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分校

您当前位置:河南人事考试网 > 热点资讯 > 2023年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

2023年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五)

2022-11-30 13:44:24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ha.huatu.com/gwy/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河南人事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2023年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五),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河南华图微信公众号(hnhuatu),微信号:(hnht678) 。

2023年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五)

1.

我国水资源总量少于         、         、         、         、         、居世界第         位。

  ---------------------------------

答案

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六

考点名称:中国的水资源

水资源:

地球上的水资源,从广义来说是指水圈内水量的总体。包括经人类控制并直接可供灌溉、发电、给水、航运、养殖等用途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江河、湖泊、井、泉、潮汐、港湾和养殖水域等。水资源是发展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在世界许多地方,对水的需求已经超过水资源所能负荷的程度,同时有许多地区也濒临水资源利用之不平衡。

中国的水资源:

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8124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径流资源总量的6%;又是用水量最多的国家,1993年全国取水量(淡水)为5255亿立方米,占世界年取水量12%,比美国1995年淡水取水量4700亿立方米还高。由于人口众多,当前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5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排名百位之后,被列为世界几个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

2.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学弈》选自《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时期_________家。

2.《学弈》中弈秋的两个徒弟,一个_________ ,另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结果两人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课文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

答案

1.孟子 战国 思想

2.专心致志,认真听讲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有很大差刖

3.学习必须专心致,不可三心二意

(意思对即可)

考点名称:文史常识

文学常识包括:

1、语文知识:重要作家作品、古代文化常识、文体知识。

2、生活常识、社会常识。

小学生应掌握的文史常识:

1.李白,字太白,世称“诗仙”“千古一诗人”。赞李白“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李白一斗诗百篇”.

杜甫,字子美,世称“诗圣”(“诗史”),又称“杜工部”(“杜拾遗”)。

韩愈的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杜”指李白、杜甫的诗作。李杜是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

杜甫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及“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是高度赞美李白的诗歌艺术。

杜甫《梦李白》“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杜甫的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及“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八阵图》)写的是蜀相诸葛亮。

3.

自古以来,北方游牧民族一直是中原农耕民族的天敌和隐患。有大臣奏请唐太宗修复长城,太宗一笑置之。太宗不修长城的理由应是( )
A.唐初北方无边患
B.长城已失去防御能力
C.唐朝国力虚弱,无财力支持
D.开明的民族政策使民族关系融洽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唐太宗的民族政策。太宗不修长城的理由应是开明的民族政策使民族关系融洽。所以答案选D

  ---------------------------------

  暂无

4.“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此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镇南关起义
B. 武昌起义
C. 黄花岗起义
D. 皖浙起义

  ---------------------------------

  正确答案

分析题中对联:上联歌颂七十二烈士满腔热血报效祖国英勇捐躯,下联描写四万万同胞对他们的深切悼念。“七十二健儿”是指起义牺牲的72名烈士,“湿黄花”是指合葬72烈士的地点是黄花岗。结合课本所学可知1911年4月27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为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在广州起义失败,战役牺牲的七十二人的遗体葬于黄花岗。因此此次起义又称黄花岗起义。C符合题意;镇南关起义是同盟会的武装起义。1907年12月,孙中山派黄明堂等反动镇南关起义,攻占三座炮台。清军发动反攻,起义军失败,A不合题意;武昌起义是指1911年10月10日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最终取得胜利推翻了清朝统治,B不合题意;1907年,光复会员徐锡麟领导了震惊中外的浙皖起义,一举击毙清廷巡抚恩铭,D与题意不符。由以上分析可知,ABD不合题意,选择C。

  ---------------------------------

  暂无

5.

填上歇后语的后一部分。

1.门缝里看人 _____________   2.芝麻开花 _____________

3.天桥的把势 _____________   4.小葱拌豆腐 _____________

5.姜太公钓鱼 _____________   6.外甥打灯笼 _____________

7.十五个吊桶打水 _____________ 8.大海捞针 _____________

  ---------------------------------

1.把人看扁了  2.节节高

3.光说不练   4.一清(青)二白

5.愿者上钩   6.照旧(舅)

7.七上八下   8.无处寻

6.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

答案: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否有意识,而且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可以仔细的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还可以创造各种工具,使用各种各样的工具。人是有思维意识的,但是动物就不具备这样的思维意识。

7.

北宋灭亡的形式和下列哪一朝代的灭亡相似()
A.西汉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

  答案:

  C

  ---------------------------------

  解析

  北宋于1126年被金军攻破都城汴京,1127年金军掠走了宋徽宗、宋钦宗,北宋灭亡;而西晋也是被少数民族攻破都城后灭亡,所以C项符合题意。

8.

有一个很穷的地方,很多人干了两年都走了,但是有一个人却干了几年,带大家把村子变成了最美乡村。请以此写一篇议论文或者记叙文,题目不限。

  ---------------------------------

以“最美乡村”为话题,写这篇范文该怎么写?下面小编整理了一篇以“最美乡村”为话题的范文,感兴趣的可以跟小编一起看看吧!

感受乡村

带着烦乱心境,穿梭于高楼大厦间的我,早已厌倦水泥的气息、车笛的声音,心中所企盼的,是宁静的山林、清清的泉水、低喃的鸟鸣和朴实善良的人。

景之情?

去年的假期,去了天台山,那个“一万八千丈”的山,在我的心中却永恒地印下了清美秀丽的感受。并不那么巍峨,蜿蜒的小径,高大的树木,些许小型的瀑布,青草和碎石,便构成了它的全部。踏着那石阶,听着水声,嗅着泥土和青草的气息。我便毫无意外地被那一山的宁静和清新打动。不曾想,这简单的景致竟如此令人安心。是微风下摇摆的树枝打动了我?是流水滑过指间的温柔打动了我?抑或只是那几块青灰的山石便打动了我?是,又都不是……只是那单纯的自然,单纯的宁静,深深印入心底。?

人之情?

曾经看电视台类似“交换人生”的节目,每每看到城市里的孩子在贫困的农村,被那里的人的朴实和真诚打动,不禁潸然泪下的场面,自己的心里便会泛起波澜。自己本也是从叫做“乡村”的地方走入城市,自然感受更真切。?

其实乡里人的朴实从不表现在多么华丽的壮举上,只平时细微的小事便让人觉得真切。外公去世的那一年,我曾踏回过那片熟悉却又陌生的地方。确切地说,我生于那里,却与那里的人和事远远地隔开。陌生的我回到那里,眼前除了如同想象的村舍,再也不熟悉什么,心中除了外公逝世的忧伤,再也不牵挂什么。那里的所有人和事,我早已远离。我担忧,甚至害怕,在那片陌生的土地上,徘徊,疑惑……?

可村人们迎面的和善笑容,亲切友好的问候感动了我。他们对我忧伤的心灵小心的维护,让我彻底放下伪装着的坚强,安然送走了逝世的亲人。只那一句“孩子,不怕,不哭!”就融化了我心中的冰雪,化作泪水,肆意却安然地流。?

我的期望?

乡村的美,美得真实,美得简单,美得动人。那样的美,那样的感动,将留于世间,留于我心,再不消逝……即便无缘再踏入乡村的山山水水,走进乡村的流水人家,夜晚静坐于城市高楼窗前的我,亦可从那一阵阵微风中,嗅出熟悉的乡村味道……??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有关最美乡村的范文,想了解更多有关中考高考的作文范文素材的,可以多多关注可圈可点网!

9.有人用“有心裁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来形容洋务运动,这一运动没能挽救腐朽的清王朝,但在客观上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下列选项中最能促成“柳成荫”的是() A.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
B.创建了三支近代海军,增强了海防力量
C.创办了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培养了一批实用人才
D.创办大生纱厂,成为实业救国的典型代表

  ---------------------------------

  正确答案

依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以达到自强,但没有成功,是为“有心栽花花不开”。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推动了中国由封建传统经济向近代大工业生产的转变,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客观上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是为“无心插柳柳成荫”,所以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故选A。

  ---------------------------------

  暂无

10.

“苟可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 “变法乃素志,同治初即纳曾国藩议,派子弟出洋留学,造船制械,凡以图富强也。若师日人之更衣冠,易正朔,则是得罪祖宗,断不可行。”从材料来看,慈禧的意思是( )
A.有条件地支持变法
B.希望清王朝复兴
C.祖宗之法不能变
D.反对洋务运动

  ---------------------------------

  正确答案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根据材料的描述“变法乃素志,同治初即纳曾国藩议,派子弟出洋留学,造船制械,凡以图富强也。”说明慈禧太后是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变法的,但是她要求“苟可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也就是说制度上不能改变,因为是“得罪祖宗,断不可行。”因此A选项最准确;B选项没有反映出条件;C选项不满足材料含义;D选项错误,材料不是针对洋务运动,只是用洋务运动来举例。故选A。

  ---------------------------------

  暂无

  以上是2023年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五)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浙江省事业单位考试题,温州市事业单位考试题,瑞安市事业单位考试题,事业单位答案,事业单位解析,事业单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河南人事考试网频道。

时政热点

本文标签: (编辑:河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2023国考华图帮订房_河南华图教育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