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分校

您当前位置:河南人事考试网 > 热点资讯 > 2023年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

2023年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五)

2022-11-30 02:05:52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ha.huatu.com/gwy/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河南人事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2023年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五),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河南华图微信公众号(hnhuatu),微信号:(hnht678) 。

2023年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五)

1.

画细胞结构图时,图中较暗地方的表示方法应是(     )

A.用铅笔涂抹B.用钢笔涂抹C.用铅笔点上细密的点D.用斜线表示

  ---------------------------------

答案

C

试题分析:

画细胞结构图时,图中较暗地方的表示方法应是用铅笔点上细密的点,而不是涂抹、画斜线等方法,也不能用钢笔等,选C

考点名称: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图为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植物细胞组成部分的功能:

1.细胞壁:

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的显著特征之一,包围在植物细胞最外面,它的主要功能是对细胞膜及其以内结构起支持、保护的作用,细胞壁的成分是纤维素,比较“坚硬”。

2.细胞膜:

细胞膜是一层极薄的膜,它紧贴细胞壁,在正常的情况下很难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细胞膜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细胞膜有以下功能:

①控制物质的进出;

②接受、传递外界信号;

③抵御病菌侵入等。

2.

《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多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
A.无产阶级政权的初步建立
B.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国际工人运动取得了最后胜利

  ---------------------------------

  正确答案

本题考查学生对《共产党宣言》的准确把握,联系已学知识可知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由此分析可知C符合题意,故选C。

  ---------------------------------

  暂无

3.

从农村到城市,是每一个农村人的梦想,实现这个梦想,谈何又容易。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进城》阅读答案 ,供大家查阅。

《进城》阅读原文

(1)那天早晨,一棵百年古树正像往常一样,站在村外的原野上,沐浴阳光,呼吸清新的空气,与白云招手,与春风嬉戏。

(2)突然来了一群人和一些车。几个人围着它指指划划。还没等它明白是咋回事,挖掘机就轰隆隆开过来,围着它开始一铲一铲挖土。不一会儿,它四周就被挖空了,自己深扎在泥土里的根渐渐暴露出来。

(3)它害怕了,大喊着:“不要这样,不要这样!”但没人听见它的喊声。

(4)当它所有的根都被暴露出来时,挖掘机将巨大的铲子伸过来,插入它身下,将它连同它身下的部分泥土铲起来,恶狠狠地把它摔在了地面上。接着,又有人将它带着泥土,用塑料袋裹住根部,然后再用绳子将枝干绑起来。吊车呜呜开动,勾住它,颤悠悠地将它吊进一辆大车里。

(5)“你们要干什么,你们要干什么?你们为什么要这样伤害我?”它大喊着,但始终没人听得到。

(6)它终于躺倒在车里,全身颤栗着流下了伤心的泪,尽管这泪,没人看得到。

(7)汽车颠簸着,驶出了这片原野,驶出了它曾经站立了上百年的土地。

(8)它看见车驶上铺着黑油子的路,风驰电掣,驶向未知的远方——它离故土越来越远了。

(9)车驶进了高楼林立的城市,在一处宽阔的厂区广场上停了下来。等在那里的吊车伸出长长的手臂,鲁莽地将它从车里吊了出来,放进一个早已挖好的树坑里。

(10)从此,它在这个地方安下了家。脱离了原野故土的滋润,它水土不服,一直病恹恹的。几位穿绿色衣服的人天天围着它转,给它打上了吊瓶输液。后来,它知道,他们都是负责厂区绿化的工人。

(11)渐渐地,它的枝叶开始复苏。

(12)它开始打量这个叫做繁华都市的地方:座座的高楼、穿梭的轿车、五彩的灯光、络绎不绝的人流……真是一派热闹繁华的景象。但是,它始终有“身在异乡为异客”的感觉。

(13)它开始想念那片原野了,想念那里的草地,那里的野花,那些常栖息在它身上的鸟儿,还有那只经常奔跑过它身边的野兔。但,已经回不去了……从今以后它再也听不见林中的鸟鸣,也闻不到原野的芬芳,只得默默地、孤独地将根扎在异乡的泥土里了。

(14)每天,广场上都会来很多人,唱歌的,跳舞的,散步的,干什么的都有。有些人会围着它看,指着它苍劲的枝,幽绿的叶,称赞着什么。

(15)一天一天,它对自己被强行移植的抱怨,渐渐少了些。有时它也想过:一棵树,不论站在哪里,都有其存在的意义;或者是做家具,或者被当做柴烧,或者仅仅是为这个星球增添一些绿意。然而,它还是每天都在尽力地将目光越过层层高楼,深情地眺望着故土所在的方向。

(16)有一天早晨,一个小女孩围着它拍照,看着镜头里的图像,小女孩兴奋地向身边的母亲嚷着:“妈妈,看啊,树叶上有露珠,多美啊!”

(17)也许,小女孩永远都不会知道,那晶莹的露珠,一滴一滴,都是它思乡的泪。

(本文有改动)

《进城》阅读题目

1.填空:这篇文章以第 人称的口吻,按 顺序,主要运用 ③ 、 ④ 这两种表达方式,介绍了一棵百年古树被⑤(填2至4字)这件事。(5分)

2.第⑩段中加点词“只得”,表现了这棵树当时怎样的心情?(2分)

3.第15段中画线句子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请以积极的人生态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和理解。(3分)

4.阅读上文,联系课文《那树》进行分析比较,选出下列四项中表述不恰当的一项:(2分)

A.两篇文章都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从自然的生存到有情的生命,赋予了“树”以真实的性灵,以两棵树不幸的命运来敲击读者内心的感知。

B.两篇文章都表达了由“树”的命运所引发的深重思考和感慨。《那树》认为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一棵进城的古树》认为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人们不要违背“树”的意愿,强行改变“树”的命运,否则我们可能会顾此失彼。

C.两篇文章的语言形象生动,有的词语充满了强烈的感情色彩,有些句子凝练含蓄,引人深思,作者用细腻的笔触表现了自己的情感态度。

D.两篇文章从体裁来看,都是小说。不同点在于:《那树》写的是一棵大树长年造福于人类,最终又被人类伐倒的故事;而《一棵进城的古树》则是从环保的角度写了一棵古树远离家乡后,欣然为美化城市做贡献的感人故事。

  ---------------------------------

参考答案:

1、(5分)①三 ②时间 ③记叙 ④描写 ⑤移栽进城

2、(2分)表现了它无奈、绝望、伤心的心情(失望、苦闷、憋屈)。(任意答出两点即可)

3、(3分)这句话以乐观积极的情绪鼓舞我们:抱怨改变不了命运,不论在哪里,都应该发光发热,因为最有意义的人生是履行职责、作出贡献的人生,所以我们要找准自己人生坐标,在自己现有的位置上实现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演绎多彩人生。

4.

关于“冷战结束”与“欧洲统一”的关系,几位同学的看法存在明显分歧,符合事实的是(  )
A.周原:“冷战结束”为“欧洲统一”是供了历史机遇
B.齐涛:“冷战结束”延缓了“欧洲统一”的历史进程
C.宋军:“冷战结束”与“欧洲统一”没有任何关联
D.唐松:“欧洲统一”是“冷战结束”的前提条件

  ---------------------------------

  正确答案

根据所学,欧洲国家被分为受美国控制的西欧和被苏联控制的东欧是由于美苏冷战的结果,所以冷战的结束为欧洲的统一提供给了机遇,所以A正确,BCD错误。

  ---------------------------------

  暂无

5.

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棱长是( )的正方体,体积是1平方分米;体积是1立方米的正方体,棱长是( ).

  ---------------------------------

答案

体积是1立方厘米;一分米:一米

  ---------------------------------

解析:

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1立方厘米 );棱长是( 1分米 )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体积是1立方米的正方体,棱长是( 1米 ).

6.

对于重庆谈判,有人说成功了,有人说失败了。下列哪一史实说明重庆谈判的失败( )
A.签订《双十协定》
B.在重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C.全面内战的爆发
D.对解放区发起重点进攻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重庆谈判本来就是蒋介石施展的假和谈真备战的政治骗局,谈判中毫无诚意,虽然签定了《双十协定》,却始终不承认解放区的政权和军队。蒋介石要打内战的方针早已确定,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不久便撕毁了《双十协定》,于1946年6月向中原解放区大举进犯,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反革命内战。内战的爆发证明谈判无效,协定无效。所以答案选D

  ---------------------------------

  暂无

7.

在郑和第三次下西洋的时候,明成祖给了他一封敕书:恪遵朕言,循礼安分,毋得违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材料说明郑和船队远航的使命是(  )
A.国力的宣扬
B.贸易的促进
C.航线的开拓
D.和平的传播

  ---------------------------------

  正确答案

根据材料“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可知,材料说明郑和船队远航的使命是和平的传播。1405年﹣1433年,明政府为了和平的传播,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船队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大海域之间,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D符合题意;国力的宣扬是郑和下西洋是使命之一,但材料未涉及,A不符合题意;贸易的促进、航线的开拓是郑和下西洋的作用,BC不符合题意。所以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

  暂无

8.下列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
②“中华(民国)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政体虽更,民彝无改”
③“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
④“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③②④

  ---------------------------------

  正确答案

试题根据所学第①项反映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王韬等的主张,主张在政治上进行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第②项根据所学,反映了1913年袁世凯尊孔复古的言论;第③项从材料“俄罗斯今日之事变”可以了解到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李大钊等思想家积极宣传,材料是1918年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中的一句;第④项材料主张用科学与人权,使中国摆脱“蒙昧时代”,反映了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的思想主张。据此按先后顺序排列选B项。

  ---------------------------------

  暂无

9.

“随着欧洲大航海时代的来临,各国都想通过航海获得更多黄金,荷兰在当时被称为海上霸主,海军实力可见一斑。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海上强国,在和最后一个王朝的汉人交战中,节节败退,竟全军覆没。”这位“汉人”的功绩是
A.收复台湾
B.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
C.打败噶尔丹,平定叛乱
D.七次下“西洋”

  ---------------------------------

  正确答案

依据题干信息“荷兰”“ 最后一个王朝的汉人交战中,全军覆没”分析可知,这位“汉人”是郑成功。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占领了台湾并实行殖民统治。清初,在福建沿海坚持抗清的郑成功,决心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1662年,经过8个月的围攻,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被荷兰占据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所以郑成功的功绩是收复台湾,A项符合题意;BC项与康熙帝有关,D项与郑和有关。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

  暂无

10.

1919年5月,北京大学等校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举行游行示威,高呼“外争主权,内惩国贼”。这实际上反映了近代中国人民

A.建立资本主义的意愿

B.实现社会主义的理想

C.对民族主义的诉求

D.追求自由主义的愿望

  ---------------------------------

答案:

C

  ---------------------------------

解析:

本题考查了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的一场学生运动,以及包括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学生高呼“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反映了近代中国人民对民族主义的诉求,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从而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以上是2023年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五)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湖南省事业单位考试题,常德市事业单位考试题,石门县事业单位考试题,事业单位答案,事业单位解析,事业单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河南人事考试网频道。

时政热点

本文标签: (编辑:河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2023国考华图帮订房_河南华图教育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