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分校

您当前位置:河南人事考试网 > 热点资讯 > 2023年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

2023年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四)

2022-11-30 02:05:24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ha.huatu.com/gwy/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河南人事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2023年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四),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河南华图微信公众号(hnhuatu),微信号:(hnht678) 。

2023年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四)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据估算,1920年,旧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三种资本所占的比重,外国资本70.4%,官僚资本1.14%,民族资本18.2%,1936年,外国资本78.3%,官僚资本5.4%,民族资本16.3%,1949年,外国资本10%,官僚资本72%,民族资本18%。也就是说,民族资本始终只占18%左右,未能超过1/5的水平。l956年1月,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民族资本家荣民企业继承人荣毅仁说:“通过我经过的道路,我自己认识到,走这个(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出路。”

——摘编自姜铎《资本主义此路不通——旧中国民族资本发展中的历史教训》

根据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史实对该观点进行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答案解析】

示例

观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必然选择。

说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到了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重重压迫,发展处境困难,无法实现中国的富强。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越来越不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只有加快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解放被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束缚的生产力,才能适应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要求,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详解】本题属于开放题,依据材料中信息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必然选择”等提取观点。第二问论证结合近现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到了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重重压迫,发展处境困难,无法实现中国的富强。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越来越不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等归纳论证,并说明结论即可。

2.

1953﹣1956年,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下面不能反映这一历史事件的词汇是(  )
A. 生产合作社
B. 赎买
C. 公私合营
D. 保家卫国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三大改造的相关知识,对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参加生产合作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公私合营,独特政策是和平赎买的政策,大包干是在改革开放时期,所以答案是D。

  ---------------------------------

  暂无

3.

清明公祭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的盛典。多年来前来拜祭黄帝陵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华侨已逾百万人次。从文明传承的角度看,这一盛典(  )

A念祖思亲,加强宗族间的互动与联系

B追本溯源,弘扬光大民族精神

C传承孝道,增加汉文明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D共建精神家园,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

答案:B

  ---------------------------------

解析:

“中华民族的盛典。多年来前来拜祭黄帝陵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华侨”,不是局限在“宗族间”层面上,而是“从文明传承的角度看”,故A项错误;

“中华民族的盛典”,体现了中华文明传承,故B项正确;

“中华民族”不能等同于汉文明,故C项错误;

“海外华人华侨”拜祭黄帝陵是弘扬民族精神,不等同于国家的统一,故D项错误。

4.

1949年10月,《纽约时报》刊发美国国务院对西藏的政策:“依据当前亚洲形势,美国国务院有可能能承认西藏是独立国家……中共声明他们将控制西藏,一旦成功,中国边界将展至印度,那么非社会土义国家将不会坐视不管。”这表明美国
A.长期奉行分裂中国的政策
B.试图扶持印度来压制中国
C.以遇制共产主义为外交目标
D.借支持西藏独立对新中国施压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反映的是1949年10月美国国务院对西藏的政策,并强调“依据当前亚洲形势”,所以体现不出美国“长期”奉行分裂中国的政策,故A项错误;虽然美国强调“非社会土义国家将不会坐视不管”,但材料并没有信息表明美国试图扶持印度来压制中国,故B项错误;由材料“中共声明他们将控制西藏,一旦成功,中国边界将展至印度”可知,美国担心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会对印度等国家产生影响,使社会主义力量进一步发展壮大,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信息表明西藏要求独立,所以美国支持西藏独立也是缺乏事实依据的,故D项错误。

  ---------------------------------

  暂无

5.

马丁·路德决心将拉丁文版本的《圣经》翻译成德语。面对德国方言林立的状况,他“不得不去问一问在家里的母亲们,问一问在胡同里的孩子们,问一问集市上的贩夫走卒,要亲眼看一看他们在谈论时是如何开口的,并按此进行翻译”。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使人人可以阅读和理解《圣经》
B.建立民族教会
C.推动德语的统一和德意志民族的形成
D.清除神学束缚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马丁·路德……翻译成德语”、“要亲眼看一看他们在谈论时是如何开口的,并按此进行翻译”等,马丁·路德这样做,即体现让《圣经》“通俗易懂”,让德国人民更好的阅读和理解《圣经》,A项表述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故选A项。

  ---------------------------------

  解析同上

6.

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______________.

  ---------------------------------

答案

丙酮酸

  ---------------------------------

解析:

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  第一阶段:葡萄糖+酶=2丙酮酸+2ATP+4【H】+热能场所:细胞质基质

7.

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效后,党和国家又着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至于城市改革怎么改?党中央回答:“农村改革是权利下放,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要权利下放,下放给企业,下放给基层。“由此可知,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口是
A. 扩大企业自主权
B. 所有制结构改革
C. 发展承包经营
D. 实行“按劳分配”

  ---------------------------------

  正确答案

依据“农村改革是权利下放,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要权利下放,下放给企业,下放给基层。”结合课本所学,改革开放后,在农村改革取得成功后,我国对城市进行改革,城市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的自主权。A项符合题意;BC两项是经济体制改革,材料不能体现,不合题意;“按劳分配”也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措施,但不是突破口,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

  ---------------------------------

  暂无

8.

“近代化”是研究中国历史经常见到的词语。百度词条对此解释:近代化就是指资本主义化。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商品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下列观点与近代化理念背道而驰的有

①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②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砍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
③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
④立宪政体,取决公论;上下议院,实为行政之本
⑤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的一切黑暗
A. ②
B.
①②
C. ③④⑤
D.
①②③⑤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B是错误的;①是封建顽固派的主张,反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主张原封不动的维护清朝统治;②义和团运动时期的主张,对西方的事物全面否定,排斥西方先进的文明。①②与近代化背道而驰,③是主张引进机器设备,④主张学习西方民主制度,⑤主张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思潮,因此B符合题意。

  ---------------------------------

  暂无

9.

为了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国情相结合,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B.1980年,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C.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对“一国两制”的构想进行了全面阐述
D.1997年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第一次成功运用

  ---------------------------------

  正确答案

本题考查考生对基本史实的识记能力,1981年9月,全国人大委员长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

  暂无

10.

中国史上最具争议篡位者?

A.胡亥

B.王莽

C.曹丕

D.杨坚

  ---------------------------------

答案

B

  ---------------------------------

解析:

王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王莽是一位在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古代史学家以“正统”的观念,认为其是篡位的“巨奸”。但近代帝制结束之后,王莽被很多史学家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社会改革家”。认为他是一个有远见而无私的社会改革者。胡适认为他是1900年前的社会主义皇帝。王莽统治末期,天下大乱。公元23年(新莽地皇四年),更始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乱军之中,新朝灭亡。王莽共在位15年,卒年69岁,而新朝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短命朝代之一,而他的王朝的灭亡,也主要归功于他那大胆而又失败的改革,甚至后来被笑称他是疑似穿越的帝王,同时也是因此,王莽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争议的“篡位者”。

扩展知识

三新朝开国皇帝王莽

王莽为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员,承汉朝外戚掌权的传统,他从外戚逐渐走上权臣的道路。王莽为人谦逊,礼贤下士,并且有大义灭亲的品德,因此一步步地从一个普通的外威子弟上升为权臣家族的掌门人,最终凭借极高的美誉度,以不流血宫廷政变的形式,成为中国封建皇权时代第二个帝位篡夺者。

  以上是2023年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四)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广东省事业单位考试题,湛江市事业单位考试题,雷州市事业单位考试题,事业单位答案,事业单位解析,事业单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河南人事考试网频道。

时政热点

本文标签: (编辑:河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2023国考华图帮订房_河南华图教育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