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分校

您当前位置:河南人事考试网 > 热点资讯 > 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

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五)

2022-11-30 02:52:56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ha.huatu.com/gwy/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河南人事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五),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河南华图微信公众号(hnhuatu),微信号:(hnht678) 。

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五)

1.

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坚持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努力建设团结、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西藏。西藏所走的这条道路( )

①保障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②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③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④说明了社会历史是由人的目的决定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答案:A

2.

小强出生于2010年(农历庚寅虎年),小强爷爷出生于1953年,老人家的属相应是

A.猪
B.蛇
C.龙
D.狗

  ---------------------------------

答案:B

解析:小强出生于2010年(农历庚寅虎年),小强爷爷出生...”;主要考察你对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等知识点的理解

3.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

答案

主要有4步:

1)先是古人认为天是一个锅盖,地是一个棋盘,所以有了“天圆地方”的说法.

2)后来人们的见识多了,就觉得地并不是想像那样的“方”,而是想龟背那样.

3)麦哲伦船队环游世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

(记住:是“麦哲伦船队”环游环游世界并不是“麦哲伦”环游世界,因为麦哲伦在中途被杀了,所以是他的船队环游世界)

4)卫星在太空拍摄的地球样貌和遥感卫星测得的数据,证明了地球是个两极略扁的球体.

  ---------------------------------

解析:

在初中地理上,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但得到这一正确认识却经过了相当漫长的过程。

扩展知识

古时候,人类对地球形状是直观感知,认为地球是天圆地方的。素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

后来人类通过观察天空星体的运动轨迹,认为我们是宇宙的中心。素有“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的说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站得高,看得远;而远处走进的物体,先看到顶部,再看到全貌,认为地球的表面是球面。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船队首次实现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而今,人类通过为地外卫星直接拍摄到地球的全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4.

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构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构就是议会。下列有关近代西方议会的表述正确的是

A. 英国“光荣革命”开创了议会制

B. 德意志帝国议会掌握完整的立法权

C.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对议会负责

D. 法国总统任命内阁需经众议院同意

 

  ---------------------------------

【答案】D

【解析】A不对,英国“光荣革命”前就有传统议会制存在;B不对,德意志帝国议会掌握不完整的立法权,受皇帝的制约,故B错误;C不对,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三权分立,总统不对议会负责; 法国总统由内阁选举,对内阁负责,故D正确。

5.

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要求……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为此( )
A.建立基本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B.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C.提出了教育的“三个面向”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

  正确答案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A、B、C、D四项分别发生于1965年、1986年、1983年、1995年,故本题应排除A、B、C三项,选择D项。

  ---------------------------------

  暂无

6.

1981年中共中央27号文件指出,经济特区的“特”主要在于实行国家规定的特殊经济政策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它主要包括( )
① 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
② 独立的管理体制
③ 社会主义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④ 市场调节为主

A.②③
B.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经济特区的“特”字主要在于实行国家规定的特殊经济政策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因此①③④都属于特殊经济政策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的范畴,故C项正确;经济特区仍归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独立”不符合史实,且管理体制包括政治体制,而经济特区是“特”在特殊经济政策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因此②错误,排除。

  ---------------------------------

  暂无

7.

“饮早茶、叹(粤语,意为享受)报纸”仍为当今广州的一大民俗。1833年,广州创办了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报刊对近代中国所起的影响包括
A. 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B. 使传者与受者间高度互动
C. 大大降低了中国文盲的人数
D. 进步的报刊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启蒙作用

  ---------------------------------

  正确答案

根据所学知识,自19世纪70年代起,陆续出现一些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这些报刊主要是介绍时事、发表评论或讨论商情。戊戌变法前后,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越来越多,且多反映社会思潮。先是维新派在报上发表文章,宣传维新思想;后来,革命派创办报刊,同维新派展开论战。新文化运动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利用报刊大力宣传民主科学思想。维新派、革命派和先进知识分子陆续创办报刊宣传自己的思想说明了报刊有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启蒙作用。而普通民众根据报纸内容进行讨论,也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故选择A、D选项;根据所学知识,报刊并不会使传者与受者间高度互动,故排除B选项;报刊的主要功能不是教育,报刊无法大大降低中国的文盲人数,故排除C选项。

  ---------------------------------

  解析同上

8.

清代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融诗词、戏剧、绘画,园林、建筑、医药、饮食、茶道,服饰、年节、礼俗、佛道、巫术等为一炉,被誉为传统社会的“百科全书”。其问世后,虽然屡次被政府查禁,但一直在民间为流传。这反映了
A. 古典文学呈现世俗化发展趋势
B. 皇帝好恶决定文学作品的命运
C. 读者猎奇心成为文学创作动力
D. 文学家担负起承古萌新的使命

  ---------------------------------

  正确答案

《红楼梦》问世后,虽然屡次被政府查禁,但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这说明《红楼梦》在民间极受欢迎,即《红楼梦》是世俗化的文学,故A项正确;B项说法过于绝对,皇帝好恶不可能决定文学作品的命运,排除;《红楼梦》的创作不是为了满足读者的猎奇心,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文学家的使命,故D项错误。

  ---------------------------------

  暂无

9.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他,他以《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等为阵地,阐述十月革命的意义,讴歌十月革命的胜利,旗帜鲜明地批判改良主义,积极领导和推动五四爱国运动的发展,成为在中国大地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第一人是(       )

A、李大钊

B、陈独秀

C、鲁迅

D、毛泽东

  ---------------------------------

答案

A
 

李大钊(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毕业后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一生的奋斗历程,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紧密相连,同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紧密相连,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历史紧密相连。

2019年10月27日,纪念李大钊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4]  。会议纪念李大钊同志诞辰130周年,回顾神州大地发生的历史性变化,怀念李大钊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建立的不朽功勋。2021年4月28日,俄罗斯保存的李大钊生前唯一影像公布。

扩展 知识

“第一人”李大钊:李大钊是在中国大地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第一人。

李大钊著作:《法俄革命之比较观》︰深刻揭露了第—次世界大战的本质,欢呼“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深刻揭露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本质,热情歌颂了十月革命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欢呼将来的环球,必将是赤旗的世界。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最系统介绍,并且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和阶级斗争理论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与以往一些人对马克思学说所作的片断的、不确切的表述不同,这篇文章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已经具有相当完整的形态,而且作出了基本正确的阐释。这表明,李大钊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比较系统的传播阶段。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论读书还是行路,我们都会与地名不期而遇。有些地名很容易让你联想到这个地方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有些地名会唤起你的某种记忆与情感,或许是一段难忘的故事,又或它对你有着特殊的意义。

电视台邀请你客串《中华地名》主持人。请以“带你走近_________”为题(补充一个地名,使题目完整),写一篇主持词。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答案解析】

例文:

带你走近北京

各位观众:

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中华地名》,本期节目由我来给大家主持,请允许我“带你走近北京”,领北京的风光与文化。

带你走进北京,先得问哪里是北京?地理学家会告诉你东经116°北纬40°就是北京。历史学家会告诉你燕、蓟、渔阳、金中都、元大都就是北京。胡同里的老大爷会告诉你姚广孝建的三头六臂哪吒城就是北京。而写字楼里的白领会说只有每天晚上的1.5㎡才是北京。

究竟哪里是北京?

就在这个白领上班的写字楼后面,我静静地伫立着。耳畔传来的是各种财务班表销售业绩,其中还间或着一两句对旁边立交桥的咒骂。我的背后就是车水马龙的二环路,我的面前却是一条静静的小街。旁边的路牌上写着“高粱桥”。有谁知道这个看似是纪念农作物丰收的地名,却是在纪念一个少年英雄?

高亮,一个只存在于野史与传说当中的人物。传说当年军师姚广孝建起了三头六臂哪吒城,惹怒了北京当地的龙王。龙王负气出走并带走了北京的水源。满朝文武只有高亮一人主动请缨前去夺水。幸运的是他追上了龙王夺回了水源,不幸的是他却被大水淹没,尸骨无存。相传他夺回来的大部分是苦水,可京城人民依旧感谢他夺回来了救命水,不仅将他牺牲的地方取名“高亮桥”,还把他夺回来的甜水井供奉在了他出城赶水的起点。只可惜“高亮桥”已经被改成了“高粱桥”。

就这样,高亮赶水的故事在一代代的北京人中口耳相传。我宁愿相信这个传说是真的,一个翩翩少年为人民谋福祉,却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正是他的英灵沉睡在这里,才使得我们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似乎只有这样我们的纪念才更有意义。

高亮赶水的故事我第一次听说是看小人书,后来听郭德纲的大鼓也唱过这个故事。

逆着高亮出城的路途,我们向城里进发,想去那口甜水井继续追寻。途中却追寻到了另一个豪气冲天的英灵——文天祥。如果说“高粱桥”还算是对高亮的一种纪念,那么对于文天祥的纪念处在了一个跟他毫无关系的地方——府学胡同。元朝人入京,将“胡同”这个词传入京城,同时带入京城的还有一代忠臣文天祥。我始终认为要是文天祥在崖山,那陆秀夫一定会被史书抛弃。京城有幸埋忠骨,当文天祥沉吟着“人生自古谁无死”英勇就义的时候他给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都注入了一股英气。中国人也叫它“骨气”。然而文天祥留下的骨气好像只有在高末儿香味的衬托下才更完整。

告别了文天祥,我们继续向城内走,不一会就来到了我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地方——灯市口。我在这里学习生活了七年,从一个不知愁滋味的小孩长成了风度翩翩大肚也翩翩的少年。我听见“松二爷”点了一碗烂肉面,闻到油锅里飘来的“炸虾球”的香味,看到一个圆圆的“商”字。这来自天南地北的一切构成了我最熟悉的北京地标。我曾经不止一次的站在这里,横打鼻梁骄傲地说:“这里是北京”可我了解的越多,我就越含糊,这里究竟是不是北京?

这就是灯市西口,左手边先是商务印书馆和涵芬楼,再走几步就是人艺的首都剧场。反方向的南边是王府井教堂。右手这个路口走进去就是灯市口大街,里面坐落着我的母校,北京景山学校。

不过再向南走不到五分钟,我就找到了高亮留下的那口甜水井——王府井。这被围栏围着,有机玻璃盖着的究竟是不是高亮留下的遗迹根本无从可考。但是我却闻到了井口里传来的一股甜香。

其实,每段故事都有着与之相配的美食味道。那么这种井水的甜香背后蕴藏着的就是高亮赶水的悲壮;而高末的幽香背后蕴藏的就是文天祥为国捐躯的刚强。就像炒肝的酱香会让我想起奶奶讲的铸钟娘娘;豆汁的酸香会让我想起爸爸讲的袁崇焕;奶酪的酒香会让我想起妈妈讲的教子胡同里王氏教子;而豌豆黄的甜香会让我想起姥姥讲的团城上君臣斗智。

我们能看见不远处工地的围栏上写着“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要我说北京精神又何止这些?每个在这片土地上逝去的英灵都为这片土地注入了他们的精神,同时这片土地也将这些精神毫无保留的教给了生于斯、长于斯的一辈辈北京人。

北京有句俗话“老猫房上睡,一辈传一辈。”在我看来传的就是这一个个英灵留下的丰厚的北京精神。再简单点说,传的是一种特有的性格,这种性格会让每个北京人踩着脚下的土地,一拍胸脯,横打鼻梁:

这里是北京!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以‘带你走近_________’为题(补充一个地名,使题目完整),写一篇主持词”。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命题方式:半命题+任务驱动作文

审题要点:任务驱动作文审题一般注意材料的主旨,作答时要认真审读材料。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说理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

审题过程:今年的作文创新主要体现在题材方面,它要求写一篇主持词。学生也许在演讲、辩论这些方面的经历比较多,而当主持人的经历比较少。因此要写好这篇作文,首先要有代入感,要想着如何去当好这个主持人,结合平时自身的经历。

另外,这次的作文材料,学生不仅仅可以通过它去写平时训练比较多的议论文,也可以去写记叙文、散文等。重点是如何表达自身的真情实感,这方面就可以讲故事,通过抒情性比较强的文体去写,本次作文给考生发挥的空间还是挺大的。

今年作文最重要的,还是要体现出情境感、对话感。在写主持词的时候,对格式的要求首先一定要做到位,开头面向观众问好,接着还要考虑怎么去体现对话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份,注意与观众互动,对话。今年的作文题注重情境,对考生而言也不陌生,这也是近两年来高考作文题的一个方向,大部分考生容易把握。

【立意】“走近”是写一个渐进的过程,是本文写作的重点,可以通过详细描写自己的经历、体验、见闻,达到使自己的内心受到强烈震撼的情感变化,以期唤醒考生对于地名承载的历史、文化的记忆。

【素材】我家乡的凤凰城是利津的一个景点。凤凰城在利津县的中心部位。进去后,可以看见一个较大的广场,广场的边上有两个花坛,鲜花艳丽无比,让人依依不舍。再近些,有一片竹林,竹子长得很翠绿,似乎每一片竹叶上都有一新的生命在颤动。到了凤凰城的中央,只见一个个喷泉涌出了高高的水柱。还有一个个平台,一面似乎铺了一层“绿毯”,就是动物也想上去享受一番。喷泉四周有八根又高又大的柱子。柱子上雕刻着两条在嬉戏的长龙,威武极了!

常常在电视镜头上看到藏民们牵着一头头牦牛从地平线上缓缓走来的画面。太阳在他们身后冉冉升起,明艳的阳光把藏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尽管他们的脸庞十分模糊,但我仍能感觉到他们坚毅的轮廓上那骄傲而和善的笑容。善良的藏民们依傍着他们脚下的土地生存繁衍,他们坚定着他们的信仰,虔诚着他们的虔诚。在他们与西藏相处的过程中,善待每一个生命,信仰来世的轮回。无意之中,他们已达到了善的最高境界。哦,西藏,这就是你的善!

每每想象那渺无人烟、空旷无垠的高原,每每看到零零落落的藏族院落,每每梦见猎猎飘扬在西藏上空的五星红旗,我都会感到莫名的温暖。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在世界之巅,就仿佛高原的白云在我耳边低低吟诵它们的诗篇,就仿佛在空旷的大地上飘扬它们的颂歌。西藏的风景,那么独特。哦,西藏,这就是你的美!

【结构】例文开篇就“哪里是北京”这个问题,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地理位置上的,历史意义上的,不同阶层认识上的。然后追问“究竟哪里是北京”,作者从自己的视角,按照行踪线索,带着我们领略了北京的历史与文化:高粱桥、府学胡同、灯市口等等。最后,指出北京的文化意义:英灵留下的丰厚的精神。

  以上是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五)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广东省事业单位考试题,广州市事业单位考试题,从化区事业单位考试题,事业单位答案,事业单位解析,事业单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河南人事考试网频道。

时政热点

本文标签: (编辑:河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2023国考华图帮订房_河南华图教育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