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分校

您当前位置:河南人事考试网 > 热点资讯 > 2023年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

2023年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二)

2022-11-30 21:01:52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ha.huatu.com/gwy/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河南人事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2023年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二),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河南华图微信公众号(hnhuatu),微信号:(hnht678) 。

2023年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二)

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对“全面小康梦”的描绘正确的是(  )

A.成为世界上创造发明最多的国家

B.就业更加充分,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C.消除了战争隐患,世界更加和平

D.环境更加美丽,发展难题彻底消除

  ---------------------------------

答案

B

  ---------------------------------

解析:

A与“全面小康梦”联系不大,不选;B是对全面小康社会图景的正确描述;C反映的是人们对世界和平的渴望,与题干要求无关;D错在“彻底”上。

考点名称: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含义: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基本介绍: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在中共十七大上,科学发展观被写入党章;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正式将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2012年11月14日,中共十八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

2.

孔子坦言“吾从周”,一生致力于恢复周礼,实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周道”。但是他在教育上却主张“有教无类”,推动了学术下移。这一现象
A. 是战国儒学发展的产物
B. 体现了孔子毕生对社会平等的追求
C. 是当时社会转型的反映
D. 体现了崛起中的士阶层的政治诉求

  ---------------------------------

  正确答案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有教无类”的主张指的是学生不分贵贱贫富等级,适应了下层民众接受教育的要求,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反映的是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C选项符合题意;孔子是春秋时期的人,A选项与材料的时间不符合,排除;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强调等级秩序,B选项排除;有教无类是政治变革在教育上的反映,与士的阶层崛起无必然关系,D选项排除。

  ---------------------------------

  暂无

3.

【题目】1965年,世界上7个最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是7个最贫穷国家人均收入的19倍,而到1995年,这一差距扩大到38倍。材料说明世界

A. 文明发展的多样性

B. 现代化进程有先后

C. 经济发展水平失衡

D. 经济多极化的形成

  ---------------------------------

【答案】C

【解析】

材料“世界上7个最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是7个最贫穷国家人均收入的19倍……扩大到38倍”反映了世界发达国家和贫穷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失衡,故C正确;材料并没有反映文明发展的多样性,故A排除;材料主旨显然不是说明现代化进程有先后,而是强调经济发展水平失衡,故B排除;材料信息并不能体现经济多极化的形成,故D排除。

4.

“我以我自己以及我妻子的名义宣布,我们将衷心接受这个宣言……我们以……议会制定的法律作为治理这个国家的准则……”听秘书朗读完后,他面色严肃地当众宣布接受宣言,然后戴上王冠。“这个宣言”
A. 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B. 使英国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C. 标志着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的独立
D. 是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典范

  ---------------------------------

  正确答案

依据题干“我以我自己以及我妻子的名义宣布,我们将衷心接受这个宣言……我们以……议会制定的法律作为治理这个国家的准则……”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规定议会的权利高于国王,法律至上,国王的权利被限制,使英国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B项符合题意;1688年的宫廷政变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A项不符合题意;《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的独立,C项不符合题意;《法典》是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典范,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

  暂无

5.

下列情况不可能在唐代出现的是()
A.茶叶成为中原地区与少数民族贸易的主要物资
B.唐代妇女可以在公开场合参加各种社交和文娱活动
C.外国人也能在唐代参加科举考试并能当官
D.唐代人的餐桌上能见到西红柿,白薯等蔬菜与粗粮

  ---------------------------------

  D

  ---------------------------------

  西红柿是明朝年间传入中国的,唐朝的时候不可能有西红柿

6.

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  )

A.传染源B.传播途径

C.易感人群D.ABC缺一不可

  ---------------------------------

答案

D

  ---------------------------------

解析: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染的一种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其中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流感患者等;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播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和传播疾病的生物或非生物媒介等;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如老人和小孩等.所以传染病缺少了任何一个环节,就流行不起来.

考点名称:传染病

传染病:

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叫传染病。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如果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不能流行。

(1)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主要有空气传播、水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接触传播等。

(3)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如未出过麻疹的儿童,就是麻疹的易感人群。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只要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其流行便终止。因此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

(1)控制传染源。由于不少传染病在开始发病以前就已经具有传染性,当发病初期表现出传染病症状的时候,传染性已达到最强程度。因此,对患有传染病的病人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以防止传染病蔓延。患传染病的动物也是传染源,也要及时地处理。这是预防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2)切断传播途径。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切实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对带有病原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并消灭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等,使病原体失去感染健康人的机会。

(3)保护易感人群。人们进行的预防接种,就很好地起到了保护易感者的作用。易感者也应注意不要与患病的人或动物接触;平时应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抗病的能力。

预防传染病时,既要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又要根据不同病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在三个环节中抓住主要环节,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

7.

关于紫外线的作用和特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紫外线

B.紫外线能杀菌消毒是因为紫外线具有较高能量,可以穿透细胞膜

C.紫外线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可以穿透人的皮肤,破坏内脏器官

D.紫外线具有荧光作用

  ---------------------------------

答案

BD

  ---------------------------------

解析:

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而不是紫外线,A错误;γ射线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可以穿透人的皮肤,破坏内脏器官,故C错误.

电磁波:

概念变化的电场和磁场并不局限于空间某个区域,而是由近及远向周围空间传播开去。电磁场这样由近及远地传播,就形成了电磁波

8.

苏联的粮食收购率1927~1928年是14.7﹪,到1938~1940年达到41.2﹪,这表明苏联
A. 斯大林模式使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
B. 农业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服务
C. 战时共产主义导致农业发展的滞后
D. 新经济政策恢复了自由贸易

  ---------------------------------

  正确答案

根据材料“苏联的粮食收购率1927~1928年是14.7﹪,到1938~1940年达到41.2﹪”结合所学可知,苏联工业化建设时期,通过行政手段收购农产品,为工业化积累原料资金,故B项正确。A项,工业化以牺牲农业为代价,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打击,排除。C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于1921年结束,排除。D项,新经济政策实行粮食税,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且于1928年结束,不符合题干信息,排除。

  ---------------------------------

  暂无

9.

1924年至1927年,中国大地上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的革命运动。人们通常称它为“                ”或“国民革命”。

  ---------------------------------

答案

大革命
解析

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对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的战争。亦称“国民革命”或“大革命”。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兴起。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参与和努力下,大革命风暴迅速席卷全国。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清共”,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扩展知识

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一、客观方面:

反革命力量过于强大,大大超过了革命的力量;

资产阶级发生严重的动摇、统一战线出现剧烈的分化,是由于蒋介石集团、汪精卫集团先后被帝国主义势力和地主阶级、买办资产阶级拉进反革命阵营里去了。

二、主观方面:

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的后期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武装力量的领导权。

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时期,在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个基本问题上都没有经验,对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都懂得不多,不善于将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

共产国际不了解中国的具体情况,对于中国革命做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指导,影响了中国共产党对许多问题的决断和有关方针政策的实施。

10.

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
A. 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B. 历史现象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C. 历史现象往往具有较大的复杂性
D. 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

  正确答案

结合材料可知对于宋太宗是否在宋太祖驾崩前夜进宫有不同的记载,说明历史现象往往具有较大的复杂性,故C正确;不是所有的历史叙述都不客观,有些历史叙述是可以还原历史事实的,故A错误;B项说法绝对,历史现象也可以通过实物证据来呈现,故B错误;历史事实需要历史叙述和实物互相验证才成被确认,故D错误。

  ---------------------------------

  暂无

  以上是2023年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二)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黑龙江省事业单位考试题,鹤岗市事业单位考试题,萝北县事业单位考试题,事业单位答案,事业单位解析,事业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河南人事考试网频道。

时政热点

本文标签: (编辑:河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2023国考华图帮订房_河南华图教育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