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30 22:18:18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ha.huatu.com/gwy/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河南人事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2023年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六),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河南华图微信公众号(hnhuatu),微信号:(hnht678) 。
1933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某国的领导人寄去一封信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端的人们的委托人。”据此可以判断收信人应该是
A. 美国罗斯福
B. 德国希特勒
C. 苏联斯大林
D. 中国蒋介石
---------------------------------
正确答案
依据题干的“1933年”和“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端的人们的委托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新政的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社会干预经济的先例。由此分析,“明智试验”指的是罗斯福新政,可以判断收信人应该是美国罗斯福。故A符合题意;德国希特勒在1933年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与题干的“明智试验”不符合。故B不符合题意;苏联斯大林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与题干的“英国、在现行制度范围内”不符合。故C不符合题意;中国蒋介石在1933年在进行内战,与题干的“明智试验”不符合。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
暂无
某试验中学艺术小组决定建立一个绘画艺术网站,展示现代绘画艺术的成就。下列各项,你认为能入网页的是:
A、达·芬奇及其《最后的晚餐》
B、凡·高及其《向日葵》
C、毕加索及其《格尔尼卡》
D、卓别林及其《摩登时代》
---------------------------------
正确答案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念汐yzh
智慧树知到《艺术与审美》2019期末考试答案
1【单选题】(2分)
谁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B
蔡元培
2【单选题】(2分)
西方历史上的艺术形式论所主张的艺术观念是()。D
形式为艺术的根本
3【单选题】(2分)
中国当代舞蹈具有独特的面貌,以下不属于导致这种独特面貌的因素是:B
西方现代舞发展出了抽象表现主义风格
4【单选题】(2分)
下列关于坦培拉绘画的说法,错误的是:A
A.坦培拉是用调色油调和颜料的绘画技术
5【单选题】(2分)
在中国传统音乐中,以La为主音的调式,多是指:B
羽调式
6【单选题】(2分)
传世最早的名家法帖(墨迹)是______。C
C.西晋陆机《平复帖》
7【单选题】(2分)
中国画家的花鸟虫鱼的意象世界,也体现了中国人的生态意识,下列哪个说法表现了这一观点?A
A.发于生意,得之自然;
8【单选题】(2分)
何种植物具有"四季常青,腹中空而有节,身可弯而不可折"的自然生态。C
竹子
9【单选题】(2分)
以下关于戏剧传统"三一律"的说法,错误的是:C
剧中只能出现一个人物
10【单选题】(2分)
中国传统音乐共有()调式。D
D.5种
11【单选题】(2分)
下列关于海伦·凯勒事例的描述,不符合事实的是?B
B.海伦·凯勒曾说:"如果我是大学的校长,我要设立一门
---------------------------------
暂无
商朝前期龟甲占卜所问,巨细靡遗,包括祭典任免征伐等大事公事,及疾病生育等小事私事;而后期则仅及于祭祀田猎征伐等例行公事大事。前期由贞人选卜问内容,宣布占卜结果;后期则由商王自选卜辞内容,甚至自己判断吉凶。这反映出商朝
A.神权与王权共治的特点 B.封建迷信观念占统治地位
C.王权的地位在逐渐上升 D.神权与王权矛盾日益激化
---------------------------------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商朝政治制度。材料信息表明,商朝前期事无巨细均由龟甲占卜确定,说明都由神权控制,王权地位低下,而后期的变化表明王权可自作主张,即地位上升,据此可知C项符合
题意。A项没有全面理解材料信息,没有认清其变化;B项封建词与时代不符;D项中矛盾日益激化无法得出,故排除。
1960年,非洲大陆独立的国家有()
A.12个
B.13个
C.16个
D.17个
---------------------------------
答案:
D
---------------------------------
解析
无。
2020年5月27日,我国珠峰高程测量队成功登顶并进行峰顶测量。测量野外作业收官,意味着取得了一手测量数据,而珠峰高程尚需应用多种传统和现代测量技术进行综合计算与反复验证。这进一步佐证了( )
①经过精准测量才能完成对事物的认识
②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各种条件的限制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认识发展是不断否定已有认识的过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答案:C
解析:②③:珠峰高程测量队成功登顶并进行测量,同时珠峰高程尚需应用多种传统和现代测量技术进行综合计算与反复验证,说明人们对某一事物的认识会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也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整理的唯一标准,②③应选。①:珠峰的高程还需要应用多种传统和现代测量技术进行综合计算与反复验证,并不是说经过成功登顶并进行测量后就可以完成对珠峰高程的认识,①不选。④:说法错误,认识的发展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而不能简单的认为认识发展是不断否定已有认识的过程,④不选。
“国家仍控制着经济的‘最高指挥权’,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与此同时,也允许大量的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贸易存在。”这一经济景象存在于( )
A.20世纪20年代的苏联
B.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
C.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
D.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国家仍控制着经济的‘最高指挥权’”和“允许大量的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贸易存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符合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新经济政策在贸易方面允许自由贸易,但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的经济模式是斯大林模式,不允许私人贸易的存在,故B项错误。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和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推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以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目的,故CD项错误。
---------------------------------
暂无
元朝的统一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
答案
①它结束了唐末以来(五代十国宋辽金夏)国内分裂割据和几个政权并立的政治局面,奠定了元、明、清六百多年国家长期统一的政治局面
②它促进了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③它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④元朝的统一,还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和中西交通的发展
⑤从蒙古族的历史发展角度来看,统一的过程就是蒙古族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过程。
---------------------------------
解析:
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因其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的经济中心。但自魏晋以来,由于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稳定,北方农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再加上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共同开发江南,以及江南自身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所有这些都促使南方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向南转移。
经济重心南移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自东汉末年起,历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至两宋最终完成。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南方得到初步发展;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经济得到空前发展;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无差距;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进一步地发展;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完全超过了北方,最终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大体来说,其过程为:
(1)东汉末至三国时吴国对江南的开发。东汉时期,江南地区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中原地区的牛耕之法、水利灌溉事业都推广到江南地区。汉末,中原大乱,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不仅为江南增加了劳动力,还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这为吴国对江南的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从全国总的经济发展看,这一时期江南的发展仍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其开发仅限于平川和交通发达的地区。吴立国之后,在江南的广大地区建立屯田,奠定了江南农业和水利发展的基础,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2)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的大开发。西晋永嘉之乱后,“五胡乱华”,黄河流域战火连绵,北方人民举族南迁,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人口南迁的高峰。北方人民的南迁,为南方农业生产增加了大批劳动力,特别是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他们同南方人民共同致力于江南的发展。农业方面,铁犁、牛耕已逐渐普及,修建了许多著名的水利工程。农作物种类的增多以及种植方法的改进,使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手工业方面,纺织、冶铸、造船、制瓷和 造纸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商业方面,在一些重要的城市如建康、成都等都有非常繁荣的商业,还出现了用于商品交换的市场。长江中下游经济迅速发展,福建地区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
(3)隋唐时期南方经济的迅速发展。安史之乱后,北方黄河流域成为藩镇割据混战的角逐场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比较缓慢。但江南地区相对安定,又有不少北方人因避乱而南迁,江南地区的社会经济保持了迅速发展的势头,其总体水平逐渐超过了北方。唐后期,江南人民掀起了兴修水利的热潮,有力地促进了江南地区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生产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纺织业、造纸业、造船业、茶叶生产都在以前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商业也有了显著的发展,长江流域的商业更为活跃,出现了扬州、益州等商业城市。政府在广州设立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在一些大城市中出现了夜市。
(4)五代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五代时期,黄河流域战乱频繁,社会生产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南方各政权比较稳定,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长江下游的吴和南唐以及吴越,经济发展更为显著。五代南方都重视发展水利,使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手工业生产方面也各有新的发展,南方的商业也相当活跃。总之,全国的经济重心,经过五代,已从黄河流域逐渐转移到长江流域。
(5)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呈现出繁荣的景象,特别是靖康之变后,中原战乱再起,随之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三次人口南迁的高峰。“高宗南渡,民从之者如归市”。南方经济也随之出现了第三次飞跃。农业方面,水利建设、生产技术、种植方法、粮食产量等都迅速提高。手工业方面,纺织业特别是棉纺织业进一步发展,造船业、制瓷业等继续发展。这一时期的商业极其繁荣,如江浙一带已成为全国粮仓地带和最大的纺织中心、商业中心。自唐安史之乱以后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到南宋最终完成。
影响: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是南方地区逐步开发、发展的历程。它改变了黄河流域“一枝独秀”的历史现象,使南方摆脱了“荆榛遍野、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经济得到飞跃发展,进而后来居上,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对中国的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动了全国经济的发展,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向南传播,进而向边疆地区渗透,使各地经济的发展趋于平衡。同时,南方经济的发展也拉动了北方经济,促进了全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会议召开后不久,有外电评论道:“这是一次加速和外国接轨的会议,中国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世界。”外电评论的是
A.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C.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
正确答案
根据题干的“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以及“这是一次加速和外国接轨的会议,中国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世界。”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1978年底召开的,不符合题意;B项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是1982年召开的也不符合题意;C项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是1992年召开的, 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速了和外国的接轨,符合题意;D项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是1995年召开的,但没有体现加速和外国接轨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择C
---------------------------------
暂无
二战后70年代,美国有些经济学家倡导“既然危机如同人体感冒发烧一样,感冒本来是排毒,是人体的自然调整,感冒一来就上抗生素,表面上看好了,但深层次的矛盾却被掩盖了……正是说明面对危机不能反应过度”。下列主张与该材料观点一致的是
A.增大自由经济比率,削减国有化比重
B.充分发挥计划杠杆,收缩市场经济调节
C.完善福利国家制度,缩减社会贫富差距
D.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据材料“70年代”、“既然危机如同人体感冒发烧一样,感冒本来是排毒,是人体的自然调整,感冒一来就上抗生素,表面上看好了,但深层次的矛盾却被掩盖了……正是说明面对危机不能反应过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经济滞胀局面下,各国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增大自由经济比率,削减国有化比重,故A正确。充分发挥计划杠杆,收缩市场经济调节,属于罗斯福新政时期,故B排除。完善福利国家制度,缩减社会贫富差距,不符合材料主旨,故C排除。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属于新经济的方面,与材料无关,故D排除。
---------------------------------
暂无
阅读下面的一首古诗,回答下列各题。
南安军①
(宋)文天祥
梅花②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③.
【注】①诗人被俘押解北上,途经家乡江西南安军,曾绝食。②梅花,指梅岭即大庾岭。③商亡,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逃进首阳山,采薇充饥,最后饿死。
(1)请简要说明诗人“归乡如不归”的原因。
(2)第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3)诗中说“饥死真吾志”,请联系《过零丁洋》说说作者的真正的志向是什么?
---------------------------------
答案
(1)被捕归来,壮志未成,无颜见家乡父老,不如战死沙场.
(2)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祖国山河依旧与城郭已面目全非进行对比(2分)突出了诗人的亡国之痛.(或答“祖国山河万世永存与城郭一时沦陷进行对比,突出诗人对恢复大宋江山的信念和对元人的蔑视.”也可)
(3)恢复大宋江山,以死报国.
---------------------------------
解析:
这首诗化用社甫诗句,抒写自己的胸怀,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感情,显示出民族正气.这首诗逐层递进,声情激荡,不假雕饰,而自见功力.作者对杜甫的诗用力甚深,其风格亦颇相近,即于质朴之中见深厚之性情,可以说是用血和泪写成的作品.
(1)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诗句是说这次的北行,本来可以回到故乡庐陵,但身系拘囚,不能自由,虽经故乡而犹如不归.被捕归来,壮志未成,无颜见家乡父老,不如战死沙场.
(2)本题是对写作手法及其作用的考查.上句化用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名句.而说“山河千古在”,意思是说,宋朝的山何是永远存在的,不会被元朝永远占领,言外之意是宋朝还会复兴,山河有重光之日.下句是化用丁令威化鹤歌中“城郭犹是人民非”句意,是说“城郭之非”只是暂时的,也就是说,宋朝人民还要继续反杭,继续斗争,广大的城池不会被元朝永远占据.这两句对仗整饰,蕴蓄着极深厚的爱国感情和自信心.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祖国山河依旧与城郭已面目全非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的亡国之痛.(或答“祖国山河万世永存与城郭一时沦陷进行对比,突出诗人对恢复大宋江山的信念和对元人的蔑视.”也可)
(3)本题是对重点诗句的理解.“饿死真吾事”,说得斩钉截铁,大义察然,而且有实际行动,不是徒托空言,感人肺腑.表明自己的态度:决心饿死殉国.说明其志向是恢复大宋江山,以死报国.
以上是2023年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六)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甘肃省事业单位考试题,天水市事业单位考试题,麦积区事业单位考试题,事业单位答案,事业单位解析,事业单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河南人事考试网频道。
本文标签: (编辑:河南华图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