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分校

您当前位置:河南人事考试网 > 热点资讯 > 2023年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

2023年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二)

2022-11-30 02:04:25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ha.huatu.com/gwy/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河南人事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2023年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二),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河南华图微信公众号(hnhuatu),微信号:(hnht678) 。

2023年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二)

1.

在日本国家面临危机的情况下,首先放弃排斥外国影响的做法,转而接受西方先进技术和思想的是
A.天皇
B.大名
C.将军
D.武士

  ---------------------------------

  正确答案

(1)答案:美国军舰闯入日本港口,强迫日本开埠通商;或者说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日本被迫开放通商口岸。
(2)答题示例:明治维新,或者说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或者说改革、维新变法等。
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要转折点。
(3)答题示例: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科技文化成果或资本主义文明等。(2分)
(4)答题示例:一个国家要强大,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注重改革,不改革死路一条,美国黑船驶进日本,促使其改革,于是日本崛起了;二要擅长学习西方先进制度和文明成果;三要注重对外开放,全方位求知识于世界;四要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五要注重科技创新,走科教兴国之路等。


(1)材料一中提到的大约在150年前,日本遭遇的巨大生存危机指的是什么?
此题考查学生结合所学世界历史知识,对所给材料进行阅读、分析的能力。注意关键词语“大约在150年前”“ 岛国日本”。
(2)面对这一危机,日本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是什么?
本题是对历史事实的考查,在(1)小题的基础上进一步解释其改革内容。
(3)阅读材料二后,你认为“日本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具体指的是什么?
此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课文中由此知识点。
(4)谈谈两则材料带给你哪些启示?
此题是明治维新改革的意义的另一种问法。学生应很易理解。

  ---------------------------------

  暂无

2.

1937年8月,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下辖的师是()

A.115师

B.120师

C.125师

D.129师

  ---------------------------------

答案

ABD

  ---------------------------------

解析:

八路军下辖三个师,即林彪的一一五师、贺龙的一二0师、刘伯承的一二九师,师辖旅,旅辖团;从兵力上看,八路军成立时共45000余人,其中一一五师15000人,一二0师14000人,一二九师13000人,八路军总部直属3000人。

扩展知识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将序驻陕甘宁边区的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后改为十八集团军,朱德、彭德怀任正副总指挥。

3.

生物实验中常用盐酸处理实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盐酸解离根尖的同时也为龙胆紫染色创造酸性环境

  B.盐酸处理染色质能促进DNA与派洛宁(吡罗红)结合

  C.盐酸浓度过高会破坏过氧化氢酶的空间结构导致其失活

  D.盐酸处理细胞有利于健那绿(詹纳斯绿)对线粒体染色

  ---------------------------------

解析 考查教材实验,侧重“理解实验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能力。盐酸解离根尖使细胞分离,酸性环境会干扰龙胆紫(碱性染料)染色,因此需要漂洗掉。盐酸处理染色质能促进DNA与甲基绿结合。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强酸使过氧化氢酶(蛋白质)空间结构破坏而变性失活。健那绿是活细胞染料,不能用盐酸杀死细胞。

答案:C

4.

北方移民南下后,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部分移民到达岭南一带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黄河中下游地区
C.长江中游地区
D.黄河中游地区

  ---------------------------------

  正确答案

一、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移民——永嘉南迁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移民,从晋怀帝永嘉年间到南朝宋元嘉年间(307—453年),南迁移民的高潮有四次,移民总数有700万。
第一次:永嘉初,今河北(以下提到的省名均系今名)、山东、山西、河南以及江苏、安徽二省淮北部分的流民相继渡淮河、长江南迁。东晋元帝太兴三年(320年)在建康设置了第一个侨县——怀德县,以安置流民。以后.又陆续设置了徐、兖、幽、冀、青、并、司诸侨州郡县于长江南北。
第二次:东晋成帝初(326年后),江淮间大乱.淮南居民以及原来侨居在淮南的北方人纷纷渡长江南迁。
第三次:东晋成帝末(362——365年)及以后一二十年间,中原战乱不断,关中所遭破坏尤其严重,今陕西、甘肃境内的人口南迁汉水流域,一部分进入四川盆地。
第四次: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424—453年)和明帝泰始年间(465—471年),一度由宋武帝收复的中原地区重新失陷,淮北各州也由北魏占领,大量人口渡淮南迁,因而在淮南新设了司、兖、徐、青等侨州及其他一些侨郡县。氐人的战乱还迫使关陇流民南迁汉水流域和四川北部。
这几次移民高潮历时100多年,移民南迁的路线主要有东西二线:
东线:以循邗沟和淮河流域东南向的支流为主,向东南方向迁移,因此处于邗沟南端的今江苏扬州及其长江对岸的今镇江、常州一带成为山东及苏北移民的集合地,河南人也大多向东南迁入安徽,而不是向正南进入湖北。
西线:水路是循汉水南下,所以沿汉水的南郑(今陕西汉中)和襄阳成为移民重要的集散地。陆路则取金牛道(南栈道)进入四川。
按今地划分,接受移民最多的是江苏省,在今南京、镇江、常州一带最为集中,苏北地区则以扬州、淮阴等地为主。移民的来源,山东占了一半以上,其次是河北、河南、山西、陕西,本省和安徽的淮北部分也是移民来源之一。
第二位是安徽。其境内的移民来自北方,以河南为最大部分,其次为河北、山东、山西。本省淮北的移民也占相当大的比例,少部分来自江苏北部。侨郡县大多散处于江淮之间,江南仅在今芜湖附近。
湖北境内长江上游今江陵、松滋一带的移民主要来自山西、陕西、河南,少量来自安徽和江苏的淮河流域。长江下游今武昌、黄梅一带的移民大多来自河南,也有一些安徽淮北的移民。但湖北接受移民的主要地区还是汉水流域,上自今郧西、竹溪,下至今宜城、钟祥,而以襄阳为中心。来自陕西的移民数量最多,其次是河南、甘肃,再次为河北、山西、安徽、四川。
江西、湖南二省距中原已远,移民到达的较少,仅在北部一小部分设置了几个侨县。
河南南部淮河流域也设有若干侨县,主要安置本省北部流民,其中也有少数来自陕西、甘肃及本省南部邻区。
陕西秦岭以南的汉中地区安置的移民几乎都是来自甘肃、四川和本省北部。
山东今黄河以东南地区因一度为南朝宋所有,所以也曾设置侨州郡县,接纳的移民以河北的为主,其余为河南北部及山西移民。

二、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大移民——安史乱后中原汉族的南迁
李白《永王东巡歌》诗云:“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安史乱后中原汉族的南迁历时一个半世纪,直到北宋初年,南迁路线主要有东、中、西二路。人数不可考,但完成了中国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
东路:自华北平原进人淮南、江南,尔后主要经皖南、浙西金衢盆地进入江西。再分二支,一支南下岭南;一支翻越武夷山进入福建。东路以当时全国交通命脉大运河为主干,兼用汴河、泗水等河流,构成一条宽阔的西北—东南向的水运交通带,将华北平原与淮南、江南连接起来,并向南延伸到江西、福建等地。
中路:自关中和华北平原西部进入今南阳、襄阳一带,尔后南下,穿过湖北南部和湖南全境,进入岭南。此路北面分别连接首部长安和东都洛阳。从洛阳沿伏牛山东麓南行,道路较为平坦,到南阳或襄阳后,即可乘船沿汉水南下。从长安到荆襄,先走陆路,越过商山后即可顺流南下襄阳。
西路:自关中越秦岭进入汉中地区和四川盆地,需经褒斜道、子午道等栈道。这些道路崎岖难行,但因与长安近在咫尺,一旦都城危急,统治者仍不得不率领文武百官、平民百姓踏上艰难的旅途。

三、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大移民——靖康乱后的南迁
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大移民,持续—个半世纪,其中规模较大、人数较集中的迁移大致有七个阶段。
第一阶段,靖康元年至绍兴十一年(1126—1141年)。靖康以后北方人民南迁以本阶段人数最多,短短十余年,“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绍兴十一年,宋金和约达成,和约规定南宋不得接收金朝“逃亡之人”,南迁的浪潮始告消退。
第二阶段,绍兴三十一年至隆兴二年(1161—1164年)。金主完颜亮破坏宋金和约,大举南侵。
第三阶段,开禧二年至嘉定元年(1206一1208年)。
第四阶段,嘉定十年至十七年(1217一1224年)。
嘉定七年(金贞佑二年),因受蒙古军队威胁,金朝自中都(今北京)迁都南京(今河南开封市),并于十年大举攻宋。南宋则发檄招喻金朝军民。嘉定十七年,金向宋求和,派官至光州声明更不南下。
第五阶段,绍定四年至端平元年(1231一1234年)。
第六阶段,端平二年至景定元年(1235—1260年)。
第七阶段,德佑二年至宋亡(1276——1279年)。
此次南迁路线与安史乱后中原汉族的南迁路线相同,南迁大约500万。
南宋内部的移民:(一)是江西路、两浙路福建路迁入淮南东、西路。(二)是福建外迁潮州、梅州,广东西部沿海、海南岛沿海、广西沿海,以及澎湖和温州。(三)是江西西移湖南,其次北移湖北鄂东山区和江汉平原边缘及安徽宿松。(四)是江西东南及福建西南汀州客家南迁广东东部梅州。

  ---------------------------------

  暂无

5.

对后世影响巨大的元朝地方行政制度是
A.郡县制
B.郡国制
C.刺史制
D.行省制

  ---------------------------------

  正确答案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建立了幅员空前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三次大一统局面。为了对地方进行有效管辖和统治,它开创的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地方行政制度是行省制度。由于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元世祖忽必烈开创行省制度,在中央设置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关,并直接管辖大都及周围地区。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由中央委派官员掌管省内军政大权。行省以下设有路,府,州,县。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我国省级行政单位就是从元朝开始的,选项D符合题意;郡县制是在秦朝实行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郡国制是在西汉时期实行,选项B不符合题意;刺史制实行是在西汉汉武帝时期,选项C不符合题意。故选:D。

  ---------------------------------

  暂无

6.

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卢沟桥事变的爆发

D.中共七大的召开

 

  ---------------------------------

答案: B

扩展知识

1936年12月12日,为挽救民族危亡、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毅然在临潼对蒋介石实行“兵谏”,扣留来陕督战的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亦称双十二事变。提出抗日救国八项政治主张,逼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等人的努力下,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六项主张,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奠定了基础。

7.

有学者指出:“关于事实评价,有证据辨其真伪即可。然而对于价值评价却和当前人的价值取向及人们的需要有关。”以下价值取向与当时需要相符的是( )
A.马克思:“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B.麦克哈特:马丁路德“发动了宗教改革运动,导致新教的产生。”
C.严复:自然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社会发展“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D.杨凤城:新中国“大体上到1956年前后文化转型初步告成。”

  ---------------------------------

  正确答案

试题解析:“火药、指南针、印刷术”推动欧洲社会转型是在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时期,马克思宣传社会主义思想,其价值取向与当时需要不符,A项排除;B项中的观点属于事实评价,体现不出作者的价值取向,排除;严复宣传进化论学说,是为传播维新思想服务,其价值取向与当时中国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相符,C项正确;D项表述的是新中国文化转型,1956年前后的时代需要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其价值取向体现不出当时需要,D项排除。故选C。

  ---------------------------------

  暂无

8.

默写。

(1) 《醉翁亭记> 中描写春夏景色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岳阳楼记》中与“进亦忧,退亦忧”相照应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己亥杂诗》以落花为喻,表明心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忧国忧民情思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

(5)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知识点

诗文背诵的定义

古诗文:

是我们中华民族最灿烂的明珠,源远流长的古诗文是祖国文化经久不衰的瑰宝。那一曲曲动人心弦的诗词给了我们美好的享受;

那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给了我们无尽的教益。正因如此,古诗文背诵默写也作为中考必考的范围。

诗文背诵的知识扩展

古诗词默写、课文默写、名篇名段默写以及对内容的理解性默写。

9.

1958年末,全国职工总数达4532万人,比1957年末增加了2082万人。1960年下半年,按照中共中央一系列指示,各地迅速精简职工,1961~1962年我国共减少职工1887万人。这一措施
A. 有利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B. 彻底纠正了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C. 导致了社会商品供应不足
D. 改变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

  正确答案

据材料“1960年下半年……各地迅速精简职工……我国共减少职工1887万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导致国民经济失调,出现严重困难局面,精简职工有利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故A正确;B项错在“彻底”,故B错误;精简职工与社会商品供应不足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故C错误;当时我国仍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故D错误。故选A。

  ---------------------------------

  暂无

10.

1940年8月,八路军在(         )向日军发起大规模攻击,史称“百团大战”。

A. 华北

B. 华中

C. 华东

D. 华南

  ---------------------------------

答案

A
解析

1940年8月,八路军在华北向日军发起大规模攻击,覆盖了整个华北地区的主要交通线,史称“百团大战”。
扩展知识

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敌华北方面军的“囚笼政策”,对日军震动极大。经过这一战役,日军内部进行了深刻的反省,总结经验教训,对情报机构进行了空前的改革和加强,进一步明确了在华北作战以八路军为重点的指导思想 。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把此役称为挖心战,每年8月20日,作为挖心战纪念日。

百团大战推迟了日本的南进步伐 ,但由于战役规模和持续时间,都超过了部队和根据地补给能力的限度,部队消耗过大,在日军报复“扫荡”时,已相当疲劳,因此对日军打击不力,使根据地遭到严重的摧残和破坏  ,加重了以后的困难。在有些地区,如太岳、平西抗日根据地,开始出现缩小现象。正因如此,中共党内关于应否发动百团大战发生争议。在华北座谈会上,百团大战问题被提出讨论,并受到尖锐指责。

百团大战以华北的胜利影响全国战局,制止国民党内存在的妥协危机;同时百团大战的发动加强国民党团结的目的。百团大战在华北予日军以重大打击,直接减轻了日军对国民党战场的压力,使日本企图利用德、意胜利的形势加大对国民党军事压力,以彻底解决“中国事变”的方针落空;在政治上,打破了国民党散布的“八路军游而不击”、“专打友军”的谣言。

百团大战是抗战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它打出了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在战略上有力地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百团大战的胜利,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百团大战是在中国抗战处于困难、妥协投降空气甚浓的时候取得重大胜利的,具有重大的军事和政治意义。它钳制了大批在华日军,1941年初日军又将第17、第33师由华中调往华北 ,从而进一步减轻了华中正面战场的压力;极大地鼓舞了民心士气,百团大战的捷报传开之后 ,举国上下一片欢腾,报社电台相继发表社论、社评,各地纷纷举行祝捷会、庆功会,群情振奋,增强了战胜困难的勇气,遏制了妥协投降的暗流,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到底的信心;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声威,揭破了八路军“游而不击”等谎言,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是抗日的中流砥柱,是争取抗战胜利的希望所在。 

  以上是2023年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二)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湖北省事业单位考试题,荆门市事业单位考试题,掇刀区事业单位考试题,事业单位答案,事业单位解析,事业单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河南人事考试网频道。

时政热点

本文标签: (编辑:河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2023国考华图帮订房_河南华图教育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