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分校

您当前位置:河南人事考试网 > 热点资讯 > 2023年广东省东莞市凤岗镇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

2023年广东省东莞市凤岗镇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四)

2022-11-30 02:22:39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ha.huatu.com/gwy/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河南人事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2023年广东省东莞市凤岗镇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四),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河南华图微信公众号(hnhuatu),微信号:(hnht678) 。

2023年广东省东莞市凤岗镇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四)

1.

揭开了1925-1927年中国大革命序幕的标志事件是(        )

A、五卅运动

B、广东战争

C、香港海员罢工

D、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

 

A
 

大革命过程:1925年5月,以五卅运动为起点,掀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大革命高潮。在广东战争胜利后,1925年7月1日,国民政府在广州建立。
扩展知识

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得到了国际革命组织、海外华侨和各国人民的广泛同情和支援。在世界各地,有近100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举行集会和发起募捐,声援五卅运动。

在莫斯科举行了50万人的示威游行,声援中国人民的五卅运动,并为中国工人捐款。

1925年6月7日,日本30多个工人团体举行盛大演讲会,决议声援中国工人团体,同时向日本政府和资本家提出抗议。

英国工人阶级积极行动,阻止船、舰、车辆运输军火到中国。

五卅运动成为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五卅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起了巨大的发展作用,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在全国范围内为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并将国民革命推向高潮,从而揭开了1925年至1927年中国大革命的序幕。 [2]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五卅运动的斗争中受到很大锻炼,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干部,党组织也得到极大发展,在斗争实践中总结了宝贵的经验,为以后党领导大规模的群众斗争奠定了基础。

2.

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

答案

民族精神的核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扩展知识

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它的核心内容(基本思想)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此外,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敬老尊贤的伦理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及天人合一的和合精神等等,都是我们认识和把握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思想材料。

3.

1908年5月21日,来自法国各地的群众自发的在贝尔拉雪兹公墓墙上镶嵌了一大块理石碑,上面镌刻着“献给公社的死难者,1871年5月21﹣28日。”他们纪念的是
A. “五月流血周”
B. 里昂工人运动
C. 法国战败
D. 二月革命

  ---------------------------------

  正确答案

根据题干中关键信息“贝尔拉雪兹公墓”、“1871年5月21﹣28日”,可知他们纪念的是“五月流血周”。巴黎公社的最后阶段,1871年5月21~28日,近200名巴黎公社战士在巴黎东郊的贝尔﹣拉雪兹公墓与5000名敌军展开殊死搏斗,终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这就是悲壮的“五月流血周”。A符合题意。法国里昂工人运动发生在1831、1834年;法国战败是在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1870年7月19日,法国对普鲁士宣战,但战争开始后,法军接连败北。9月2日,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亲率近十万名法军在色当投降。9月4日,巴黎爆发革命,法国大资产阶级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帝国灭亡。但普军仍长驱直入。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皇帝,成立了德意志帝国。法国资产阶级政府请求停战。2月26日,双方在法国凡尔赛签订初步和约。5月10日在法兰克福签署了正式和约。这次战争使普鲁士(德国)完成德意志统一。所以C是错误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反战运动日益高涨。1917年3月8日至12日(俄历2月23日至27日),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的统治,二月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临时政府和苏维埃政权。所以D选项不正确。故选择A。

  ---------------------------------

  暂无

4.

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______.

  ---------------------------------

答案

相同

  ---------------------------------

解析:

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都表示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小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因此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

故答案为:相同.

5.

  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 )。

  A.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B.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C.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D.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

  【正确答案】A

  ---------------------------------

  解析

  本题考查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首先确立了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成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故本题选A。

6.

 

花茶的种类是根据什么命名的?()

A民间流传

B加入的鲜花

  ---------------------------------

答案

B

  ---------------------------------

解析:

花茶的种类大多是根据制作花茶时所用的原料来命名

扩展知识

花茶(Scented tea),又名香片, 即将植物的花或叶或其果实泡制而成的茶,是中国特有的一类再加工茶。花茶的种类描述了各类花茶的效果和食用禁忌。

7.莫格在《他说的仍在实行》一文中指出:“和柏拉图一样,孔子认为‘明君’治国可以创造一个好的社会。”“他们都是成功的教育家,但在推行自己的政冶理想上,也都是失败的政治家。”柏拉图和孔子成为“失败的政治家”的根本原因在于二人的思想( ) A.未能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缺乏思辩化和系统性
C.与当时的现实政治脱节
D.治国实践中遭致失败

  ---------------------------------

  正确答案

试题解析:材料中‘明君’治国可以创造一个好的社会。”“他们都是成功的教育家,但在推行自己的政冶理想上,也都是失败的政治家。”,说明当时他们的思想与现实差距较大;A、B、D项不符合史实;故选C。

  ---------------------------------

  暂无

8.

20世纪50年代我国取得外交成就主要有
①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推动万隆会议的成功
③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正确答案

试题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1954年,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外长,在瑞士的日内瓦举行会议。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1955年,有共同遭遇的亚非29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在印尼的万隆举行国际会议。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周恩来鲜明地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①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1971年,排除。因此选择B。

  ---------------------------------

  暂无

9.

习近平指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尊重规律,摒弃征服水、征服自然的冲动思想。“禹之决渎也,因水以为师。” 大禹之所以能成功治理水患,原因在于尊重规律,这说明:

①.认识规律就能达到创造世界的目的

②.掌握和尊重规律才能避免主观盲动

③.根据规律特点利用规律才能造福人类

④.按规律办事就不能改变其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答案:

 

C

  ---------------------------------

解析:

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但并不是认识世界就能改造世界,因而A说法错误。尊重规律、摈弃征服水、征服自然的冲动思想,“禹之决渎也,因水以为师。”这说明掌握和尊重规律才能避免主观盲动,也就是说根据规律特点利用规律才能造福人类,②③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人们可以在尊重、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④错误。故本题答案为C。

知识扩展:

意识不是这种状态的产物,意识也跟主观完全没有关系。我们所说的意识其实是有关事物的意识,而且是事物直接提供给我们的这种状态。这种状态既不是主观,也不是映象。意识不过是事物显现出的状态,而我们在大脑里把这种状态通过文字或者语言表达出的这种东西。

10.

抗日战争对中国的内政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的政治格局在战争中悄然发生了重大变化,埋下了变革的种子。中国的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的表现是
A. 中国的抗日力量得以不断地壮大
B. 中国民主和革命的阵营不断壮大
C. 中国成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D. 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提升

  ---------------------------------

  正确答案

根据所学可知,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战场,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法西斯主义,提高了国际地位,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和常任理事国,与材料中“抗日战争对中国的内政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相符。故答案为C项。A项,中国的抗日力量不断壮大与材料中“中国的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无直接关联,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中国民主和革命出现一个新的不断壮大的阵营是指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组成的营垒,而工人阶级则代替资产阶级成了新式的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力量,排除;D项,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提升是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国的意义,与材料中“中国的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不符,排除。

  ---------------------------------

  暂无

  以上是2023年广东省东莞市凤岗镇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四)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广东省事业单位考试题,东莞市事业单位考试题,凤岗镇事业单位考试题,事业单位答案,事业单位解析,事业单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河南人事考试网频道。

时政热点

本文标签: (编辑:河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2023国考华图帮订房_河南华图教育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