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分校

您当前位置:河南人事考试网 > 热点资讯 > 2023年广西河池市宜州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

2023年广西河池市宜州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五)

2022-11-30 17:41:38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ha.huatu.com/gwy/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河南人事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2023年广西河池市宜州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五),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河南华图微信公众号(hnhuatu),微信号:(hnht678) 。

2023年广西河池市宜州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五)

1.

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动荡,有学者认为:“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然则崇此害亦何用生哉?以不相爱生。”为此他提出的解决方法是
A.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B.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
C. 既以非之,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D.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天下之害”的原因是由于“国之与国之相攻”“ 不相爱”。因此可以推断是墨子,符合墨子的观点是C项,提倡“兼相爱,交相利”。因此C正确。AD为儒家思想故排除,B项为道家思想,故排除。

  ---------------------------------

  暂无

2.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下列言论中哪一项不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

A.“道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B. “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

答案:A

解析:为道家的主张代表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3.

为了展示14一17世纪欧洲文明的重大成果,玛丽同学设计了《十日谈》、《蒙娜丽莎》、《哈姆雷特》三张卡片,你认为还应该补充下列哪一张卡片(    )

A.《圣经》    B.《大卫》    C.《九十五条论纲》   D.《论法的精神》

  ---------------------------------

答案:B

解析:题干所述成就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同属于这一时期的还有米开朗琪罗的《大卫》。

4.

马克思是哪国人?()

A德国

B英国

C美国

D奥地利

  ---------------------------------

答案

A

解析 

马克思是德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和社会学家。由于马克思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卓越贡献和对地主、资产阶级无情揭露和批判,使得一切保守势力排挤他,被许多国家驱逐,到处流亡,他曾自称是“世界公民”。

扩展知识

1、马克思一生四次被各国政府驱逐,最后在英国伦敦定居。他在伦敦最初十年间,度过了一生中生活最艰难的时期。马克思没有被苦难所压倒,几乎每天大英博物馆刚开门,马克思就准时到达这里,如饥似渴地进行学习和研究,直至晚上博物馆闭馆。

2、恩格斯在家中热情地接待英国工人运动领导人、爱尔兰贫困工人、法国逃荒农民以及流亡大学生,让他们在这里休养、“避难”。为推动世界工人运动发展,晚年的恩格斯足迹遍及欧洲,但他还希望到美洲考察一番。

3、恩格斯和马克思的崇高友谊,为人类树立了光辉的典范,这两位伟人的伟大友谊告诉世人:建立在共同信仰和追求基础之上的友谊,是万古长青,牢不可破的。

5.

发生地震时,最先感到的地震波叫()

  ---------------------------------

答案

纵波

  ---------------------------------

解析:

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分为三种类型:纵波、横波和面波。纵波是推进波,地壳中传播速度为5.5~7千米/秒,最先到达震中,又称P波,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破坏性较弱。横波是剪切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3.2~4.0千米/秒,第二个到达震中,又称S波,它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破坏性较强。面波又称L波,是由纵波与横波在地表相遇后激发产生的混合波。其波长大、振幅强,只能沿地表面传播,是造成建筑物强烈破坏的主要因素。

扩展知识

地震波(seismic wave)是由地震震源向四处传播的振动,指从震源产生向四周辐射的弹性波。按传播方式可分为纵波(P波)、横波(S波)(纵波和横波均属于体波)和面波(L波)三种类型。地震发生时,震源区的介质发生急速的破裂和运动,这种扰动构成一个波源。由于地球介质的连续性,这种波动就向地球内部及表层各处传播开去,形成了连续介质中的弹性波。

6.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的几个步骤,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土地改革
②人民公社
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农业合作化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②③
C. ②①③④
D. ①②④③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我国在1950年实行了土地改革。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大规模土地运动在全国开展。1953年开始,我国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1958年,党中央提出“多好快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我国开始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是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重大失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得到很大发展。按先后顺序排列应是①④②③故选B项。

  ---------------------------------

  暂无

7.

  判断题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

  正确答案:正确

  ---------------------------------

  [华图教育题目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教育情境下人类的学习、教育干预的效果、教学心理以及学校组织的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重点是把心理学的理论或研究所得应用在教育上,因此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二、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三、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四、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故表述正确。

8.

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一群青年揭开了一个时代的序幕。“一个时代”是( )
A. 民主科学时代
B.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C. 变法图强时代
D.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

  正确答案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爱国运动是由北京学生发起的,工人阶级起领导作用的,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它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因此说“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一群青年揭开了一个时代的序幕”,其中“一个时代”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故D符合题意;A项民主科学时代是新文化运动时期;B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是以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近代革命的时代;C项变法图强时代是以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戊戌变法的时代;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

  暂无

9.“中国人口约为4 亿5 千万,列强要求中国赔款4 亿5 千万两白银,用意是每个中国人都要向他们交纳1 两白银的‘罚金’,借此惩罚、侮辱所有的中国人。”该材料反映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丑条约》的认识。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中国战败,1901年签订了《辛丑条约》。《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ABC和题文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D.

  ---------------------------------

  暂无

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新中国初期,对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公职人员,实行“包下来”政策。同时面对严重的失业问题,政府明确失业救济和安置失业人员办法,稳定就业,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1953年开始,新中国将劳动用工制度的管理纳入经济社会建设计划,到1955年最终形成了统包分配、能进不出的劳动管理制度,实现了“全民就业”。“大跃进”后,由于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给城市就业带来沉重压力。于是1961年政府实行“精简职工、鼓励返乡”和“支工”“支农”的政策,但效果不明显,1968年,中央开展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形成了“亦工亦农”的独特就业模式。进入新时期,我国就业政策呈现多元化、市场化的鲜明特征。

——摘编自谢秀军、陈跃《新中国70年就业政策的变迁》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就业政策的阶段性特征及主要原因。

材料二罗斯福新政时期,政府公开保证将承担起不让任何人挨饿的责任。1933年,罗斯福签署《联邦紧急救助法》,并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负责直接供应救济物品和以工代赈。1935年又通过《社会保障法》,规定了对受保人及其家属提供适当的保健和医疗服务等内容,力图将临时救济与制度保障相结合。20世纪60年代,肯尼迪颁布《经济机会法》,推出了许多提高贫民能力的培训项目,尤其是那些受到歧视的黑人。20世纪80年代,里根总统实施大幅度的减税,以刺激投资,增加就业;同时,又大幅度减少政府的福利和救济开支。克林顿时代通过的《个人责任与就业机会调整法案》,大幅度减少用于直接资助贫困家庭的资金补助的比例,增加鼓励和帮助人们参加工作、自谋生路的资金比例。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扩大和完善,已经发展成为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

——摘编自冯英、聂文倩《外国的社会救助》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后美国社会保障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变化原因。

  ---------------------------------

【答案解析】

(1)特征:新中国初期实行稳定就业政策;50年代开始实行统包分配;六、七十年代实行“亦工亦农”的就业模式;改革开放后呈现多元化,市场化特征。

原因:新中国初期国民经济恢复的需要;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国民经济调整;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

(2)变化:从20世纪30年代把临时救济与开启制度保障相结合到60年代以后逐渐完善和系统化;从资助实物、医疗等主要方式向资助教育和提高技能等方式转变;从开始强调国家责任到更注重个人责任,即从加强政府干预到逐渐减少政府干预;从为贫困者提供最基础的社会保障发展成为全社会公民的福利制度。

变化原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国力不断增强;黑人运动高涨及民权运动的发展;70年代经济陷入“滞胀”,政府财政负担加大,凯恩斯主义政策束手无策,新自由主义适应了这一需要;第三次科技革命,产业结构调整,知识经济的兴起。

【详解】(1)特征:根据“政府明确失业救济和安置失业人员办法,稳定就业,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得出新中国初期实行稳定就业政策;根据“到1955年最终形成了统包分配、能进不出劳动管理制度”得出50年代开始实行统包分配;根据“1968年,中央开展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形成了“亦工亦农”的独特就业模式”得出六、七十年代实行“亦工亦农”的就业模式;根据“进入新时期,我国就业政策呈现多元化、市场化的鲜明特征。”得出改革开放后呈现多元化,市场化特征。原因:结合所学可从新中国初期国民经济恢复的需要、计划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国民经济调整、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等方面概括。
(2)变化:根据“力图将临时救济与制度保障相结合。”得出从20世纪30年代把临时救济与开启制度保障相结合,根据“推出了许多提高贫民能力的培训项目……”得出到60年代以后逐渐完善和系统化;根据“大幅度减少用于直接资助贫困家庭的资金补助的比例,增加鼓励和帮助人们参加工作、自谋生路的资金比例”得出从资助实物、医疗等主要方式向资助教育和提高技能等方式转变;根据“同时,又大幅度减少政府的福利和救济开支”得出从开始强调国家责任到更注重个人责任,即从加强政府干预到逐渐减少政府干预;再结合所学可得出从为贫困者提供最基础的社会保障发展成为全社会公民的福利制度。变化原因:根据所学,从国力不断增强、黑人运动高涨及民权运动的发展、“滞胀”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等方面概括。

  以上是2023年广西河池市宜州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五)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广西事业单位考试题,河池市事业单位考试题,宜州区事业单位考试题,事业单位答案,事业单位解析,事业单位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河南人事考试网频道。

时政热点

本文标签: (编辑:河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2023国考华图帮订房_河南华图教育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