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分校

您当前位置:河南人事考试网 > 热点资讯 > 2023年海南省儋州市南丰镇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

2023年海南省儋州市南丰镇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四)

2022-11-30 13:09:32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ha.huatu.com/gwy/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河南人事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2023年海南省儋州市南丰镇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四),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河南华图微信公众号(hnhuatu),微信号:(hnht678) 。

2023年海南省儋州市南丰镇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四)

1.

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

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

答案:B

2.

某学者评价说:它无疑是从西伯利亚起到加利福尼亚的所有国家的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国际性的著作。此著作是
A.《社会契约论》
B.《人民宪章》
C.《共产党宣言》
D.《物种起源》

  ---------------------------------

  正确答案

A项是启蒙运动的代表思想,D项是生物学著作,B项是英国宪章运动的纲领,C项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从此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故选C项。

  ---------------------------------

  暂无

3.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这里的有识之士应该是
A.洋务自强的践行者
B.维新图强的呼吁者
C.民主科学的倡导者
D.民主共和的实践者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从这句话中可看出,有识之士的主张是要推翻帝制,应该为革命派的主张,即实行民主共和。故选D。A项维护的是封建制度;B项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政权,保留清政府;C项主张通过思想挽救国家。因此ABC均不符合题意。

  ---------------------------------

  解析同上

4.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指明了依法治国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        )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C、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

 

ABCD
 

本题考查: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做法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A、B、C、D。

扩展知识

法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法治是政治文明的必然。法治具有民族性、历史性、时代性、开放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产生、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刊发重要文章《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强调:“要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改革开放40年来,从法制到法治、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从有法可依到科学立法、从法律之治到良法善治、从依法治国到全面依法治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植根中国大地、推进理论创新,在改革中激发活力,在开放中彰显特色。

5.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河中石兽测试题(含答案)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傎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傎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本文选自 ,作者 是 (朝代)人。(3分)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6分)

棹 曳 湮 啮 溯 臆

3、 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判断其在 ,依据是 ;讲学家判断其在 ,理由是 ;老水兵则判断其在 ,是因为 。(6分)

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12分)

阅: 棹: 曳: 湮: 啮: 但:

5、理解下列句子中“为”的不同含义:(6分) ⑴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⑵众服为确论。

⑶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6、对下列句子翻译不当的一项是 ( )(3分)

A.寻十余里,无迹。(寻找了十多里,也没有石兽的踪迹。) B.众服为确论。(众人佩服他的话,认为是正确的判断。)

C.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按照老水手的说法去找,果然找到石兽在几里外

的上游。)

D.竟不可得。(居然没有找到。)

7、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⑵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8.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代词指代的内容(4分)

⑴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 “之”指代 ⑵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傎乎? “之”指代

9.讲学家和老河兵都说到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但他们对沉在河中的石兽作出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讲学家据此得出的最终结论是______(A、尔辈不能究物理;B、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C、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D、沿河求之,不亦颠乎?);老河兵的最终结论则为______(A、水不能冲石;B、再转不已,遂反朔流逆上矣;C、求之下流,固傎;D、石必倒掷坎穴中)。(6分)

10、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山门圮.于河(倒塌) B、棹.

数小舟(划船) C、一寺临河干.(河床) D、遂反溯.流逆上矣(逆水流而上)

11、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一种见解是从石性和沙性角度作分析,认为应在石兽落水处寻找石兽。 B、一种见解是从水暴涨冲击石兽而走作分析,认为应该到河的下游去寻找石兽。 C、一种见解是从石性、沙性和水冲击角度作综合分析,认为应到兽落水的上游去寻石兽。

D、三种见解都是正确的,只不过实践更重要。

12、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找出文中说明这个道理的原句。(4分) 道理: 句子:

  ---------------------------------

答案

1、《阅微草堂笔记》、纪昀、清

2、略

3、河水的下游;顺流而下;

埋没在河沙下;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河的上游;石性坚重,沙性松浮??遂反溯流逆上矣。(意近即可)

4、经历 船桨,这里意为划、摇 拖着 埋没 本义是咬,这里是冲击的意思 只,仅仅

5、被 认为 成为

6、B

7、翻译

(1)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2)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深层原因的人和事有很多啊,难道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主观地推断吗?

8、(1)指讲学家所说的话(2)代石兽

9、C B 10、C 11、D

12、 道理: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根据常情作出主观的判断,否则会得不偿失。

原句: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6.

近代史上,曾经割占中国领土的国家有

[     ]

A、日、法、俄

B、英、法、美

C、英、俄、日

D、英、俄、德

  ---------------------------------

答案

C

7.

1944年7月,中共中央军委致电_____、_____领导人,表彰他们的艰苦斗争“已成为广东人民解放的旗帜,使我党在华南政治影响和作用日益提高,并成为敌后三大战场之一”。

A.珠江纵队

B.东江纵队

C.琼崖纵队

D.韩江纵队

  ---------------------------------

答案

BC

  ---------------------------------

解析:

1944年7月,党中央曾发电报称,东江纵队和琼崖纵队是广东人民解放的旗帜,他们使得共产党在华南的政治影响日益提高,也使得华南成为敌后三大战场之一。

扩展知识

这个评价是靠东江纵队和琼崖纵队在人民群众的支援下,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一仗一仗打出来的、一步一步拼出来的。

 

8.

了解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据统计,1800年英国的原棉消耗量为5200万磅,而到1840年则增加到4.59亿磅,原因是
A.英国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
B.蒸汽动力机械的广泛使用
C.英国对外殖民掠夺的加剧
D.棉纺织业生产方式的变革

  ---------------------------------

  正确答案

根据题干“1800年英国的原棉消耗量为5200万磅,而到1840年则增加到4.59亿磅” ,说明1800—1840年 ,英国原棉消耗量大幅增加,说明英国纺织生产能力提高,所用的原料增多。结合课本所学可知,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上半期英国在开展工业革命,首先开始在棉纺织业行业,并使用机器生产,促进了生产方式的变革,提高了生产效率。D项符合题意;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会提高原棉消耗量,但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蒸汽动力机械的广泛使用与题干原棉的消耗量增加没有必然联系,排除B。“英国对外殖民掠夺的加剧” 是部因素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故选择D。

  ---------------------------------

  暂无

9.

改革开放初期,私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戴上“红帽子”经营,即企业在注册的时候找一个国有或集体单位来当“婆婆”,挂靠在它的下面。“戴帽”后企业办起事来比较容易,可以享受到种种优惠。这种现象
A. 是政府促进私营企业发展的举措
B. 反映了社会对非公有经济的抵制
C. 说明私营企业发展环境尚未完善
D. 适应了我国经济体制的变化要求

  ---------------------------------

  正确答案

改革开放初期,私营企业挂靠在一个国有或集体单位的下面,这样企业办起事来比较容易,可以享受到种种优惠,说明改革开放初期私营企业发展环境尚未完善,故C正确;材料反映私营企业挂靠在一个国有或集体单位的下面,这样企业办起事来比较容易,这不利于私营企业的发展,排除A;改革开放后,允许私营企业发展,并非抵制非公有经济,排除B;改革开放初期,私营企业挂靠在一个国有或集体单位的下面,办起事来比较容易,这不利于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排除D。

  ---------------------------------

  暂无

10.

美国《时代周刊》曾这样报道:“对西方而言,这一事件已是巨大灾难;对共产主义而言,这是自俄国革命以来取得的最伟大胜利;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这样将意味着和平。”文中“这一事件”最有可能是
A.中国赢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
B.重庆谈判《双十协定》签订
C.解放战争即将取得最终胜利
D.中国抗美援朝即将取得胜利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解放战争的相关史实。根据题干“对共产主义而言,这是自俄国革命以来取得的最伟大胜利;”说明这是一次共产主义的胜利,无产阶级的胜利,“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这样将意味着和平。”说明这个事件之后中国人迎来了和平。根据课本所学,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又进行了三年的解放战争,最终中国共产党胜利,新中国成立,中国实现了和平。故选择C。

  ---------------------------------

  暂无

  以上是2023年海南省儋州市南丰镇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四)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海南省事业单位考试题,儋州市事业单位考试题,南丰镇事业单位考试题,事业单位答案,事业单位解析,事业单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河南人事考试网频道。

时政热点

本文标签: (编辑:河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2023国考华图帮订房_河南华图教育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