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分校

您当前位置:河南人事考试网 > 热点资讯 > 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

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四)

2022-11-30 16:22:51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ha.huatu.com/gwy/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河南人事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四),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河南华图微信公众号(hnhuatu),微信号:(hnht678) 。

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四)

1.

“南海吹来改革风,九天降下开放雨”,这是一幅广为流传的对联。它反映的史实包括
①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②我国在沿海地区设立经济特区
③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④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

  正确答案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南海吹来改革风,九天降下开放雨”描述的是改革开放的情形。1980年中央在东南沿海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②③④正确,B项符合题意;“两个凡是”是1977年文革结束后提出来的左倾错误思想,当时还没有实行改革开放。①错误,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

  暂无

2.

1953——1956年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其表现是

[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B.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

C.全国政协成立

D.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

  ---------------------------------

答案

A

考点名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同就把建立国家的政治制度当作头等大事。作为临时宪法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经全国人民普选产生,由各党派和杜会各阶层的人士组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新中国的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昭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基督教各派在唐、元时代曾先后传播于中国,但元朝灭亡后一度沉寂。明代中叶以后,天主教在世界其他地方都有了很大发展,但要进入中国,需要克服重重障碍。1552年4月,沙勿略组织了一个赴中国的使团,但抵达马六甲时,使团被扣留下来。1582年利玛窦跟罗明坚学习中文,协助他共同打开中国的传教局面。利玛窦等穿起中国式的大褂长袍,暂时不谈宗教,重金聘请有名望的学者讲解经书,以便与中国知识分子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他们又用西方科学技术、新奇的西洋方物等吸引中国人。他们从古代经籍之中摘取有关“天”和“帝”的条目,比作西方天主教义中的天主。

——摘编自《明代来华的西洋传教士》

材料二1951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由各地文教厅邀请天主教中的上层分子举行座谈会,“使发动下层的工作与这种上层的推动工作相配合”。中国的天主教“曾被帝国主义所利用”“热烈的鼓励教徒爱祖国”,而且天主教的“任何管理权应一律确实归中国人掌握,不容任何人操纵,外国侵略分子、间谍分子必须肃清”。号召全国“要学习广元的经验”,帮助教会实行自养。这种方法“使中国教会达到自养,使教徒们从经济上因而也在思想上打断与帝国主义的关系”。

——摘编自《新中国对基督教的政策演变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天主教进入中国困难重重的原因,概括指出西方传教士打开在华传教局面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对基督教的政策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

【答案解析】

(1)原因:中西方文化存在较大差异;到达中国的航路尚未完善;深受“海禁”政策的影响;封建君主专制进步强化。

措施:积极学习中国文化;主动与中国士大夫阶层交流;充分利用西方的科学技术;将西方教义融入中国传统文化。

(2)特点:注重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带有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强调中国教会要独立自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意义:废除了帝国主义在华的传教特权;巩固新生的社会政权;有利于重建中国的基督教系统,肃清帝国主义在华文化侵的影响。

【详解】(1)原因:根据“沙勿略组织了一个赴中国的使团,但抵达马六甲时,使团被扣留下来”、“利玛窦等穿起中国式的大褂长袍,暂时不谈宗教”、“以便与中国知识分子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他们又用西方科学技术、新奇的西洋方物等吸引中国人”等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明代天主教进入中国困难重重的原因主要是中西文化的差异、到达中国航路的不完善、中国“海禁”政策的影响和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等。措施:根据“利玛窦等穿起中国式的大褂长袍,暂时不谈宗教”、“以便与中国知识分子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他们又用西方科学技术、新奇的西洋方物等吸引中国人”等内容可知西方传教士打开在华传教局面的措施主要包括学习中国文化、主动与中国士大夫阶层进行交流、利用西方科学技术和将西方教义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等。

(2)特点:根据“使发动下层的工作与这种上层的推动工作相配合”、“任何管理权应一律确实归中国人掌握,不容任何人操纵,外国侵略分子、间谍分子必须肃清”、“使中国教会达到自养,使教徒们从经济上因而也在思想上打断与帝国主义的关系”等内容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新中国对基督教的政策特点主要是注重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带有意识形态色彩和针对性、强调中国的教会要独立自主。意义:结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从废除帝国主义特权、巩固新生政权、有利于重建中国的基督教系统,肃清帝国主义在华文化侵略的影响等方面总结新中国对基督教的政策的意义。

4.

“单干遨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做合作社,领导要靠竞支部。”这首敬遥反映了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运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1953-1956年新中国开展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农业采取合作化的道路,从临时的互助组发展到初级社,再发展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过渡形式,这与材料所述相符,因此选B。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于1958年,各地农村大办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于1979年,以家庭为单位,实行包产到户,自负盈亏,中共八大经济方针是指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都与材料所述情景不符,排除ACD。

  ---------------------------------

  暂无

5.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邓小平

  材料一董仲舒按人性把人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占人口多数的“平民”是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主张设立各级学校,教授儒家经典,将他们培养为“笃于礼薄于利”“以天下为忧”的君子,以使得“教化大行,天下和洽”。

  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35-98年)认为,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培养演说家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目标。他还认为,完美的演说家“不仅要有超群的演说天赋,还要有完美的品格”“能尽公民之义务,能在公私事务中完成使命,能以终稿引导国家,能以立法奠定其雄厚基础”。

  (1)阅读材料一,概括董仲舒和昆体良教育主张的相同点。

  材料二严复认为:“西之教平等,故以公治而贵自知”“将教育者,其实常三宗;曰体育,曰智育,曰德育,三者并重”。

  1912年,蔡元培批评清政府的教育宗旨说:“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同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的《教育宗旨》规定:“注意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编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1957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神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阅读材料二,概括中国近现代教育目标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对此进行分析。

  材料三 人文教育是欧洲教育的传统。19世纪,英国知识界对教育的内容展争论。一派认为,科学(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应该是教育的主体内容,它是文明的基础和核心,是国家富强之所在。教育不能只培养绅士,而是要满足社会以的现实需要,但科学在教育中几乎没有获得应有的分量。另一派则认为,古典人文科目(语文、文学、哲学、历史、数学等)仍然应该是教育的核心内容。人文教育不仅追求纯粹知识,还是人类实现美、快乐、自由和道德的途径。类似的争论在近现代很多国家都发生过。

  (3)①概述这一教育争论在英国出现的时代背景。

  ②教育内容既受限于历史时代,又对历史发展产生影响。你如何看待上述教育争论中的观点?运用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

  解答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阅读理解材料以及依据材料提供的有效信息和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从材料中找准有效信息.由“董仲舒按人性把人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占人口多数的“中民”是教育的主要对象”和“培养演说家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目标”可以看出他们的教育对象不是全体民众;由材料“他主张设立各级学校”和材料中“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35-98年)认为,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可以概括出两个人都是重视学校教育的;由“教授儒家经典,将他们培养为“笃于礼薄于利”“以天下为忧”的君子”和“不仅要有超群的演说天赋,还要有完美的品格”可以概括出两个人都重视品德教育,由“以天下为忧”的君子”和“能尽公民之义务,能在公私事务中完成使命,能以忠告引导国家,能以立法莫定其雄厚基础”可以概括出人才要为国家服务.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问由“将教育者,其实常三宗;曰体育,曰智育,曰德育,三者并重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注意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编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3)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工业革命兴起、科学的发展和理性主义的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第二小问是开放性试题,对学生要求较高,既需要阅读理解材料摆出自己的观点,又需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史论结合.做此类题目首先注意把观点摆出来,如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要相结合,相互补充.然后可以结合两次工业革命中科学的重要性及科学可能带来的危害性进行论证.

  故答案为:

  (1)相同点:教育的主要对象不是全体民众;学校教育是培养人的重要方式;教育要培养品德高尚的人;人才要为国家服务.

  (2)特点:将德、智、体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准;不同时代对教育目标都有所补充、发展.

  分析:清末思想家提出,人才培养的标准以西方的自由、平等理念为核心;这一主张一度成为中华民国的教育宗旨.新中国成立后,教育方针强调培养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改革开放后,强调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全面发展的人.

  (3)①时代背景:工业革命的兴起;科学技术的发展;理性主义的发展.

  ②观点及论述:观点: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要相结合,相互补充.

  论述:第二次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生产三者关系发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生产、科学、技术三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生产的发展推动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科学的发展.例如,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技术革命主要是从工匠传统发展而来,在生产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摸索出技术发明,然后才总结出热力学理论.以电力技术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以来,这种生产带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发生改变,现在是科学推动技术进步,再推动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走在社会生产的前面,开辟着生产发展的新领域,引导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如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它先主要是通过科学实验探索出电磁学理论,通过促进电力技术的革命,并最终引发电力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当然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带来如环境污染、物种灭绝加快、人身安全越来越没保障等问题.

6.

古代埃及是人类早期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繁衍生息于河谷绿洲的埃及先民,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远古文明。下列有关埃及历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约公元前3500年,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
B.古埃及统一后经历了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和新王国时代
C.在中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D.公元前525年,亚历山大帝国吞并了古埃及

  ---------------------------------

  正确答案

古埃及经历了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和新王国时代三个时代,故B符合题意。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版图向北延伸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和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故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

  暂无

7.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世界经济危机,欧盟经济低迷影响世界经济复苏,中国的经济政策也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这说明
A.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B.贸易保护主义加剧
C.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D.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

  正确答案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西方的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读材料可知,无论是美国的次贷危机还是欧盟经济低迷,包括中国的经济政策都会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足以说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故选D 。

  ---------------------------------

  暂无

8.

  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该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下列哪些法律同时废止?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

  【正确答案】ABC

  ---------------------------------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法律。

  第二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ABC项符合题意。

  因此,选择ABC选项。

9.

新中国出现千万人以上规模的人口迁徒,主要有:1958年至1962年的大跃进运动和困难时期的精简下放;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农民工流动。这体现了(  )

A.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B.资源配置方式变化

C.工业结构日趋合理

D.城乡工农统筹发展

  ---------------------------------

答案:B

解析:据材料新中国出现千万人以上规模的人口迁徒,主要有:1958年至1962年的大跃进运动和困难时期的精简下放;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农民工流动。这体现了资源配置方式变化,故选B项;大跃进和精简下放都是逆城市化的表现,排除A项;人口的迁徙不能充分说明工业结构的调整,排除C项;农民工流动是自发的趋势,而非政策统筹安排,排除D项。

10.

下列对“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的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暗处理是为了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B .叶片滴加碘液后,遮光部分变蓝

C .烧杯中的酒精可溶解叶绿素

D .实验结论是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淀粉

  ---------------------------------

B

  以上是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四)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题,青岛市事业单位考试题,莱西市事业单位考试题,事业单位答案,事业单位解析,事业单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河南人事考试网频道。

时政热点

本文标签: (编辑:河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2023国考华图帮订房_河南华图教育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