查、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消防工程、交通运输、交通运输管理、桥梁与隧道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动物医学、动物科学、草业科学、森林资源类、风景园林、电力技术类等专业。

  中小学教师类(D类)

  主要适用于中小学和中专等教育机构的教师岗位。

  医疗卫生类(E类)

  主要适用于医疗卫生机构的专业技术岗位。

  五个类别笔试的公共科目均为《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综合应用能力》,各岗位根据自身岗位的实际情况可以考虑设置专业科目。其中《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考试时限为90分钟,满分为150分;《综合应用能力》考试时限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每年有省份不断的加入到全国事业单位统考的队伍中,这显示出了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趋势,以后每年的两次统考或将成为常态,发展成为等同公务员招考的国家级招聘考试。

吉林省通化市集安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

吉林省通化市集安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

请以“花谢香犹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

答案

例文:

花谢香犹在

人生如花,花朵易逝,生命易逝。然而,时光凋谢的只是花的怒放,却终究抹不去那动人的芳香。于是,那如花的生命,那芬芳的芳香,那如花香一般醉人的生命的气节,就乘着岁月的车轮飘荡于历史的长廊,带给我们恒久不尽的回味与感动。

杜甫如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一个漂泊的生命,一片悲悯的情怀。你心系着天下寒士的落魄,你担忧着黎民苍生的疾苦,你瘦弱的生命承载了太多时间的优酷与辛酸,直至将自己交付给那只飘摇的船只。杜甫,你是一朵沧桑的菊花,纵然凋零,纵然陨落了那憔悴的生命,可你悲悯苍生的情怀,却穿越历史的长廊,散发出恒久的芳香。

屈原如花。“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一个孤傲的背影,一个高洁的灵魂。你忠诚于国君,尽心于国事,却终是难逃“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宿命。你徘徊于汨罗江且行且歌,决定用沧浪之水濯洗掉一生的尘埃。于是,你纵身一跳,滑过一条优美的弧线,成为沧浪尖上最美的芙蓉。屈原,你是一枝清雅的白莲,在历史的洪流里袅娜绽放,纵然凋零,那高洁不渝的品性,也香远益清。

陆游如花。“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一个隐居的志士,一缕抱憾的忠魂。你畅快着“匹马戍梁州”的生活,你因“胡未灭,鬓先秋”空流着无奈的泪水,你僵卧孤村尚思虑着为国戍轮台,你病榻床边仍不忘北定中原。陆游,你是一枝孤傲的梅花,正如你所言“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纵然凋零,那爱国的忠心,也香飘永远。

花儿凋零,馨香永久;人生走过,芳名永驻。李白走了,但他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豪情永存;苏武走了,但他那“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忠心不渝;文天祥走了,但他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贞不灭。

那些或悲悯或激昂或高洁的生命,在如花般地绚烂过后,终会离开枝头,随风飘逝。然而,他们那如花香一般醉人的生命的气节,终会乘着岁月的车轮飘荡于历史的长廊,愈久弥香。是的,他们花谢香犹在,带给我们恒久不尽的回味与感动。

花谢香犹在

花儿难逃枯萎的命运,但那呼吸过清风浸浴过雨露的花瓣依旧散发着淡淡的香气。一个人终是难免一死,但死亡并不意味着消失。那些坚强的心灵,那些飘逸的灵魂,那些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思想,那些如花香一般醉人的生命的品性,却如一坛老酒,愈久弥香。

是什么让我们记住了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的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这颗不屈的心灵唱出了生命的绝响。他知道什么是比山重的责任,他懂得什么是比命重的荣誉。为了自己的祖国,文天祥把生命的花朵绽放在战场,陨落在敌营。花谢香犹在,他坚强的心灵在历史的河流里永不褪色。

剑指青天,已收《行路难》道不尽他的洒脱;举杯赏月,一曲《月下独酌》唱不尽他的飘逸。“酒入豪肠,三分啸成了剑气,七分酿成了月光”,光焰万丈的李白,携一壶清酒将足迹印遍了盛唐的万里河山。这朵艺术的奇葩终是逐月而去,飘零于天空,但花谢香犹在,他那飘逸的灵魂永远徘徊于诗歌的历史长廊。

“巧言令色,鲜矣仁。”三千弟子,孔子将智慧播撒人间;万里讲学,孔子叩问着人生的意义。何为仁?何为义?时隔三千年,那部散发着芳香的《论语》至今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孔子的身躯早已逝去,但花谢香犹在,他那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思想永不磨灭。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那如菊花般的生命散发出淡泊名利的香气弥漫史册;“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那如昙花般的生命散发出壮志豪迈的香气晕染了书页;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那如兰花般的生命散发出超然洒脱的香气浓郁了卷轴。他们如花的生命都已经逝去,然而花谢后,芳香永驻。

花谢香犹在,时间挡不住香气的传递,即使它把花朵零落成泥碾作尘;花谢香犹在,历史遮不住生命的光辉,即使它让生命的血肉香消玉殒随风飘逝。

是的,一个人终是难免一死,但死亡并不意味着消失。正如臧克家所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那些坚强的心灵,那些飘逸的灵魂,那些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思想,那些如花香一般醉人的品性却如一坛老酒,愈久弥香。

不惧零落成泥,只望芳香如故,这就是我们生命的追求。

  ---------------------------------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立意的关键在于对“花谢香犹在”的审读。其本意为“花儿凋谢了,而香气犹存”。如果仅仅就花写花,那么文章就浅了,薄了,缺乏思维含量与深层意蕴。进一步审读其关系,我们发现“花是香的实体,香是花的精神、精髓”。那么,我们再进一步挖掘——由花及人,放眼人生与社会作深入的思考,不难类比出这样的立意:人的生命消逝了,但如花香一般醉人的气节、品性、思想、精神等却流芳千古恒久飘香。如此的立意显然就具有了耐人品味的意蕴,再辅之以典型丰富的素材和优美灵动的语言,那么就不难打造出一篇文质兼美的佳作了。

试题分析:这是一个命题作文,审题关键在于把握标题的构成。

点评:考场作文的立意,最重要要的是准、稳。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尽量不要标新立异。要善于找到命题人在立意方面有相关暗示的关键词语或句子。这些关键性的句子往往在材料的结尾处,往往以议论句的形式出现。关键的词语可能是出现次数较多,且有象征意义的词语。材料作文的开头,最好能够将材料简述一次,然后依据材料提出中心论点。在作文的开头将材料简述一次,可以保证自己的观点的确源于材料,不会脱离材料。且能够明确地体现从材料中提炼自己的中心论点的过程。

  以上是2022年吉林省通化市集安市事业单位统考是什么意思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吉林省事业单位,通化市事业单位,集安市事业单位,事业单位统考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河南人事考试网频道。

时政热点

本文标签: (编辑:河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2022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成绩查询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