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0371-87096515 河南分校
【导读】2012年新乡事业单位考试,新乡事业单位考试报名条件,新乡事业单位准考证打印,新乡事业单位面试,新乡事业单位考试笔试时间,2012河南新乡事业单位考试复习资料

  推荐:华图内部教案全面升级抢购中 包邮仅39.9元可抢华图千元大礼包 Q群:47175410

  4.宪法实施及其保障

  落实,宪法能否得到贯彻实施,关系到国家的政治安定和政权的稳固。宪法实施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宪法适用,即一定的国家机关对宪法在社会生活中的贯彻落实所进行的有目的的干预,这主要是通过将宪法的精神和规范贯彻到具体的法律、法规和法律性文件中来实现的;二是宪法的遵守,既要求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自觉维护宪法尊严。

  宪法实施没有保障,就会使宪法的精神和规范不能得到贯彻落实。我国1982年宪法在序言中明确指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这些规定确保了宪法的根本法的地位,使宪法实施有了可靠的保证。根据1982年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解释宪法、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同时,发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监督作用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形成一个从上到下、从权力机关到行政机关的完整的监督体系,保证宪法的统一实施。

  二、我国的国家制度

  1.国家性质

  国家性质,即国体。在政治学上,国家性质是指国家的阶级本质,即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宪法学上的国家性质一般是指国家的根本制度。我国宪法第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这就表明,我国的国家性质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国家政权的政治属性和阶级本质是人民民主专政。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是对人民民主和对敌人专政的有机统一。只有在人民内部实行广泛的民主,才能充分调动广大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也只有对敌人实行专政'才能切实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这是由工人阶级的本质、特点及其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的。工人阶级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实现的。历史的实践表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才有领导核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才有胜利的保证。

  工农联盟是我国人民民主政权的阶级基础。工人阶级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必须依靠广大的同盟军,特别是同农民阶级的联盟。我国宪法序言指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必须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目前我国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和巩固工农联盟对于巩固国家政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有着更加重大的意义。

  爱国统一战线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特点。爱国统一战线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在工农联盟基础上所建立的更加广泛的阶级联盟,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最广泛的联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在现阶段,爱国统一战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和维护世界和平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2.政体

  政体,即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也即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它指的是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政体由国体决定,并适应和服务于国体,对国体起保护和巩固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这表明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由人民依法选举代表组成全国和地方的国家权力机关,即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国家机关,行使人民当家作主做主权利的制度。它是我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创建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它适合我国的国情,具有很大的优越性。首先,这种形式适合中国的国情,直接反映出我国的国家性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民主性,便于人民参加国家管理,因而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其次,人民代表大会既是权力机关,又是工作机关,它便于集中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实行“议行合一”;第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产生和决定我国其他各项制度的基础,反映着我国政治生活的全貌,具有极大的权威性;第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能保证中央国家机关对全国的统一领导,又便于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我国的中央和地方联结成一个统一的、坚强的整体。

  为了切实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更好地体现人民意志、履行职责,树立和保障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威,从我国现阶段的实际状况看,应当从以下方面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方面,理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与其他机关组织的关系,保障人大及其常委会能切实地行使职权;另一方面,加强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机构建设和制度建设,促使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效地行使职权。

  3.选举制度

  选举制度是由法律规定的关于选举国家代表机关代表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各项制度的总称。选举制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民主制度的重要标志。

  我国选举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是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实现当家作主的重要制度。它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

  选举权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权的普遍性,是指享有选举权的人的,“泛性。我国宪法第3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2)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选举权的平等性是指每个选民在选举时都有同等的投票权,每个选民在一次选举中只有一次投票权,任何人都不能享有特权。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名额和代表的产生。均以一定的人口比例作为基础,但同时又在城市和乡村之间、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作了不同比例的规定。

  (3)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

  直接选举是指人大代表和公务人员由选民直接投票产生。间接选举是指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下一级人大选举产生。根据我国选举法的规定,县级及以下人大代表由直接选举产生。其他各级人大代表由间接选举产生。

  (4)无记名投票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选举人在选举代表时不必公开署名的一种投票方法。它对于保证选民自由表达自己的意愿,选出自己所信赖的人担任代表,具有重要的意义。

  (5)选民对代表行使监督权和罢免权原则

  我国选举法规定,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受选民和原选举单位的监督;对于不称职的代表,选民或选举单位有权罢免。这一规定促使代表更加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发挥人民群众监督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的作用,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4.国家结构形式

  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的整体同其各个组成部分之间、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之间的相互关系。现代世界各国的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有单

  单一制就是由若干个普通行政区域单位或自治单位、特别行政区等组成的单一主权的国家。在单一制国家里,全国只有一部宪法、一个统一行使立法权和决定国家重大问题的最高权力机关、一个中央政府;地方的权力由中央以宪法和法律加以规定,各行政单位和自治单位在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实行管理活动;公民有统一的国籍;在对外关系上,单一制国家作为一个国际法的主体出现。

  联邦制国家是由若干享有主权的成员国(如邦、州、共和国)联合组成的统一的联邦国家,在联邦制国家中,除设有联邦立法机关和联邦政府外,各组成单位还有自己的立法机关和中央政府;联邦有联邦宪法,各组成单位还有自己的宪法。各组成单位根据联邦宪法的规定行使各自的国家权力。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这就以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我国是统一的单一制国家。

  在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所谓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中,在党和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民族自治区域,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力,由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内容是:①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都是在中央统一领导下的一级地方国家机关,受上级国家机关的领导;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③各民族一律平等,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④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民族化;⑤国家大力支持和帮助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实践证明,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宪法还规定,国家在必要时设立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是指在我国范围内,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设立的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实行特别的政治经济制度、享有高度自治权的我国的一级地方行政区域。特别行政区制度不同于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是为开展灵活多样的对外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在经济上实行国家的特殊政策,在一般行政区内划出的特定区域。特别行政区是“一国两制”构想在宪法上的体现,是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坚持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原则性和具体地解决港澳台问题的灵活性相结合的伟大实践,这一制度已经在香港、澳门得到了成功的实现。

  5.经济制度

  经济制度是指经济基础或经济结构,是人类社会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决定性的因素。我国1999年宪法修正案第1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表明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各种经济成分的主体,它决定了我国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

  全民所有制经济即固有经济,是生产资料归社会的全体人民所有,由代表全体人民的国家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所有制形式。它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物质基础,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由集体经济组织内的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形式,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宪法第12条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

  除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形式之外,我国还存在着其他经济形式,如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投资经济,这些经济成分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补充。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这些经济成分发挥着积极作用。国家保护这些经济成分的合法权益,并通过法律和行政手段管理、指导、帮助和监督这些经济组织的活动;国家重视保护公民个人的合法的私有财产。宪法第13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所有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我国的经济基础,决定了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方式。1999年宪法第14条修正案规定:“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种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产物。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体现社会公平;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又能充分发挥和保护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6.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是指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使主观世界和精神生活得以改造和发展。它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达和人民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水平的提高。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特征。根据宪法的规定,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能够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大事,因此,精神文明建设在国家生活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分为教育科学文化建没和思想道德建设两个方面,两者相互促进、互相渗透。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根本途径。我国宪法就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内容作了如下规定:第一,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举办各种学校,发展各种教育设施,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第二I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事业,普及科学和技术知识,奖励科学研究成果和技术发明创造。第三,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和体育事业,保护人民健康,增强人民体质。第四,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其他文化事业,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境界。

  思想道德建设决定着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宪法关于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的内容是:普及理想教育,树立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信念;普及道德教育,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提高全民思想政治觉悟;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代又一代接班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

  华图培训:0373-5939992 、13303732933

  QQ群:125642799、125642693、158135482


2012河南新乡事业单位和乡镇事业单位招聘公告 新乡事业单位考试备考专题

  教材  笔试培训课程  面试培训课程  联系方式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河南人事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 政法干警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培训课程

(责任编辑:admin)

经典图书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河南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模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