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分校

您当前位置:河南人事考试网 > 热点资讯 > 2023年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

2023年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六)

2022-11-30 03:26:52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ha.huatu.com/gwy/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河南人事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2023年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六),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河南华图微信公众号(hnhuatu),微信号:(hnht678) 。

2023年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六)

1.

据统计,一世纪时,罗马全年的节庆娱乐日为66天;2世纪时,节庆娱乐日有123天;4世纪时,节庆娱乐日增至175天。在节日里,奴隶角斗、斗兽、戏剧、赛车等活动皆有国库开支。材料说明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主要是
A. 奴隶制危机
B. 人民起义此起彼伏
C. 统治者穷奢极欲
D. 劳动力严重短缺

  ---------------------------------

  正确答案

依据题干信息“一世纪时,罗马全年的节庆娱乐日为66天;2世纪时,节庆娱乐日有123天;4世纪时,节庆娱乐日增至175天。在节日里,奴隶角斗、斗兽、戏剧、赛车等活动皆有国库开支”可知,此内容反映了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主要是统治者穷奢极欲,故C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奴隶制危机、人民起义此起彼伏、劳动力严重短缺,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

  暂无

2.

莎士比亚曾说过:“一切成败得失都在我们自己,然而我们往往说是无意的。”反映了怎样的思想?( )
A.人文主义
B.理性主义
C.自由主义
D.个人主义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学生对莎士比亚名言的理解能力,应把它置于当时的背景下去理解,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他追求的是人文主义精神,他的这句话正是强调了人的重要作用,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所以答案选A

  ---------------------------------

  暂无

3.

有学者指出,到1943、1944年的时候,国共胜败基本上大局已定,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到1945年,不敢说共产党一定可以打败国民党,但是国民党肯定已经打不垮共产党了。这主要是因为共产党

A.坚持抗战赢得民心              B.敌后抗战发展迅速

C.全面抗战路线正确              D.作战勇敢战斗力强

  ---------------------------------

【答案解析】A

【分析】

【详解】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因素,这在中国的战争论中是一个重要论断。得民心者得天下,仁者无敌,毛泽东“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一切论断都是来源于“人心向背”理论。结合所学知识,随着抗战进入到相持阶段,敌后战场成为抗日主战场,共产党在根据地按照“三三制原则”组建抗日民主政府,发展大生产克服困难;而国民党政府政治腐败、专制,抗战意志不强,国统区经济发展陷入困境,人民生活困苦。两相对比,可看出共产党在坚持抗战中赢得了民心,结合上述分析可知A正确,BCD排除。故选A。

4.

日本学者林直道在《现代日本经济》中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特点,不是每个企业经济活动的简单累加,而是政府亲自定调,采取一切手段来协调经济高积累。”这一材料说明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是
A.混合市场经济
B.政府主导型经济
C.统制经济体制
D.计划指导型模式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日本经济发展是政府亲自定调,采取一切手段协调经济高积累。说明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故B项正确;混合市场经济的特征是私人企业与国有化相结合、国家计划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国家干预与自由竞争相结合。统制经济体制是指政府推行的“强制性干预”和“管制”经济的体制;计划指导型经济的特征是政府通过提高国有企业比重和制定经济计划,对社会经济进行全面指导和调节,并且利用财政、税收、价格等手段,使计划达到预期目的。政府主导型经济的特征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故ACD项不符合材料。所以答案选B。

  ---------------------------------

  暂无

5.

清明公祭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的盛典。多年来前来拜祭黄帝陵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华侨已逾百万人次。从文明传承的角度看,这一盛典(  )

A念祖思亲,加强宗族间的互动与联系

B追本溯源,弘扬光大民族精神

C传承孝道,增加汉文明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D共建精神家园,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

答案:B

  ---------------------------------

解析:

“中华民族的盛典。多年来前来拜祭黄帝陵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华侨”,不是局限在“宗族间”层面上,而是“从文明传承的角度看”,故A项错误;

“中华民族的盛典”,体现了中华文明传承,故B项正确;

“中华民族”不能等同于汉文明,故C项错误;

“海外华人华侨”拜祭黄帝陵是弘扬民族精神,不等同于国家的统一,故D项错误。

6.

为什么说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

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消除阶级、城乡的对立,极大地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使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形成和谐的关系。

这种理想的社会状态在历史上是不曾有过的,原因在于诸多条件不具备,首先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最直接的原因是存在着剥削制度和阶级压迫。

尽管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人们都向往和谐社会,也出现过某些所谓的“太平盛世”;但是,由于存在阶级对立矛盾,这一理想的社会状态从根本上说是不可能存在。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减少低收入群体,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在鼓励人们通过合法合理的方式富裕起来的同时,利用财政、税收、保障、福利和救助等工具进行社会整合和社会调节。

7.

《七绝?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诗:“七涉沧溟若等闲,闭关修炼可成仙?当年外族惊梦客,不走河边走海边。”对诗中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A.在政府的政治意志下,“七涉沧溟”浩浩荡荡,蔚为壮观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闭关政策的经济根源
C.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和挑衅使明朝统治者惊魂不定,只开放广州与外国通商
D.大规模的远洋航行加强了与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联系

  ---------------------------------

  正确答案

C


只留广州一处海关与外国通商的措施是在清朝,因此B选项的表述是不正确的。

  ---------------------------------

  暂无

8.

唐太宗李世民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段话中“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告诉我们,认识自己可以通过

[     ]

A.照镜子来认识

B.反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来认识

C.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中来认识

D.自我观察来认识

  ---------------------------------

答案

C

知识点

正确认识自己的定义

认识自我的内容

(粤教版):

①生理自我,即外在的体征;

②心理自我,即精神世界,包括对自己的智力、能力、性格、兴趣、爱好、特长等;

③社会自我,即在集体中的地位,在班级、学校中的位置和作用,在公共生活中的举止表现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客观、全面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苏教版):

①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心理成熟的重要标志。

②有利于我们逐步形成清晰的自我形象,认识和确立自己的价值。

③有利于发现和发挥自己的潜能,使自己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④面对变化的世界、激烈的竞争,我们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把握未来,是我们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9.

  弦理论有一项很古怪的推测,认为宇宙中_________着成百上千种几乎隐形的粒子,并且在很久之前,这些粒子曾经组成过一张横跨整个宇宙的弦网络。尽管还未做到_________,但它是目前最接近真相的“万物理论”。这些假想粒子也被称为“轴子”,假如能_________它们的存在,就意味着我们生活在一个广阔的“轴子宇宙”中。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充斥尽善尽美证实

  B. 弥漫无懈可击辨明

  C. 汇聚天衣无缝判断

  D. 映现自圆其说验证

  ---------------------------------

  【正确答案】A

  ---------------------------------

  解析

  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三空。根据段首“古怪的推测”可知,对于“轴子”的存在已有推测,填入词语应体现出“证实、证明”之意。A项“证实”指通过一项或者多项客观存在来证明一件事情的真实性;D项“验证”指经过检验得到证实。二者均符合文意,保留。B项“辨明”指辨别清楚;C项“判断”指断定。二者均不可照应“推测”,排除B项、C项。

  第二步,再看第一空。根据“成百上千种隐形的粒子”可知,这些粒子是看不见的。D项“映现”指由光线照射而显现,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A项“充斥”指充满,塞满,符合文意。因此,答案锁定A项。

  第三步,验证第二空。A项“尽善尽美”形容事物完美到没有一点儿缺点,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A选项。

10.

北方移民南下后,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部分移民到达岭南一带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黄河中下游地区
C.长江中游地区
D.黄河中游地区

  ---------------------------------

  正确答案

一、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移民——永嘉南迁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移民,从晋怀帝永嘉年间到南朝宋元嘉年间(307—453年),南迁移民的高潮有四次,移民总数有700万。
第一次:永嘉初,今河北(以下提到的省名均系今名)、山东、山西、河南以及江苏、安徽二省淮北部分的流民相继渡淮河、长江南迁。东晋元帝太兴三年(320年)在建康设置了第一个侨县——怀德县,以安置流民。以后.又陆续设置了徐、兖、幽、冀、青、并、司诸侨州郡县于长江南北。
第二次:东晋成帝初(326年后),江淮间大乱.淮南居民以及原来侨居在淮南的北方人纷纷渡长江南迁。
第三次:东晋成帝末(362——365年)及以后一二十年间,中原战乱不断,关中所遭破坏尤其严重,今陕西、甘肃境内的人口南迁汉水流域,一部分进入四川盆地。
第四次: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424—453年)和明帝泰始年间(465—471年),一度由宋武帝收复的中原地区重新失陷,淮北各州也由北魏占领,大量人口渡淮南迁,因而在淮南新设了司、兖、徐、青等侨州及其他一些侨郡县。氐人的战乱还迫使关陇流民南迁汉水流域和四川北部。
这几次移民高潮历时100多年,移民南迁的路线主要有东西二线:
东线:以循邗沟和淮河流域东南向的支流为主,向东南方向迁移,因此处于邗沟南端的今江苏扬州及其长江对岸的今镇江、常州一带成为山东及苏北移民的集合地,河南人也大多向东南迁入安徽,而不是向正南进入湖北。
西线:水路是循汉水南下,所以沿汉水的南郑(今陕西汉中)和襄阳成为移民重要的集散地。陆路则取金牛道(南栈道)进入四川。
按今地划分,接受移民最多的是江苏省,在今南京、镇江、常州一带最为集中,苏北地区则以扬州、淮阴等地为主。移民的来源,山东占了一半以上,其次是河北、河南、山西、陕西,本省和安徽的淮北部分也是移民来源之一。
第二位是安徽。其境内的移民来自北方,以河南为最大部分,其次为河北、山东、山西。本省淮北的移民也占相当大的比例,少部分来自江苏北部。侨郡县大多散处于江淮之间,江南仅在今芜湖附近。
湖北境内长江上游今江陵、松滋一带的移民主要来自山西、陕西、河南,少量来自安徽和江苏的淮河流域。长江下游今武昌、黄梅一带的移民大多来自河南,也有一些安徽淮北的移民。但湖北接受移民的主要地区还是汉水流域,上自今郧西、竹溪,下至今宜城、钟祥,而以襄阳为中心。来自陕西的移民数量最多,其次是河南、甘肃,再次为河北、山西、安徽、四川。
江西、湖南二省距中原已远,移民到达的较少,仅在北部一小部分设置了几个侨县。
河南南部淮河流域也设有若干侨县,主要安置本省北部流民,其中也有少数来自陕西、甘肃及本省南部邻区。
陕西秦岭以南的汉中地区安置的移民几乎都是来自甘肃、四川和本省北部。
山东今黄河以东南地区因一度为南朝宋所有,所以也曾设置侨州郡县,接纳的移民以河北的为主,其余为河南北部及山西移民。

二、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大移民——安史乱后中原汉族的南迁
李白《永王东巡歌》诗云:“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安史乱后中原汉族的南迁历时一个半世纪,直到北宋初年,南迁路线主要有东、中、西二路。人数不可考,但完成了中国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
东路:自华北平原进人淮南、江南,尔后主要经皖南、浙西金衢盆地进入江西。再分二支,一支南下岭南;一支翻越武夷山进入福建。东路以当时全国交通命脉大运河为主干,兼用汴河、泗水等河流,构成一条宽阔的西北—东南向的水运交通带,将华北平原与淮南、江南连接起来,并向南延伸到江西、福建等地。
中路:自关中和华北平原西部进入今南阳、襄阳一带,尔后南下,穿过湖北南部和湖南全境,进入岭南。此路北面分别连接首部长安和东都洛阳。从洛阳沿伏牛山东麓南行,道路较为平坦,到南阳或襄阳后,即可乘船沿汉水南下。从长安到荆襄,先走陆路,越过商山后即可顺流南下襄阳。
西路:自关中越秦岭进入汉中地区和四川盆地,需经褒斜道、子午道等栈道。这些道路崎岖难行,但因与长安近在咫尺,一旦都城危急,统治者仍不得不率领文武百官、平民百姓踏上艰难的旅途。

三、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大移民——靖康乱后的南迁
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大移民,持续—个半世纪,其中规模较大、人数较集中的迁移大致有七个阶段。
第一阶段,靖康元年至绍兴十一年(1126—1141年)。靖康以后北方人民南迁以本阶段人数最多,短短十余年,“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绍兴十一年,宋金和约达成,和约规定南宋不得接收金朝“逃亡之人”,南迁的浪潮始告消退。
第二阶段,绍兴三十一年至隆兴二年(1161—1164年)。金主完颜亮破坏宋金和约,大举南侵。
第三阶段,开禧二年至嘉定元年(1206一1208年)。
第四阶段,嘉定十年至十七年(1217一1224年)。
嘉定七年(金贞佑二年),因受蒙古军队威胁,金朝自中都(今北京)迁都南京(今河南开封市),并于十年大举攻宋。南宋则发檄招喻金朝军民。嘉定十七年,金向宋求和,派官至光州声明更不南下。
第五阶段,绍定四年至端平元年(1231一1234年)。
第六阶段,端平二年至景定元年(1235—1260年)。
第七阶段,德佑二年至宋亡(1276——1279年)。
此次南迁路线与安史乱后中原汉族的南迁路线相同,南迁大约500万。
南宋内部的移民:(一)是江西路、两浙路福建路迁入淮南东、西路。(二)是福建外迁潮州、梅州,广东西部沿海、海南岛沿海、广西沿海,以及澎湖和温州。(三)是江西西移湖南,其次北移湖北鄂东山区和江汉平原边缘及安徽宿松。(四)是江西东南及福建西南汀州客家南迁广东东部梅州。

  ---------------------------------

  暂无

  以上是2023年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六)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云南省事业单位考试题,保山市事业单位考试题,隆阳区事业单位考试题,事业单位答案,事业单位解析,事业单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河南人事考试网频道。

时政热点

本文标签: (编辑:河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2023国考华图帮订房_河南华图教育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