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分校

您当前位置:河南人事考试网 > 热点资讯 > 2023年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

2023年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四)

2022-11-30 13:09:33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ha.huatu.com/gwy/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河南人事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2023年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四),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河南华图微信公众号(hnhuatu),微信号:(hnht678) 。

2023年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四)

1.

古代历史上,儒家先哲曾留下无数的睿智言论。下列引文中甲、乙、丙、丁对应的思想家是(  )甲: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为有天理人欲夹杂着。学者须要于此体认省察之。 乙: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不为主,君为客。 丙: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丁: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太虚本动,天地日新。
A. 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B. 朱熹、黄宗羲、董仲舒、王夫之
C. 顾炎武、朱熹、李贽、黄宗羲
D. 王夫之、黄宗羲、朱熹、顾炎武

  ---------------------------------

  正确答案

甲是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乙是黄宗羲的工商皆本,丙是董仲舒的大一统,丁是王夫之的理依于气”,即只有选B是符合题意的。

  ---------------------------------

  解析同上

2.

下列哪项不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

[     ]

A.种群密度

B.物种丰富度

C.迁入率和迁出率

D.年龄组成

  ---------------------------------

答案

B

3.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周期性开展各种纪念活动,利用文字、语言、图片、影像等媒介形式传播英雄事迹和精神,民众在视觉和听觉的震撼中、真善美的体悟中产生对英雄的崇敬之情,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养。这说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②接受健康文化影响的过程往往是被动的

③价值观是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④经年累月形成的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答案】C

4.

改良酸性土壤的是什么物质?

  ---------------------------------

答案: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是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化学式为Ca(OH)2,俗称消石灰,熟石灰。氢氧化钙是一种二元强碱,具有碱的通性,常被使用在酸性土壤改良中。

解析:用化学改良剂改变土壤酸性或碱性的一种措施称为土壤化学改良。常用的化学改良剂有石灰、石膏、磷石膏、氯化钙、硫酸亚铁、腐殖酸钙等,视土壤的性质而择用。如对碱化土壤需施用石膏、磷石膏等以钙离子交换出土壤胶体表面的钠离子,降低土壤的PH值。对酸性土壤,则需施用石灰性物质。化学改良必须结合水利、农业等措施,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采取相应的农业、水利、生物等措施,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的过程称为土壤物理改良。具体措施有:适时耕作,增施有机肥,改良贫瘠土壤;客土、漫沙、漫淤等,改良过砂过黏土壤;平整土地;设立灌、排渠系,排水洗盐、种稻洗盐等,改良盐碱土;植树种草,营造防护林,设立沙障、固定流沙,改良风沙土等。

运用土壤学、农业生物学、生态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技术,排除或防治影响农作物生育和引起土壤退化等不利因素,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为农作物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的一系列技术措施的统称。

5.

“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来祝贺中国进入了20世纪”。这里的“礼物”指的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答案

D

解析

抓住“进入了20世纪”这一重要信息,可知答案为D项,其他三个选项均为19世纪的不平等条约。

扩展知识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8月29日,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包括:1858年的《瑷珲条约》、1860年的中俄《北京条约》、1864年的《勘分西北界约记》等.其中割占中国领土面积最大的是《瑷珲条约》,达到60多万平方千米.1901年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其中规定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4.5亿两,这是中国近代和西方列强签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赔款最多的条约.

6.

陈独秀认为,某历史事件体现出来的精神是“对于社会国家的黑暗,由人民直接行动,加以制裁,不诉诸法律,不利用特殊势力,不依赖代表”,据此推断该事件
A. 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B. 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
C. 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D. 使中国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

  正确答案

“由人民直接行动”说明这次历史事件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对于社会国家的黑暗,加以制裁”说明这次历史事件有反帝反封建的进步性质。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指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在运动中,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从此,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当中去,B选项符合题意。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A选项排除。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C选项排除。使中国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是第一次国共合作,D选项排除。

  ---------------------------------

  暂无

7.

宋淳熙二年(1175年)六月,“鹅湖讲道,诚当今盛事。伯恭盖虑朱、陆议论犹有异同,欲会归于一,而定所适从。……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陆九渊集》卷三六《年谱》)所谓“教人”之法,也就是认识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鹅湖之会”争论的核心问题是( )
A. 客观唯心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决定性地位
B. 达到“理”的本源和实现的途径之争
C. 明清官方哲学的主导地位之争
D. “格物致知”和“发明本心”的联系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鹅湖之会”是南宋时期朱熹和陆九渊两派的一次学术讨论会。会议辩论的中心议题是“教人之法”。所谓“教人”之法,也就是认识论。在这个问题上,朱熹强调“格物致知”,认为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主张多读书,多观察事物,然后得出结论。陆氏兄弟则从“心即理”出发,认为格物就是体认本心。主张“发明本心”,心明则万事万物的道理自然贯通,不必多读书,也不必忙于考察外界事物,去此心之蔽,就可以通晓事理,所以尊德性,养心神是最重要的,反对多做读书穷理之工夫,以为读书不是成为至贤的必由之路。可见双方争论的核心问题是达到“理”的本源和实现的途径之争,因此选B。客观唯心和主观唯心主义是后人对他们的评价的哲学派别,排除A;“鹅湖之会”发生在南宋时期,排除C;D说法错误,争论的不是二者的联系,而是实现理的途径,排除。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不本体论“理”是世界本原,理在心外“心即理也”,理在心中同体验方法“格物致知”体验“天理”克服私欲、恢复良知点哲学思想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相同点代表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内容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实质以儒家纲常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欲求(“存天理,灭人欲”)影响①都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②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了积极影响。

  ---------------------------------

  暂无

8.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 如上图所示

  B. 如上图所示

  C. 如上图所示

  D. 如上图所示

  ---------------------------------

  【正确答案】B

  ---------------------------------

  解析

  第一步,观察特征。

  元素组成不同,封闭面特征比较明显,因此考虑数量类数面。

  第二步,九宫格,横向规律较为常见,优先考虑。

  前两行,图1和图2面的个数相加等于图3面的个数;第三行,遵循此规律,图1和图2面的个数相加得到问号处图形面的个数,只有B选项符合。

  因此,选择B选项。

9.

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说:李贽不承认女性的天性低劣,屡次称颂武则天为“好后”,认为女人的才德不比男人差。但他赞扬有成就的女性,并不等于提倡男女平权。一个明显的证据是李贽不遗余力地褒扬寡妇的守节。对此认识最为合理的是
A.李贽摒弃了以儒家纲常为标准的道德观
B.李贽思想有自相冲突的成分
C.李贽思想已经属于近代民权主义的范畴
D.李贽主张挑战了理学的正统

  ---------------------------------

  正确答案

根据材料“认为女人的才德不比男人差……并不等于提倡男女平权……不遗余力地褒扬寡妇的守节”可知李贽一方面赞扬有成就的女性,另一方面也褒扬寡妇的守节,这说明李贽的言论有前后矛盾的地方,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不遗余力地褒扬寡妇的守节”可知李贽并没有完全摒弃以儒家纲常为标准的道德观,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李贽思想的局限性,而不是进步性,故CD两项错误。

  ---------------------------------

  暂无

10.

《共产党宣言》问世以来,至今已被翻译成200多种文字,再版1000多次。马克思主义传人俄国和中国后,这两国先后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这说明该著作
A.深刻影响了人类和世界的进程
B.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唯一著作
C.是国际工人运动的第一个纲领
D.提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理论

  ---------------------------------

  正确答案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题干的“马克思主义传人俄国和中国后,这两国先后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说明《共产党宣言》深刻影响了人类和世界的进程,故A符合题意;《共产党宣言》不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唯一著作,故B不符合题意;国际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是《共产党宣言》,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故C不符合题意;《共产党宣言》提出的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理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

  暂无

  以上是2023年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四)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广东省事业单位考试题,江门市事业单位考试题,鹤山市事业单位考试题,事业单位答案,事业单位解析,事业单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河南人事考试网频道。

时政热点

本文标签: (编辑:河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2023国考华图帮订房_河南华图教育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