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分校

您当前位置:河南人事考试网 > 热点资讯 > 2023年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

2023年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二)

2022-11-30 19:06:31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ha.huatu.com/gwy/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河南人事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2023年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二),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河南华图微信公众号(hnhuatu),微信号:(hnht678) 。

2023年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二)

1.

《人民日报》在一篇社论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我们热烈地向发射旱稻、花生高产量 ‘卫星’的同志们祝贺……去年,我国水稻亩产量的最高纪录,单季稻是2400多斤。建国一社所创造的纪录,比去年增长14倍以上。”这段报道出现的时间应该是在
A.1953年
B.1965年
C.1980年
D.1958年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大跃进运动的相关知识点,“大跃进”运动在生产发展上追求高速度,以实现工农业生产高指标为目标,导致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阅读题文材料,“去年,我国水稻亩产量的最高纪录,单季稻是2400多斤。建国一社所创造的纪录,比去年增长14倍以上。”这正是大跃进时期浮夸风盛行的表现,故选D。

  ---------------------------------

  暂无

2.

到1832年,英国大约有16%的成年男子得到选举权,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席位。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根源是  ( )
A.工业革命的发展
B.国王权力受限
C.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D.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

  正确答案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1832 年议会改革, 新兴工业城市得到 65 个席位。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发展壮大,要求获得相应的政治权利。 故选A。BCD项都是从政治上进行的分析,因而是错误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点评:1832年议会改革标志着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发展到了成熟阶段。这次改革是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进行的,工业资产阶级大量的进入到议会,从此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进入到稳定运行的阶段。

  ---------------------------------

  暂无

3.

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成为(          )的直接导火线。

A. 新文化运动

B. 五四运动

C. 五卅运动

D. 一二·九运动

  ---------------------------------

答案

B
解析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1919年上半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取胜的协约国在巴黎举行“和平会议”。会议拒绝了中国的合理要求,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交给日本。5月4日,北京学生3000余人齐集天安门前举行示威,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爆发。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扩展知识

1919年,一战结束后,战胜各国在巴黎召开和会,中国代表与会。在会上,中国代表提出收回青岛主权和山东权益的主张,但英、法、美等国操纵着会议,他们无视中国的正义要求,悍然将青岛主权及山东权益交给日本。国难当头,逐渐觉醒的中国青年把自己和国家的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北京学生于5月4日英勇走上街头游行示威,高举起爱国主义的旗帜,弘扬科学、民主精神,为救亡图存奔走呼号。使斗争发展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军的波澜壮阔、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政治运动。

巴黎和会:中国为什么拒绝签字

1919年,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会,这次会议实际上是由英法美意四巨头掌控,想要重新划定世界秩序,德国在战前取得中国山东胶州湾的权益是中国和日本争执的问题点。

除了各国为了各自都能获得最大的利益而进行分赃之外,巴黎和会的主要目的是:

扼杀新生的苏维埃俄国并对其进行经济封锁;筹组国际联盟来反对共产国际;国际联盟指挥各国反动派向革命人民进行镇压同时重新瓜分德国原有的殖民地。

苏维埃俄国虽然被排斥在巴黎和会之外,但苏俄的问题始终牵扯着巴黎和会。在反对社会主义俄国这一点上,几个帝国主义国家虽然是一致的,但在反对的方法上却存在不同意见。法国主张采取硬的一手,福煦元帅提出要组织200万远征军去公开镇压革命,并建议主要由美国提供军队。他说,美军参战较晚,士气极为旺盛。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谈不上失败。而日本当时认为自己应当继承德国权益,理由便是自己出兵打下山东与胶济铁路,同时中国政府签订“二十一条”,所以中国必须承认这一点。而著名外交家顾维钧则凭借对国际法深厚的研究据理力争。

主要代表人物是顾维钧。

顾维钧逐条批驳日本的要求。他认为,‘二十一条’的内容并不该算数,因为依据国际法‘武力胁迫原则’条约效力仍存疑问;并且国际法中规定有‘情势变迁原则’,中国此前并未参加一战,但后来也对德宣战,因此条约失效。根据查到的史料分析,顾维钧并非以传闻中“山东是中国的耶路撒冷”等语打动参会人员,而是依据扎实的国际法依据驳倒日本。

但是尽管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占据上风,但受到当时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局势影响,日本又采取各种各样其他方式。同时还夹杂中国政府一些派系斗争。日本最终还是取得了德国在山东的一些利益。顾维钧称,相关消息在报纸刊出后最终引发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中国代表团最终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影响:五四运动爆发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直接导致了中国五四运动爆发,在这次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涵盖领域最多的政治运动,推动了中国新文化运动阵营的分化,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速度。促成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由于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影响着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向马克思主义靠拢。

4.

 1935 年 12 月,中共中央在 ( ) 上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A 、八七会议  B 、洛川会议 

 C 、瓦窑堡会议  D 、十二月会议 

  ---------------------------------

答案

C

  ---------------------------------

解析:

1935年12月17日,中共中央在陕西省安定县瓦窑堡开始举行政治局会议。
23日,通过《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决议确定“把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结合起来”,“准备直接对日作战的力量”和“扩大红军”的方针;同时,提出了抗日游击战争在战略上的重大作用。
25日,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扩展知识

瓦窑堡会议是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和发展,遵义会议只对当时最迫切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作出决议,而瓦窑堡会议则解决了政治路线问题。

5.

在建立新中国的方案中,民主党派曾提出第三条道路的建国方案,但不久后该幻想就宣告破灭了,第三条道路的主张及其破灭的原因(        )

A、国民党当局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明令“严加取缔”该组织及成员的一切活动

B、坚持一党专政的国民党当局不允许任何阻止其一党专政的力量存

C、国民党枪杀李公朴等民主人士

D、国民党制造下关惨案

  ---------------------------------

答案

 B
 

资产阶级共和国在中国行不通的原因:

1、坚持—党专政的国民党当局不允许任何阻止其一党专政的力量存在。B正确

2、帝国主义不答应。他们不允许一个资本主义中国成为他们在市场上的对手。

3、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的阶级局限导致他们没有勇气与能力带领人民完成反帝反封间的革命任务。(根本原因)

干扰选项分析:

国民觉当局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明令“严加取缔”该组织及成员的一切活动、枪杀李公朴等民主人士、制造下关惨案都是国民党迫害民主党派的表现而不是原因。ACD选项错误

 展知识

第三条道路”也称“中间道路”。指在抗日战争结束后,一部分民主人士曾经所持的政治主张。他们幻想在国民党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和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之外,另找所谓“第三条道路”。实际上就是英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道路。

解放战争后,在蒋介石的迫害和破坏下,民主党派中的民盟的“在蒋介石的统治下进行任何和平运动、合法运动、改良运动”的最后幻想也破灭,于是民盟于1948年1月在民盟一届三中全会上指出独立的中间路线不符合中国的现实环境,是“行不通”的,宣告站在人民的、民主的、革命的立场,标志着民盟站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立场上来。随后其他民主党派也明确表示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立场,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所以解放战争后期民主党派丢掉“第三条道路”的幻想,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6.

马克思说:“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这道出了法治思维和人治思维的区别。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分水岭在于(            )

A、有没有法律

B、法律的多寡

C、法律的好坏

D、最高的权威是法律还是个人

  ---------------------------------

 答案

D
 

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分水岭不在于有没有法律或者法律的多寡与好坏,而在于最高的权威究竟是法律还是个人,法治思维以法律为最高权威。选项D正确,A、B、C错误。

扩展知识

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区别:

区别一:在思想上

法治思维是指人们以崇尚法律之治为核心形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人治思维是指人们以信奉人之治为核心形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

区别二:在依据上

法治思维认为国家的法律是治国理政的基本依据,处理法律问题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而人治思维的本质是人高于法或权大于法,它主张凭借个人尤其是掌权者、领导人的个人魅力、德性和才智来治国平天下。

区别三:在方式上

法治思维以一般性、普遍性的平等对待方式调节社会关系,解决矛盾纠纷,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具有稳定性和一贯性。而人治思维漠视规则的普遍适用性,按照个人意志和感情进行治理,治人者以言代法、言出法随、朝令夕改,具有极大的任意性和非理性。

7.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其中,全面协调可持续中的“协调”是指发展要有

  A

  平衡性

  B

  均衡性

  C

  协调性

  D

  连贯性

  ---------------------------------

  答案

  BC

  ---------------------------------

  解析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一,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把经济建设放在中心位置,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保持平稳较快的经济发展势头。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强调加快经济发展,不是单纯追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第二,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五个统筹”深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切入点和现实途径。坚持“五个统筹”,必须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要求,实现经济社会各构成要素的良性互动,在统筹兼顾中求发展、以发展促进更好的统筹协调,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第三,科学发展观主张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既要遵循经济规律,又要遵循自然规律;既要讲究经济社会效益,又要讲究生态环境效益。要抓紧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同时要着眼未来发展,坚决防止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实现现阶段的发展目标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切实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为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扩展知识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必须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准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发展的平衡和不平衡、政府和市场等各种关系。

8.

《后汉书》有载:(王景)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是岁,年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不能从材料中得出的信息是
A. 小农经济自给自足
B. 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
C. 当时已有铁犁牛耕
D. 当时农作物种类较多

  ---------------------------------

  正确答案

依据材料“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可以得出小农经济自给自足,当时已有铁犁牛耕,故AC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依据材料“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可以得出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经不起天灾的打击,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仅仅从“芍陂稻田”的信息,不能说明农作物的种类多,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

  暂无

9.

社日是农家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社和秋社之分。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愿望。王驾《社日诗》云:“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社日活动传统主要反映了( )
A.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远
B.农耕经济影响社会生活
C.节日习俗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
D.节日习俗促进了诗歌的发展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通过“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愿望”可以看出这是在古代小农经济条件下,农民通过这个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故选B。材料主要讲的是社日中有关农业的活动,A项不符合材料;C项错误,材料中看不出传统文化的核心地位;D项错误,诗歌反映了节日习俗,但不能就认为节日习俗促进了诗歌的发展。

  ---------------------------------

  暂无

10.

“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下列集中体现了这一“巨祸”的史实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马关条约》是中国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在日本马关(今山口县下关市)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使日本获得巨大利益,刺激其侵略野心;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该条约适应了帝国主义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随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所以答案选C

  ---------------------------------

  暂无

  以上是2023年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二)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陕西省事业单位考试题,榆林市事业单位考试题,定边县事业单位考试题,事业单位答案,事业单位解析,事业单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河南人事考试网频道。

时政热点

本文标签: (编辑:河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2023国考华图帮订房_河南华图教育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