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分校

您当前位置:河南人事考试网 > 热点资讯 > 2023年新疆喀什地区喀什市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

2023年新疆喀什地区喀什市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四)

2022-11-30 02:49:09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ha.huatu.com/gwy/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河南人事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2023年新疆喀什地区喀什市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四),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河南华图微信公众号(hnhuatu),微信号:(hnht678) 。

2023年新疆喀什地区喀什市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四)

1.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世界局势是()
A.两极格局终结多极化局面形成
B.两极格局终结,暂时形成一超多强局面
C.美苏争霸
D.美国,欧盟,日本共同瓜分世界

  ---------------------------------

  答案:

  B

  ---------------------------------

  解析

  无。

2.

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历史进程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  )
A.制止殖民扩张和掠夺
B.彻底消灭资本主义制度
C.为资本主义发展进一步扫清障碍
D.在各国建立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

  ---------------------------------

  正确答案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席卷整个欧洲,并开始向世界范围扩展,一些国家为扫清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适应工业革命发展的需要,掀起了一场国家体制改革和革命的浪潮,相继出现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和日本明治维新等重大历史事件,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确立,C符合题意;制止殖民扩张和掠夺不是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历史进程所要解决主要问题,A不符合题意;19世纪五六十年代各国的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彻底消灭资本主义制度不属于当时所要解决的问题,B不符合题意;19世纪五六十年代各国的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所以“在各国建立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并不是当时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D不符合题意。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

  暂无

3.

据台湾学者赵冈的研究,中国在唐宋两朝,大城市人口占到总人口比例的20%以上,而到1820年的清朝,竟只有6.9%。造成这一变化的重要经济因素是
A.清朝经济的衰败
B.小农经济的影响
C.市镇经济的发展
D.坊市制度被打破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商业与城市的发展变化,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分析和解读材料的能力。1820年的中国,经济尚没有衰败,故A项错误。人口数量是衡量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城市的发展与商品经济有直接关系,与小农经济无关,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大城市人口占到总人口比例下降,说明中小城市人口在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中小市镇发展迅速,市镇工商业繁荣,带来了人口的增长,故C项正确。坊市制度在宋朝即已被打破,故D项错误。

  ---------------------------------

  暂无

4.

红色的光照到绿色的衣服上,是什么颜色?说明原因.

  ---------------------------------

答案

黑色,因为白色反射所有色光,黑色吸收所有色光,其他颜色只反射对应颜色色光,绿色会吸收红色色光,所以看起来是黑色.

考点名称:光的色散

光的色散

1.色散:白光分解成多种色光的现象。

2.光的色散现象: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这七种色光从上至下依次排列为红、橙、黄、绿、蓝、靛、紫(如图甲所示)。同理,被分解后的色光也可以混合在一起成为白光(如

5.

某学校的学生用话剧在表演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同文馆(1862年)刚创立时的一个  情景,以下选项中符合该场景的是
A.校园里的男生都是短发
B.日本老师在生物课上讲解人体结构
C.一些学生在学习英语
D.集会上学生都穿着整齐的西装校服

  ---------------------------------

  正确答案

本题考查的洋务运动,通过题目中的京师同文馆可知其时代背景,C项正确,当时曾经派遣留学生建立过新式学堂BDA的现象不可能出现在当时。

  ---------------------------------

  暂无

6.

2021年6月25日是第31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是“(        )”。

A. 土地与生态文明建设

B. 珍惜土地资源 建设美丽家园

C. 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

  ---------------------------------

答案

C
 

2021年6月25日是第31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
 展知识

6月25日,“全国土地日”来临之际,科普中国·科学答人推出“科学绿化的机遇与挑战”沙龙活动,邀请三位领域内专家,讲述土地生态与国土绿化的概况,加强公众的国土保护意识。

荒漠化的治理究竟面临哪些难题?荒漠和荒漠化都是魔鬼吗?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研究员、首席专家郭浩认为,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现在我们可以认识到荒漠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功能。首先,荒漠可以成土固碳,大风把表层土壤从一个地方搬运到另一地方,落到陆地上经过发育即形成了可以满足植物生长的肥沃土壤。我国黄土高原即是沙尘沉积而成的产物。其次,荒漠可以储水净水,荒漠渗透性好,大气降水和雪融水通过层层过滤,不但能使水质净化,而且还能渗入地下汇集成地下水库。巴丹吉林沙漠每年会新增5亿立方米的地下水。同时,荒漠可以通过沙尘效应增雨、固碳、中和酸雨。最后,荒漠也是生物的居所和人类的家园,其中蕴藏着大量珍稀、特有物种和珍贵的野生动植物基因资源,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全世界有21亿人口居住在沙漠或者旱区,约占世界人口的35%。我国荒漠区养育着3.5亿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27%。

“天生”的荒漠都属于荒漠生态系统,是重要的生态资产,亟须科学规划、保护资源,与之和谐共处。而荒漠化则是受气候变异和人为活动等多种因素作用造成的荒漠区的土地退化,需要有效治理。与它们相比,沙尘暴与人们的关系可能更为紧密。2021年3月14日至15日晨,北京遭遇10年来最强沙尘暴,不只是北京地区,中国北方地区有四分之一都遭到沙尘暴的袭击,卫星可视的沙尘区面积约为46.6万平方公里。

沙尘暴也并不是只有危害,它也有益处。从造成的危害来看,它会导致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降低作物产量,影响工农业生产;影响交通安全,造成生命财产损失。但不可否认的是,沙尘暴也可以中和酸雨;增加世界海洋渔业产量;影响降水;形成新土壤。如果世界上没有了沙尘或沙尘暴,北方会下酸雨,就没有黄土高原,没有沃野千里的黄淮海平原,更没有生生不息的海洋生物和可供享用的海鲜,亚马孙雨林更是失去了绿色的光泽。做好对沙尘暴的防范,学会适应大自然,与大自然共存,才是科学应对沙尘暴的方式。

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二级研究员、自然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主任郧文聚表示,人类生存最根本的保障是地球表面有最大生存支撑力的土地。我国陆地占全球6%,淡水占全球6%,耕地占全球9%,却养活了占全球19%的人口,这就意味着我们对淡水、耕地等资源的开发已经极为深入。为了避免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今后在进行国土开发时,必须要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我国土地面积广阔,分布着各种各样的地貌,存在不少很难实现绿化的区域,其中就包括盐碱地,如果能让这些地方布满植被,就相当于再造了无数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的生态宜居宝地。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二级研究员刘小京认为,我国在盐碱地治理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创立了季风气候区水盐调控理论,形成了以水利工程措施为主的盐碱地改良措施,建立了一批盐碱地提质控盐的技术模式,筛选和繁育了一批配套耐盐作物种质资源,这些成果在盐碱地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大面积的盐碱地得以改良。

7.

下列关于两宋时期少数民族首领和其所建立政权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阿保机——契丹
B. 元昊——西夏
C. 阿骨打——金
D. 铁木真——辽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唐至元间的少数民族。隋唐时,契丹逐步强大起来。10世纪初,契丹族杰出首领阿保机建立了契丹(也称辽)。11世纪,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 夏国皇帝,建立西夏。辽宋时期,东北地区松花江和黑龙江流域一带的女真族,受辽的控制和压迫。12世纪初,女真的杰出首领阿骨打起兵抗辽,接着在会宁称 帝,国号金。12世纪时,铁木真在蒙古高原上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军队,经过多年征战,打败周围各国,统一蒙古。所以答案选D

  ---------------------------------

  暂无

8.

关于甲骨文,错误的解释是
A.我国古代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B.甲骨文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C.商朝时期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D.是研究商朝历史的唯一资料

  ---------------------------------

  正确答案

我国很早就有文字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商朝的甲骨文,刻在龟甲兽骨上文字叫甲骨文,甲骨文已经具备了现在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是研究商朝历史的资料,但不是唯一资料,青铜器同样可以作为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资料,根据所学知识知道,本题选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甲骨文是商朝成熟的文字,也是人们当时主要用来记录国家事务的文字,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就能回答,属于送分题。

  ---------------------------------

  暂无

9.

力的单位:______,简称:______,符号是______.

  ---------------------------------

答案

牛顿;牛;N

  ---------------------------------

解析:

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考点名称:力的概念

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为牛,符号是N。

10.

                 

螳螂举着(zhe zháo)两把大刀,站在路边的草地上,好像是等(hòu   hóu)谁。

白兔提着篮子经过,对螳螂说:“我要去(gē gě)草,借我一把刀好吗?”

螳螂说:“割草要用镰刀,我的刀不能用。”白兔走了。

绵羊来了,他(zhǎng cháng)了满身厚厚的毛,对螳螂说:“我要剪去身上的毛,借我一把刀好吗?”

螳螂摇头说:“剪毛要用剪刀,我的刀不能用。”绵羊走了。

花猫也来凑热闹□对螳螂说□借一把刀给我好不好□让我把胡子刮掉□

螳螂急了,说:“刮胡子用剃刀。你一刮掉胡子,就捉不到老鼠了。”花猫笑了笑,说:“知道,知道,看来你的刀不(zhōng zhòng)用,丢掉算了。”花猫走了。

后来,飞来一只绿头苍蝇。螳螂的动作快,举起两把大刀,“咔嚓”一下,把苍蝇砍死了。

螳螂的两把大刀多好呀!

1.根据短文内容,给短文起个名字,写在短文前的横线上。

2.给短文中画线的字选择正确读音,在下面画“√”。

3.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

4.在□处加上标点符号。

5.螳螂没有把刀借给                                          ,是因为                                                      。

6.螳螂的刀有什么用处?

                                                                                                                                                       

7.读了短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

答案

1.螳螂的两把大刀(答案不唯一)

2.zhe hòu gē zhǎng zhōng

3.9

4.,:“?。”

5.白兔   绵羊   花猫   它的刀它们都用不成

6.消灭绿头苍蝇。

7.干什么事就要用什么样的工具。(意思对即可)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包括现代诗歌阅读、记叙文阅读、说明文阅读、议论文阅读、散文阅读。小学阶段主要以记叙文为主。

  以上是2023年新疆喀什地区喀什市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四)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新疆事业单位考试题,喀什地区事业单位考试题,喀什市事业单位考试题,事业单位答案,事业单位解析,事业单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河南人事考试网频道。

时政热点

本文标签: (编辑:河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2023国考华图帮订房_河南华图教育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