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分校

您当前位置:河南人事考试网 > 热点资讯 > 2023年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

2023年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四)

2022-11-30 20:29:24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ha.huatu.com/gwy/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河南人事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2023年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四),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河南华图微信公众号(hnhuatu),微信号:(hnht678) 。

2023年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四)

1.

以修辞看,与其他各句不同一项:
A.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B.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C.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D.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正确答案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A项,“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把“愁”比作“春水”,运用比喻修辞。B项,“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英雄的流风余韵,总被无情风雨吹打而去。把“风流”当作能够被雨打风吹去的事物来写,是比拟。C项,“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惊人的巨浪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千万堆白雪。把“浪花”比作“白雪”,运用比喻修辞。D项,“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他指挥着强劲精良的兵马,气吞骄虏一如猛虎。把“刘裕”比作“猛虎”,运用比喻修辞。故选B。

  ---------------------------------

  暂无

2.

郭廷以在《近代中国史纲》这样写到:“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材料中“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的思想家是谁( )
A. 李鸿章
B. 曾国藩
C. 康有为
D. 谭嗣同

  ---------------------------------

  正确答案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相关史实再认再现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主张改制的人,往往......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可知此应为康有为的作品《孔子改制考》中“托古改制”的思想。故本题应选C项。

  ---------------------------------

  暂无

3.

《泉水润泉城》阅读原文:

泉水润泉城

济南因泉水闻名。“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清代刘鹗在《老残游记》中用八个字,道出了济南泉水之多、分布之广。

我对济南泉水的了解始于四十多年前。那年,我从邻居三叔家里看到了老舍先生的散文《济南的秋天》,文中有几句是这样描述的:“以量说,以质说,以形式说,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有泉——到处是泉……”济南真的到处都是泉吗?泉水能像村里的山泉水那样用手捧着直接喝吗?读到这里,我年少的心里产生了好奇。一个乡下孩子,对泉城济南的向往之情油然而生。

机缘出现在十五年前。2005年初春,我调入省城工作,梦一样走进了济南。那时候,单位办公楼在杆石桥一侧,属于市中心繁华地带,往东数百米就是趵突泉、五龙潭、黑虎泉、珍珠泉、护城河和泉城广场。周末,我怀着急切的心情,冒着寒冷走进趵突泉公园观赏。趵突泉三股泉水的喷涌之势令人惊叹,相比之下,村里山泉水的潺潺细流黯然失色。天气虽冷,但望着那一池池、一汪汪清澈的泉水,我的心里却暖融融的。

泉水是济南的灵魂。济南人爱泉、惜泉。为了保护泉水,规划修建的地铁工程多番论证,谨慎施工。作为群泉之首趵突泉,水位的高低变化牵动着成千上万济南人的心。水位上涨,人人面露喜色;水位下降,全城人跟着心急。前几年遭遇大旱,趵突泉一度几近停喷,三股水偃旗息鼓,爱泉的济南人就像是自己家里停了水、断了电一样,心急不已。这些年,随着护城河的疏浚,加上良好的保护意识,趵突泉再现生机。那汩汩喷涌的泉水,仿佛也在昭示着济南这座城市永不停歇的发展脚步。

泉水滋养了济南这座城,也孕育了这里的文化。诗圣杜甫曾用“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诗句,形容济南积淀深厚、人才众多。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而今,位于济南趵突泉公园一隅的漱玉泉,相传李清照曾在泉边掬水梳妆、填词吟诗,她的词集《漱玉集》即以此泉命名。李清照是济南章丘人,那里,有泉水从众多脉孔里喷涌而出,谓之“百脉泉”。也许,正是奔涌不息的泉水赋予了其不尽的文思。

时至今日,泉水孕育的文化一脉相传,影响着每一个济南人。济南人有爱读书的传统,书店、书屋、书吧多,各种自发组织的读书会和文学沙龙遍地开花。受其影响,我也参与其中,与书友、文友交流阅读感受和写作体会。参与这些内容丰富、层次较高的读书、讲座、交流活动时间久了,对于我这样一个底子薄的人来说,真是受益匪浅,不仅写作水平有了长足进步,而且眼界也得到了极大开拓。我一面用心感受着济南的泉水和泉城的文化,一面用手中的笔书写着身边的城市和身边的人。

泉水与济南人的日常生活也是息息相关。“轰轰下泻,澎湃万状”的黑虎泉边,每天前来打水做饭、饮用泉水的市民络绎不绝,水壶、矿泉水瓶、塑料桶……各式各样的容器悉数上场,令前来赏泉的外地游客艳羡不已。泉水已成为济南人的生命之水,它滋养着济南人的身体,涵养着济南人的心性。在大明湖南门对面,有一条久负盛名的曲水亭街,一条小河从街上穿过,河里流淌着清清的泉水。闲暇时我常去曲水亭街转转,街上的景致百看不厌。前年盛夏的一天,坐在临街摆放的茶桌旁,年逾花甲的老燕递给我一杯用泉水冲泡的绿茶,然后如数家珍地跟我讲起曲水亭街及济南这座城的往事。有游客从身边经过,我担心影响老燕的生意,便起身准备告辞。可老燕却拉住我,笑着说不差这一会儿工夫。临别时,实在过意不去的我要付钱给老燕,可老燕说什么都不收。三个多月后,我写的《曲水亭街》一文刊发在晚报上,我将报纸送了一份给老燕,老燕在文章里读到了自己,“嘿嘿”笑个不停。

这就是济南人,友善、低调、包容,有着一副热心肠,与他们打交道时让人从心里感到熨帖。记得有一次,我到派出所办事,年轻的工作人员态度和蔼,手把手告知如何填表,下一个环节怎样办理,使人如沐春风,似饮甘霖。还有平日里,公交车司机的一句“您好”,出租车司机亲切的笑容,困难面前好心人的热心相助……都像泉水一样清澈、透亮,使人难忘。

时间像是流动的水。如今,我已在济南工作生活了十多年,早已视济南为第二故乡,感情和依恋与日俱增。在这座城市生活的一天天里,幸福感像泉水一样涌进心头。济南的泉水,也流淌在每一个生活在济南的人心中,永不枯竭。

《泉水润泉城》阅读题目;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泉城济南的向往之情油然而生    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B.村里山泉水的潺潺细流黯然失色    黯然失色:相比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

C.三股水偃旗息鼓                  偃旗息鼓:放倒军旗,停敲战鼓。

D.有一条久负盛名的曲水亭街        久负盛名:长时期地享有很好的名声。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鹗笔下的“家家泉水”及老舍先生笔下的“到处是泉”均道出了济南的泉水之多。

B.李清照能写出《漱玉集》是因为“百脉泉”那奔涌不息的泉水赋予了她不尽的文思。

C.外地到济南来赏泉的游客对济南人能够在做饭、饮水上享用黑虎泉的水而感到艳羡。

D.第⑧段的划线句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写出了济南人那待人友善、和蔼热情的热心肠。

3.文章第⑦段写到了与老燕的一些交往,请结合全文,多层面分析作者在此写该内容的作用。(6分)

4.文章结尾处写道:“济南的泉水,也流淌在每一个生活在济南的人心中,永不枯竭。”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

泉水润泉城阅读答案,《泉水润泉城》是一篇不错的记叙文,而记叙文阅读赏析也是我们初高中时期语文的必考题型,小编今天为小伙伴们带来《泉水润泉城》这篇文章,希望能为大家练习语文阅读理解提供帮助。

泉水润泉城阅读答案

答案

1.(3分)C(偃旗息鼓:字面义为放倒军旗,停敲战鼓。原指不暴露目标,秘密行军;也指停止战斗。这里比喻泉水声势减弱或中止。)

2.(3分)B(李清照能写出《漱玉集》也许是那奔涌不息的泉水赋予了她不尽的文思,选项的错误在强加因果。)

3.【参考答案及赋分建议】①内容上:写老燕身为泉水滋润下的泉城人的热情大方,并表现老燕以自己是泉城人而自豪,同时流露出作者从泉城人老燕身上获得的美好印象。(2分)②结构上:印证前文,引出下文。印证前文泉水“涵养着济南人的心性”等内容;引出下文所谈的济南人“友善、低调、包容,有着一副热心肠”及“让人从心里感到熨帖”的特点。(2分)③主旨上:借老燕这一泉城人的代表,抒发了对高洁淳朴的泉城人的颂扬之情,并表达了对清澈透亮的济南泉的喜爱之情。(2分)

4.【答案要点】①济南那一池池、一汪汪清澈的泉水温暖人心。②泉水是济南的灵魂,滋养了济南这座城,济南人与泉水心心相连。③泉水孕育了济南的文化,济南积淀深厚、人才众多。④泉水孕育的文化一脉相传,影响着每一个济南人,他们有爱读书的传统。⑤泉水与济南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济南人离不开泉水,打心眼儿里喜爱泉水。⑥在泉水的滋润下,济南人友善、低调、包容,有着一副热心肠,像泉水一样清澈、透亮。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此篇记叙文阅读理解与赏析的全部内容,小伙伴们想要获取更多阅读理解或作文范文,欢迎继续关注可圈可点网站。

4.

马克思是哪国人?()

A德国

B英国

C美国

D奥地利

  ---------------------------------

答案

A

解析 

马克思是德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和社会学家。由于马克思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卓越贡献和对地主、资产阶级无情揭露和批判,使得一切保守势力排挤他,被许多国家驱逐,到处流亡,他曾自称是“世界公民”。

扩展知识

1、马克思一生四次被各国政府驱逐,最后在英国伦敦定居。他在伦敦最初十年间,度过了一生中生活最艰难的时期。马克思没有被苦难所压倒,几乎每天大英博物馆刚开门,马克思就准时到达这里,如饥似渴地进行学习和研究,直至晚上博物馆闭馆。

2、恩格斯在家中热情地接待英国工人运动领导人、爱尔兰贫困工人、法国逃荒农民以及流亡大学生,让他们在这里休养、“避难”。为推动世界工人运动发展,晚年的恩格斯足迹遍及欧洲,但他还希望到美洲考察一番。

3、恩格斯和马克思的崇高友谊,为人类树立了光辉的典范,这两位伟人的伟大友谊告诉世人:建立在共同信仰和追求基础之上的友谊,是万古长青,牢不可破的。

5.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国企经营权层面改革的文件,意在使国企成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四自”经济实体。这些文件的颁布(  )

A.构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为企业进入市场奠定初步基础

C.彻底改变了政企不分的弊端

D.动摇了国有企业的主体地位

  ---------------------------------

答案:B

解析: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我国的国有企业出现了经营不善导致严重亏损的现象,直接导致国民经济出现倒退,国企改革迫在眉睫,于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文件来推动国企改革,这些文件使得国有企业的自主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以后进入市场奠定了初步的基础,故选B项;1992年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1992年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才对国企的弊端进行了彻底改正,排除C项;题干内容仅是对国企进行松绑,增加其经营的自主权,但是不论如何改革,国有企业的主体地位不会动摇,排除D项。

6.

“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这些规定依据的法律文件是
A.《法典》
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国家工业复兴法》

  ---------------------------------

  正确答案

1、整顿银行与金融系,迅速恢复银行的信用,美元贬值以刺激出口, 2、复兴工业(中心措施):蓝鹰行动的目的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3、调整农业政策:让农民缩减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贴,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 4、推行“以工代赈”(最重要的一条措施); 5、大力兴建公共工程,缓和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 6、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时日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缓和阶级矛盾]。 7、政府还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是退休工人可以得到养老金,失业者可以得到保险金,子女年幼的母亲、残疾人可以得到补助。

  ---------------------------------

  暂无

7.

  假设一家银行,今年的税后收入是200万元,资产总额是10000万元,所有者权益为3000万元,则该银行的资产收益率()。
A.2%
B.25%
C.3%
D.35%

  ---------------------------------

  答案:

  A

  ---------------------------------

  解析

  本题属于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题目。
资产收益率,又称资产回报率,它是用来衡量每单位资产创造多少净利润的指标。计算公式为:资产收益率=税后净收入/资产总额*100%。
根据题意,税后收入即净利润为200万元,资产总额为10000万元,因此资产收益率=200/10000×100%=2%。A项符合,排除BCD项。
因此,选择A选项。

8.

先生讲的很(),大家听得很()。

  ---------------------------------

答案:先生讲的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

9.

1925年,国民党在广州、武汉等地培训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并利用各种刊物发表了一系列以农村、农民为题材的文章。这些情形出现的背景是(  )

A.国民党发动农民进行革命

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

C.农村土地改革的全面推行

D.国共合作发动国民革命运动

  ---------------------------------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形成,在会议上国民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国共合作后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国民革命运动高潮迅速到来,故选D项;国民革命中领导和发动农民阶级进行革命的是中国共产党,排除A项;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1927后才广泛建立,排除B项;农村土地改革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后领导的一场彻底铲除封建剥削制度的社会革命,排除C项。

10.

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

答案:

空气受重力的作用,空气又有流动性

  ---------------------------------

解析:

考点名称: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应用

大气压强:

定义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产生原因包围地球的空气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而且能够流动,因而空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压强,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空气中某一点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存在证明①马德堡半球实验②覆杯实验 ③瓶吞鸡蛋实验

应用生活中:①钢笔吸墨水②吸管吸饮料 ③针管吸药液④瓷砖上的塑料吸盘

生产中:①活塞式抽水机②离心式水泵

利用大气压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有许多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装置和现象,如钢笔吸墨水、抽水机抽水、高压锅的设计等.利用这些知识还可以解释许多生活中的相关现象,例如用吸管喝饮料,当用力吸吸管时,吸管内的压强减小,饮料就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进吸管,从而喝到饮料,而并非我们平常说的吸进。

  以上是2023年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四)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辽宁省事业单位考试题,抚顺市事业单位考试题,望花区事业单位考试题,事业单位答案,事业单位解析,事业单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河南人事考试网频道。

时政热点

本文标签: (编辑:河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2023国考华图帮订房_河南华图教育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