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30 00:55:28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ha.huatu.com/gwy/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河南人事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2023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四),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河南华图微信公众号(hnhuatu),微信号:(hnht678) 。
---------------------------------
正确答案
根据所学知识,西晋后期,匈奴等族乘汉族统治集团内乱之机起兵,西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向中原推进,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C符合题意;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发生在西晋后期, “三国鼎立”发生在三国时期,A不符合题意;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发生在西晋后期, “西晋建立”与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西晋后期不符,B不符合题意;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发生在西晋后期,“淝水之战”发生在东晋时期,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C。
---------------------------------
暂无
《三国演义》中有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下列哪一项不可能是当时的史实( )
A. 用“四诊法”为其号脉
B. 使用了外科手术
C. 查阅了《黄帝内经》
D. 参考了《本草纲目》
---------------------------------
正确答案
《本草纲目》是明朝医学家李时珍30余年心血的结晶,故D不可能在《三国演义》中出现,故D符合题意;“四诊法”是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发明的,故A有可能出现,不符合题意,故排除;东汉人华佗医术十分精湛,他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尊之为“外科鼻祖”,B有可能出现,不符合题意,故排除;《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医书中最早的典籍之一。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C有可能出现,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故选D。
---------------------------------
暂无
人体下列关节中,活动范围最大的是( )
A.肩关节 B.膝关节 C.髋关节 D.踝关节
---------------------------------
答案
A
---------------------------------
解析:
肩关节是全身活动范围最大的球窝关节,可作屈,伸、收、展、旋转及环转运动.加以关节头与关节窝的面积差度大,关节囊薄而松弛等结构特征,反映了它具有灵活性运动的机能.
故选:A
考点名称:人体的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的组成: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连结有不活动的、半活动的和活动的三种形式,其中活动的骨连结叫关节。
(1)骨:骨是一种器官。骨质中有水分、有机物和无机盐。无机盐的主要成分是钙盐,因此骨质坚硬;有机物主要是骨胶蛋白,使骨具有韧性。人体内有206块骨,骨与骨连结构成骨骼。
(2)关节: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个部分组成。
①关节面:相邻两块骨的接触面,凸起的一面叫关节头;凹进的一面叫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着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关节面之间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②关节囊:由坚韧的结缔组织构成,它包绕着整个关节,使相邻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关节囊内还有坚韧的韧带,对关节起加固作用。
③关节腔:是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关节囊内壁分泌的滑液,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活动灵活。
(3)骨骼肌: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肌腱呈白色,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很坚韧。一般位于骨骼肌的两端,分别附着在邻近的两块骨上,没有收缩能力;肌腹呈红色,位于骨骼肌的中间,外面包裹着结缔组织膜,里面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柔软而富有弹性,在受到刺激时能够收缩。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在人体内骨骼肌接受的刺激来自于神经。当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一国两制”构想最初提出来是为了解决[ ]
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
C.台湾问题
D.西藏问题
---------------------------------
答案
C
考点名称:一国两制
一国两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在80年代初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后来,邓小平又在多次谈话中对“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进行了全面阐述,“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1984年,六届人大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为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提供了可行的有效途径,使香港和澳门问题得以顺利解决,推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进程。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本小题考查的是赤壁之战。208年,想统一南方的曹操率大军南下进攻,遭到了南方的孙权和刘备两个军阀的抵抗。孙刘组成联军与曹军于赤壁一带对峙。联军采用火攻等计谋,打败曹军。迫使曹操逃回北方,从此龟缩黄河流域,不敢轻易南下,南方的孙刘两大军阀乘机巩固和发展各自的势力,可以说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草船借箭”、“苦肉计”、“借东风”等故事都和赤壁之战有关。ACD和题干材料无关,不符合题意。因此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
暂无
从北伐战争到抗日战争,国民政府所在地迁移的正确顺序是:()
A.广州 武汉 南京 重庆
B.广州 南京 武汉 重庆
C.广州 南京 重庆 武汉
D.广州 武汉 重庆 南京
---------------------------------
答案:
A
---------------------------------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史实的识记。题目要考查从北伐战争到抗日战争,国民政府所在地迁移的顺序,北伐战争前,国民政府所在地是在广州。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1927年4月、7月,蒋介石、汪精卫制造反革命叛变,分别建立南京国民政府和武汉国民政府,1927年9月,“宁汉合流”南京国民政府和武汉国民政府合流,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进逼南京,1937年11月,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将重庆作为陪都。因此从北伐战争到抗日战争,国民政府所在地迁移的正确顺序是广州、武汉、南京、重庆,故选A。考点:南京大屠杀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学生对南京大屠杀史实的识记。对于南京大屠杀,还可以考查时间、日军罪行。
我国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最高原则是( )。
A.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民主集中制
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政治协商
---------------------------------
答案
C
---------------------------------
解析: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互相监督,共同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我国实行的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体制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
扩展知识
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中共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
中国的多党合作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中共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中共各级党委都要加强和改善对民主党派的领导,进一步加强和发展同民主党派的合作,支持各民主党派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推进“一国两制”,实现祖国统一服务。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中共处于执政党的地位,领导着拥有十一亿人口的国家政权,非常需要听到各种意见和批评,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
“春种一粒粟,下收万颗籽。”在我国原始社会时期,种植粟最具代表性的原始居民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居民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距今约6000年,属新石器石器晚期,是黄河流域氏族部落的代表。半坡文明中发现了粟的种植痕迹,中国是最早种植粟的国家。所以答案选D
---------------------------------
暂无
1959年东北松辽盆地发现工业性油流后,几万名石油职工和退伍军人经过3年多艰苦奋斗,建设起我国最大的什么石油基地。
A、华北油田
B、大庆油田
C、克拉玛依油田
D、四川油田
---------------------------------
答案
B
---------------------------------
解析:
大庆油田于1959年发现,1960年投入开发,是我国最大的油田,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特大型陆相砂岩油田之一。
扩展知识
油田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松嫩平原北部,由萨尔图、杏树岗、喇嘛甸、朝阳沟、海拉尔等油气田组成。国内勘探范围包括松辽盆地北部、依舒等外围盆地、内蒙古海拉尔盆地、新疆塔东区块、四川重庆矿权流转区块等领域,海外业务覆盖中东、中亚、亚太、非洲和美洲等区域。业务有上市、未上市两大部分,包括勘探开发、工程技术、工程建设、装备制造、油田化工、生产保障、矿区服务等。
2011年全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 )。
A.9.3%
B.5.4%
C.7.8%
D.8.9%
---------------------------------
答案
A
---------------------------------
解析:
2011年GDP现价总量为473104亿元,比初步核实数增加了22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3%。
扩展知识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GDP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新创造价值的一种方法,即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核算期内生产的总产品价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得到增加值。核算公式为: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核算方法。按照这种核算方法,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相加得到。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产品和服务的最终去向,包括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货物与服务净出口三个部分。
以上是2023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四)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浙江省事业单位考试题,杭州市事业单位考试题,萧山区事业单位考试题,事业单位答案,事业单位解析,事业单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河南人事考试网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