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分校

您当前位置:河南人事考试网 > 热点资讯 > 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事业单位考试

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

2022-11-30 15:56:08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ha.huatu.com/gwy/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河南人事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河南华图微信公众号(hnhuatu),微信号:(hnht678) 。

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六)

1.

2011年11月6日—10日中国共产党江苏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指出,牢牢把握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全面落实“六个注重”,大力实施_____战略。

A. 科教与人才强省

B. 创新驱动

C. 城乡发展一体化

D. 经济国际化

E. 区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

答案

ABCDE

  ---------------------------------

解析:

江苏要牢牢把握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全面落实“六个注重”,大力实施科教与人才强省、创新驱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经济国际化、区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全力推进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农业现代化、文化建设、民生幸福、社会管理创新、生态文明建设、党建工作创新工程,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奋力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

扩展知识

中国共产党江苏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6日在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六个注重”,全力实施“八项工程”,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为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而团结奋斗。

2.

1935年1月,党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      )和(       )问题。

A. 政治路线

B. 军事

C. 经济

D. 组织

  ---------------------------------

答案

BD
 解析

1935年1月,党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
 展知识

1935年1月15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政治局委员有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陈云、博古,候补委员有王稼祥、刘少奇、邓发、何克全(凯丰),还有红军总部和各军团负责人刘伯承、李富春、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以及中央秘书长邓小平。共产国际驻中国军事顾问李德及担任翻译工作的伍修权也列席了会议。

会议着重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首先由博古作关于反对第五次“围剿”的总结报告。他过分强调客观困难,把失败原因归之于反动力量的强大,而不承认主要是由于他和李德压制正确意见,在军事指挥上犯了严重错误造成的。接着,周恩来就军事问题作副报告,指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军事领导的战略战术的错误,并主动承担责任,作了诚恳的自我批评。同时也批评了博古和李德。张闻天按照会前与毛泽东、王稼祥共同商量的意见,作反对“左”倾军事错误的报告,比较系统地批评了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毛泽东接着作了长篇发言,对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进行了切中要害的分析和批评,并阐述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问题和今后在军事上应采取的方针。王稼祥、朱德、刘少奇等多数同志也相继发言,不同意博古的总结报告,同意毛泽东、张闻天提出的意见。会议最后指定张闻天起草决议,委托常委审查,然后发到支部讨论。

会后,张闻天根据与会多数人特别是毛泽东的发言内容,起草了《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简称遵义会议决议)。这个决议,在中共中央离开遵义到达云南扎西(今威信)县境后召开的会议上正式通过。决议明确指出,博古、李德以单纯防御路线代替了决战防御,以阵地战、堡垒战代替了运动战,是第五次“围剿”不能粉碎的主要原因。决议充分肯定了毛泽东等在领导红军长期作战中形成的战略战术基本原则。

遵义会议还制定了红军尔后的任务和战略方针。决定红军渡过长江在成都之西南或西北地区建立根据地。会后,又根据敌情的变化,决定中央红军在川滇黔三省广大地区创造新的根据地。

遵义会议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并决定取消“三人团”,仍由中革军委主要负责人朱德、周恩来指挥军事,周恩来为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随后,进一步调整了中央领导机构。2月5日,在川滇黔交界的一个鸡鸣三省的村子,中央政治局常委分工,决定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中央总的责任(习惯上也称之为总书记);以毛泽东为周恩来在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3月中旬,在贵州鸭溪、苟坝一带,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周恩来为团长,负责指挥全军的军事行动。

遵义会议是在紧急的战争形势下召开的,没有全面地讨论政治路线方面的问题,而是集中地解决了党内所面临的最迫切的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中国革命的航船终于有了一位能驾驭其进程的舵手!这些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同共产国际中断联系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取得的,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了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屡遭挫折的红军从此有了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保证!

3.

1933年4月,美国成立民间资源保护队。8年间共有近300万青年参加,他们主要从事植树造林、修堤防洪等工作。除食宿外,每人每月工资30美元。这些做法有利于
①改善自然环境
②缓解失业压力
③缓和社会矛盾
④减少政府财政赤字

A.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
①③④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依据材料信息“成立‘资源保护队’”和“有250万青年参与”可知将失业救济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这样做可以改善环境,缓解失业压力和社会矛盾,故①②③正确;这些做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支出,故④错误。所以答案选A。

  ---------------------------------

  暂无

4.

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又今出榜散行晓谕外,更请父老各以此意劝率乡闾,教戒子弟,务令通晓,毋致违犯。”此则“乡约”有利于( )
A. 规劝乡民“存天理,灭人欲”
B. 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
C. 推动儒学的普及化、通俗化
D. 强化政府对百姓管理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给予历史事物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劝率乡闾,教戒子弟,务令通晓”,可知,题干的主旨,即在强调“儒学的大众化教化功能”。据此,判断选项,可知:A项“存天理,灭人欲”,B项“重农抑商”,D项“政府对百姓管理”,材料主旨均无从体现,排除。C项符合题意,本题正确答案选C。

  ---------------------------------

  暂无

5.

“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如果一幅画中适当地留下不着色彩的空白,会收到特别的艺术效果。这种“空白效应”体现的哲理是

[ ]

A.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B.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

C.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D.事物性质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

答案

B

试题““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如果一幅画中适当地留下不着..”主要考查你对 矛盾的含义和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等考点的理解。

6.

20世纪50年代,我国调整大专院校。“人文学科受到了抑制,许多所工科学院创办起来.进而综合性大学则被削减。……1960年,中国的25万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90%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培养出来的。”这一史实说明
A. 国家工业化建设急需专业人才
B. “双百”方针得到顺利实施
C. 高等教育深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
D. “三个面向”、和“科教兴国”战略得到贯彻

  ---------------------------------

  正确答案

试题“人文学科受到了抑制,许多所工科学院创办起来“.经过调整,大约培养了20万科学家和工程师,材料反映了高等院校工科受到重视,国家需要大量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结合20世纪50年代国家开展的五年计划,可知大专院校调整是为工业建设输送专业人才,因此选择A。B与题意无关,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提出的,时间不符,排除。

  ---------------------------------

  暂无

7.

中共领导的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第八路军和新编第四军,接受国民政府的指导。这充分说明了

[     ]

A.中国共产党放弃了军队的领导权

B.中国共产党真正代表全民族利益

C.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已经根本消除

D.中国的军队已经摆脱了政党管理,实现了国家化

  ---------------------------------

答案

B

  ---------------------------------

解析:

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代表全民族利益的政党,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才会实现强国之路。

扩展知识

七七事变:

又称“卢沟桥事变”,日本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于1937年7月7日在北平西南宛平县(今属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制造的军事冲突。日军挑起事端、进而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后,中国军队在平津地区奋起抗击日军侵略的作战,称为卢沟桥抗战。“七七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的全面开始。

8.

在西方人眼中,两千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瓷器。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
①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
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③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④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④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该题为组合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多角度理解能力。题中列举了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但能够中国“象征”的,都是传统的手工制品。所以表明古代中国手工业水平高,但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经济长期内未实现根本性突破,故C项组合正确。

  ---------------------------------

  暂无

9.

对于1927—1937年间国共两党的对峙,有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南昌起义意味着两党事实上开始了军事对峙

B.八七会议的召开是国共两党全面对峙的标志

C.井冈山三次反“围剿”胜利推动双方对峙升级

D.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说明对峙局面全面结束

  ---------------------------------

答案:A

解析:国共的十年对峙是两党的对峙、两个军队的对峙和两个政权的对峙。南昌起义是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所以南昌起义意味着两党事实上开始了军事对峙,故选A项;八七会议的召开是两党的对峙和军事对峙,并未形成国共两党全面对峙,排除B项; 双方对峙的升级是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由政党、军事到政权的全面对峙,而非井冈山三次反“围剿”胜利,排除C项;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开始长征,对峙局面继续存在,直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排除D项。

10.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这一现象,与下列哪项制度的推行有关( )
A、禅让制
B、郡县制C、分封制
D、科举制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科举制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科举制正式诞生。因此“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这一现象与科举制有关,故选D。

  ---------------------------------

  暂无

  以上是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安徽省事业单位考试题,滁州市事业单位考试题,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事业单位考试题,事业单位答案,事业单位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河南人事考试网频道。

时政热点

本文标签: (编辑:河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2023国考华图帮订房_河南华图教育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