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分校

您当前位置:河南人事考试网 > 热点资讯 > 2023年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

2023年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六)

2022-11-30 15:11:55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ha.huatu.com/gwy/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河南人事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2023年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六),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河南华图微信公众号(hnhuatu),微信号:(hnht678) 。

2023年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六)

1.

中共七大将什么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

答案

毛泽东思想
解析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扩展知识

中共七大的历史性贡献

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性建设,也是保证我们党永远不背离宗旨、不脱离群众、不改变颜色的基础性建设。回顾党的自身建设史,中共七大在党的先进性建设上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性的历史地位。

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规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 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指针。”从此,我们党有了以自己的领袖命名的理论旗帜。

刘少奇在中共七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作了当时最为完整的概括,正式使用了“根据毛泽东同志在三个大革命时期中所更加丰富起来的建党学说”这个概念。不仅如此,他还根据毛泽东建党学说,对党的性质、指导思想、群众路线、党员条件及其义务与权利、民主集中制等关于党的建设问题的方方面面,作了完整的论述。这些论述表明,在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的同时,中国共产党的党的建设学说也成熟起来。

那么,既然是刘少奇在中共七大上对党的建设学说作了系统的阐发,为什么不用刘少奇的名字而是用毛泽东的名字来命名这一学说呢?

道理很简单,因为少奇同志在《论党》中的阐述,很明显都是源于毛泽东的。在中共七大上的结论中,毛泽东也说过:关于民主集中制的问题,“少奇同志讲得很好,放手的民主,高度的集中。我跟他交谈过,这是我们共同的意见,别的同志也赞成。我想可以叫做高度的民主,高度的集中。‘放手’这两字,还可以再斟酌一下”。因此我们说,是毛泽东创建了我们党的建设学说。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实事求是地承认刘少奇的《论党》在党的建设学说发展史上的思想理论价值,这是一篇集党的建设经验与理论之大成的不朽之作。这当然也是中共七大对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又一大贡献。

众所周知,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原则和经验之一。毛泽东概括提出的三大优良传统作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正是以此作为逻辑起点的。

这三大作风是不是中国共产党所独有的呢?是的。毛泽东正是把这三大作风作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理论和实践相联系的作风,是同脱离具体实践的教条主义和把局部经验误认为普遍真理的经验主义相对立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是同命令主义、尾巴主义等脱离群众的作风相对立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是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惩办主义和一团和气、丧失原则的自由主义相对立的。

这三大优良传统作风是我们党通过加强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永葆先进性的根本途径。它的提出,是毛泽东建党学说对党的先进性建设最有深远影响、最有战略作用的不朽的伟大贡献。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闭幕词《愚公移山》中指出,这次大会,决定了党的路线,这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尽管那个时候所说的建国,和后来解放战争时期所说的建国,还不完全是一回事。但是,创建新民主主义中国的奋斗目标毕竟是提出来了。

为了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和总路线,中共七大政治报告详细阐明了党的带有新民主主义性质的一般纲领和具体纲领。这个一般纲领的核心是,“建立一个以全国绝对大多数人民为基础而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的统一战线的民主联盟的国家制度”,并实行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毛泽东在阐明由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的一般纲领的时候,丝毫没有忘记或放弃党的最高纲领。他特别强调:“每个共产党员入党的时候,心目中就悬着为现在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而奋斗和为将来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这样两个明确的目标”。

还要特别指出的是,毛泽东在阐明中国共产党的十大具体纲领以后,特别指出了“中国共产党在其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奋斗的二十四年中”所创造出的不容动摇的政治地位。他进而强调说:“这是什么缘故呢?不是别的,就是因为我们的意见,符合于最广大的中国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最忠实的代言人,谁要是不尊重中国共产党,谁就是在实际上不尊重最广大的中国人民,谁就一定要失败。”

直至今日的中国历史反复证明了这一点。当我们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时候,当我们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时候,我们始终不能忘记毛泽东的上述论断,千万不能忘记我们的远大理想共产主义,千万不能背离甚至损害最广大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2.

近代某时期,曾集中出现许多以“新”字开头的刊物。如《新国民》《新青年》《新社会》《新生活》《新村》《新生命》《新教育》《新新小说》《新妇女》《新人》《新学生》《新共和》《新湖南》等,有数十种之多。由此可推知,当时
A.民主革命的呼声高涨
B.民众期盼民主和平建国
C.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D.学界重视改造国民精神

  ---------------------------------

  正确答案

根据“《新青年》《新社会》《新生活》《新村》《新生命》《新教育》《新新小说》《新妇女》”等信息可得出这一时期是新文化运动时期,从创办刊物的名称可以看出,此时学界强调对民众思想的改造,故D项正确;材料的信息没有体现民主革命,排除A项;B项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内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马克思主义,排除C项。

  ---------------------------------

  暂无

3.

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曾有一位姓秦的读书人来到一座英雄墓前看见两尊铸铁跪像, 触景生情,十分惭愧地写下了两句“自从贼后不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你知道这位读书人为了何事发出这种感慨吗? ( )
A.赵匡胤陈桥兵变,夺得皇权
B.“靖康之变”金军掳走宋徽宗、宋钦宗
C.秦桧谋杀抗金名将岳飞
D.北宋为求苟安同辽签定澶渊之盟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岳飞的连战连捷使金朝统治者感到恐慌,同时,宋高宗和秦桧为首的投降派,也害怕抗金力量的壮大对他们的统治不利,于是向金求和,金朝提出必杀岳飞的条件。于是,宋高宗使人一天十二次向岳飞发去了班师的金牌,继而解除了岳飞的兵权,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把他杀害。所以答案选C

  ---------------------------------

  暂无

4.

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国家领导人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           ),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A. 生态惠民

B. 生态利民

C. 生态为民

  ---------------------------------

 

ABC
 

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国家领导人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扩展知识

70年来,我们党坚持在保护生态环境中增进民生福祉。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领导人同志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国家领导人生态文明思想,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践行党的使命宗旨的政治责任。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之所以能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最根本的就在于不断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实践证明,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要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

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70年来,人民群众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生态环境在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当前,不同程度存在的重污染天气、黑臭水体、垃圾围城、农村环境问题依然是民心之痛、民生之患。要从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做起,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70年实践经验表明,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生态环境问题也必须通过发展来解决。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保护生态环境也不是要舍弃经济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

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局外人、批评家,谁也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让建设美丽中国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需要不断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育生态道德和行为准则,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动员全社会以实际行动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为生态环境保护作出贡献,在点滴之间汇聚起生态环境保护的磅礴力量。

5.

1927年8月1日,在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前敌委员会领导下举行的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

答案

南昌起义
解析

1927年8月1日凌晨,在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前敌委员会领导下,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在党直接掌握和影响下的军队2万余人,举行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扩展知识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武装起义,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序幕,从此诞生了一支由共产党独立领导的崭新的人民军队。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暴动。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并为创建人民军队打好坚定的基础。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8月1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起义的目的是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唤醒广大中国人民,表明中国共产党要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并不是要通过南昌起义这样的一种起义方式来夺取国民党的政权,共产党的目的是联合愿意革命的国民党左派,挥师南下广东,建立革命根据地,实行二次北伐,实行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在对历史事件的称呼上,大陆、台湾各执一词。对于此共中在1927年8月1日于南昌发动的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共产党通常称呼为“南昌起义”,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则会称为“南昌暴动”。

1927年4月和7月,中国国民党内的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勾结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上海和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使中国人民从1924年开始的国共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败。

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挽救中国革命,中共中央于7月12日进行改组,停止了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领导。下旬,决定集合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分国民革命军,并联合以张发奎为总指挥的第二方面军南下广东,会合当地革命力量,实行土地革命,恢复革命根据地,然后举行新的北伐。李立三、邓中夏、谭平山、恽代英、聂荣臻、叶挺等在九江具体组织这一行动,但发现张发奎同汪精卫勾结很紧,并在第二方面军中开始迫害共产党人。随即向中共中央建议,依靠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实行在南昌暴动”。据此,中共中央指定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彭湃等组成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以周恩来为书记,前往南昌领导这次起义。预定参加起义的部队有: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11军第24、第10师,第20军全部,第4军第25师第73、第75团以及朱德为团长的第五方面军第3军军官教育团一部和南昌市公安局保安队一部,共2万余人。从7月25日起,第11、第20军分别在叶挺、贺龙指挥下,陆续由九江、涂家埠(今永修)等地向南昌集中。27日,周恩来等到达南昌,组成前敌委员会,领导加紧进行起义的准备工作。

属于张发奎第二方面军建制下的第十一军(副军长叶挺)及贺龙第二十军,由九江秘密开抵南昌,与第九军副军长、南昌市公安局长朱德会合,准备起事,发动武装反抗。因为贺龙方面兵力最多,故贺龙任各军之总指挥;叶挺任前敌总指挥。

叶挺事件发动前就是共产党员。但叶部的蒋光鼐及蔡廷锴师(第十师)只服从国民政府,不愿受共产党指挥。中共中央代表张国焘在事件爆发前赶到南昌,曾欲阻止起事,但被多数参与决策者否决。

此时,国民党武汉政府的第五方面军(总指挥朱培德)第3军主力位于樟树、吉安、万安地区,第9军主力位于进贤、临川地区,第6军主力正经萍乡向南昌开进;第二方面军的其余部队位于九江地区;南昌市及近郊只有第五方面军警备团和第3、第6、第9军各一部共3000余人驻守。中共前委决定赶在援兵到来之前,于8月1日举行起义。

1927年8月1日凌晨,一声枪响划破了南昌城寂静的夜空。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及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党掌握或影响下的北伐军两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经过数小时激战,全歼守敌,占领了南昌城。

正如毛泽东后来所说,中国共产党和革命人民是被国民党反动派“逼上梁山”的。1927年4月和7月,中国国民党内的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勾结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上海和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使中国人民从1924年开始的国共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败。血的教训擦亮了人们的眼睛。它表明:没有革命的武装就无法对付武装的反革命。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挽救中国革命,中共中央于7月12日进行改组,停止了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领导。下旬,决定集合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分国民革命军,并联合以张发奎为总指挥的第二方面军南下广东,会合当地革命力量,实行土地革命,恢复革命根据地,然后举行新的北伐。李立三、邓中夏、谭平山、恽代英、聂荣臻、叶挺等在九江具体组织这一行动,但发现张发奎同汪精卫勾结很紧,并在第二方面军中开始迫害共产党人。随即向中共中央建议,依靠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实行在南昌暴动”。据此,中共中央指定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彭湃等组成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以周恩来为书记,前往南昌领导这次起义。

6.

  有观点认为,在信息流爆炸及碎片化的当下,人物访谈节目已经不再被需要。但不能忽略的是,访谈背后是一个个_________的人物,节目由此呈现对人性内里的深层次_________,社会话题也通过讨论引起发酵和反思,这正是访谈节目的_________所在。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典型发挥亮点

  B. 独特揭露内涵

  C. 鲜活挖掘价值

  D. 有趣展现魅力

  ---------------------------------

  【正确答案】C

  ---------------------------------

  解析

  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对人物内里的深层次________”可知,填入的词语照应“内里”“深层次”。A项“发挥”是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如“借题发挥”;B项“揭露”指揭发隐蔽的事,使之暴露,多用于贬义。二者均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B项。C项“挖掘”比喻把蕴藏着的力量或积极性等发挥出来;D项“展现”指明显地表现出来。二者均符合文意,保留。

  第二步,再看第一空。该空搭配“人物”。C项“鲜活”的意思是鲜灵活泼,新鲜而充满活力,符合文意。D项“有趣”指能引起人的好奇心或喜爱,被采访的人并非全部具有“有趣”的特点,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

  第三步,验证第三空。C项“价值”指正面作用,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C选项。

7.

唐朝武周以后,大庄园制经济日益发展。安史之乱后,庄园制的发展导致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自耕农成为地主的佃户。这一现象的主要影响是
A. 新的经济形态萌芽
B. 封建经济持续繁荣
C. 政府税收大幅下降
D. 君主专制受到影响

  ---------------------------------

  正确答案

据材料“庄园制的发展导致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自耕农成为地主的佃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封建政府的财政税收的主要来源是小农经济,庄园制的发展导致小农数量减少,不利于政府税收的稳固,故C项正确;新的经济形态萌芽指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明朝中后期,且自耕农成为地主的佃户与资本主义萌芽无关,故A项错误;唐宋明清时期封建经济仍然在发展繁荣,故B项错误;小农数量减少与君主专制之间没有直接联系,故D项错误。故选C。

  ---------------------------------

  暂无

8.

关于毛泽东对“一二九”运动的评价,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

A.准备了抗战的思想

B.准备了抗战的武装

C.准备了抗战的人心

D.准备了抗战的干部

  ---------------------------------

答案

ACD

拓展知识

毛泽东给予“一二九”运动高度的评价,“一二九运动”是动员全民族抗战的运动,它准备了抗战的思想,准备了抗战的人心,准备了抗战的干部。”

历史的车轮碾过80载,把“一二九”精神深深印刻在了中华大地上。其爱国主义的精髓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肩负起强国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80年前的中国积贫积弱,任由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蹂埽?治薮缣?那嗄暄??咀怕?蝗妊?艉翱谷站韧龅目诤牛?叫蚜巳?褡蹇拐降亩分竞脱?浴

9.

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人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农民“迁业”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农村经济结构变化
B.自然经济丧失主导地位
C.政府确立重商政策
D.手工业演变成主流产业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由种田流人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农村经济结构变化,即小农向工商业转变,故A正确。明朝自然经济没有丧失主导地位,故B排除。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C排除。当时手工业没有演变成主流产业,小农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故D排除。

  ---------------------------------

  暂无

10.

“圣诞节”成为世界各国非常关注的传统节日,它与下列哪一宗教关系密切(  )
A.佛教
B.印度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

  正确答案

圣诞节是基督教徒庆祝其信仰的耶稣诞生的庆祝日,与基督教有关。

  ---------------------------------

  暂无

  以上是2023年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六)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湖南省事业单位考试题,邵阳市事业单位考试题,洞口县事业单位考试题,事业单位答案,事业单位解析,事业单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河南人事考试网频道。

时政热点

本文标签: (编辑:河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2023国考华图帮订房_河南华图教育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