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分校

您当前位置:河南人事考试网 > 热点资讯 > 2023年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

2023年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一)

2022-11-30 01:48:17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ha.huatu.com/gwy/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河南人事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2023年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一),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河南华图微信公众号(hnhuatu),微信号:(hnht678) 。

2023年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一)

1.

政治口号是政党.阶级等为实现政治目标提出的带纲领性.鼓动性的政治旗帜。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资产阶级革命派迅速放弃他们早先提出的“驱除鞑虏”主张,而主张“五族共和”,“五族平等”,旨在(   )

A .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B .突出清朝政权已土崩瓦解C .反映社会性质的根本变化D .强调中华民族的一致对外

  ---------------------------------

A

2.

【加试题】20世纪60代,有学者发表《由王谢墓志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从文章和书迹两个方面否定《兰亭序》是王羲之所作。后有人发表《〈兰亭序〉的真伪驳议》表示不同意见。对此,该学者又写了《〈驳议〉的商讨》以作回应。毛泽东当年对此形式颇表赞同。这种讨论方式说明( )
A.对历史真实性的追求重于对历史的价值判断是史学家的使命
B.学术争论以澄清事实为鹄的,并不承载还原历史真实的责任
C.历史学家应像其它社会科学一样提倡百家争鸣,而非定于一论
D.历史的价值判断往往导致历史学家对历史事实的倾向性选择

  ---------------------------------

  正确答案

由材料信息可知,对于《兰亭序》真伪性结论,学术界展开了争论,而这种争论得到了毛泽东的认可,这说明历史学界也应该百家争鸣,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关于哪一个更重要的信息,排除A项;由材料信息可知,学术争论显然承载着还原历史真实的责任,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倾向性选择”的信息,排除D项。

  ---------------------------------

  暂无

3.

  判断题

  当前素质教育的总目标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 )

  ---------------------------------

  正确答案:正确

  ---------------------------------

  [华图教育题目解析]:本题考查对素质教育的提出的教育法律法规的识记。《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故表述正确。

4.

中共一大选举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选毛泽东为中央局书记。

  ---------------------------------

答案:

  ---------------------------------

解析:

毛泽东应改为陈独秀。

考点:工人运动的高潮

安源路矿工人罢工:

安源路矿工人罢工是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中南方举行的主要罢工之一。1922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公会)宣告成立,为了要求承认俱乐部代表工人的权利和增加工资,9月,罢工开始。罢工工人提出要求保障工人的政治权利、改良工人待遇等17项条件。由于工人的英勇斗争和社会各界的声援,加上共产党在罢工中采取了恰当的斗争策略,在达到增加工资和承认工人俱乐部的目的后,就宣布罢工胜利,结束罢工。

京汉铁路大罢工:

1923年2月的京汉铁路大罢工是工人争取自由、争取人权的政治大罢工,是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的顶点。京汉铁路工人罢工,目的是争取京汉铁路总工会,主要领导人是张国焘、罗章龙。京汉铁路收入是直系军阀吴佩孚的军饷的主要来源之一。京汉铁路总工会原定于1923年2月1日在郑州举行成立大会。吴佩孚下令军方制止开会,捣毁总工会会所,会议无法举行。2月4日,京汉铁路2万余名工人举行了全路总同盟罢工,造成铁路瘫痪。2月7日,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吴佩孚调动军警在京汉铁路沿线血腥镇压屠杀罢工工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

“二七”惨案:

“二七”惨案是由京汉铁路大罢工中的吴佩孚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制造的惨案。1923年2月7日,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吴佩孚调动军警对汉口,郑州,长辛店罢工工人进行了血腥镇压,江岸分会委员长、共产党员林祥谦和武汉工团联合会的法律顾问、共产党员先后惨遭杀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

“二七”惨案后,全国工人运动转向低潮。血的教训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

1.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和凶残的,仅仅依靠工人阶级的单枪匹马,是无法战胜敌人,必须联合工人阶级和其他阶级,组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才能战胜国内外的一切敌人。

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工人没有起码的权利,革命依靠合法的罢工斗争是不可能获得胜利的,必须进行武装斗争。

工人运动的发展:

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以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以京汉铁路大罢工被镇压而结束。

5.

有学者认为,直到康乾盛世,中国的小农经济历经千年发展,已到了辉煌的极致。中国的GDP在晚清甚至达到了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然而这却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这说明此时中国( )
A.经济增长以传统的方式来实现
B.经济总量在世界处于落后地位
C.经济总量与劳动生产率在增长
D.经济类型和总量实现新的突破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关键词是“晚清”、“小农经济”、“没有发展的增长”。经济总量达到了世界第一位,但处于停滞发展的状态,经济增长以传统的方式来实现,故选A。B项错误,经济增长,但是劳动生产率并未提高;C项错误,与材料不符;D项错误,经济类型并未形成新的突破,还是以小农经济作为主导地位。

  ---------------------------------

  暂无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纷纷实行金融改革,放松外国银行准入。大部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国家和地区都给予外国银行国民待遇。纽约、伦敦,东京、巴黎、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地成为主要的证券交易中心。这主要说明当今世界
A.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B. 各国经济安全面临威胁
C. 知识经济进一步发展
D. 国际金融监管机制完善

  ---------------------------------

  正确答案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是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题干中反映的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的流动加快正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表现,故A正确;根据题干信息“世界各国纷纷实行金融改革,放松外国银行准入”反映了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的流动加快,没有突出各国经济安全面临威胁,故B错误;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生产、分配、使用基础上的经济。其核心是知识生产,本质是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与题干不符,排除C;题干强调的是各国的金融改革,促进全球化发展,D不符合题意。

  ---------------------------------

  暂无

7.

卫国戍边英雄获评五四奖章集体,五四青年奖章多久评一次?

  ---------------------------------

答案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是一年评选一次。这个奖章是共青团中央、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授予中国14至40周岁(年满14周岁、不满40周岁)优秀青年的最高荣誉。

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共同颁授第25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表彰青年中的优秀典型和模范代表。决定授予王殳凹等30名同志第25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授予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克冠行动”工作团队等14个青年集体第25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确认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群体等6个青年集体获第25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刘烨瑶等4名同志获第25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扩展知识

一、评选条件

1、年龄为14至40周岁的中国公民。

2、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

3、遵纪守法,品德高尚,作风正派。

4、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在本职岗位上取得突出成绩,具有良好的社会影响。

5、获得过省级“青年五四奖章”或其他省级以上荣誉。

8.战国历史波澜壮阔,战国时期的社会特点不包括( )
A. 改革盛行
B. 战争不断
C. 王室衰微
D. 国家统一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战国时期改革盛行(商鞅变法),战争不断(长平之战),周王室衰微,不包括国家统一,故选。所以答案选D

  ---------------------------------

  暂无

9.

最初加入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中不包括( )
A.俄罗斯联邦
B.外高加索联邦
C.爱沙尼亚
D.乌克兰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缩写СССР,是由15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组成的联邦制国家。1922年12月30日成立,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不包括爱沙尼亚。所以答案选C

  ---------------------------------

  暂无

10.

广播剧最早产生于英国。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诞生了《卧薪尝胆》《木兰从军》《文天祥》《史可法》《西施》《抱石投江》等一大批广播剧作品。这反映出当时
A.中国文化追赶世界潮流
B.历史学术研究空前发展
C.现实主义文学陷入低谷
D.文艺创作关注国家命运

  ---------------------------------

  正确答案

根据材料信息,最早产生于英国的广播剧在20世纪30年代初的中国广泛流行,中国此时诞生了一大批宣传历史上的不同时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的广播剧作品,这主要是因为随着日本的侵华,中国文艺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的结果,故D项符合题意;A项是现象,不是本质上反映的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历史学术研究,故B项排除;材料无法反映现实主义的发展状况,故C项排除。故选D。

  ---------------------------------

  暂无

  以上是2023年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一)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湖南省事业单位考试题,永州市事业单位考试题,双牌县事业单位考试题,事业单位答案,事业单位解析,事业单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河南人事考试网频道。

时政热点

本文标签: (编辑:河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2023国考华图帮订房_河南华图教育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