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新乡事业单位考试复习资料:宏观经济学(2)
2012-06-12 14:54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ha.huatu.com/ 作者:华图教育 来源:华图教育- 河南招考信息汇总
微博:henanhuatu
微信:hnhuatu
QQ群:47175410
- YY讲堂
推荐:华图内部教案全面升级抢购中 包邮仅39.9元可抢华图千元大礼包 Q群:47175410
二、国民产出的概念和计量
l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1)国民收入核算
国民收入核算是一套计量产品总流量和与之相对应的收入总流量的规则和方法。根据传统的复式记账原理,在国民收入和产品账户上,一方列出的是产品流量的总额,另一方列出的是这些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收入流量的总额。作为核算的结果,这个账户表示经济中产品流量与收入流量在宏观水平上的恒等关系。根据产品流量衡量,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经济中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价值;根据收入流量衡量,国内生产总值又是一定时期内经济中所有生产要素收入的总和。
(2)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衡量的是国民产出的现行货币价值,它既反映了生产的变动又反映了价格的变动。实际国内生产总值衡量的是国民产出的实物总量,它排除了价格变动的干扰,只反映生产水平的变动。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指数。
(3)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①支出法。支出法是根据购买最终产品的支出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
②增值法。增值法是根据生产过程各个阶段上产品的增值来计算国内生产增值的方法。
③收入法。收入法就是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收入流量的角度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
2.从国内生产总值到可支配收入
(1)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是与国内生产总值密切相关的一个总量指标。20世纪90年代以前,宏观经济分析多采用国民生产总值作为总量指标。此后,各国普遍用国内生产总值取代了国民生产总值指标。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别在于对资本跨国流动所产生的收益的计量。国民生产总值主要衡量一国居民拥有的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国民产出,它以人口为统计标准。国内生产总值衡量位于一国领土内的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国民产出,它以地理上的国境为统计标准。
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本国居民在国外投资的收益-国外居民在本国投资的收益。
(2)从国内生产总值到可支配收入
国内生产总值减去资本折旧就是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净值减去间接税就是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是从收入流量角度衡量国民产出,即它等于一国经济在一定时期内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获得的全部收入。国民收入减去企业的未分配利润、企业上交政府的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再加上政府和企业对家庭的转移支付,就得到个人收入。个人收入是指经济中所有家庭从各方面得到的收入总额,包括工资和薪金收入、租金收入、股息和利息收入、来自政府和企业的转移支付等。个人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就是可支配收入。
3.核算恒等式
(1)国内生产总值恒等式
国内生产总值恒等式:
C+I+G+(X—M)=Y=C+S+T
恒等式的左边表示产品流量。国内生产总值按在最终产品上的支出分为消费支出C、总投资支出I、政府购买货物和服务的支出G和净出口(X—M)四部分。恒等式的右边表示收入流量,C是可支配收入中用于个人消费的数额,S是个人储蓄与企业总储蓄之和,叫做私人储蓄,T是政府的净税收,即从政府的总税收中减去转移支付后余下的部分。
(2)投资与储蓄恒等式
假定一国经济是封闭型经济,同时不考虑政府的经济活动。这样,经济主要由企业和家庭两大部分构成,即所谓的两部门经济模型。在两部门经济中,国内生产总值恒等式被简化为:
C+I=Y=C+S。
在恒等式两边消去消费C,我们得到:
l=S。
这就是投资与储蓄恒等式。
4.国内生产总值与经济福利
国内生产总值不能全面地衡量与人们生活有更直接关系的经济福利。为了弥补国内生产总值在衡量经济福利方面的不足,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净经济福利”的概念。考虑“净经济福利”,需要就闲暇、非市场性经济活动的价值、地下经济活动、环境污染等问题对国内生产总值加以调整。
华图培训:0373-5939992 、13303732933
QQ群:125642799、125642693、158135482
2012河南新乡事业单位和乡镇事业单位招聘公告 新乡事业单位考试备考专题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河南人事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 政法干警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培训课程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