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分校

您当前位置:河南人事考试网 > 热点资讯 > 2023年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

2023年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四)

2022-11-30 11:31:12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ha.huatu.com/gwy/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河南人事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2023年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四),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河南华图微信公众号(hnhuatu),微信号:(hnht678) 。

2023年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四)

1.

下列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的报刊杂志是

[     ]

A.《民报》

B.《申报》

C.《中外纪闻》

D.《每周评论》

  ---------------------------------

答案

D

  ---------------------------------

解析:

中共一大:

中共一大即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出席会议的有各地共产党小组推举的12名代表和陈独秀的代表包惠僧,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科尔斯基列席了会议。大会讨论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党的基本任务、党的组织原则的问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关——中央局,陈独秀任中央书记,李达任宣传主任,张国焘任组织主任。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

1.思想基础:十月革命胜利后,一批先进分子“以俄为师”,开始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2.阶级基础: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

3.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第一个早期共产党组织是陈独秀在上海建立的。

4.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

中共一大的召开:

1.时间:1921年7月23日

2.地点:

上海(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

3.内容:

(1)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纲领。纲领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用无产阶级的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实现共产主义。

(2)党的中心工作室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3)成立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4.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了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走资本主义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4.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奋斗目标。即: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2.

  《史记》为中国文学建立了一批重要的人物原型。下列哪个形象不是出自《史记》?

  A . 帝王

  B . 英雄

  C . 侠客

  D . 平民

  ---------------------------------

  答案:

  D

  ---------------------------------

  解析:

  平民,指普通市民、公民,没有任何特权或官职的自由人。古时不是贵族或官员的人,都称平民。平民本指平善之人,后泛指普通老百姓,出自《左传·成公二年》:“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

  知识扩展: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史记》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比《淮南子》多三十九万五千余字,比《吕氏春秋》多二十八万八千余字。《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

3.

2013年是广西、宁夏自治区成立55周年,两区各族人民纷纷进行庆祝活动,我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共同发展
B.民族区域自治
C.民族平等
D.民族团结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民 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 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里,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 治机关,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所以答案选B

  ---------------------------------

  暂无

4.

第一国际纲领阐明无产阶级运动的目的:推翻资本主义,建立工人阶级政权。下列属于把第一国际这一纲领首次付诸实践的是
A.法国大革命
B.法国巴黎公社运动
C.美国独立战争
D.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

  ---------------------------------

  正确答案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1871年3月18日,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政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第一国际的法国支部参加并领导了巴黎公社运动。法国巴黎公社运动把第一国际的纲领“推翻资本主义,建立工人阶级政权”首次付诸实践,故B符合题意;法国大革命与第一国际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美国独立战争与第一国际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是在第一国际成立之前,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

  暂无

5.

某校今年的夏令营活动选择了遵义。你认为下列最能体现遵义红色旅游特色的是( )
A. 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B. 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C.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 转危为安生死攸关

  ---------------------------------

  正确答案

根据所学可知,长征途中,在贵州遵义召开了遵义会议,该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机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共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故D符合题意;辛亥革命使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和“遵义”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是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和“遵义”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指的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和“遵义”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

  暂无

6.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_____的社会治理体系。

A. 社会协同

B. 公众参与

C. 法治保障

D. 科技支撑

  ---------------------------------

 

ABCD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

扩展知识

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

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

到二○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

7.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不断觉醒,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由甲午一役始也。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吾国之人视国事若于己无与焉,虽经国耻、历国难,而漠然不以动其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然也。且其地太辽阔,而道路不通,彼此隔绝,异省之民,罕有交通之事,其相视若异国焉。……故非受巨创负深痛,固不足以震动之。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年)

材料二 这以前,中国人民也发生过多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政治行动。可是它们或者是单纯的军事行动,或者是只有较少人参加的爱国活动。五四运动就大不相同了。它所牵动的社会面如此之广,表现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意志,使反动势力张皇失措。在严重民族危机的强烈刺激下,许多人忧愤填膺。他们聚在一起便畅谈国家面对的危局。一旦经历过五四这次大风暴的洗礼,在他们眼前便打开一个新天地,带来从来没有的思想大解放,完全改变了他们的生活道路。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国人对国事“漠然”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甲午战争后民族觉醒的主要表现。(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五四运动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天地”的打开带来的主要影响。(10分)

  ---------------------------------

答案

(1)原因:君主专制造成国民意识浅薄;疆域辽阔且交通不便;民众缺乏民族(国家)认同感。(任答两点得4分)表现:兴起救亡图存运动,进行政治变革(或百日维新、辛亥革命)。

(2)特点: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彻底反帝反封建。(4分)影响:促进思想解放;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共的成立创造条件。

  ---------------------------------

解析:

(1)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可得君主专制造成国民意识浅薄;根据材料一“且其地太辽阔,而道路不通,彼此隔绝,异省之民,罕有交通之事,其相视若异国焉”可得疆域辽阔且交通不便;民众缺乏民族(国家)认同感。第二小问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后兴起救亡图存运动,进行政治变革(或百日维新、辛亥革命)。

(2)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二“它所牵动的社会面如此之广,表现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意志,使反动势力张皇失措”可得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彻底反帝反封建。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二“一旦经历过五四这次大风暴的洗礼,在他们眼前便打开一个新天地,带来从来没有的思想大解放,完全改变了他们的生活道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促进思想解放;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共的成立创造条件。

8.

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特点是(        )

A、思想基础好,它接受的是没有被修正主义阉割的马克思主义

B、阶级基础好,中国工人阶级具有坚定的革命性

C、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是一个区分于第二国际旧式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

D、近代以来的中国各阶级的种种方案均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

 

ABC
 

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特点。

①思想基础好,它接受的是没有被修正主义阉割的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列宁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②阶级基础好,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中国工人阶级具有坚定的革命性;在这个阶级中,不存在欧洲那种工人贵族阶层,没有社会改良主义的基础。

③中国共产觉—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的觉,是一个区分于第二国际旧式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因此正确答案为ABC。

扩展知识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①近代以来的中国各阶级的种种方案均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②中国的发展进步,客观上要有能够指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进理论(马克思主义),要有能够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先进社会力量(工人阶级)。

9.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悍然发动(             )(七七事变),当地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全民族抗战由此爆发。

A. 九一八事变

B. 皖南事变

C. 西安事变

D. 卢沟桥事变

  ---------------------------------

答案

D
解析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当地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全民族抗战由此爆发。
扩展知识

日本早在明治维新时期,在确立近代天皇制的同时,迅速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并制定了以中国、朝鲜为主要攻击对象的“大陆政策”。20世纪初期,日本于日俄战争后取代沙皇俄国,在中国东北扩大殖民势力,屯驻关东军,设立殖民机构“南满铁路公司”,把东北作为对中国殖民扩张的基地。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扩大对华攻击,出兵山东,胁迫袁世凯接受日本鲸吞中国的“二十一条”。第一次大战后,日本通过加紧掠夺中国、朝鲜和其他亚洲国家,摆脱政治、经济危机,在1927年的“东方会议”上对中国问题进行了精心策划。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对中国东北发动袭击,才3个多月就占领东北全境。翌年日军进攻上海(一·二八事变),并攻占大片华北土地,威逼平津,又在东北建立“满洲国”、在华北搞“自治运动”,希望能长期占领这些地区。1936年日本制定的总体战略计划——“国策基准”出笼后,日本举行了一次“将官演习”,向参加演习的将官交代了全面发动对华战争的战争部署。

此后,日本增兵中国东北,抽调精锐部队关东军进驻平津一带,频繁举行军事演习。1937年7月3日,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向日本政府提议立即给中国以打击,随即于7月7日发动了七七事变。7月9日,中日双方交战部队曾达成口头停火协议。但同时,日本从中国东北和朝鲜抽调2万多军队和百余架飞机投入华北地区。7月17日,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制定了《在华北行使兵力时对华战争指导纲要》,日本政府决定动员40万兵力,希望用武力灭亡中国。

清水节郎大尉指挥士兵作战1937年7月7日下午,日本华北驻屯军第1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由大队长清水节郎率领,荷枪实弹开往紧靠卢沟桥中国守军驻地的回龙庙到大瓦窑之间的地区。晚7时30分,日军开始演习。

10.

《全球通史》在记述中国战国时期某学派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人民群众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商人和学者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对这一学派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代表了小生产者的利益诉求
B. 其学说最符合当时的时代趋势
C. 其经济主张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 该思想在战国时期成为蔚然大宗

  ---------------------------------

  正确答案

根据“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人民群众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可知这一学派反对贵族特权,要求实行严刑峻法;根据“商人和学者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可知这一学派主张重农抑商和思想专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符合这一描述的学派应该是法家。代表小生产者利益诉求的是墨家,故排除A项;法家思想适应了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时代趋势,故选B项;法家主张重农抑商,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故排除C项;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并非蔚然大宗,故排除D项。

  ---------------------------------

  暂无

  以上是2023年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四)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湖南省事业单位考试题,永州市事业单位考试题,双牌县事业单位考试题,事业单位答案,事业单位解析,事业单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河南人事考试网频道。

时政热点

本文标签: (编辑:河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2023国考华图帮订房_河南华图教育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