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分校

您当前位置:河南人事考试网 > 热点资讯 > 2023年广东省中山市东区街道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

2023年广东省中山市东区街道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二)

2022-11-30 18:40:37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ha.huatu.com/gwy/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河南人事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2023年广东省中山市东区街道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二),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河南华图微信公众号(hnhuatu),微信号:(hnht678) 。

2023年广东省中山市东区街道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二)

1.

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上
A.中共七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五大

  ---------------------------------

  正确答案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1982年的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故选B。

  ---------------------------------

  暂无

2.

印第安人属于(         )

A.白种人 B.黑种人 C.黄种人 D.混血人种

  ---------------------------------

答案

C

  ---------------------------------

解析:

试题分析:印第安人属于黄种人。白种人主要位于欧洲、大洋洲、北美洲等,黑种人分布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南北美洲以及大洋洲,黄种人主要分布于东亚与东南亚,混血人种主分布于南美洲。

考点:本题考查人种的知识。

3.

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雾,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与这次战争有关的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

  正确答案

根据“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可知这次战争后引发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所以这次战争应该是甲午中日战争,与这次战争有关的是《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有关的是鸦片战争,与《天津条约》有关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两次战争之后都没有引发瓜分中国狂潮,故排除A、B项;与《辛丑条约》有关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次战争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与引发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无关,故排除D项。

  ---------------------------------

  暂无

4.

  1920年8月,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新青年》编辑部成立,____任书记。

  A. 李大钊

  B. 陈独秀

  C. 董必武

  D. 毛泽东

  ---------------------------------

  答案

  B. 陈独秀。

  ---------------------------------

  解析

  1920年上半年,《新青年》编辑部移到上海编印。1920年8月,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以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为基地,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法租界老渔阳里2号《新青年》编辑部正式成立,当时取名为“中国共产党”。这是中国的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其成员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骨干,陈独秀为书记。

  扩展知识

  从1920年9月的8卷一号起,《新青年》成为中国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它与当时秘密编辑发行的《共产党》月刊互相配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理论上正式的准备。

5.

袁隆平是科学家,但整天在田野里。他创建了超级杂交水稻技术体系,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世界领先水平,被称为“____”。

  ---------------------------------

答案

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

  ---------------------------------

解析:

中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今中国最著名的科学家”、“当代神农氏”、“米神”等。

 

6.

有研究认为,美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难辞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 )

A.奴役掠夺土著居民

B.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

C.进行了大量的移民

D.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

  ---------------------------------

答案:D

解析: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奴役掠夺土著居民的影响已经不大,殖民统治建立的早晚并不影响拉丁美洲独立后的发展,故A、B项错误;移民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拉丁美洲国家的发展,这不是拉美发展停滞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殖民者在拉丁美洲进行了长时间的殖民统治,拉美独立后,虽然取得民族独立,但未铲除封建主义,殖民统治时期遗留下来的大地产制依然盛行,导致经济发展缓慢,故D项正确。

7.

唐朝的两税法是谁提出的

  ---------------------------------

答案

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宰相杨炎建议颁行“两税法”。两税法是以原有的地税和户税为主,统一各项税收而制定的新税法。由于分夏、秋两季征收,所以称为“两税法”,两税法是对当时赋役制度较全面的改革。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五月,唐德宗即位,宰相杨炎上奏德宗,请改“租庸调制”为“两税法”,并取消各种杂税;到建中元年(780年)正月,正式以敕诏公布。

置两税使以总之,量出制入。户无主、客,以居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商贾税三十之一,与居者均役。田税视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为定。遣黜陟使按比诸道丁产等级,免鳏寡惸独不济者。”我们可以从中勾勒出两税法的大致情形。

  ---------------------------------

解析:

两税法的实行主要有以下几个关键点:

1. 税收分为地税和户税两大项,地税即原来租庸调制里面的“租”,也即粮食;户税则是合“庸”、“调”为一,折钱征收,在征收的时候,以资产为宗,考量贫富差距然后征收。

2. 征收时间为夏、秋两个季节,夏税不得晚于六月,秋税不得晚于十一月,简化了征收的程序。

知识扩展

这一改革的推行,意义十分重大:

首先,两税法的改革成为此后各朝提供了借鉴,多分夏、秋两季征收;

其次,国家财政转向量出制入,强化了国家在财政预算上的主动权,保证了财政收入的顺利征收;

再次,户税纳钱使得百姓的赋税交纳不得不与市场发声练习,促进了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

8.

国家是文明时代到来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国家政权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时代不同而各具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秦国)以征服其他国家为职志,其所拟之消灭者仅是对方的王室与贵族,秦王本身的重要卿相,却全属他国国籍,即统一天下之后亦然。秦之记录里看不出人民因原有国籍而受亲疏歧视的待遇。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三新中国的政治制度确实照搬过苏联模式,但在一些基本政治制度方面却从未照搬过苏联模式,恰恰强调要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如在选举方式上,1953年选举法规定: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无记名投票与举手表决相结合,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几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等。正是这些灵活变通方式适应了当时国情下的民主选举之需。

——蒲兴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谈谈你对中华民国的成立“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的理解。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避免“因原有国籍而受亲疏歧视的待遇”秦采取的政治举措及其历史进步性。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选举方式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国家政治制度建设的立足点。

  ---------------------------------

【答案解析】

(1)政治制度上:推翻了2000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按实行三权分立原则建立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社会思想上:人民享有言论、集会等自由,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政治举措:郡县制。进步性: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现固国家统一;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3)特点: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结合;无记名投票和举手表決结合;城乡代表所代表的人数不平衡。原因:地广人多;交通不便;人民受教育程度低;城乡发展不平衡;民主基础比较薄弱等等。

(4)国情、时代。

【详解】(1)根据材料及所学,中华民国的成立是“政治制度”上一大跃进的含义,是指辛亥革命在政治方面的影响。如推翻帝制、确立共和政体、实行责任内阁制的等。“社会思想”方面的一大跃进主要是指辛亥革命的思想意义。参政意识,民主共和观念等。

(2)举措:依据材料“秦之记录里看不出人民因原有国籍而受亲疏歧视的待遇”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国家是统一的,国家推行的是郡县制。进步性:根据所学结合其时代特征来分析即可。

(3)特点:根据材料及所学,建国初期中国选举方式的特点可以结合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来回答。原因:建国初期的选举方式之所以具备这样的特点可以从地理、教育、城乡发展程度等方面的原因来回答。

(4)综合上述材料,所谓的立足点就是要回答出上述不同时期的国家政治制度建设的共同点。国家政治制度建设首先要从国情出发,立足于国情;其次是顺应时代,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

9.

近代史上俄国侵占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

答案

考点名称:俄国侵占我国大面积领土

俄国侵占我国大面积领土: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采取先武力强占中国领土,然后强迫清政府签订条约的卑劣手段,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1858《瑷珲条约》,是割占领土最多的条约、1860《北京条约》、1864《勘分西北界约记》、19世纪80年代(1881)《改订条约》。

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1、原因:

俄国废除农奴制,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但是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很低,不具备商品输出的能力,无力开拓中国市场。

2、目的:

为了满足领土扩张的野心。

3、过程:

从19世纪50年代末

10.

据新闻报道,英国人阿克毛在中国贩毒4千克而被判死刑。当年英国人就向林则徐保证 “永不敢夹带鸦片,如有夹带,一经查出,货即没官,人即正法”,林则徐销毁鸦片的地点是( )
A.南京
B.虎门
C.广州
D.上海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地点。英法侵略者对华进行鸦片贸易,造成白银大量外流,道光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州禁烟。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将收缴的鸦片集中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史称虎门销烟。后来英国侵略者以此为借口,发起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故本题答案选B。

  ---------------------------------

  暂无

  以上是2023年广东省中山市东区街道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二)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广东省事业单位考试题,中山市事业单位考试题,东区街道事业单位考试题,事业单位答案,事业单位解析,事业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河南人事考试网频道。

时政热点

本文标签: (编辑:河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2023国考华图帮订房_河南华图教育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