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分校

您当前位置:河南人事考试网 > 热点资讯 > 2023年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

2023年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一)

2022-11-30 08:27:19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ha.huatu.com/gwy/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河南人事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2023年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一),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河南华图微信公众号(hnhuatu),微信号:(hnht678) 。

2023年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一)

1.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党的七大在延安举行。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确立_______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A.马列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马克思主义 D.实事求是原则

  ---------------------------------

  答案:

  B

  ---------------------------------

  解析: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党的七大在延安举行,这次会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知识扩展:

  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运用和发展,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对于它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共产党许多卓越领导人也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

2.

一个深圳中学生代表团访问日本,在一片已收成的果园里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每棵树上都还有一些成熟的果实没有采摘。同学们纷纷询问缘由,果园的主人回答说:“那是留下来给鸟儿们吃的。”大家一时无语,陷入了沉思。

造物主的赠予,我们不能尽数带走,还得留下什么,人类为自然留下什么,历史为今天留下什么,岁月为人生留下什么……常言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其实,无论自然、社会,还是家庭、个人,每天都在为自己、为他人留下什么。

请以“留下”为话题,写篇文章,不少于600字。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如写诗歌,不少于20行。书写端正清楚。

①紧扣话题,可以记叙经历,叙说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抒发议论,抒发情感,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③不得抄袭;

  ---------------------------------

答案

  ---------------------------------

解析:

问题解析

本题是话题作文。人活在世上到底为什么?我们每前进一步,都给这个生活的环境留下什么?这其实又是一道引发同学们对人生价值、生活态度、世界观进行一次深度思考的话题。话题材料的例子现实意义很强,很能发人深省。材料提示语中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等都是一些明示话题深意的话。很具助燃效果。

由于话题宽泛,所以角度仍是应对该话题的重要策略。这个话题的背景与2003年的“非典”有关,所到敏感的同学,可以想到抗“非典”的医务工作者们,想到他们在这场斗争中给世人“留下”了什么。还可以想到“非典”发生的背后,是什么导致了“非典”,那么可以由此联想到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动物生命价值的漠视,所以可以从“我们给自己留下了什么”取角。  当然,我们还可以就地取材,想到我们就要初中毕业了,在这样的时刻,我们的初中生活给自己留下了什么等等。以上只是略举。这对我们是一个启发,作文要有敏感性。

此话题宜写成有情有感的记叙文,兼有适当的议论、抒情。 话题实战拟题:

记叙文:《留下绿色》、《木樨留香》、《榕树荫里留下了我的童年》、《留下一个梦》

议论文:《我们给生活留下什么?》、《留,与不留》、《别留悔》、《留德》

随笔文:《生活就是一个留字》、《留下快乐》、《留下与留住》

3.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矢志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国。就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中华民国史》写到:“他提议将分散的革命组织合成一个大团体,协力从事反清革命。这个建议获得一致赞成。”这里的“大团体”是指
A.强学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国民党
【2】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通过改革土地制度,解脱劳动者的贫困,做到“家给人足”。三民主义中,具体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民族主义
B.民生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主主义
【3】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之所以这样评价孙中山,是因为他领导的辛亥革命
A.宣告了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的终结
B.开启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近代化
C.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D.建立了中华民国,实现了民族独立
【4】辛亥革命是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历史性的巨变”是指
A.成立同盟会
B.发动武昌起义
C.传播马克思主义
D.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
【5】中华民国的建立,开启了两千多年来,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先河。下列事件能印证这一评价的是
A.1912年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C.1914年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D.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

  正确答案

【1】根据所学可知,1905年,孙中山合并各组织,建立同盟会,这是资产阶级建立的第一个全国性革命政党,故C符合题意。强学会是维新派的团体,兴中会是孙中山建立的第一个革命团体,国民党是1912年建立,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2】根据所学可知,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主张通过改革土地制度,解脱劳动者的贫困,做到“家给人足”,故B符合题意。民族主义是反对满族贵族的统治,民权主义主张权力归全体国民所有,民主主义是反对封建专制,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3】根据所学可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之所以这样评价,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宣告了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近代化推向深入,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因此,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故C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辛亥革命没有实现民族独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4】根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是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故D符合题意。成立同盟会、发动武昌起义均是在为推翻清朝统治而斗争;传播马克思主义是在五四运动前后。故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5】根据所学可知,中华民国建立后,1912年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是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律文件,开启了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先河。故A符合题意。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成果;1914年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是袁世凯专权的表现;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是袁世凯卖国的表现。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

  暂无

4.

太阳能的转化形式有哪些

  ---------------------------------

答案:

太阳能一般指太阳光的辐射能量.太阳能的主要利用形式有太阳能的光热转换、光电转换以及光化学转换三种主要方式.

5.

有学者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所津津乐道的“先王之道”,根本无力解决当时诸侯争霸兼并战争连绵不断的现实问题,其“三代”说教被普遍认为“迂阔而不懂世事”。该学者在此强调的是,先秦儒学
A. 厚古薄今
B. 礼法并用
C. 不合时宜
D. 源远流长

  ---------------------------------

  正确答案

题干强调了先秦儒学不能解决当时的现实问题,未能满足当时政治需要,这说明先秦儒学不合时宜,故C正确。题干中所提及的先秦儒学“迂阔而不懂世事”,并没有涉及礼法并用这一特点,故B错误。我国古代社会存在着浓厚的“厚古薄今”现象,从先秦到清末的各家著述中都有相关论述,其中尤其以儒家思想表现突出。但题干中未涉及“厚古薄今”这一问题。故A错误。题干主要强调的是先秦儒学对当时时代的影响,而不是其源流的问题。故B错误。

  ---------------------------------

  解析同上

6.

人体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

A.唾液B.胰液C.胆汁D.肠液

  ---------------------------------

答案

C

  ---------------------------------

解析:

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够初步消化淀粉,使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肠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能够将这些物质彻底消化为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胆汁是一种特殊的消化液,其中不含有消化酶,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

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北美总想从中国文化中找到灵感,找到救世良方。西方各国特别是美国政府和财团,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对东方文化的研究。对儒家文化研究、借鉴使西方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某些变化。材料说明现代欧美国家借鉴儒家文化的理由应包括
①经济危机和世界大战使西方陷入信仰危机
②儒家文化不仅是历史现象,也是思考方式和生命存在形态
③变革西方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需要
④儒家文化是一种可以与现代经济方式相结合、并给经济发展以内在动力的精神文化形态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

  正确答案

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北美总想从中国文化中找到灵感,找到救世良方”可推知①符合题意,由“西方各国特别是美国政府和财团,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对东方文化的研究”可推知④符合题意,由“对儒家文化研究、借鉴使西方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某些变化”可推知③符合题意,由上述所有内容可以推知②也符合要求,故选B。

  ---------------------------------

  暂无

8.

“我们所以采取新经济政策,就是因为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当它不再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时候,我们就把它抛开(了)。”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最有可能讲这番话的苏联领导人是 (   )

A.列宁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

  ---------------------------------

答案

B

  ---------------------------------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苏联经济建设相关问题,题目中领导人的话是要抛弃新经济政策,B项斯大林符合题意;A项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排除;C、D两人在斯大林之后,新经济政策已不存在,排除。

东欧八国:

“东欧”,指位于欧洲东南部和中部地区、苏联西侧的8个国家,它们是: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南斯拉夫。

苏联模式:

所谓苏联模式,即指苏联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制度、体制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这个模式形成于斯大林时期,并不断得到强化和固化,延续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对于苏联模式的内涵,有各种各样的概括。总起来看,应包含两个层面:一是社会基本制度的层面,一是具体体制、机制的层面。

9.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曾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最为和平、持久的征服主要是基于(    )

A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的起点

B .经历了治“公民”到治“万民”的演变

C .继承了古希腊理性主义的思想传统

D .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永恒价值

  ---------------------------------

答案:D

10.

“在这里,基督教统治着一切,庄园几乎成为自给自足的小世界.”这句话描绘的是
A. 中世纪的欧洲
B. 中国的东汉时期
C. 古代希腊
D. 8世纪的阿拉伯帝国

  ---------------------------------

  正确答案

根据所学可知:“在这里,基督教统治着一切.庄园几乎成为自给自足的小世界…”这文字描绘的是中世纪的欧洲,在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即中世纪,基督教会的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经济上教皇和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拥有占据西欧的三分之一土地,在政治上,神权高于一切,可以和世俗王权分庭抗礼,在思想文化领域,形成一元垄断,可谓是处于一种万流归宗的地位,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当时西欧的知识分子,绝大部分都是基督教僧侣,故A符合题意。基督教传入中国是在唐,那时叫景教,故B不符合题意。古代希腊是城邦,海上贸易发达,故C不符合题意。8世纪的阿拉伯帝国是伊斯兰教,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

  暂无

  以上是2023年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一)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题,烟台市事业单位考试题,莱州市事业单位考试题,事业单位答案,事业单位解析,事业单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河南人事考试网频道。

时政热点

本文标签: (编辑:河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2023国考华图帮订房_河南华图教育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