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0371-87096515 河南分校
【导读】2012河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关键词之共同富裕,河南公务员考试,申论辅导,申论热点

  推荐:华图内部教案全面升级抢购中 包邮仅39.9元可抢华图千元大礼包 Q群:47175410

  2012年河南公务员考试时间预计于2012年9月举行,笔试内容:行测和申论考试大纲参考国考考试大纲,很多考生不重视申论的复习,其实对于河南公务员考试来说,申论是重点,也是极容易失分的,一般申论考察的都是时政热点,为了使广大考生拓宽知识面,河南华图特整理申论出题热点。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改善民生作为最突出的“重头戏”,充分反映了“共同发展、共同分享、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理念。

  如何理解“共同富裕”?

  毛泽东在1953年提出:“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共同富裕”概念从此广泛传播。邓小平一贯坚持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强调“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他坚信共同富裕“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江泽民要求“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绝不能动摇”。胡锦涛更是多次强调“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七一”重要讲话再次作出这一承诺,实际上是我们党对坚持改革开放社会主义方向的庄严宣誓。可见,共同富裕已成为我们党坚定不移的目标和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来分析,“富裕”反映了社会对财富的拥有,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共同”则反映了社会成员对财富的占有方式,是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集中体现。共同富裕作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使生产力的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共同富裕,有先富后富的问题,不可能大家同步富裕;即使大家共同富了,还应是有差别的。既要反对“效率至上主义”、“发展至上主义”,也要反对“公平至上主义”、“平均主义”。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积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条件。

  实现共同富裕,面临哪些问题?

  邓小平曾经说过,“社会主义的目标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就可能出乱子。”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收入差距亦逐渐扩大。反映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从1978年的0.317到2000年已超过国际公认的0.4警戒线,2007年更达0.48。这个数字不仅比印度、伊朗、波兰这些发展中国家要高,而且高于美国、日本这些发达国家。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不合理,居民和劳动所得比重持续下降,国家和企业所得比重持续增加。二是国民收入再分配格局不合理,缺乏调节高收入者的有效手段,同时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使低收入者得不到有力保障。这种状况造成了国内居民消费增长缓慢,与投资和出口相比,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严重不足,难以靠内需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河南人事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 政法干警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培训课程

(责任编辑:admin)

经典图书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河南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模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