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分校

您当前位置:河南人事考试网 > 河南公务员考试 > 备考技巧 > 每日一练 > 2024河南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解析(6月17日)

2024河南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解析(6月17日)

2024-06-14 13:59:29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ha.huatu.com/gwy/ 文章来源:河南华图

  【导读】华图河南公务员考试网同步河南华图发布:2024河南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解析(6月17日),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河南公务员考试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河南华图微信公众号(hnhuatu),微信号:(huatuhn123) 。备考河南省公务员考试,为你推荐公务员备考用书面授课程

  1.(单选题)近年来,“共享单车”在许多城市兴起,给群众带来方便的同时,也被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赵某用技术开锁的手段解锁共享单车并贩卖,价值共计5000元,构成盗窃罪

  B.钱某酒后为寻求刺激砸坏多辆共享单车,价值共计5000元,构成寻衅滋事罪

  C.孙某将共享单车搬回家里解锁后又砸坏,价值共计5000元,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D.李某将共享单车上的二维码换成手机病毒二维码,非法获利5000元,构成诈骗罪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依据我国刑法理论通说,诈骗罪的行为结构分为如下几个步骤:行为人实施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欺骗行为——欺骗行为使对方产生了错误认识——对方因为错误认识自愿地处分财产——行为人成功取得财产——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选项D中,李某非法获利5000元过程中,被害人并没有因为错误认识处分财产,具体而言,被害人扫码开车时的主观心态是想把自己的财物转移到共享单车公司的账户,而不是李某的个人账户。从这个角度来说,被害人并没有因为错误认识处分财产,不满足诈骗罪的行为结构,所以不是诈骗罪。此行为应理解为盗窃罪,行为人李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偷换二维码的手段方式,秘密窃取他人财物的行为构成盗窃罪。D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赵某客观上实施了盗窃行为,主观上有盗窃的故意,因此构成盗窃罪。A项正确。

  B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93条第1款规定,【寻衅滋事罪】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钱某酒后实施犯罪行为客观上砸坏了多辆共享单车,主观上具有寻求刺激的故意,因此构成寻衅滋事罪。B项正确。

  C项:孙某客观上实施将共享单车解锁又砸坏的行为,主观上有毁坏财物的故意,因此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需要指出的是,盗窃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一个区分标准是主观故意的不同:盗窃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故意损害财物罪是以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为目的。本题中孙某的主观故意为“砸坏”,客观上也实施了砸车行为,因此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C项正确。

  2.(单选题)刘某盗用五保户谢某的身份信息,将其列为受雇的工人虚构工资账目,获得了税收减免,当地民政部门核查低保人员的信息时发现谢某收入超标,于是停发其特困经济补助。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谢某被民政部门停发的特困经济补助,应由刘某给予赔偿

  B.刘某应将盗用谢某身份信息获得减免的税款,支付给谢某

  C.民政部门工作失误,应向谢某补发被停发的特困经济补助

  D.刘某应按照工资账目所记载的数额,向谢某支付影响工资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知识。

  第二步,根据202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侵害个人信息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侵权责任。五保户谢某的身份信息被盗用属于侵权行为,谢某可以要求刘某承担民事责任,其被停发的特困经济补助,应由刘某给予赔偿。A项正确,C项错误。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根据2024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因此,刘某应补交税款,而不是支付给谢某。B项说法错误,故排除。

  D项:根据2012年版《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趁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本案中,刘某冒用身份信息,虚拟劳动关系,因此刘某的用人单位与谢某之间不存在法律上的劳动关系,也不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因此,刘某无需支付工资。D项说法错误。

  4.(单选题)下列诗句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①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②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③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④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A.③②①④

  B.③①②④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史。

  第二步,①“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出自杜甫的《春望》。唐玄宗天宝十五年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至长安,次年(至德二年)写此诗。诗句反映的是安史之乱,发生在唐玄宗年间。

  ②“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出自杜牧的《赤壁》。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即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句反映的是赤壁之战,发生在东汉末年。

  ③“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出自刘向的《战国策·荆轲刺秦王》。诗句反映的是荆轲刺秦王这一历史事件,发生于战国末期。

  ④“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出自岳飞的《满江红》。诗句反映的是靖康之耻这一历史事件,发生于北宋靖康二年。故正确顺序为③②①④。A项正确。

  因此,选择A选项。

  5.(单选题)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着我国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其中涉及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是:

  A.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B.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C.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D.自由、平等、博爱、友善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时政。

  第二步,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本题考公民层面内容,与B项表述一致。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6.(单选题)关于下列解放战争时期的战争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上党战役 ②中原突围 ③淮海战役 ④豫东战役

  A.①②④③

  B.②④①③

  C.②①④③

  D.①④③②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共党史。

  第二步,①上党战役,是1945年9月10日,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在山西省上党地区(今晋东南),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自卫反击作战,其主战场位于今长治境内,发生于重庆谈判期间,以作为配合谈判的重要军事动作。

  ②中原突围,是1946年6月26日,中原军区部队在湖北、河南、安徽3省边界地区突破国民党军重兵包围,进行战略转移的作战行动。

  ③淮海战役,国民党称“徐蚌会战”,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连云港),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

  ④豫东战役,亦称开封睢杞战役、黄泛区会战,1948年6月至7月,华东野战军西线部队在中原野战军配合下,出其不意地攻占河南省会开封,并在睢县杞县地区歼灭区寿年兵团。

  ①是1945年9月②是1946年6月③是1948年11月④是1948年6月,故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为①②④③。

  因此,选择A选项。

  7.(单选题)下列对联悬挂于不同的省份,其中对应错误的是:

  A.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浙江

  B.对江楼阁参天立,全楚山河缩地来——湖南

  C.只手挽残局,常归谈笑;鞠躬悲尽瘁,剩有讴歌——四川

  D.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江苏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对江楼阁参天立,全楚山河缩地来。”这是黄鹤楼上的楹联,而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应悬挂在湖北省。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描写的是岳飞的故事。岳飞,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汤阴县)人,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书法家、诗人。岳飞的墓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栖霞岭南麓。

  C项:“只手挽残局,常归谈笑;鞠躬悲尽瘁,剩有讴歌”是赞美诸葛亮的诗句,在武侯祠里。武侯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它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评选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D项:“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出自明朝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名联谈趣》,顾宪成在江苏无锡创办东林书院,讲学之余,往往评议朝政。后来人们用以提倡“读书不忘救国”,至今仍有积极意义。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

  8.(单选题)下列关于中国古代著名科技文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授时历》——元代郭守敬等天文学家修订的历法

  B.《营造法式》——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

  C.《伤寒杂病论》——药王孙思邈确立了中医临床基本原则

  D.《天工开物》——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古代著名的科技文献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作者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授时历》为元代天文学家许衡、郭守敬、杨恭懿等共同修订的一本历法。它正式废除了古代的上元纪年,而截取近世任意一年为历元,打破了古代制历的习惯,是我国历法史上的第四次大改革。

  B项:《营造法式》是宋崇宁二年(1103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诫,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营造法式》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发展到了较高阶段。

  D项:《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9.(单选题)对于当前的纹身现象,四个大学生从各自的角度表达了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

  甲说:身体天然完整,纹身就是自虐;

  乙说:纹身影响仪容,是低俗身份人的爱好,有身份的人不会纹身;

  丙说:纹身费财又费力,何必呢?简简单单不很好吗;

  丁说:国家应该严格限制纹身,应该规定人们的行为选择。

  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诸子百家。

  第二步,甲讲求天然完整,是道家思想“道法自然”的体现;乙讲究身份地位和等级秩序,是儒家思想“礼”的体现;丙主张节俭、反对铺张,是墨家思想“节用”思想的体现;丁注重严刑峻法,属于法家思想。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①儒家:代表人物为孔子、孟子和荀子,核心思想是“仁、义、礼、智、信”等。②墨家:代表人物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等。③道家:代表人物为老子和庄子,主张“无为而治”“天人合一”等。④法家:代表人物为商鞅和韩非,主张“富国强兵”“以法治国”等。

  10.(不定项选择题)中共上海九届市委十三次全会提出,上海“十二五”要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道路。会议指出,创新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的着力点,创新的关键在于制度创新。“创新驱动”、“创新的关键”体现的原理是:

  A.树立创新意识要以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B.分析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C.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D.分析和解决问题时,首先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哲学。

  第二步,唯物辩证法中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题干中提到“创新的关键在于制度创新”,表明制度创新是推动社会创新、转型发展的内因,体现了内因的重要作用。可见B项正确。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创新是社会经济增长的动力。十六大报告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题干中提到“上海‘十二五’要坚持创新驱动”体现出创新的重大意义,即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可见C项正确。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方向,且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题干中提到“创新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的着力点”“创新的关键是制度创新”,可见创新是“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矛盾,而制度创新又是主要矛盾创新的主要方面,“关键”一词体现了抓重点的方法论,可见D项正确。

  因此,选择BCD选项。

  拓展

  A项:辩证的否定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因此,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于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树立创新意识是辩证的否定的方法论要求,而树立创新意识要坚持正确统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可见A项的说法错误。

  ——推荐阅读——

  【省考快讯河南省考招录资讯汇总备考图书|网课推荐

  【历年公告】【历年分数线】【成绩查询】【面试名单查询】【晒分数查分差

  【历年招考日程】【招考信息汇总】【点击加微信】【常见问题咨询

  以上是2024河南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解析(6月17日)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河南公务员考试网频道。如有疑问请加【河南公务员考试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河南华图微信公众号(hnhuatu)。备考河南省公务员考试,为你推荐公务员备考用书面授课程

河南公务员招考信息

本文标签: 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 (编辑:周小图)
活动推荐
热门课程
联系方式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识别左图:客服二维码
关注获取:每日信息资讯
精品内容抢先看,专业客服答疑

贴心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识别左图:客服二维码
验证信息:国考
精品内容抢先看,专业客服答疑

上一篇:2024河南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解析(6月16日)

下一篇:没有了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2025版公务员考试行测+申论5100题12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