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30 09:39:56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ha.huatu.com/gwy/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河南人事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2023年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三),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河南华图微信公众号(hnhuatu),微信号:(hnht678) 。
某校发起的“汶川,我们在一起”的志愿者活动中,下列最不可能参加救灾的人群是( )
A.高二(11)班儒家信徒汪洋
B.高二(20)班道家信徒恣肆
C.高二(12)班法家信徒落英
D.高二(16)班墨家信徒缤纷
---------------------------------
正确答案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旨在考查灵活运用相关所学答题的能力。先秦时期的儒家学派倡导“仁”、道家学派倡导“无为”、法家学派倡导“加强中央集权”、墨家学派倡导“兼爱”。故最不可能参加救灾的人群应为“高二(20)班道家信徒恣肆”,本题应选B项。
---------------------------------
解析同上
权利和义务的根本区别在于
A.权利可以放弃,义务必须履行
B.权利是与生俱来的,义务则是由法律规定的
C.权利对于一切人都是平等的,义务则因人而异
D.权利应当享有,义务可以放弃
---------------------------------
答案
A
---------------------------------
解析:
权利和义务的根本区别在于权利可以放弃,义务必须履行。1、权利一般是指法律赋予人实现其利益的一种力量。与义务相对应,法学的基本范畴之一,人权概念的核心词,法律规范的关键词。在家庭、社会、国家、国际关系中隐含或明示的最广泛,最实际的一个内容。从通常的角度看,权利是法律赋予权利主体作为或不作为的许可、认定及保障。2、义务是情愿、志愿、应该。权利的对称。①又称“社会责任”、“直接社会义务”。社会普遍认为的为了满足一定社会关系参加者享受直接社会权利,其他人应作出的一定作为或不作为,是客观的社会规律、人们日常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以及其他各种条件直接作用的结果,一般为习惯、道德等社会规范所确认。这种意义上的义务是法律义务的直接基础和社会内容。②“法律权利”的对称。又称“法律义务”。法律规定权利主体必须作出一定行为或不作一定行为的责任,是保证法律权利得以实现的条件,是国家对一定的直接社会责任的确认,有鲜明的阶级性,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根据宪法和各部门法以及其他标准,可以对法律义务作出不同种类的划分。
扩展知识
权利:指在法定条件下,你所拥有的权力和利益。义务:指你在拥有某种权利的同时,你所应履行的付出。
苏联的经济体制主要是:[ ]
A.计划经济
B.市场经济
C.计划经济结合市场经济
D.全球化经济
---------------------------------
答案
A
考点名称: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苏联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也称苏联模式或斯大林模式。这个模式是在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中央同托洛茨基派和布哈林等人的争论过程中、在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实行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的过程中形成的。1936年宪法宣布社会主义在苏联基本实现。这标志着苏联模式的确立。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特点:
以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否定价值规律,排斥商品和市场。它在政治方面的特征是: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缺少群众监督,忽视民主和法制。
秦朝统一后,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什么字体( )
A.隶书
B.大篆
C.小篆
D.楷书
---------------------------------
正确答案
小篆也叫“秦篆”。秦朝李斯受命统一文字,这种文字就是小篆。通行于秦代。形体偏长,匀圆齐整,由大篆衍变而成。秦权上刻制的小篆,据说是李斯书写的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的统一文字汉字书写形式。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A项隶书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取代小篆,因此不符合题意。B项大篆是秦始皇统一文字前秦国原来使用的,小篆就是在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因此不符合题意。C项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使用的文字,因此符合题意。D项楷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因此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
暂无
右图所示的历史事件其理论来源于
处死路易十六
A.霍布斯的思想 B.卢梭的思想
C.伏尔泰的思想 D.孟德斯鸠的思想
---------------------------------
答案:B
解析:处死路易十六是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论的体现,是卢梭的观点。
0、1、2、3…… 8、9,这些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数字的发明者是
A.古代埃及人
B.古代印度人
C.古代希腊人
D.古代阿拉伯人
---------------------------------
正确答案
本题考查的是关于阿拉伯数字的史实。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古代印度人,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故选B。
---------------------------------
暂无
(1)以512大地震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2)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3)不少于300字
---------------------------------
今天是512大地震13周年纪念日,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512汶川地震作文300 纪念512汶川地震作文的相关讯息,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接下来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512汶川地震作文300(篇一)
5.12日,一个晴朗的天气,喜爱哦无,在大约14:28的时候,在校的同学们在操场上活蹦乱跳的。“妈妈,我去上学了,再见!”“嗯,上课认真听讲,路上小心啊!”“知道了!拜”这是一对母女的对话,一位小姑娘刚刚离开了自己的母亲。“轰”的一声,校园里的欢歌笑语没有了,小女孩刚刚离开自己的母亲,却不知去向了。因为,8.0级地震发生了,就在这晴朗的一天里。所有的事物在顷刻崩塌,压在人们的身上,沉甸甸的压着,这残酷的现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一天,四面八方来的志愿队,来来往往,为四川人们献出一点力量!“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进百倍努力”我们要是出全身的力量来。时间一点点流淌,挽救了一位位的人民!
512汶川地震作文300(篇二)
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的特大地震。就在这一瞬间,曾经天高云淡的汶川被毁了;就在这一瞬间,无情的死神便夺走了成千上万条无辜的生命;就在这一瞬间,人们辛辛苦苦打拼来的一切离开了!无论是汶川的高楼大厦还是农民的平房田地都在这短短的几分钟内变了样,千千万万的人们被压在了房屋的废墟下。一幕幕的感人事迹开始轮翻上演:多少原本可以获救但却宁可牺牲的英雄人物涌现在我的脑海里,中央主持人讲解时忍不住哭了,已年过花甲的温家宝亲临灾区鼓励被困的人民……看到这一幕幕时我禁不住热泪盈眶,心里是无限的悲伤,他们都是同胞呀!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只要我们心连心,那么力量一定是无穷的!灾区的朋友们,不要悲观、鼓起勇气,全国人民都在关注你们、支持你们,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512汶川地震作文300(篇三)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这是一个让中国人民永远铭记的时刻。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了8级大地震,倾刻间,数不清的房屋倒塌,山体滑坡,大地咆哮! 从电视上,网络上,报纸上,我看到了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妹妹失去了父母,在大声的喊着:“妈妈,妈妈……!”我的心都要碎了,我想冲上前去搂住带她们回家。看见一位位悲伤的母亲在废墟上喊着自己孩子的名字,我的眼睛湿润了。“妈妈,妈妈”不要哭,我们都是是您的孩子。看见我们敬爱的温带着救援部队在第一时间赶到灾区,三天三夜不眠不休,我被感动了!我想对说:“,您辛苦了,快点歇歇吧!” 我决定要少买一点玩具,少吃一点零食,把自己的零花钱捐给灾区的小朋友。我相信地震无情,人有情,汶川一定会建设的更加美好,我也会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为汶川出力!
512汶川地震作文300(篇四)
自然真的无情,竟然爆发了如此可怕的大地震。而地震来临时,人在自然面前的脆弱表露无疑。成片的房屋倒塌,道路通信中断,人则默默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本来他们都有自己美好的理想,美好的生活的渴望,但是一刹那,一切都没有了,甚至来不及留下一句话,一句或是对未来的渴望,或是对人生命运的慨叹。生命在自然面前的脆弱表露无疑。面对如此的灾难,我们看到,那些面临灾难的人,没有被灾难压垮。他们有的靠自身求生的渴望,坚持百余小时,终于获救。有人失去全部亲人,孤身一人在这个世界上,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为其他受灾的人带去一份安全。在极短的时间内无数救助大军开赴地震灾区,解放军、武警、公安和其他无数救助人员的及时赶到,给灾者带去了生的希望,是他们的奋不顾身,他们的坚韧不拔,温暖了所有灾民的心,让他们在惊恐中看到了希望,在慌乱中得到了心的宁静。面对如此巨灾,全国人民体现出了空前的团结,普遍的爱心。如此的爱心与团结体现在救灾的每时每刻。我们看到无数的人投身救灾,他们无所求,只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活下来,因为他们知道生命是无价的,虽然他们自己较少考虑自己面临的危险。爱心捐款的人,好多人并不富有,但有一颗关爱的心,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爱心是支持我们从悲痛中走出来的无比巨大的力量。我们还活着,也许只有看到了别人的痛苦,我们才能知道自己的幸福。我们是如此的幸运,我们还有未来,还有我们的亲人,我们的事业,我们的生活,我们渴盼我们未来的生活能够快乐,安心。不要再有心的痛苦的震撼了。
512汶川地震作文300(篇五)
当地震来临时,吴忠红老师刚刚要跑到三楼,可是听到后面有人说他们班还有两个同学再,吴忠红老师立马跑上四楼,刚刚把两个小女孩推了下去,当地震来的时候两个老师还再那里拼命挣扎。四川大地震给四川人民带来了多大的伤害,几千人死亡,几万人受伤,那是一个多么大的数字啊。8.0级的大地震使有一些人用自己强大的身躯遮住上面的天花板,使有的人受伤有的人死亡,我看了电视,使我感动的使一位老师,用自己的身躯来让两个孩子保住了生命,两个孩子没有受伤。当地震来临时,吴忠红老师刚刚要跑到三楼,可是听到后面有人说他们班还有两个同学再,吴忠红老师立马跑上四楼,刚刚把两个小女孩推了下去,当地震来的时候两个老师还再那里拼命挣扎,小孩已经跑到下面了,当老师被挖出来的时候已经离开了人世。吴忠红老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这种高尚品质难道不适合我们学习吗?
512汶川地震作文300(篇六)
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级的大地震.这差不多相当于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事发当天,国家温家宝亲临现场.当时,景象惨不忍睹:楼房倒塌,人被埋在废墟下,一座城市都被毁了.这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给四川人民带来了多少伤亡,让多少人民 家破人亡,让多少小朋友成为了孤儿.当晚各个地区的部队火速赶来,希望能把更多的生命从死神手里拉回来.经过这几天的奋斗,已经救出1万多人,可有34073人遇难,245108人受伤 ,其中在医院里死亡3304人。我想:这次天灾死了那么多中国人,真难过.天灾无情人有情,我们都是中国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应该为灾区人民做贡献!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512汶川地震作文300 纪念512汶川地震作文的相关讯息,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更多教育讯息请关注华图教育资讯网。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在义与利之外
①“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中国人的人生哲学总是围绕着义利二字打转。可是,假如我既不是君子,也不是小人呢?
②在义利之外,还有别样的人生态度。在君子小人之外,还有别样的人格。套孔子的句式,不妨说:“至人喻以情。”
③义和利,貌似相反,实则相通。“义”要求人献身抽象的社会实体,“利”驱使人投身世俗的物质利益,两者都无视人的心灵生活,遮蔽了人的真正的“自我”。“义”教人奉献,“利”诱人占有,前者把人生变成一次义务的履行,后者把人生变成一场权利的争夺。殊不知,人生的真价值是超乎义务和权利之外的。义和利都脱不开计较,所以,无论义师讨伐叛臣,还是利欲支配众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是紧张的。
④如果说“义”代表一种伦理的人生态度,“利”代表一种功利的人生态度,那么,我所说的“情”便代表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它主张率性而行,适情而止,每个人都保持自己的真性情。你不是你所信奉的教义,也不是你所占有的物品,你之为你仅在于你的真实“自我”。
⑤生命的意义不在奉献或占有,而在创造,创造就是人的真性情的积极展开,它不同于奉献,奉献只是完成外在的责任,创造却是实现真实的“自我”。至于创造和占有,其差别更是一目了然。譬如写作,占有注重的是作品所带来的名利地位,创造注重的只是创作本身的快乐。有真性情的人,与人相处唯求情感的沟通,与物相触独钟情趣的品味。更为可贵的是,在世人匆忙逐利又为利所逐的时代,他待人接物有一种闲适之情。我不是指中国士大夫式的闲情逸致,也不是指小农式的知足保守,而是指一种不为利驱、不为物役的淡泊的生活情怀。
⑥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我曾经深以为然,并且佩服他把人生的可悲境遇表述得如此轻松俏皮。但仔细玩味,发现这话的立足点仍是占有,所以才会有占有欲未得满足的痛苦和已得满足的无聊这双重悲剧。如果把立足点移到创造上,以审美的眼光看人生,我们岂不可以反其意而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人生总有其不可消除的痛苦,但是,摆脱了占有欲,可以使人免除许多琐屑的烦恼和渺小的痛苦,活得有气度些。我坚信在义与利之外,还有一种更值得一过的人生。
(原文有删改)
1.根据文意,使用文中出现的动词填空。
“义”的人生态度以“_____”作为生命的意义,“利”的人生态度以“_____”作为生命的意义;作者认为二者都不值得提倡。
2.本文作者所提倡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分析第⑤段以“写作”为例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奉献 占有
2.率性而行,适情而止,每个人都保持自己的真性情。
3.以“写作”为例证明占有和创造区别巨大,占有注重的是名利和地位,创造注重的是本身的快乐。
(意对即可)
考点名称:议论文阅读
议论文:
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它不同于记叙文以形象生动的记叙来间接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不同于说明文侧重介绍或解释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这类文章或从正面提出某种见解、主张,或是驳斥别人的观点。
新闻报刊中的评论、杂文、说法或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感受等,都属于议论文的范畴。总之,议论文是以理服人,记叙文是以事感人,说明文是以知授人。
议论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评论、说服,以表明自己的见解、主张、态度的表达方式,通常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构成。
议论文题目分为论题,论点,寓意型。
论题型为作者观点但以简洁为主,所以中心论点一般不能直接抄论题,论题型,论题型一般没有观点倾向性,例如:君子之交淡如水。
寓意型一般与论题论点并存且不能直接作为中心论点要还原本意。
在低倍镜下观察时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上”和“6”,那么载玻片上的物像是( )
A. “上”和“6”
B. “下”和“9”
C. “”和“9”
D. “”和“6”
---------------------------------
答案
C
---------------------------------
解析
通过分析在载玻片上写下数字“上”, “6”用显微镜观察时,会看到该物象放大的倒像,所谓的倒像应是与写下数字“上”, “6”上下左右都相反,所以会看到放大的图形形状是“”和“9”。故选C。
在辛亥革命爆发前夕,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不断利用会党和新军发动武装起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 )
A、萍浏醴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镇南关起义
D、七女湖起义
---------------------------------
答案
B
---------------------------------
解析
辛亥革命前夕同盟会先后发动的重大武装起义,如萍浏醴起义、黄花岗起义(又称广州起义)镇南关起义、七女湖起义等等,其中黄花岗起义影响最大,所以答案选B。
扩展知识
黄花岗起义的意义不仅仅是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削减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嚣张气焰,让他们见识到了中国人的铮铮铁骨,经过这次黄花岗起义,中国人民的意识觉醒了,人们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黄花岗起义是革命的先进分子和清政府之间的战役,旨在推翻清政府腐败的统治。黄花岗起义加快了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掀起了全国革命运动的高潮。
黄花岗起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轰轰烈烈之概已震动全球,所以民主革命精神会被推到一个高潮,同时传播了民主自由的思想。
黄花岗起义是1911年4月革命党人在广州举行的起义,又称广州起义、广州三·二九之役。
1910年11月孙中山、黄兴、赵声等革命党人在马来半岛的槟榔屿召开庇能会议,决定再次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黄兴担任总指挥,在越华路小东营五号设立起义总指挥部。
1911年4月27日17时30分,黄兴率13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发动了中国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敢死队突入总督署,总督张鸣岐逃走,起义军焚毁总督署后,在东辕门外与水师提督李准派来弹压起义的北洋军短兵相接。起义军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而不幸失败。
以上是2023年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三)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贵州省事业单位考试题,铜仁市事业单位考试题,德江县事业单位考试题,事业单位答案,事业单位解析,事业单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河南人事考试网频道。
本文标签: (编辑:河南华图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