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30 18:58:25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ha.huatu.com/gwy/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河南人事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2023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同江市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五),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河南华图微信公众号(hnhuatu),微信号:(hnht678) 。
平板支撑坚持时间越长,锻炼效果越好吗
不是,容易伤身体
是,越久越健康
---------------------------------
正确答案
不是,容易伤身体
---------------------------------
答案解析
有人认为既然是核心练习,时间保持越长越好吧?其实时不是。我们进行平板支撑,其目的是为了刺激身体前侧肌群的等长收缩能力,提高身体的核心稳定性。反复进行维持10秒的平板支撑训练,可以更好地保持身体的稳定性,提高运动能力。
一般而言,保持子在2分钟以内为最佳时长。
2004年他被评为“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早在1973年,他就已经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有人作诗赞美他:“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 ”( )
A. 邓稼先
B. 钱学森
C.杨振宁
D. 袁隆平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袁隆平的贡献,属识记层面的要求,难度不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为保障中国和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故本题应选D项。
---------------------------------
暂无
翻译: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军之薄也。
---------------------------------
答案
越过别的国家把遥远的地方作为(秦国的)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间是( )
A.1964年10月16日
B.1965年10月16日
C.1967年4月24日
D.1970年4月24日
---------------------------------
答案
A
---------------------------------
解析:
在中共中央统一领导下,经过一大批科技人员、干部和职工的共同努力,中国自行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于1964年10月16日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
知识点
原子弹是核武器之一,是利用核反应的光热辐射、冲击波和感生放射性造成杀伤和破坏作用,以及造成大面积放射性污染,阻止对方军事行动以达到战略目的的大杀伤力武器。主要包括裂变武器(第一代核武,通常称为原子弹)和聚变武器(亦称为氢弹,分为两级及三级式)。亦有些还在武器内部放入具有感生放射的轻元素,以增大辐射强度扩大污染,或加强中子放射以杀伤人员(如中子弹)。
1964年10月16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根据解密的资料,为了这颗原子弹的爆炸,中国一共花费了28亿人民币。1967年6月17日,中国又成功地进行了首次氢弹试验,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核讹诈政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出了巨大贡献。
习近平曾强调,要按照既定的时间表、路线图,更加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更加有针对性地解决各领域各层面各环节的矛盾和问题。这是基于( )
①实践是一种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②实践是具有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③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正确答案
习近平所强调的问题体现了实践一种客观物质性活动、是一种社会历史性活动,但实践是一种客观物质性的活动、实践是具有社会历史性的活动并不是所强调问题的依据,①②不选;因为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所以要强调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更加有针对性地解决各领域各层面各环节的矛盾和问题,③④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D。
---------------------------------
暂无
“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此人是( )
A.但丁
B.达芬奇
C.莎士比亚
D.克伦威尔
---------------------------------
正确答案
本题考查了文艺复兴时的著名代表人物。“中世纪”指的是封建时代,“新时代”指的是资本主义时代,在这两个时代转变过程中,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人物,他创作的长诗《神曲》,明确表达了自己对天主教会的厌恶,率先对教会提出批评,因此但丁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故选A。
---------------------------------
暂无
济南的冬天阅读理解题及答案,因为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让我们对它都报有些许的期待。不知道你现在是否去看过济南的冬天呢?又是否是你期待的样子呢?我想它一定会有所惊喜吧。
《济南的冬天》阅读原文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济南的冬天》阅读题目
1、本段文字围绕哪个字描绘雪后山景?写景又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的?找出表示方位的词语。
2、把“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中的“顶”换成“覆盖”好不好?谈谈理由。
3、结合想象,你认为文段中“更美的山的肌肤”指的是什么?简述理由。
4、“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这里的“就是”是什么意思?“秀气”二字又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什么还希望别的呢!
5、文中括号内应填的标点符号是
6、文段第一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7、解释下列词语在文段中的意思。
着落:
慈善:
8、文段中两个加点的“它们”意思是否一样?请简要说明。
9、指出作者描写景物的观察角度。
10、济南为什么是个理想的境界?用原文回答。
11、文中“晒”“睡”“醒”用得很贴切,你是怎样理解的?
12、“小摇篮”比喻 ,作用是
13、文段中画线句子说明了济南的地形特点是什么?
14、若用平实的语言概括加横线的这句话,应是: 。
---------------------------------
《济南的冬天》阅读答案
1、“妙”字。空间顺序安排。“山上”“山尖”“山坡上”“山腰上”。
2、“顶”字准确地表现了树尖上一髻儿白花的位置和形状,形象感动态感强。用“覆盖”则与小雪不吻合。
3、“更美的山的肌肤”指的是春天来临后那满山的花草。理由:叫你希望看见满山的花草,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憧憬和期望。
4、“就是”是“仅、只”的意思。“太秀气”采用拟人的修辞写法,写出了冬天济南山的美丽和娇弱,流露出作者的爱怜之情。
5、略
6、承接上文。
7、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对人关心,富有同情心。
8、前一个指济南的山山水水,后一个指这一圈小山,
9、先俯视,后仰视。
10、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11、运用拟人方法,创设了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
12、围着济南的一圈小山。把一圈小山写得如慈母般的温存、体贴、慈祥。
13、济南被一圈小山围住。
14、有一圈小山围着济南,使济南的冬天特别暖和。
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____。
A、拨乱反正
B、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纲领
C、全党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D、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答案
C
---------------------------------
解析: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扩展知识
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
出席会议的中央委员169人,候补中央委员112人。会议由时任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主持。全会的中心议题是根据华国锋同志的指示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会议重点:
1.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口号,否定了中共十一大沿袭的“文化大革命”中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以及“文化大革命”今后还要进行多次的观点。
既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是( )
A.H2
B.O2
C.Np
D.NO2
---------------------------------
A.氢气和水不反应,常温下和氧气不反应,但氢气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所以可以采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A错误;
B.氧气和水不反应,且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所以可以采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B正确;
C.氨气和水反应,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C错误;
D.二氧化氮和水反应,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D错误;
故选B.
如图,把一条绳子折成3折,用剪刀从中剪断,得到几条绳子______.
---------------------------------
答案
4
---------------------------------
解析:
折成3折,有两个拐点,而不是折叠三次,
故能得到4条绳子.
以上是2023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同江市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五)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黑龙江省事业单位考试题,佳木斯市事业单位考试题,同江市事业单位考试题,事业单位答案,事业单位解析,事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河南人事考试网频道。
本文标签: (编辑:河南华图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