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30 02:23:34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ha.huatu.com/gwy/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河南人事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2023年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六),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河南华图微信公众号(hnhuatu),微信号:(hnht678) 。
---------------------------------
正确答案
根据“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鸭绿江边……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可知,中国进行抗美援朝是为了保家卫国,是正义的战争,A符合题意;1950年中国还没有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排除;中国进行抗美援朝战争是为了保家卫国,C排除;当时美军没有侵台,D排除。故选择A。
---------------------------------
暂无
公安消防人员在灭火过程中,应当( )。
A、优先救人
B、优先抢救财物
C、优先灭火
---------------------------------
答案
A
---------------------------------
解析:
公安消防人员在灭火过程中,应当优先救人 。
这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救灾原则。在扑救初起火灾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救人第一”的原则
救人第一原则是指火场上如果有人受到火势威胁 各单位消防人员、保安员及在场群众的首要任务就是把被火围困的人员抢救出来。
在灭火力量较强时灭火和救人可以同时进行人未救出之前 灭火是为了打开救人通道或减少烟火对人员的威胁为人员脱险创造条件。比如在起火楼层的上方有人被烟火围困下不来这时组织力量灭火并打开疏散通道。根据火场情况有时先救人后灭火,有时为救人先灭火,有时救人与灭火同时进行。
扩展知识
消防特点
消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工作,只有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在全社会成员的关心、重视、支持、参与下才能搞好。
消防工作具的社会性;消防管理应渗透到人类生丰收的一切领域之中,从而决定了消防工作的社会性;
消防安全管理涉及到各行各业,乃至千家万户,在生产的工作和生活过程中,人们对消防安全管理稍有疏漏,对生产一时失神、失控、失误,就有可能酿成火灾,这就决定了消防工作的经常性;
纵观多年来火灾事故教训,尽管致灾原因复杂,但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火灾乃源于一人一事一时之误,这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一条真理,只有广在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才能控制、消除火灾事故的发生,这又决定了消防工作的群众性。
1954年,讨论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
正确答案
1954年9月胜利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经过全体代表充分讨论之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9月20日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年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根本大法,它以"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
---------------------------------
暂无
1988年3月25日-4月13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批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第一次对各部门进行 “三定”工作,请问“三定”工作是_____ 。
A.定岗位 B. 定职能 C. 定机构 D. 定编制
---------------------------------
答案:ABC
解析: 1988年3月25日至4月13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和宪法修正案。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以及“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等规定载入宪法。大会选举杨尚昆为国家主席,王震为国家副主席,万里为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邓小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决定李鹏为国务院总理。大会审议和原则批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通过设立海南省和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决议,通过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的决定。
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农业科学著作是( )
A. 《水经注》
B. 《齐民要术》
C. 《天工天物》
D. 《道德经》
---------------------------------
正确答案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朝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该书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这部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故正确答案为B。《水经注》是北魏郦道元的地理学专著;《天工天物》是明朝宋应星的科技巨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道德经》是记录道家创始人老子思想的著作。ACD均与题意不符,故选B。
---------------------------------
暂无
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体现了李白诗歌的风格是[ ]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古典主义
D.现代主义
---------------------------------
答案:A
试题“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主要考查你对 李白与杜甫 等考点的理解。
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
B.正极材料MnO2发生还原反应
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D.外电路中每通过0.2 mol电子,消耗锌6.5 g
---------------------------------
答案
C
解析
A.根据总反应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可知,Zn由0价失去电子变为+2价,Zn被氧化,为原电池的负极,故A说法正确;
B.根据总反应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可知,MnO2中Mn元素由+4价得电子变为+3价,Mn元素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故B说法正确;
C.原电池中,电池工作时,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即由Zn经外电路流向MnO2,故C说法错误;
D.负极反应为Zn-2e-+2OH-═Zn(OH)2,外电路中每通过0.2mol电子,消耗的Zn的物质的量为0.1mol,质量为0.1mol×65g/mol=6.5g,故D说法正确;
答案为C。
史料记载:1876年,中国宁波海关税务司李圭首次参加在美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他发现美国展品“约居十之八”,而中国“竞无一物于此”。会后,他大声疾呼“机器正当讲求”(意思是中国迫切需要采用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他喊出了下列哪个派别的心声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
正确答案
B
试题分析:洋务派主张 “师夷长技以制夷”(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所以选B。
---------------------------------
暂无
“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合十忘生死,弘愿心中藏,普渡众生……”这是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一部有关唐朝高僧的电视剧片尾曲。这部电视剧的主人公是?
A. 玄奘
B. 鉴真
C. 戒贤
D. 戒日王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的是鉴真东渡。唐朝高僧鉴真曾东渡日本弘扬中国文化。所以答案选B
---------------------------------
暂无
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核心国家分别是( )
A.奥匈帝国和英国
B.德国和法国
C.意大利和俄国
D.德国和英国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三国同盟和国协约的相关史实。三国同盟是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在1882年5月20日在维也纳签订了同盟条约而形成的。核心国是德国。三国协约是英、法和俄三国在1907年签订的互相谅解和互相支持的协议下形成的另一个军事集团。核心国是英国。选择答案D。
---------------------------------
暂无
以上是2023年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六)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湖北省事业单位考试题,荆州市事业单位考试题,沙市区事业单位考试题,事业单位答案,事业单位解析,事业单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河南人事考试网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