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分校

您当前位置:河南人事考试网 > 热点资讯 > 2023年湖北省黄石市下陆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

2023年湖北省黄石市下陆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四)

2022-11-30 10:08:08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ha.huatu.com/gwy/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河南人事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2023年湖北省黄石市下陆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四),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河南华图微信公众号(hnhuatu),微信号:(hnht678) 。

2023年湖北省黄石市下陆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四)

1.

【题目】19世纪90年代,天津人李福明在北京开办了一家机器面粉厂,因不满官府衙门的勒索而到官府讲理,结果被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交刑部照例治罪”,他的面粉厂也被迫关闭。从这一案例中可以看出

A、清政府法律制度不太完备

B、封建势力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封建势力反对一切外来事物

D、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外国侵略势力的严重阻碍

  ---------------------------------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不满官府衙门的勒索而到官府讲理”、被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的信息可以看出,封建势力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B项正确;ACD三项在题干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排除。

2.

1+3=4=22,1+3+5=9=32,1+3+5+7=16=42,1+3+5+7+9=25=52
(1)请猜想1+3+5+7+9+…+19=______;
(2)请猜想1+3+5+7+9+…+(2n-1)+(2n+1)+(2n+3)=______;
(3)请用上述规律计算:103+105+107+…+2003+2005.

  ---------------------------------

答案

(1)由图片知:
第1个图案所代表的算式为:1=12
第2个图案所代表的算式为:1+3=4=22
第3个图案所代表的算式为:1+3+5=9=32

依此类推:第n个图案所代表的算式为:1+3+5+…+(2n-1)=n2
故当2n-1=19,
即n=10时,1+3+5+…+19=102

(2)由(1)可知:1+3+5+7+9+…+(2n-1)+(2n+1)+(2n+3),
=1+3+5+7+9+…+(2n-1)+[2(n+1)-1]+[2(n+2)-1],
=(n+2)2

(3)103+105+107+…+2003+2005,
=(1+3+…+2003+2005)-(1+3+…+99+101),
=10032-512
=1006009-2601,
=1003408.

知识点

 探索规律的定义

探索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揭示的规律,常常包含着事物的序列号。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
掌握探究的一般方法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1)掌握探究规律的方法,可以通过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的方法,有时通过类比、联想,还要充分利用已知条件或图形特征进行透彻分析,从中找出隐含的规律;
(2)恰当合理的联想、猜想,从简单的、局部的特殊情况到一般情况是基本思路,经过归纳、提炼、加工,寻找出一般性规律,从而求解问题。

3.

亚洲首次举办奥运会的时间是()

A.1964年
B.1968年

  ---------------------------------

答案

A

  ---------------------------------

解析:

亚洲首次举办奥运会的时间是。1964年10月10日到24日。这是第18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个运动会是在日本东京举办的,这届奥运会有9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参赛人数有5000多人。这届东京奥运会,不仅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第1次到达亚洲,同时也是日本首次进入了奥运会奖牌的前三。

扩展知识

为了办好奥运会,东京的组织者下了很大的工夫。根据日本官方公布的资料,在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出席的观众有74,160人,而站在场外未能进场的还有8万人。后来的历史学家认为,东京奥运会是奥运会历史上新的里程碑。有94个国家和地区派来了代表队,在当时看来,这是有史以来参加国和地区最多的一次。其中,运动员的总数达到5,558人,其中女运动员人数达到732人,而本届奥运会的观众更是达到了1,1975,723人。

4.

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懒洋洋地(   )  慢吞吞地(   )  兴冲冲地(   )

(   )      (   )      (   )

  ---------------------------------

答案

晒太阳 睁开眼 走进来 说 飞走了 跑出去

知识点

词语搭配的定义

词语搭配:

就是前一个词语和后一个词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具体。

例:养成习惯 砍伐树木 响应号召 完成任务

词语搭配的知识扩展

词语搭配就是前一个词语和后一个词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具体。

例:养成习惯 砍伐树木 响应号召 完成任务

词语搭配的知识点拨

小学语文词语搭配大全:

严格要求 严明的纪律 严肃地批评 严重的问题

喜爱东西 爱好运动 热烈欢呼 热烈欢迎

热情接待 发现问题 发展生产 发射火箭

发布新闻 发明成果 发出声响 发出警告

5.

两宋时期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的原因

  ---------------------------------

答案

两宋时,中原和南方地区相对安定,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契丹、女真、党项等少数民族崛起扩展之际,也在不断汲取中原先进文明,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在碰撞中逐渐交融,大大丰富了华夏文明;两宋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大大发展,市民阶层兴起,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三项重大发明与应用以及海内外贸易必起,中国科学技术处于当时世界文明的高峰;两宋统治者推行“重文轻武”的国策,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

解析:

宋元时南方农业发达的原因

宋朝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相当惊人。据蒙文通先生考证,唐时平均每亩产量约1.5石(唐比汉代高50%),而宋代平均每亩产量约2石,比唐代高约30%。经济作物无论种茶、种棉、种植甘蔗、栽桑养蚕均产量高于唐。生产分工也很仔细,其主要表现在经济作物上,比如宋代的茶叶生产,在秦岭两淮以南的地区出现了以专门种植和加工茶叶为生的园户,而且产量颇丰。而农产品种类也有明显增多的迹象。

宋朝对传统农作物也是大为推广,尤其是小麦在南方的推广尤为显著。而水稻在北宋时的淮河黄河流域也进行了推广。同时,棉花种植也普遍推广了。南宋后期棉花种植从两广和福建扩展到了长江流域(甚至北宋时期还有“木棉收千株,八口不忧贫”之说),南方农业生产水平已超过北方。

知识扩展

宋元时南方农业的发展:

1.工具的革新:开始使用不同土壤的圆头、尖头和犁铧。为了解决耕牛的问题,有些地区使用了人力操作的踏犁。

2.农业作物的种植:北方的粟、麦在江南大量种植。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也传播到了江淮流域。

3.经济作物的种植:棉花、茶树的种植得到推广。农产品的商品化加强。

4.产量的进一步增加。“苏湖熟,天下足”。太湖流域的苏州和湖州成为重要粮仓。

经济重心的南移对农业的影响:

中国的粮食生产结构自新石器时代,开始就以粟稻为主,所谓“北粟南稻”,由于隋唐以前,中国的经济重心一直是在北方的黄河流域,所以粟在全国的粮食供应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种格局到了隋唐时期,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开始被打破。稻逐渐取代粟在粮食供应中的地位,麦紧跟而上,与粟处于同等的地位。形成了稻粟麦三分天下的局面。到了宋元时期,稻麦的地位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唐宋以后,南方地区各种土地的利用形式不断出现,加上大量的旱地改为水田,扩大了水稻的种植面积,同时耕作技术的不断提高,也大大地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量,这使得水稻在全国粮食供应中的地位扶摇直上。在水稻向北方扩展的同时,麦类作物也在早有麦作种植的南方地区,由于有各级政府的鼓励而得以发展。宋代,由于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他们把原有的饮食习惯也带到了了南方,社会对麦类的需要量空前增加,以及佃户种麦所能获得的实际利益,因而促进小麦在南方的种植达到了高潮。南宋绍兴(1131-1162)初,出现了“竟种春稼,极目不减淮北”的局面。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稻麦二熟制。在稻麦成为主要的粮食作物的同时,芝麻、油菜等也开始成为重要的油料作物。

6.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

以人生坐标为话题的作文800字,这个是20年浙江的高考语文作文的题目,看到这则材料,同学们都有自己的立意和感悟。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篇题目为人生不惧落差,笑对错位的满分作文素材,大家可以欣赏一下。

人生不惧落差,笑对错位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它们相辅相成但又存在矛盾,在每个人规划好未来美好蓝图后,会发现原来有这么多的无奈和不得已。有家庭带给我们的预期,有社会不同组织给我们的预设,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规划的角色、家庭的角色、社会所承担的角色都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产生出很多的心理矛盾与疑惑。那面对落差或错位,我们该用怎样的心态面对?面对落差或错位,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人成长就需要与时俱进,人生坐标也会在肯定-否定-肯定这样的模式下不断修正坐标的方位,最后才有可能在某个时刻达到较理想状态。个人的成长以及家庭的演变,同时都需要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最后承担起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在迎接各类挑战的同时让自己释放更大的价值。

面对人生的落差,接受现实,调整心态,不卑不亢,积极乐观。人生起起落落,没有一帆风顺。就像李白在行路难里说的,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人在自己、家庭以及社会这三者之间不管是人或事或时,都会因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时间最后导致不同的结果,最后造成的各种各样的落差。

但这难道不是很正常普遍的吗?难道因为这样让我们自怨自艾吗?难道因为这样让我们一蹶不振吗?难道因为这样我们放弃人生吗?人生很长,方法永远比困难多。面对落差,正面接受目前现状,不卑不亢,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总结经验教训。因为一路的风尘,只为那久违的朝阳。

面对人生的错位,调整方向盘,审时度势,寻找最适合的方向。国父孙中山弃医从政,在澳门、广州等地一面行医,一面结纳反清秘密会社,准备创立革命团体,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从哈佛大学辍学投入他构建的微软帝国创业,奥运会冠军田亮与英皇公司签约不久,田亮被开除出国家队,令他声誉受损,但并没有影响他以后在商业的成功。

他们对人生坐标的定位,有家庭的影响,更有社会对他们的影响。他们面对人生的错位,不管是主动或者被动都积极调整个人方向,找到那个最契合家庭和社会的那个方向,找到了最适合他们自己发展的道路,创造了社会财富同时发挥着家庭与自身的价值,助推了社会的发展。

以上就是小编根据材料给大家找到的相关优秀范文,想了解更多有关中考高考的作文范文素材的,可以多多关注可圈可点网!

7.

相持阶段后,敌后战场是主要战场。1940年,围绕正太、同蒲、津浦等交通线,八路军总部领导了( ),重创日军。

A.枣宜会战

B.豫湘桂战役

C.百团大战

D.淮海大战 

  ---------------------------------

 答案:C

扩展知识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由于参战兵力达105个团  ,故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百团大战分为3个阶段。1940年8月20日至1940年9月10日为第一阶段,中心任务是摧毁正太路交通。1940年9月22日至1940年10月上旬为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继续破坏日军的交通线,并摧毁日军深入抗日根据地的主要据点。1940年10月上旬到1941年1月24日为第三阶段,主要任务是反击日军的报复性“扫荡”。

8.

在梭伦上台前,雅典全邦分成不同派别。山区的人多主张采行极端民主制;平原地区的人多主张极端寡头制;海滨的人多主张“中间性的混合制”。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
A.平民与贵族的政治对立不可调和
B.工商业者的政治要求最为激进
C.公民的经济生活影响政治意愿
D.公民的政治诉求未能充分表达

  ---------------------------------

  正确答案

试题解析:古代雅典,生活在山区的主要是农民,从事农业,所受压迫最严重,政治主张最激进。平原地区生活的是贵族,主张维护贵族政治。生活在海滨地区的主要是工商业者,从事商业为主,财富多,政治主张较为温和。这说明了不同阶层因其经济地位不同,政治诉求也不尽相同,C项正确;题干材料表明的是不同阶层不同的政治主张,并没有强调他们之间的对立,排除A项;政治要求最为激进的是农民,而不是工商业者,排除B项;D项与题意无关。故选:C

  ---------------------------------

  暂无

9.

《商君书》记载:“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无繁:不那么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根据材料判断,作者认为

①应保护小农经济 ②要重视工商业 ③要关注社会公平 ④应倡导“重义轻利”
A.②
B.③
C.
①④
D.②③

  ---------------------------------

  正确答案

从“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可以看出,农与工商之间的收入不平等;从“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无繁:不那么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一语可以看出,作者主张减少工商业从业人员,注重保护农业经济,实现社会公平。因此①③正确,故选B。②项明显错误,与材料意思相反;D项材料未体现。点评:商鞅时期,我国小农经济逐渐的发展,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适应这种经济形态的需要,重农抑商的思想出现。在商鞅变法中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鼓励农耕,就是这种经济基础的反应。重农抑商的思想在初期起到了发展农业的作用,但是在封建社会的末期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

  暂无

10.

近代史上,中国的首都——北京曾两次遭遇侵略者的洗劫,第一发生在1860年,而第二次则发生在:
A.1840年
B.1895年
C.1900年
D.1931年

  ---------------------------------

  正确答案

根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史实可知,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激起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扩大对华侵略,英、法、德、奥、意、日、俄、美八个帝国主义国家借口清政府排外,联合进兵中国。1900年6月,八国联军攻占大沽炮台;7月,攻陷天津;8月,占领北京。故选C项。
点评:八国联军侵华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此条约给中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巨额的赔款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北京设立的“使馆界”更利于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尤其是外务部设立后,使清政府中央机构逐渐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该条约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统治,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暂无

  以上是2023年湖北省黄石市下陆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四)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湖北省事业单位考试题,黄石市事业单位考试题,下陆区事业单位考试题,事业单位答案,事业单位解析,事业单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河南人事考试网频道。

时政热点

本文标签: (编辑:河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2023国考华图帮订房_河南华图教育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