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分校

您当前位置:河南人事考试网 > 热点资讯 > 2023年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

2023年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三)

2022-11-30 21:51:22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ha.huatu.com/gwy/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河南人事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2023年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三),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河南华图微信公众号(hnhuatu),微信号:(hnht678) 。

2023年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三)

1.

雍正时期,清廷限制各地开矿,垄断了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1872年,李鸿章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设法劝导官督商办。清政府采纳其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这种变化反映了
A.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加剧
B.工业文明冲击农业文明
C.自然经济出现解体的征兆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

  正确答案

根据材料“垄断了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雍正年间的限制民间开矿体现了封建王朝的重农抑商政策,而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清政府逐渐改变传统的限制民间开矿的政策,说明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冲击,B项正确;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是材料所述内容的原因,而不是所反映的问题,并且材料内容不能体现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加剧问题,A项错误;自然经济在《南京条约》签订后逐渐解体,C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李鸿章开办官督商办的企业,属于洋务企业,而不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并且19世纪60-7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逐渐产生,不是迅速发展,D项错误。

  ---------------------------------

  暂无

2.

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初期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恢复国民经济

C。进行现代化建设

D。镇压反革命

  ---------------------------------

答案:

B

  ---------------------------------

解析:

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初期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恢复国民经济

知识扩展: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的时期。这一时期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到1952年底结束,其中心任务是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3.

2018年12月21日,交通运输部举行12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指出目前全国每天共享单车的使用量在1000万人次以上。作为一种健康环保的出行方式,共享单车在中国发展迅速。自行车成为国人日常生活中主要的代步工具最早是在
A. 19世纪中后期
B. 20世纪初
C. 20世纪50年代
D. 改革开放后

  ---------------------------------

  正确答案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以后,自行车逐渐成为中国人最重要、最普及的代步工具,中国成为外国人眼中的“自行车王国”,而题目设问的是最早,故选C。自行车在19世纪中后期开始传入中国,不可能成为主要代步工具,排除A;直到20世纪初,自行车成为宫廷贵族娱乐的工具,不符合题意要求,排除B;改革开放后摩托车和汽车逐步成为人们新的代步工具,排除D。

  ---------------------------------

  暂无

4.

从“圆明园2010年罹难150周年纪念启动仪式”上获悉,圆明园管理处联合清华大学,将对园内的石刻文物进行大规模的保护,这在历史上尚属首次。这些文物的摧残者是( )
A. 英美联军
B. 八国联军
C. 德日联军
D. 英法联军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属识记层面的要求,难度不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1856——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并于1860年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这是英法联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故本题应选D项。

  ---------------------------------

  暂无

5.

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美两国内部都很团结,因为它们害怕外国‘共产主义’和外国‘帝国主义’的威胁。它们是一对类似的魔鬼,各自都把对方当成一种巨大的威胁,必须以新的严正态度来对待。”主要原因是
A.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
B.领导集团政策的不同
C.中美国家利益的冲突
D.中美综合国力的差异

  ---------------------------------

  正确答案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20世纪50年代,中美两国内部都很团结,因为它们害怕外国‘共产主义’和外国‘帝国主义’的威胁”中可以看出中美两国之间是国家利益的冲突。所以答案选C。

  ---------------------------------

  暂无

6.

美国本土位于什么带?

  ---------------------------------

答案

美国本土位于北温带,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分别位于北寒带和热带。

扩展知识

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和亚热带气候,仅南部的佛罗里达半岛南端处于热带。本土以外的阿拉斯加州位于北纬60至70度之间,属北极圈内的寒冷气候区;夏威夷州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热带气候区。

由于美国国土分布的特殊性,使得美国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一个拥有所有“热量带”的国家,当然美国并不是建国伊始就跨这么多热量带的。我们知道美股最初独立时仅仅拥有本土东部大西洋沿岸的十三个州,从热量带的角度来看也就跨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四个热量带。此后,美国不断向西扩展领土,从而就拥有了西部的垂直热量带。在1867年,美国从俄国手中购买了阿拉斯加后,就拥有了寒带地区,此外在1898年,美国吞并了夏威夷,从而就有了热带地区。因此,美国拥有所有的热量带,也是其领土扩张的表现。

7.

1935年,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领导下,针对日本制造的“华北事变”,北平学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示威游行活动,这就是著名的____。

A.一二·一运动

B.一二·九运动

C.五四运动

D.五二〇运动

  ---------------------------------

答案:B

8.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先后在(         )召开。

A. 上海 嘉兴

B. 上海 天津

C. 北京 上海

D. 北京 广州

  ---------------------------------

答案

A

  ---------------------------------

解析: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先在上海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举行,后来移师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举行。

扩展知识

1920年夏至1921年春,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作为两者结合产物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以及赴日、旅欧留学生中相继成立,建党条件基本成熟,召开全国代表大会也在建党骨干中开始酝酿。

1921年6月3日,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取道欧洲来到上海,与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另一位国际代表尼科尔斯基会合。他们很快与陈独秀离沪期间主持上海党组织工作的李达、李汉俊取得联系,并交换了情况。共产国际代表建议及早召开党的代表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李达、李汉俊在征询陈独秀、李大钊的意见并获得同意后,分别写信给各地党组织,要求每个地区派出两位代表到上海出席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犹如一轮红日在东方冉冉升起,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这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毛泽东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9.

那时(16世纪初),宫廷生活日益变得活跃,对文化方面的兴趣增加。宫廷成为聚集财富、资助文艺活动和发表言论的重要场所,在那里生产出许多供后人景仰的艺术珍品。宫廷生活的“活跃”,明显受影响于
A.宗教改革的冲击
B.罗马教皇的感召
C.人文主义的传播
D.启蒙运动的开展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宫廷生活的“活跃”反映的是王权的崛起,王权的崛起是由于受到人文主义的传播的影响,是对教权凌驾于王权的突破,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宫廷生活的“活跃”不是宗教改革的冲击,而是人文主义的传播,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宫廷生活的“活跃”不是罗马教皇的感召而是人文主义的传播导致的,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启蒙运动的开展是在17到18世纪,和材料中的16世纪初这个时间是不吻合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

  暂无

10.

拿破仑是法国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他一生有很多名言,其中“从伟大崇高到荒谬可笑,其间只相差一步”。这句话有可能是在下列哪一次征战途中说的
A. 1798年远征埃及
B. 1805年奥斯特里茨战役
C. 1812年远征俄国
D. 1815年滑铁卢战役

  ---------------------------------

  正确答案

材料主要反映拿破仑的某次征战使得法国形势发生重大转折。1798年拿破仑远征埃及主要目的是切断英国与印度之间的交通线,排除A;1805年奥斯特里茨战役发生在第三次反法同盟战争期间,结果取得俄奥联军的决定性胜利,排除B;1812年,拿破仑一世在欧洲大陆获得了空前的军事胜利,但是拿破仑因为远征战败而分崩离析,其建立的欧洲秩序很快就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很多法国占领的领土发生民族独立运动,故选C;1815年滑铁卢战役结局是反法联军获得了决定性胜利,结束了拿破仑帝国,排除D。

  ---------------------------------

  解析同上

  以上是2023年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三)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安徽省事业单位考试题,安庆市事业单位考试题,宜秀区事业单位考试题,事业单位答案,事业单位解析,事业单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河南人事考试网频道。

时政热点

本文标签: (编辑:河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2023国考华图帮订房_河南华图教育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