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分校

您当前位置:河南人事考试网 > 热点资讯 > 2023年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事业单位考试题目

2023年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六)

2022-11-30 16:23:22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ha.huatu.com/gwy/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河南人事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2023年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六),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河南华图微信公众号(hnhuatu),微信号:(hnht678) 。

2023年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六)

1.

流动着动脉血的血管是(  )

A.肺静脉B.下腔静脉C.肺动脉D.上腔静脉

  ---------------------------------

答案

A

  ---------------------------------

解析:

肺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把全身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带到肺部,静脉血含氧较少;肺是呼吸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血液流经肺部,则通过肺获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因此肺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含氧量高;上下腔静脉是把全身各组织处用完的血液运回心脏的血管,各组织要消耗血液中的氧气,因此上下腔静脉中的血是含氧少的静脉血.

故选:A

血管分类: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

2.

元朝的统一,给各族人民相互交往和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此时还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是?
A、羌族
B、蒙古族
C、回族
D、女真族

  ---------------------------------

  正确答案

一、回族
  公元7世纪中叶(唐太宗),大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经海路和陆路来到中国的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定居。公元13世纪,蒙古军队西征,西域人大批迁入中国,吸收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成分,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统一的民族——回族。
  二、新民族回族的形成是元朝统一后民族融合发展的结果
  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元朝统一后,全国各族人民都处在一个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各民族彼此之间的交往和联系加强了,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形成了许多民族在一个地区交错复杂的局面,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他们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三、民族融合的意义
       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
  四、元朝出现民族融合发展的原因
  1、元朝实现统一后,全国各族人民都处在一个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加强了各民族间的交往和联系,促使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当时,许多汉族人民来到边疆,为那里的开发作出了贡献。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批迁入中原和 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各族人民长期杂居。相互通婚。民族差异逐渐缩小。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2、元朝统治者在政治上实现大一统时,也接受中原先进文化,元朝呈现出以中原传统文化为主的文化认同趋向。所以 虽然元朝实行民族分化政策,但在大一统的国家里仍呈现出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

  暂无

3.

《过秦论》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

  ---------------------------------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4.

下列人物中以擅弹《广陵散》著称的是____。

A.阮籍

B.嵇康

C.蔡邕

D.孔子

  ---------------------------------

答案

B

  ---------------------------------

解析:

嵇康行刑当日,三千名太学生集体请愿,请求朝廷赦免他,并要求让嵇康来太学任教,他们的这些要求并没有被同意。临刑前,嵇康神色不变,如同平常一般。他看了看太阳的影子,知道离行刑尚有一段时间,便向兄长嵇喜要来平时爱用的琴,在刑场上抚了一曲《广陵散》。曲毕,嵇康把琴放下,叹息道:“从前袁孝尼(袁准)曾跟我学习《广陵散》,我每每吝惜而固守不教授他,《广陵散》现在要失传了。”(据传,《广陵散》并非嵇康独作,而是嵇康游玩洛西时,为一古人所赠)说完后,从容就戮,时年四十岁。海内的士人没有不痛惜的,司马昭不久后便意识到错误,但追悔莫及。

扩展知识

嵇康(224年-263年,一作223年-262年),字叔夜,谯国铚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

嵇康自幼聪颖,身长七尺八寸,容止出众。他博览群书,广习诸艺,尤为喜爱老庄学说。早年迎娶魏武帝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拜官郎中,授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司马氏掌权后,隐居不仕,拒绝出仕。景元四年(263年),因受司隶校尉钟会构陷,而遭掌权的大将军司马昭处死,时年四十岁。

嵇康与阮籍等人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成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名列“竹林名士”之一。他的事迹与遭遇对于后世的时代风气与价值取向有着巨大影响。

5.

顾炎武在《日知录》一书中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 ……,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亡国"和"亡天下"两个概念,其中"亡天下"的确切含义是

A.封建王朝的更替                           B.外族入侵带来国家危难

C.统治者不施仁政,导致民不聊生,社会退步   D.统治阶级内部纷争使国家分裂

  ---------------------------------

答案:C

解析: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可得,亡国:指易姓改号及改朝换代;亡天下:指人们互相食之,体现了民不聊生,社会退步。

6.

1937年,日本侵略军攻陷国民政府所在地,在那里屠杀中国同胞30万人以上,而现在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之为“二十世纪最大谎言”的事件是( )
A. 济南惨案
B. 皇姑屯事件
C. 南京大屠杀
D. 卢沟桥事变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学生对南京大屠杀史实的识记。题目考查日军发动的南京大屠杀。题中时间是1937年,日本侵略军攻陷国民政府所在地,当时国民政府所在地是在南 京,在那里屠杀中国同胞30万人以上,依据这些信息,结合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第二子目南京大屠杀中的内容:“据 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统计,日军占领南京后六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据此可知,该事件是南京大屠杀,故选D。 A选项济南惨案是1928年4月,日本侵略者借口保护日本侨民制造。B选项皇姑屯事件是1928年6月,日本关东军谋杀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事件。C选项 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发生在1937年7月,是日本为了侵略中国华北地区。故排除ABC。所以答案选D

  ---------------------------------

  暂无

7.

五四运动后,“劳工神圣”“与劳工为伍”逐渐成了当时先进知识分子发自内心的呼唤,他们脱下学生装,穿上粗布衣,到工人群众中去。这一行动(  )

A.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B.极大提高了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

C.使工农群众的阶级觉悟得到提升

D.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

答案:A

解析:材料中知识分子的行动,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工人群众中的传播,促进工人阶级觉悟的提高,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故选A项;知识分子社会地位的提高,体现在知识分子阶层在全社会的威望等方面,材料信息与此无关,排除B项;据材料“劳工神圣”“与劳工为伍”“到工人群众中去”可知,知识分子的行动主要针对工人,并不会使农民阶级觉悟得到提升,排除C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的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材料信息与此无关,排除D项。

8.

美国传统文学主要反映的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乐观精神,文学作品中处处体现着美国人发奋图强、乐观向上,通过个人奋斗实现“美国梦”的精神,二战对美国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使美国文学产生了消极、悲观和厌世的主题,“美国梦”走向幻灭,美国二战后文学的这种变化,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A. 二战使美国人蒙受巨大灾难
B.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面临空前困难
C. 战争前后美国人生活出现巨大落差
D. 美国人原有的信仰和观念被打碎

  ---------------------------------

  正确答案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文学作品能够以其特有的方式将这种意识表达出来,战争中发生的事,如 600 万犹太人被屠杀,原子弹在广岛爆炸,使美国知识分子感到震惊。他们怀疑人性是否还有善良的一面,也感到人难以控制自己制造出来的巨大物质力量。他们对文明与进步的信念发生了极大动摇。所以D项正确。材料不是论述战争使美国人蒙受巨大灾难,A错误。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呈现上升趋势,B错误。战争前后美国人生活出现巨大落差不符合材料主旨,C错误。

  ---------------------------------

  暂无

9.1949一1954年实际上执行我国最高权力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政务院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新中国成立时,全国还没有完全解放,不具备召开全国人大的条件,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到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之时,因此A错误,C正确,故选C;B、D项是行政机关;故选C。

  ---------------------------------

  暂无

10.

【题目】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标志是( )

A. 新民主主义论

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D.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思想成熟是在延安时期,此时的成就有《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故A项正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思想产生阶段的成就,故B项错误;《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毛泽东思想萌发阶段的成就,故C项错误;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发生在文革结束后,是邓小平理论的成就,故D项错误。

  以上是2023年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六)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青海省事业单位考试题,果洛藏族自治州事业单位考试题,达日县事业单位考试题,事业单位答案,事业单位解析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河南人事考试网频道。

时政热点

本文标签: (编辑:河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2023国考华图帮订房_河南华图教育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