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分校

您当前位置:河南人事考试网 > 热点资讯 > 2023年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

2023年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五)

2022-11-30 13:01:43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ha.huatu.com/gwy/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河南人事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2023年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五),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河南华图微信公众号(hnhuatu),微信号:(hnht678) 。

2023年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五)

1.

______________发起的“第二次绿色革命”,给整个人类带来了福音。1976至1987年间,他培育的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累计达到11亿亩,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
A.袁隆平
B.蒋南祥
C.钱学森
D.爱因斯坦

  ---------------------------------

  正确答案

第一次绿色革命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初,其主要特征是把水稻的高秆变矮秆,另外辅助于农药和农业机械,从而解决了19个发展中国家粮食自给问题。世界上一些国家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一般都在70%以上,像以色列这样一个极度缺水的国家,它的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90%以上。
第二次绿色革命(second green revolution)是指通过国际社会共同努力,运用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培育既高产又富含营养的动植物新品种以及功能菌种,促使农业生产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在促进农业生产及食品增长的同时,确保环境可持续发展。

’发起的第二次绿色革命给整个人类带来了福音1976至1987年...’

扩展资料:
20世纪中期,一些发达国家和墨西哥、菲律宾、印度、巴基斯坦等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展利用“矮化基因”,培育和推广矮秆、耐肥、抗倒伏的高产水稻、小麦、玉米等新品种为主要内容的生产技术活动,其目标是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粮食问题。
当时有人认为这场改革活动对世界农业生产所产生的深远影响,犹如18世纪蒸汽机在欧洲所引起的产业革命一样,故称之为“第一次绿色革命”。但以后这场改革活动暴露出许多缺陷:技术和经济上要求高,耗资大而不易推广;污染严重,能源浪费等。
近年来,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已开始应用生物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等,改革传统的农业生产,把它称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一次绿色革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二次绿色革命

  ---------------------------------

  暂无

2.

材料一:长沙弹词、浏阳花炮、洞井舞龙、沙坪湘绣……你知晓的长沙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多少?这些文化遗产是城市厚重的历史积淀,是市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可是,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却面临着种种问题:实物和资料毁弃或流失、传承后继乏人、过度开发破坏、主题陈旧单一难以满足老百姓精神需求、尚未建立专门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队伍等,一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对其加强保护已经刻不容缓。很多人都把非遗保护称为“最后的坚守”。

材料二:近年来,长沙利用各种文化载体,传播非遗文化,吸引市民关注:都正街大剧场定期举行花鼓戏、湘剧展演;火宫殿专人讲解长沙非遗小吃;太平街天心非遗展示中心、沙坪湘绣博物馆、江背镇文化站非遗展厅、靖港周国强皮影博物馆等地点,每年都开展多场活动,让市民进一步了解身边的非遗。希望这些老祖宗留下的宝贝能“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愿景。

(1)为什么长沙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刻不容缓?

(2)我们应当怎样做好非遗保护工作“最后的坚守”,让老祖宗留下的宝贝“飞入寻常百姓家”?

  ---------------------------------

答案

(1)①长沙一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文化多样性,提升公民的民族文化认同感、自豪感;③有利于提升长沙的文化品位,增强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促进长沙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④有利于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市民高雅的生活情趣,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先进文化。

(2)①政府:坚持利用各种文化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传播非遗文化;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组织专业人员完善和整理非遗实物和资料;吸引和培养一批青少年加入非遗传承的队伍,建立专业队伍,有规划地开发、传承非遗资源。②相关行业从业人员:要与时俱进,结合时代特点创新非遗作品,满足老百姓的精神需求。③公民:要提高社会责任感,学习优秀的非遗文化,为非遗传承做出自己的贡献。

解析

(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保护中华文化的原因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材料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以理由从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增强文化软实力、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回答,角度多元化,言之有理即可。

(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保护中华文化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只要从国家、相关部门、公民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扩展知识

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传统文化,依据中国历史大系表顺序,经历了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黄帝(轩辕氏)、尧、舜、禹等时代 ,到夏朝建立。之后绵延发展至今。

中华传统文化主要由儒、佛、道三家文化为主流组成。传统文化不仅思想深邃圆融,内容广博;更重要的是,儒家、佛家、道家三家文化,高扬道德,为国人提供了立身处世的行为规范,以及最终的精神归宿。儒家以仁义教化为核心,为历代儒客尊崇;道学以顺应自然为核心;

佛学以慈悲、大爱、解脱为核心,强调“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在儒、佛、道三家文化基础上派生出的各种艺术(如绘画、雕塑、书法、戏剧、节日等),是其具体表现形式。

为什么要保护中华传统文化?

1、加强传统文化保护有助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凝聚了全国各族人民文化发展历程中最珍贵、最具特色文化精髓,是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加强传统文化保护必将助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2、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和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时代精神风貌的展现,是人类发展进程中重要的成果,也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随着文化大融合加快,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3、加强传统文化保护有助于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精神。传统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形态,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这种传统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对社会长期发生作用。

传统文化在今天,很多人认为传统文化在今天已经显得过时,但实际上传统文化在今天仍然扮演 着自己独特的角色。着自己独特的角色。它让我们有别于世界其它民族,彰显了我们民族的特性,文化的个性也深深根植于我们民族的血液之中。

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精神最大化、最直接、最全面的体现,因此加强传统文化保护将极大助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加强传统文化、保护弘扬传统文化也是落实党和国家加强文化大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更有助于实现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宏伟目标。

从民族文化与世界文明的辩证关系看。世界文明并非是某一个国家民族作用的结果,而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创造的。当然,由于各方面具体条件的不同,在世界中所起的作用各不同,但这只是作用大小的问题,而不是有无的问题。

3.

北魏均田制的根本受益者是
A.农民
B.国家
C.鲜卑贵族
D.汉族地主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北魏均田制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均田制的根本受益者国家,孝文帝推行均田制促进了北方的经济恢复和发展,增加了政府的收入,巩固了北魏的统治,故B正确。农民虽然收益,但不是根本受益者,故A错误。鲜卑贵族在改革中也不是根本受益者,故C错误。汉族地主,不是均田制的授田对象,故D错误。

  ---------------------------------

  暂无

4.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涉及改进调查研究、切实改进会风、切实改进文风、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等。政治局领导身体力行,自觉执行规定的行动,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这表明(   )

A.正确的意识才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B.正确的意识本身就是巨大的物质力量

C.意识并非始终都由物质决定的

D.正确意识对客观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

答案

D

  ---------------------------------

解析:

试题分析:正确的意识和错误的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A错误,不选;正确的意识是巨大的精神力量。B错误,不选;意识始终都由物质决定的,C错误,不选;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考点名称: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2)方法论:我们既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又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5.

据中国共产党在农村根据地的一次调查显示:“一般妇女讲话非常漂亮,如‘找对象’,‘参加生产’、‘无产阶级’、‘土豪劣绅’、‘资本家’、‘不接受’等名词在谈话中时常流露。”这表明当时

A.国民革命推进农村移风易俗

B.抗战动员提高了民众的觉悟

C.抨击封建礼教成为时代主流

D.苏维埃政权的影响不断扩大

  ---------------------------------

【答案解析】D

【详解】材料中的“‘找对象’‘参加生产’‘无产阶级’‘土豪劣绅’‘资本家’”体现出中国共产党话语体系的特点,农村妇女也能在谈话中使用,说明土地革命时期苏维埃政权的影响在农村不断扩大。故答案为D项。这一变化与国民革命无关,排除A项;“土豪劣绅”是土地革命时期的用语,抗战时期为了巩固统一战线已不再使用,排除B项;C项“成为时代主流”说法绝对,材料反映的只是在中共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出现的变化,排除。

6.

中国古典文学极具时代特征,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诗经》艺术感染力很强,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
B. 楚辞有时使用楚国方言,句式以四言为主,更适于表现丰富情感
C. 杜甫的诗以臻于化境的严整格律、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著称于世
D. 南宋的词增添了慷慨悲壮、低迷伤感的情绪,反映了时代的特征

  ---------------------------------

  正确答案

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其中精华的部分,从各方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境况和思想感情,艺术感染力很强,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楚辞在句式灵活多样,不是以四言为主,故B错误,符合题意;杜甫诗歌的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格律严谨,穷绝工巧,感情真挚,平实雅谈,描写深刻,细腻感人,形象鲜明,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南宋的词,由于社会变迁、国运式微的影响,增添了许多慷慨悲壮、低迷感伤的情绪,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

  暂无

7.

影响中美关系的关键问题是()
A.香港和澳门问题
B.美国的霸权政策
C.美国对苏联的“冷战 政策
D.台湾问题

  ---------------------------------

  答案:

  D

  ---------------------------------

  解析

  无。

8.

以下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记(部分)。从中得出的结论应当是( ) 1931年9月 日本侵略中国东北;1935年10月 意大利侵略埃塞饿比亚:1937年7月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9年9月 德国侵略波兰;1940年4~5月 德国进攻北欧、西欧;1941年6月 德国进攻苏联;1941年12月 日本偷袭珍珠港

A. 反法西斯战场形势发生重大转折
B.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逐渐形成
C. 绥靖政策带来了严重后果
D. 战争由局部战争扩大为世界大战

  ---------------------------------

  正确答案

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记的“1931年9月日本侵略中国东北;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可见日本的侵略范围不断扩大。分析题文的“1935年10月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1939年9月德国侵略波兰;1940年4~5月德国进攻北欧、西欧;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可以看出德国和意大利的侵略范围不断扩大。故从题文信息得出的结论应当是战争由局部战争扩大为世界大战。ABC在题文信息中不能体现,故选D。

  ---------------------------------

  暂无

9.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_______ 通_______  ,_______  )

(2)为天下唱,宜多应者(_______    通 _______ ,_______   )

(3)固以怪之矣( _______     通   _______  , _______   )

(4)将军身被坚执锐(_______ 通 _______  ,_______  )

  ---------------------------------

答案

(1)適通“谪”,强迫

(2)唱通“倡”,首发

(3)以通“已”

(4)被通“披”,穿着

通假字:

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别字)。

事实上,第一个写通假字的人可以说是写的白字,但是后人纷纷效仿,也就积非成是了。通假字大量存在于古书之中,是造成中国古书难读的原因之一。

10.

2019年5月26日,国家领导人在向2019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致的贺信中指出,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对各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各国需要加强合作,深化交流,共同把握好(            )发展机遇,处理好大数据发展在法律、安全、政府治理等方面挑战。

A. 数字化

B. 网络化

C. 智能化

  ---------------------------------

答案

ABC
解析

2019年5月26日,国家领导人在向2019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致的贺信中指出,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对各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各国需要加强合作,深化交流,共同把握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处理好大数据发展在法律、安全、政府治理等方面挑战。
扩展知识

国家领导人指出,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对各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各国需要加强合作,深化交流,共同把握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处理好大数据发展在法律、安全、政府治理等方面挑战。

国家领导人强调,中国高度重视大数据产业发展,愿同各国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机遇,通过探索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共同探寻新的增长动能和发展路径。希望各位代表和嘉宾围绕“创新发展·数说未来”的主题,共商大数据产业发展与合作大计,为推动各国共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以上是2023年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五)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甘肃省事业单位考试题,天水市事业单位考试题,秦州区事业单位考试题,事业单位答案,事业单位解析,事业单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河南人事考试网频道。

时政热点

本文标签: (编辑:河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2023国考华图帮订房_河南华图教育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