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分校

您当前位置:河南人事考试网 > 热点资讯 > 2023年广东省东莞市道滘镇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

2023年广东省东莞市道滘镇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一)

2022-11-30 05:20:10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ha.huatu.com/gwy/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河南人事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2023年广东省东莞市道滘镇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一),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河南华图微信公众号(hnhuatu),微信号:(hnht678) 。

2023年广东省东莞市道滘镇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一)

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国家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密码安全教育,将密码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增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               意识。

  ---------------------------------

答案

密码安全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第十条规定,国家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密码安全教育,将密码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增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密码安全意识。
扩展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

第十条 国家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密码安全教育,将密码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增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密码安全意识。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密码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十二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窃取他人加密保护的信息或者非法侵入他人的密码保障系统。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密码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权益等违法犯罪活动。

2.

为原子弹的发明提供理论依据的是( )
A.牛顿力学三定律
B.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C.达尔文的进化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根据课本所学,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由此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选择答案D。

  ---------------------------------

  暂无

3.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指出:“一个世纪以前,工业革命将大批劳动力吸引到大机器和能源所在地——工厂里面。今天,相反的趋势在进行当中,现代通讯革命允许人们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带来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
B. 电影、电视的出现和影视艺术的发展
C. 内燃机车和现代交通工具的发明和应用
D. 电话、无线电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

  正确答案

根据材料“现代通讯革命允许人们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可知,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打破了传统的时间、空间的界限,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故A项正确。B项中的电影电视等属于影视技术,与材料通讯革命不符,排除。C项内燃机车和现代交通工具等属于交通技术方面,与材料通讯革命不符,排除。电话、无线电技术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无法实现“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排除D项。

  ---------------------------------

  暂无

4.

唐甄在《潜书》中写道:“人君之尊,如在天上,与帝同体。”其结果是“臣日益疏,智日益蔽。”而公卿们也因为“罕得进见,”往往“于斯之时,虽有善鸣者,不得闻于九天;虽有善烛者,不得照于九州。”针对这一问题当时思想家提出的对策是( )
A.天下之大害,君而已矣
B.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C.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D.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

  ---------------------------------

  正确答案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公卿们......虽有善鸣者,不得闻于九天;虽有善烛者,不得照于九州”可知唐甄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民共治”。故本题应选D项。

  ---------------------------------

  暂无

5.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一80%的土地;而占乡村人口的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约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上迷材科反映的是
A.土地改革的背景
B.土地改革的内容
C.土地改革的性质
D.土地改革的影响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土地改革相关的知识点。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可知,地主、富农占有大部分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而贫农、中农和雇农占有少量土地,终年辛勤劳动,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这种封建的剥削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区的农民迫切要求取得土地。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

  暂无

6.

有史家评论战国时期的学说称,“战国时代,诸子百家风行一时。各家中有顺势而活动的,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也有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而为,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其中“逆势而动”的学派最有可能是
A.墨家
B.纵横家
C.法家
D.农家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各家中有顺势而活动的,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也有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而为,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反对兼并战争,符合“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而为”,故A正确。纵横家,主张合纵连横,与材料信息无关,故B排除。法家主张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故C排除。农家,主要在农业领域,主张推行耕战政策,奖励发展农业生产,研究农业生产问题,与材料无关,故D排除。

  ---------------------------------

  暂无

7.《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中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以下哪一项内容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 )
A. 尧舜禹时期的禅让制
B. 明朝八股到士
C. 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D. 清朝文字狱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史记》和《资治通鉴》内容的准确识记,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史记》记载了中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长达3000余年间的历史,《资治通鉴》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据此分析可知尧舜禹不在《资治通鉴》范围内,BD均不在两者的记载范围内,C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C

  ---------------------------------

  暂无

8.

1953年艾青在《谈中国画》一文中提出了“新国画”概念。该文发表后,许多人撰文表示反对,然而这些反对文章却并未公开发表。3年后,《文艺报》刊登了俞剑华、刘桐良等批判《谈中国画》的文章。出现这一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双百”方针的提出
D.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

  ---------------------------------

  正确答案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生产资料公有制,排除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于1954年,排除B;1956年提出的“双百”方针的基本精神是艺术上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故选C;《论十大关系》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排除D。

  ---------------------------------

  暂无

9.

据央视新闻报道,目前我国设置在各交通枢纽的电子计算系统能够对港口、船舶、火车和汽车的生产活动进行高效协调,可以使外贸货物通过枢纽的时间从11天缩短到6天。船舶、火车和汽车的装卸时间也分别减少5%、12%、20%。材料表明,现代信息技术

A.改造了传统交通运输业              B.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C.缩小了东西部贫富差距              D.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

【答案解析】A

  ---------------------------------

【详解】“目前我国设置在各交通枢纽的电子计算系统能够对港口、船舶、火车和汽车的生产活动进行高效协调”,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因此材料表明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改造了传统交通运输业,故A正确;对交通运输业的高效协调和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无关,故B错误;材料信息未涉及东西部贫富差距问题,故C错误;“应用于各个行业”说法绝对,故D错误。

10.

悲惨世界的作者是谁?

  ---------------------------------

答案

维克多·雨果

  ---------------------------------

解析:

《悲惨世界》是由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1862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其内容涵盖了拿破仑战争和之后的十几年的时间。

故事的主线围绕主人公土伦苦刑犯冉·阿让(Jean Valjean)的个人经历,融进了法国的历史、革命、战争、道德哲学、法律、正义、宗教信仰。该作多次被改编演绎成影视作品。

扩展知识

( 英文名: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法国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1802年2月26日,雨果生于法国贝桑松,上有兄长二人。13岁时与兄长进入寄读学校就学,兄弟均成为学生领袖。他在16岁时已能创作杰出的诗句,21岁时出版诗集,声名大噪。1845年,法王路易·菲利普授予雨果上议院议员职位,自此专心从政。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爆发,法王路易被逊位。雨果于此时期四处奔走宣传革命,为人民贡献良多,赢得新共和政体的尊敬,晋封伯爵,并当选国民代表及国会议员。三年后,拿破仑三世称帝,他对此大加攻击,因此被放逐国外。此后20年间各处漂泊,此时期完成小说《悲惨世界》。1870年法国恢复共和政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雨果结束流亡生涯,回到法国。1885年5月22日,雨果辞世,于潘德拉举行国葬。

  以上是2023年广东省东莞市道滘镇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一)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广东省事业单位考试题,东莞市事业单位考试题,道滘镇事业单位考试题,事业单位答案,事业单位解析,事业单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河南人事考试网频道。

时政热点

本文标签: (编辑:河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2023国考华图帮订房_河南华图教育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