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分校

您当前位置:河南人事考试网 > 热点资讯 > 2023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岭东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

2023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岭东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二)

2022-11-30 03:37:25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ha.huatu.com/gwy/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河南人事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2023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岭东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二),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河南华图微信公众号(hnhuatu),微信号:(hnht678) 。

2023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岭东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二)

1.

宝岛沧桑的历史

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当时,三国昊王孙权派l 万名官兵到达“夷洲”,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隋唐时期称台湾为“流求”,610年,汉族人民开始移居澎湖地区。宋元时期,汉族人民在澎湖地区已有相当数量,汉人开拓澎湖以后,开始向台湾发展,带去了当时先进的生产技术。12世纪中叶,南宋将澎湖划归福建晋江县管辖,并派兵戍守。元朝时,又称台湾为“琉球”,也曾派兵戍守。元、明两朝政府设立澎湖巡检司,负责管理澎湖和琉球。明朝万历年间,因台湾“地球如弯弓,浮海如平台”,遂称之为“台湾”,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了台湾西南部的部分地区。接着,西班牙殖民者侵占了台湾北部的鸡笼(今基隆)和淡水等地。1642年,荷兰人赶走了西班牙人,独占了台湾。从此,台湾人民开始了反抗殖民统治的英勇斗争。1661年4月,民族英雄郑成功打败了荷兰军队,于1662年迫使荷兰驻台湾总督揆一签字投降。郑成功在台湾设立承天府,开发和建设台湾。清朝统一大陆后,郑氏政权与清政府形成军事对峙的局面。1683年,清政府派兵进攻澎湖、台湾,郑军溃败,郑成功之孙郑克琰率众归顺清政府。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翌年,清政府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1943年,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12月1日发表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明确宣布将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1945年8 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被日本统治长达50 年之久的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年底,蒋介石率国民党的残兵败将退守台湾。

请回答: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

答案

①三国时,吴国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和内地的联系。②隋唐时期称台湾为“流求”。③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④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⑤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考点名称: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府的设立

郑成功收复台湾:

郑成功收复台湾发生在公元1661年。1624年(明天启四年),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占中国台湾。明末清初,郑成功下决心赶走侵略军。1661年(永历十五年)三月,郑成功亲率2.5万名将士,分乘几百艘战船,浩浩荡荡从金门出发。永历十六年初,侵略军头目被迫到郑成功大营,在投降书上签了字。至此,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中国神圣领土台湾。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性质:

是一场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正义战争,领导这场斗争的郑成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郑成功收复台湾:

1.原因: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台湾地区,残酷的屠杀和奴役当地人民,并以台湾为据点经常骚扰大陆沿海地区。

2.经过和结果:1661年,郑成功率领大军从金门出发,跨海作战,打败荷兰殖民者。1662年荷兰殖民者投降,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3.意义:郑成功收复台湾,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给荷兰殖民者以沉重的打击,对亚洲其他国家也间接起到了保护作用。郑成功对台湾地区的开发,促进了台湾社会的发展。

康熙帝收复台湾和台湾府的设立: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台湾一只处于郑氏子孙的统治之下。1683年,康熙帝命福建水师提督施琅进军台湾。澎湖一战,郑军大败,郑克塽投降,台湾纳入清朝的版图。1684年,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三国时期,吴国孙权于230年派将军卫温率船队到达台湾当时称为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2.隋炀帝三次派人去流求,流求即今台湾,隋、唐、宋代一直称台湾为流求。

3.元政府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也就是台湾。

4.明朝郑和下西洋,船队经过台湾,今天台湾的淡水、基隆两城就是郑和命名的。

5.1624年,荷兰殖民者开始入侵台湾,1662年,郑成功打败了盘踞在台湾38年的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

6.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这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同时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2.邓小平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不要像小脚女人一样”,“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些讲话应该是在( ) A. 1956年中共八大上
B.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C.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途中
D. 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

  ---------------------------------

  正确答案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初,邓小平再次南方视察。在视察途中,他多次发表谈话,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等。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

  暂无

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宋朝的黄金时代”这一标题下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的是( ) A.出现独立经营的商人
B.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C.出现“商帮”
D.生产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代“商业革命”,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读本题适用于排除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出现独立的商人是春秋战国时期,排除A;商帮是在明清时期才出现的,排除C;工场手工业出现是在明朝,排除D;北宋时期,我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故选A。

  ---------------------------------

  暂无

4.

“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个“重大转变’是(  )
A.《南京条约》签订
B.《马关条约》签订
C.《辛丑条约》签订
D.“七七事变”爆发

  ---------------------------------

  正确答案

“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开始是在1842年鸦片战争签订的《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之后,中国的领土主权、关税主权和司法主权等都受到了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放的通商口岸使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中国的原材料大量出口,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暂无

5.

阅读明朝刘基写的文言短文《芮伯献马贾祸》,完成题目。(14分)

周厉王使芮伯帅师伐戎,得良马焉,将以献于王。芮季曰:“不如捐之。王欲无厌,而多信人之言。今以师归而献马焉,王之左右必以子获为不止一马,而皆求于子。子无以应之,则将哓①于王,王必信之。是贾②祸也。”弗听,卒献之。荣夷公③果使求焉,弗得,遂谮④诸王,曰:“伯也隐。”王怒逐芮伯。君子谓芮伯亦有罪焉。尔知王之渎⑥货而启之,芮伯之罪也。

【注释】①哓(xiāo):嚷叫。②贾:“买”的意思,在此引申作招致。贾祸,招致灾祸。③荣夷公:周厉王的宠臣。④谮:诬陷,中伤。指恶意诬陷伤害。⑥渎:渎通“黩”,贪污。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4分)

①王欲无 ()②是 贾祸也()

卒 献之()④遂谮 诸 王()

小题2:选出与例句中划线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例句:今以师归而献马焉

A.尔知王之渎货而启之B.则弛然而卧C.而乐亦无穷也D.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小题3:用“/”划分下面句子的两处停顿。(2分)

周厉王使芮伯帅师伐戎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句。(4分)

(1)尔知王之渎货而启之,芮伯之罪也。

(2)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候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小题5:故事的结尾芮伯被逐,有人说他是咎由自取,你认为呢?请谈谈你的看法。(2分)

  ---------------------------------

答案

小题1:①满足;②这,这样;③最终,终于;④各。

小题2:C

小题3:周厉王使芮伯帅师伐戎

小题4:(1)你既然知道大王贪得无厌,却又诱导他的贪欲,这就是芮伯的过错啊。(2)况且大丈夫(好汉)不死就罢了,要死就要成就大的名声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小题5:我认为芮伯被逐是咎由自取。因为芮季已经告诉他周厉王是个贪得无厌、听信谗言、良莠不分的昏君,而芮伯却依然献马取宠、行贿送礼,诱导厉王之贪欲,可见他也是一个卑劣的小人。

译文

周厉王派芮伯率领军队攻打戎,得到一匹良马,芮伯想把它献给周厉王。芮季劝阻说:“不如舍弃这主意。大王贪欲无厌,而且又好听信别人的谗言。现在军队回来的时候献上马,大王的左右近臣必定认为你不止得到一匹好马,就都要向你索求。

你没有东西应酬他们,他们就会在王面前说你的坏话,大王必定相信他们的话。这样做是招引祸患啊。”芮伯不听劝告,终于把马献给了周厉王。

荣夷公果然派人来向芮伯索求东西,没有得到,就在大王面前诬陷芮伯。说:“芮伯还有藏私啊!”周厉王大怒,将芮伯逐出。君子谈到这件事都说芮伯也有过错:你既然知道大王贪得无厌,却又诱引他的贪欲,这就是芮伯的过错啊。

6.公元前462年,罗马平民保民官提出编纂成文法,却遭到贵族反对。由于平民持续不断斗争,公元前454年政府派遗考察团去希腊考察立法。参考两年的考察情况,罗马组建十人委员会编纂出十个铜表法。由于平民仍不满意,第二年在十表以外又制定了两表,作为对前者的补充。十二铜表法的由来,表明当时 A.罗马人重视运用法律和借鉴外部文明调整社会矛盾
B.罗马法以希腊法律精神为标准而获得迅速发展
C.罗马社会在学习希腊民主制度基础上完善了成文法
D.罗马平民和贵族之间的矛盾已经变得日趋尖锐

  ---------------------------------

  正确答案

题干“罗马平民保民官提出编纂成文法,却遭到贵族反对”“公元前454年政府派遣考察团去希腊考察立法”表明,罗马在立法过程中借鉴外部文明;题干“参考两年的考察情况,组建十人委员会编纂出十个铜表法”表明,罗马人重视运用法律;题干“由于平民仍不满意……又制定了两表”表明,罗马法律用来调整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故答案为A项。B项,“以希腊法律精神为标准”与题干“公元前454年政府派遣考察团去希腊考察立法”不符,排除;C项,“完善了成文法”的表述不符合史实,因为公元前449年颁布的《十二铜表法》只是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排除;D项,罗马平民和贵族之间的矛盾程度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

  ---------------------------------

  暂无

7.

有学者指出,“西周分封制并不只是周人殖民队伍分别占有一片东方的故地,分封制度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领了不同的人群”。该学者强调的是,分封制

A. 拓展了西周的疆域

B. 加强了对东方的控制

C. 强化了周王的集权

D. 推动了各族群的交融

  ---------------------------------

【答案】D

【解析】

由材料“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领了不同的人群”,可得出分封制有利于推动各族群的交融,故D符合题意;材料的主旨不是指分封制拓展了西周的疆域,故A不符合题意;分封制的诸侯国是相对独立的政治实体,不便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BC不符合题意。

8.在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中,下列史实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
②外国商人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③库页岛被俄国割占
④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④①③②
D. ③②①④

  ---------------------------------

  正确答案

试题本题考查对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中国的关税自主权遭到破坏。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标志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库页岛被俄国割占,进一步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商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B。

  ---------------------------------

  暂无

9.改革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曲不朽旋律。下列关于改革的说法和认识正确的是 ①改革就是要彻底革除旧的、传统的一切东西
②改革一般所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
③改革是统治者希望通过和平的、没有暴力的方式来完善社会制度并巩固自己的统治
④改革充满了复杂性、多样性与艰巨性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②③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题干,此题考查学生对改革这一概念的理解,分析各个小项,①小项说法明显绝对化,一般情况下,改革是以一种渐进的、缓和的方式实现社会变革,并不是一下子彻底革除旧的、传统的一切东西,许多传统的东西会被长期保留下来,所以排除A和B。改革一般是统治者进行,是一种非暴力的方式,并且各国改革因国情不同而各不相同,所以②③④都对,答案为C。

  ---------------------------------

  暂无

10.

负三的相反数是

  ---------------------------------

答案

3

知识点

相反数的定义

相反数的定义:

像2和-2,5和-5这样,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相反数的几何意义:在数轴上到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表示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相反数的代数意义:如果两个数的和为零,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相反数,这两个数称为互为相反数。

相反数的知识扩展

1、定义:像2和-2,5和-5这样,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2、相反数的几何意义:在数轴上到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表示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3、相反数的代数意义:如果两个数的和为零,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相反数,这两个数称为互为相反数。

4、相反数的规律: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0的相反数是0。

5、相反数的表示方法:a的相反数是-a,-a的相反数是a;a-b的相反数是b-a,b-a的相反数是a-b;a+b的相反数是-(a+b),即-a-b。

  以上是2023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岭东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二)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黑龙江省事业单位考试题,双鸭山市事业单位考试题,岭东区事业单位考试题,事业单位答案,事业单位解析,事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河南人事考试网频道。

时政热点

本文标签: (编辑:河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2023国考华图帮订房_河南华图教育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