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分校

您当前位置:河南人事考试网 > 热点资讯 > 2023年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

2023年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三)

2022-11-30 11:49:04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ha.huatu.com/gwy/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河南人事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2023年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三),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河南华图微信公众号(hnhuatu),微信号:(hnht678) 。

2023年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三)

1.

二战后,人类社会的交往与联系也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除美国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受到了战争的严重创伤,各国均致力于医治战争的创伤,重建本国的经济。在恢复本国国民经济的过程中,各国都面临着国际经济关系中3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一是在金融方面,重建国际货币制度,维持各国间的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其二是在国际投资方面,创立处理长期国际投资问题的国际组织;其三是在贸易方面,重建国际贸易秩序,扭转贸易保护主义和歧视性贸易政策,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

——摘编自豆丁网

材料二进入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针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摘编自徐广文《经济全球化的研究视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解决二战后“面临着国际关系中3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并简要说明其积极意义。

(2)结合材料二中克林顿和卡斯特罗的观点,以“正确看待世界经济全球化”为主题写一段短文。(要求:①必须包括以下关键词:“潮流”“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对策”;②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100字左右)

  ---------------------------------

【答案解析】

(1)举措:通过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确立了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或布雷顿森林体系);通过关贸总协定确立了国际贸易体系。

意义:战后世界性经济组织的建立,协调了各国的经济活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国际经济领域的矛盾,预防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和贸易总额的增长;使世界经济朝着制度化和体系化的方向发展,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发展(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2)例文: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一种潮流,是资本在全球的新一轮扩张,在这一过程中发达国家处于主导地位,占据优势,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但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的对策应该是积极应对,趋利避害,争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详解】(1)举措,根据材料“金融方面,重建国际货币制度”“国际投资方面,创立处理长期国际投资问题的国际组织”“贸易方面,重建国际贸易秩序”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关贸总协定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的世界性经济组织,它们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有利于稳定世界经济秩序。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后建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及关贸总协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的世界性经济组织,它们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有利于协调各国之间的经济活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国际经济领域的矛盾,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和贸易总额的增长,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的发展方向。

(2)本小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从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拟定具体的论题,再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克林顿和卡斯特罗对全球化的不同观点,克林顿认为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不能阻挠全球化,卡斯特罗认为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利的影响,解答时选择自己熟悉的角度,如可以选择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一种潮流的角度,从全球化产生的原因、表现、实质、影响等方面分析;也可以选择全球化弊端角度入手,结合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但机遇与挑战并存等角度分析回答。要求,①必须包括以下关键词:“潮流”“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对策”;②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100字左右。

2.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唐诗的繁荣与科举考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有密切关系。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内容与下列哪位皇帝有关?( )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可知,隋朝创立了科举制,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用分科考试选拔官吏,到唐朝时经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又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武则天创立了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的地位,并以诗赋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进士科重视考诗赋有利于唐诗繁荣。因此D符合题意,故答案选择D。

  ---------------------------------

  暂无

3.

工业革命最早出现的工业部门是()
A.采矿业
B.交通部门
C.棉纺织业
D.冶金业

  ---------------------------------

  C

  ---------------------------------

  本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最早出现的工业部门是棉纺织业,故选C。

4.

1949年3月,在中国人民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村召开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七届二中全会决议分析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状况和基本矛盾,提出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并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中国在国际上和国内还存在着的基本的矛盾是(        )

A、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

D、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

 

AD
 

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分析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状况和基本矛盾,提出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并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中国还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矛盾:国际上是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国内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A,D正确。

干扰选项分析:

选项B是1981年中共十—届六中全会提出来的,B错误。

C属于社会主义的两类矛盾,出自《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书,与题目要求不符。

扩展知识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所以,主要的经济成分是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社会要继续向前发展,就要不断扩大国营经济,同时逐步将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改变为社会主义经济,使社会主义经济逐步成为我国的经济基础。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 与三种基本的经济成分相联系的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既可以自发地走向资本主义,也可以被引导走向社会主义,其本身并不代表一种独立的发展方向。因此,这三种基本的经济成分及与之相联系的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之间的矛盾,就集中表现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必然使中国社会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这一时期的民族资产阶级仍然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既有剥削工人的一面,又有接受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一面。因此,民族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也具有两重性,既有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的阶级利益相互对立的对抗性的一面,又有相互合作、具有相同利益的非对抗性的一面。对于工人阶级和社会主义革命来说,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剥削阶级是被消灭的对象,作为可以接受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社会力量,又是团结和改造的对象。

3.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社会主义体系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由于社会主义因素居于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终胜利,非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受到限制和改造。社会主义因素与资本主义因素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限制与反限制、改造与反改造的斗争。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5.

“人们有理由推断,农民对解放无比感激,无比高兴„„可实际上,法令在农民中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是失望。”下列事件符合这一评述的是()

A.美国南北战争

B.俄国农奴制改革

C.日本明治维新

D.中国土地改革

  ---------------------------------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识记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与影响。从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农民对解放无比感激”等,可以看出:该材料反映的是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俄国1861年改革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农民可通过赎买的方式得到一块土地(份地)。

6.

拿破仑曾说:“我的真正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回忆,但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遗忘的,它将永垂不朽。”拿破仑所说的“一样东西”是指:
A. 《权利法案》
B. 《人权宣言》
C. 《独立宣言》
D. 《法典》

  ---------------------------------

  正确答案

题干中法典之所以“不会被人忘却,它将永垂不朽”,是因为它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拿破仑法典》,又称《法国民法典》。该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这部法典于1804年颁布实施,此后经过多次修改,今天仍然在法国施行。后来,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拿破仑法典》为参照蓝本。D选项符合题意;1689年《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条文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行为,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A选项不符合题意;1789年《人权宣言》,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体现了摧毁君主专制的要求,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成为资产夺取和巩固思想武器。它是资产阶级的纲领性文件,将启蒙运动中的政治主张的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但建立在私有财产贫富悬殊基础上“自由”“平等”实际上只能维护资产阶级利益。B选项不符合题意;项为正确选项;1776年《独立宣言》肯定了自由、平等、追求幸福是人固有的权利。C 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D。

  ---------------------------------

  暂无

7.

就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内部的分歧,莫洛托夫说道:“无论是我,还是始终同列宁在一起的那些人中的任何一位,都没有立刻清楚地理解他的话。……当他们所说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将来的事情时,列宁回答说:不,现在就应当准备社会主义革命。”当时“分歧”主要是围绕
A. 《土地法令》中的规定
B. 《和平法令》中的规定
C. 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决定
D. “四月提纲”中的主张

  ---------------------------------

  正确答案

根据题干中的“现在就应当准备社会主义革命”这一内容可知,当时的分歧是围绕《四月提纲》中的主张而展开的。列宁在《四月提纲》里提出: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故D项正确。《土地法令》的内容是没收地主的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和平法令》的内容是向一切交战国政府和人民建议,立即缔结停战协定,就公正的合约进行谈判,实现不割地不賠款的和平,故AB两项均不符合题意。建立苏维埃政权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排除。

  ---------------------------------

  暂无

8.在中国,有这样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它就是( )
A.北京
B.南京
C.广州
D.上海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相关知识点。阅读题文提示信息:在中国,有这样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根据所学知识: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指《南京条约》,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的罪行是指南京大屠杀,B项符合题意,故选B。

  ---------------------------------

  暂无

9.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
A. 武王伐纣
B. 陈胜吴广起义
C. 国人暴动
D. 楚汉之争

  ---------------------------------

  正确答案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秦的暴政,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 武王伐纣,是指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各地势力,组成庞大的政治联盟,与商纣王的军队在牧野决战,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不符合题意;选项C. 国人暴动,是指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了“国人暴动”,厉王逃亡,不符合题意;选项D. 楚汉之争,是指秦朝灭亡后,拥有重兵的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双方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

  暂无

10.

列宁指出,经过1861年改革,“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这种现象是因为1861年改革使
A.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B.农奴获得解放的时候可得到一块份地
C.农奴赎买的份地的价格比当时的地价还高
D.地主再也不能干涉农奴的生活

  ---------------------------------

  正确答案

答案B
本题考查学生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理解。由“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得知俄国的农奴制改革是对农民的掠夺。选项中B项能证明这个观点。所以选B。

  ---------------------------------

  暂无

  以上是2023年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三)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四川省事业单位考试题,南充市事业单位考试题,嘉陵区事业单位考试题,事业单位答案,事业单位解析,事业单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河南人事考试网频道。

时政热点

本文标签: (编辑:河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2023国考华图帮订房_河南华图教育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