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分校

您当前位置:河南人事考试网 > 热点资讯 > 2023年广东省中山市横栏镇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

2023年广东省中山市横栏镇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五)

2022-11-30 15:32:14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ha.huatu.com/gwy/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河南人事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2023年广东省中山市横栏镇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五),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河南华图微信公众号(hnhuatu),微信号:(hnht678) 。

2023年广东省中山市横栏镇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五)

1.

15~16世纪出现的美术大师的作品中,创作重点越来越转向旨在揭示灵魂内在奥秘的肖像画,转向旨在以醒目的色彩和形式来使人感到赏心悦目的绘画。这些大师属于( )
A.浪漫主义画家
B.文艺复兴时期画家
C.现实主义画家
D.现代主义画家

  ---------------------------------

  正确答案

试题解析:文艺复兴。从材料时间和材料“转向旨在以醒目的色彩和形式来使人感到赏心悦目的绘画”可以看出这是强调的人的感情的因素,这是人文主义的体现,故选B。

  ---------------------------------

  暂无

2.

“边城暮雨雁低飞,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唐朝人张籍的这首诗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张骞出使西域时的西行骆驼队
B.丝绸之路开通后,丝和丝织品大量西运
C.安史之乱后丝绸之路因战乱时断时续
D.长安城各地商人来来往往商业繁荣

  ---------------------------------

  正确答案

这首诗的意思是低飞的雁群在傍晚时分出现在边城,芦苇正在努力地成长。一群骆驼满载着货物伴着叮咚的驼铃声缓缓前进,西去的驼队应当还是驮运白练经由这条大道远去安西。而安西却久已沦为异域了。唐朝人张籍的这首诗反映的社会现象是丝绸之路开通后,丝和丝织品大量西运。所以选B。

  ---------------------------------

  暂无

3.

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
A.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
B.《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
C.太平天国,甲午战争,《辛丑条约》
D.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

  ---------------------------------

  正确答案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在本题的四个选项中《辛丑条约》是典型的以华制华策略,因为《辛丑条约》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工具。“甲午战争,太平天国”又分别是“以夷制夷、以夷制华”,所以本题答案就是D。例如,外国势力也参加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

  暂无

4.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

A.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N

B.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7℃

C.家用节能灯的额定功率约为500W

D.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220V

  ---------------------------------

答案

B

  ---------------------------------

解析:

考点名称:摄氏温度及其计算

① 摄氏温度物理量的表示符号为t,它的单位是摄氏度,单位符号为“℃”。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摄氏温度的一个单位,叫做1摄氏度。绝对温度最小数值为0K,即-273.15摄氏度(℃)。

②摄氏温度的计算公式:摄氏度(℃)=绝对温度(K)-273.15,摄氏度(℃)>=-273.15,

③绝对温度(K)=摄氏度(℃)+273.15,绝对温度(K)>=0。

摄氏温度就是按下式定义的温度:t=T-273.15,式中t就是摄氏温度的符号,它的单位称为摄氏度,常用符式℃表示。式中T是开尔文温度。因此,摄氏温度是从开尔文温度导出的,是以零摄氏度作为计算起点的温度。摄氏温度和开尔文温度相差一个常数273.15K,彼此可以互相换算。

5.

目前,我国最大的油田是(  )

A、大庆

B、胜利

C、克拉玛依

D、辽河

  ---------------------------------

考点:我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分布

专题:

分析: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发现并开发了一系列大中型油田,其中黑龙江的大庆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该油田在中国诸油田中,堪称“至尊”.

解答: 解:黑龙江的大庆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该油田在中国诸油田中,堪称“至尊”.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名称,知识点简单,属于基础题.

6.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允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非法。”上述引文出自
A.英国的《权利法案》
B.美国的《独立宣言》
C.法国的《人权宣言》
D.苏联的《新宪法》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法律性文件,但非宪法。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确立了议会所拥有的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在英国建立,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所以答案选A

  ---------------------------------

  暂无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夫子遗风,乡射邹峄;厄困蕃、薛、彭城,过梁、楚以归。

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发愤且卒。而子迁适反,见父于河、洛之间。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予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予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予死,尔必为太史;为太史,毋忘吾所欲论著矣。”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不敢阙。”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史记石室金鐀之书。

十年而遭李陵之祸,幽于累绁。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夫!身亏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略三代,录秦汉,上记轩辕,下至于兹,著十干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

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至王莽时求封迁后为史通子。

赞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节选自《汉书司马迁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至王莽时/求封迁后/为史通子

B. 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至王莽时/求封迁后/为史通子

C. 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宜布焉/至王莽时/求封迁后/为史通子

D. 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至王莽时/求封迁后/为史通子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阳,与“阴”相对应,表示方位时,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文中指山的南面。

B. 封,指封禅,是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时祭祀天地大型典礼。

C. 《诗》指《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共三百篇,故称“诗三百”。

D. 《书》指《尚书》,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司马迁注重实践,四处出游考察。司马迁南游江淮,视察九疑山;北渡汶水、泗水,观察儒风,学习礼节。

B. 司马迁秉承父志,立誓继承祖业。太史公愤恨未能参与天子封禅大典,要求儿子继承祖业,司马迁立誓同意。

C. 司马迁身陷牢狱,忍辱著书立说。司马迁遭李陵之祸,受刑入狱,愤恨天子不公,奋发图强,写就史学巨著。

D. 司马迁治史严谨,深受后人称赞。司马迁写史不虚美不隐恶,人们称赞他有良史之才,佩服他的治史能力。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子迁适反,见父于河、洛之间。

(2)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不敢阙。

  ---------------------------------

【答案解析】

10. A    11. C    12. C   

13. (1)他的儿子司马迁恰好出使归来,在黄河、洛水之间拜见了父亲。

(2)小儿虽然不聪明,请让我全力编撰先人编撰的历史材料,不敢缺。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迁既死后”表示时间,“其书”作为后面句子主语,排除C项、D项。“宣帝时”表示时间,“述”的宾语是“其书”,结合句意内容分析,排除B项。句意:司马迁死后,他的书渐渐流传开来。,司马迁的外孙平通侯杨恽最先开始陈述司马迁的著作,于是得以公布开来。到了王莽的时候,有人请求封司马迁的后人,于是封其后人为史通子。故选A。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C项,《诗》共305篇。《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故选C。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C项,从原文内容“十年而遭李陵之祸,幽于累绁。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夫!身亏不用矣’”分析,身陷牢狱后,司马迁只是“喟然而叹”,看不到愤恨天子。故选C。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而”,通“尔”,他的;“适”,恰好、恰逢;“反”通“返”,归来、回来;“于”,介词,在;“见父于河、洛之间”(状语后置)。(2)“敏”,聪明;“悉”,全、都;“次”,按顺序排列(编撰);“阙”,通“缺”,缺略、缺少。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参考译文:

司马迁生在龙门,在黄河边上的山的南麓过着农耕放牧生活。十岁时已能识读先秦古文著作。 二十岁时南游江淮,他登上会稽山,探访禹穴,视察九疑山,泛舟沅、湘水间。北渡汶水、泗水,在齐、鲁之都研习学业,观察孔子教化的遗风,还在邹峰学习乡射礼节;在游历蕃、薛、彭城等地的时候,一度遭受危困,经过梁、楚之地后回到长安。

这一年,天子开始举行汉朝的封禅典礼,而太史公被滞留在周南,不能参与其事,所以心中愤懑,致病将死。其子司马迁适出使归来,在黄河、洛水之间拜见了父亲。太史公握着司马迁的手哭着说:“我们的先祖,是周朝的太史。远在上古虞舜、夏禹之世便功名显扬,掌管天文之事。后世衰落,今天会断绝在我手里吗?你继为太史,就会接续我们祖先的事业了。现在天子继承汉朝千年一统的大业,在泰山举行封禅典礼,而我不能随行,这是命啊!是命啊!我死之后,你一定会做太史;做了太史,不要忘记我想要撰写的著述啊。”司马迁低头流泪,说:“小儿虽然不聪明,但我会全力编撰先人所记的历史材料,不敢缺略。”太史公司马谈死了三年,司马迁就做了太史令,他阅读和摘抄了石室金柜的藏书和档案。

写作的第十年,太史公司马迁遭到李陵之祸,被关进了监牢。于是叹息着说:“这是我的罪孽啊!身体毁坏而不可用了。”事后仔细思量道:“《诗》《书》的文义之所以言简义深,是作者借以更好地表现自己的深沉思想。”他终于着手记述从黄帝开始,直到武帝获麟为止的历史。搜集天下散失的历史故事和传说,对帝王兴起的业绩,追本溯源,探究始终,观察朝代盛衰的原因,依据事实进行论述考订,略述三代,详录秦汉,从黄帝写起,直到当朝皇帝,写成十二篇本纪、十篇表、八篇书、三十篇世家、七十篇列传。全书总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这就是《太史公书》。

司马迁死后,他的书渐渐流传开来。宣帝时,司马迁的外孙平通侯杨恽最先开始陈述司马迁的著作,于是得以公布开来。到了王莽的时候,有人请求封司马迁的后人,于是封其后人为史通子。

(人们)称赞说。司马迁还有良史之才,佩服他善于按条理阐述事物的道理,明辨而不华丽,质朴而不鄙俗,他的文章秉笔直书,他所记述的史事真实,不做虚假的赞美,不掩饰丑恶的东西,所以称作实录。

8.

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中国共产党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秋收起义 ②井冈山会师 ③八七会议 ④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④①②③           D.③①②④

  ---------------------------------

答案:D

解析:秋收起义是1927年9月;井冈山会师是1928年4月;八七会议召开是1927年8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是1931年11月,依据时间排序是③①②④;选择D项符合题意。

9.

1945年10月10日,国民党政府接受中共提出的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国共双方代表签订_____,并公开发表。

A. 《国共合作协议》

B. 《国内和平协定》

C. 《国共停战协定》

D. 《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

答案

D

  ---------------------------------

解析:

《双十协定》即《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与国民党政府代表在重庆举行谈判,经过43天的谈判,在10月10日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扩展知识

该会谈纪要列入关于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政治民主化、国民大会、人民自由、党派合法化、特务机关、释放政治犯、地方自治、军队国家化、解放区地方政府、奸伪、受降12个问题。这12个问题中仅少数几条达成协议,在军队、解放区政权两个根本问题上没有达成协议。

10.

1910年,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资政院议员部分由皇帝钦定,部分由选举产生。其职责包括议决国家军政大师、审议财政预算和修订法律等,议决事项须“具奏,恭候圣裁”。此次改革( )

A实践了英国式君主立宪制

B加强了皇帝个人的独裁统治

C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D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

正确答案

C

  ---------------------------------

解析:

从材料“资政院议员部分由皇帝钦定”“议决事项须“具奏,恭候圣裁”可以看出皇帝仍然有很大的权力和地位,不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故A项错误;从材料“资政院议员……部分由选举产生.其职责包括议决国家军政大师、审议财政预算和修订法律等”可以看出B项错误;从材料皇帝的权力可以看出这时仍然带来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故C项正确;D项三权分立的内容材料无法体现。

扩展知识

资政院,清末立宪运动的议会准备机构。成立于1910年9月,终止于1912年初。由民国临时参议院替代。院址在北京西城区象来街,民国时期改名为国会街,1949年后又改为象来街。资政院的建制在各省地方叫咨议局,咨议局作为各省的议事机构,其权限是讨论本省应兴应革事宜,讨论本省的预决算、税收、公债以及单行章程规则的增删和修改,选举资政院议员,申复资政院或督抚的咨询等。但是,它的权力受到本省督抚的严格限制。

  以上是2023年广东省中山市横栏镇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五)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广东省事业单位考试题,中山市事业单位考试题,横栏镇事业单位考试题,事业单位答案,事业单位解析,事业单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河南人事考试网频道。

时政热点

本文标签: (编辑:河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2023国考华图帮订房_河南华图教育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