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分校

您当前位置:河南人事考试网 > 热点资讯 > 2023年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

2023年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三)

2022-11-30 08:44:19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ha.huatu.com/gwy/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河南人事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2023年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三),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河南华图微信公众号(hnhuatu),微信号:(hnht678) 。

2023年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三)

1.

中国史学界对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争论不一。其中,分别有“明清、元代、宋代、唐代”萌芽说,甚至有学者认为战国秦汉时期就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且各方面都提供了很多资料论证。对此问题的研究,应该
A.甄别学者学术水平高低以此确认
B.首先界定资本主义萌芽的概念和定义
C.借助计算机等先进仪器综合分析
D.以西方关于“萌芽”的时间大致相当来确认

  ---------------------------------

  正确答案

材料所述“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争论,是由于对资本主义萌芽概念、定义的不清淅、不明确导致的,因此需要界定其概念、含义。故答案为B项。A项,甄别学者学术水平高低的指标有很多,并非仅凭题干中关于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争论,排除;CD项,借助计算机等先进仪器综合分析、以西方关于“萌芽”的时间大致相当来确认的表述题干信息未能体现,排除。

  ---------------------------------

  暂无

2.

答张十一①

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贫笞竞长纤纤笋,踯躅②闲开艳艳花。

未③报恩波④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⑤觉霜毛一半加。

[注]①本诗作于韩愈被贬到广东阳山后的第二年。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张十一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因劝谏德宗皇帝一起被贬。张十一到郴州临武令任上曾有诗赠韩愈,韩愈写此诗作答。②踯躅:杜鹃花的别名。③此处“未”字领起“报”与“知”。④恩波:皇帝的恩泽。⑤斗:通“陡”。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运用白描手法勾勒阳山地区的全景。春山明净,春江空阔,猴猿啼鸣,摹写了荒僻冷落的景象,传递出人烟稀少的空寂。

B. 颔联是两组近景特写,小笋萌生、鲜花绽放之景为冷落荒僻的村野点缀了些许鲜艳明快的颜色,比拟手法使得描写生动传神。

C. 尾联直抒胸臆,点明忧愁的心境和原因。看罢书信顿觉白发加半,直接表达对仕途坎坷、年华逝去的悲愤,是与友人同感共悲的哀痛。

D. 诗中景物很契合诗人的处境与心情。环境之空寂更添远离繁华京城后的孤独凄凉,花开之悠闲更使身居闲地身为闲人的诗人触景生愁。

15. 中国古典诗歌有“怨而不怒”的风雅传统。请据此简要赏析本诗的颈联。

  ---------------------------------

答案

14. C

15. ①“怨而不怒”是指心有不满但能节制住它的情感,不使之发展成为愤怒,是中国古诗抒发情感讲求节制有度的一种传统。②诗人称贬谪之地为“死所”,是“送生涯”的“炎瘴”之地,蕴含诗人因直言进谏而被贬的愤怨不平,以及回归无望的悲慨沉痛。③但是诗人的哀怨情感节制有度,以“莫令”劝解自己和友人不要在“炎瘴”之地沉沦下去,并憧憬未来建功立业以“报君恩”,让本应浓重的愤怨显得敦厚平和。

  ---------------------------------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综合鉴赏诗歌的语言、形象、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C项,“斗觉霜毛一半加”不是直抒胸臆,而是写愁不说愁,借霜毛陡加曲折说出,至于何以至此,尽在不言之中。诗意婉转含蓄,韵昧醇厚悠远。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诗句、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理解“怨而不怒”的意思,然后结合诗句分析。“怨而不怒”,意思是心有不满,但能控制住它,不使之发展成为愤怒。作为古典诗歌的一种风雅传统,体现的是古诗抒发情感的特点。“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前句的“未”字贯“报”与“知”,意谓:皇帝的深恩我尚未报答,死所也未可得知,但求不要在南方炎热的瘴气中虚度余生而已。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蕴含着诗人内心深处许多矛盾着的隐微之情;有无辜被贬的愤怨与悲愁,又有对自己从此消沉下去的担心;有自己被贬南荒回归无望的叹息,又有对未来建功立业的憧憬。他虽然没有直接说忧愁怨恨,只提到“死所”、“炎瘴”,却比说出来更为深切。在这样的处境中,尚还想“未报恩波”,这表现出儒家“怨而不怒”的精神。

3.

积极推进美育村建设,是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创新举措。美育村建设通过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提升乡风文明和乡村文化品位,促进了乡村全面振兴。这说明

A.文化发展与政治、经济发展是同步的

B.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乡村也就全面振兴了

C.文化建设对乡村全面振兴有重要意义

D.文化建设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

  ---------------------------------

【答案】C

4.

纽约《世界日报》曾为《毛泽东诗词全集》的出版刊出一则广告:“毛泽东生前写下不少诗词,每一首诗背后都有一件或数件中国近代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一个诗人赢得了一个新中国”下列诗词所反映的重大事件,发生时间最早的是
A.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C.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D.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

  正确答案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选项A.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开始于1934年;选项 B.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渡江战役是1949年;选项 C.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秋收起义是1927年;选项 D.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渡江战役是1949年。因此诗词所反映的重大事件,发生时间最早的是1927年秋收起义。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

  暂无

5.

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到一个馒头,到……不管吃下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以下古人类最早有可能享受米饭的是( )
A.北京人
B.玉蟾岩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河姆渡部落的相关内容。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所以他们最有可能享受米饭。北京人、山顶洞人不会种植,半坡居民种植的是粟,所以答案选D。

  ---------------------------------

  暂无

6.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体现的两大原则是[]

①人民民主②民主集中③社会主义④民主协商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答案

A

  ---------------------------------

解析:

1954年宪法体现的两大原则,即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的颁行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共4章106条。被称为五四宪法。五四宪法是一部较为完善的宪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是在对建国前夕由全国政协制定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进行修改的基础上制定的。

7.

光绪皇帝曾发布诏令,允许创办报纸,并且说:报纸“宣国是而达民情,必须官为提倡”,“各报体例,自应以胪陈(陈述)利弊,开广见闻为主,……不必意存忌讳。”光绪皇帝此举
A.开启了工业化序幕
B.倡导了出版、言论自由
C.动摇了封建专制制度
D.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的是戊戌变法的内容。从1896年6月到9月,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多余官员,启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创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准许官民上书言事等。如材料中所述的,可以倡导了出版、言论自由,这些是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等思想的体现。但变法遭到了顽固派的抵制。所以答案选B

  ---------------------------------

  暂无

8.

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是( )。

A.多边贸易组织

B.关贸总协定

C.关税同盟

D.共同市场

  ---------------------------------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

9.

在一国两制的指导下,1997年回归祖国的是()
A.香港
B.澳门
C.台湾
D.九龙

  ---------------------------------

  答案:

  A

  ---------------------------------

  解析

  无。

10.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是1946年8月毛泽东与美国记者——的谈话中提出来的。

A、安娜·路易斯·斯特朗

B、埃德加·斯诺

C、艾格尼丝·史沫特莱

D、帕特里克·杰伊·赫尔利

  ---------------------------------

答案

A、安娜·路易斯·斯特朗

  ---------------------------------

解析: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面前,针对一些人对国际形势产生悲观估计和不敢用革命的手段反击国内反动派进攻的倾向,毛泽东发表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这是他在与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提出的。

扩展知识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 (Anna Louise Strong,1885.11.24--1970.3.29),女,美国人,是美国进步女记者与作家。她年轻时就积极参加进步的社会活动,致力于儿童福利事业和工人运动。她积极反对帝国主义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她与艾格尼丝·史沫特莱(1892~1950)、埃德加·斯诺(1905-1972)被中国人亲切的称为"3S"。

  以上是2023年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三)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浙江省事业单位考试题,丽水市事业单位考试题,庆元县事业单位考试题,事业单位答案,事业单位解析,事业单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河南人事考试网频道。

时政热点

本文标签: (编辑:河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2023国考华图帮订房_河南华图教育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