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分校

您当前位置:河南人事考试网 > 热点资讯 > 2023年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事业单位考试

2023年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

2022-11-30 06:28:31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ha.huatu.com/gwy/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河南人事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2023年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河南华图微信公众号(hnhuatu),微信号:(hnht678) 。

2023年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四)

1.

下列连线搭配不正确的是
A.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B.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C. 香港第一任行政长官——董建华
D. 澳门第一任行政长官——曾荫权

  ---------------------------------

  正确答案

本题是否定式的选择题。根据题干“搭配不正确”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以后,何厚铧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別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D项搭配不正确,符合题意;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回归祖国,成立特别行政区。董建华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別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1999年1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回归祖国,成立特别行政区;ABC三项正确,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

  暂无

2.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今年是遵义会议80周年。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长征开始时,党和红军的领导权仍掌握在“左”倾教条主义者手中。党和红军中大多数人在惨痛的事实教育下,认识到再也不能照那条错路(即“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继续走下去。遵义会议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召开的。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完全独立自主地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历史性决断的会议。
这次会议解决了中国共产党面对的一个根本问题:究竟一切按 “左”倾教条主义的指挥行事,还是独立自主地从中国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会后,党和红军立刻呈现全新的面貌,显示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四渡赤水,直入云南,抢渡金沙江和大渡河,同红四方面军会合,挥师北上,到达陕北,取得长征的胜利。
-----摘编自金冲及《遵义会议 党的历史上的转折点--纪念遵义会议80周年》
(2015年1月15日《人民日报》)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
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 (1)红军长征的原因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2)1936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遵义会议。
(3)遵义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4)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完全独立自主地作出历史性决断的会议。
(5)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重要原因是在于摆脱了教条主义的指挥。

  ---------------------------------

  正确答案

(1)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材料第一句话“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就已经告诉我们红军长征的原因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因此本题是正确的。答案是A。
(2)本题主要考查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是在1935年1月,并非1936年。因此本题是错误的。答案是B。
(3)本题主要考查遵义会议的内容。材料中并没有提到遵义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因此本题内容材料未涉及。答案是C。
(4)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材料已经指出了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完全独立自主地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历史性决断的会议。因此本题是正确的,答案是A。
(5)本题主要考查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重要原因。材料已经指出了遵义会议解决了中国共产党面对的一个根本问题:究竟一切按 “左”倾教条主义的指挥行事,还是独立自主地从中国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因此说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重要原因是在于摆脱了教条主义的指挥。因此说本题是正确的,答案是A。

  ---------------------------------

  暂无

3.

一部反映19世纪末期中国某富商家族兴衰历史的电视剧正在热播。剧中有这样几组接头,你认为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镜头一:商人到广州日本人开设的工厂洽谈生意
B.镜头二:商人的儿子在强学会进行演讲
C.镜头三:商人正在读《新青年》,了解新闻
D.镜头四:商人家住在北京东交民巷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新青年》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自1915年9月15日创刊号至1926年7月终刊共出9卷54号。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群益书社发行。该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并且宣传倡导科学(“赛先生”,)、民主(“德先生”,)和新文学。。所以答案选C

  ---------------------------------

  暂无

4.

战国时期,诸侯列国纷纷开凿运河。据《史记》记述:“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洒会。于楚,西方则通渠汉水、云梦之野,东方则通沟江淮之间。于吴,则通渠三江、五湖。于齐,则通淄、济之间。……有余则用溉,百姓飨其利”。这些运河的修建
A. 以发展农业生产为主要目的
B. 适应了当时争霸战争的需要
C. 表明诸侯各国经济交往频繁
D. 标志着中原统一市场的形成

  ---------------------------------

  正确答案

本题主要考查战国水利工程修建,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读材料和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材料“有余则用溉,百姓飨其利”反映了运河的修建不是以发展农业生产为主要目的,故A错误;材料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开凿运河,且运河分布遍及南北,既有在中原地区的鸿沟贯通各国及河流,又有吴楚、齐地的运河连接各地,可见这些运河的修建便利于各国军需物资的运输,适应了当时的争霸战争的需要,故B正确;C在材料中无体现,故排除;运河的开凿已超出了中原的范围,故D错误。故选B。

  ---------------------------------

  暂无

5.

1992年,邓小平头像再次出现在《时代》周刊封面上。《时代》周刊介绍到:“‘航空母舰’在13年里转了第二圈。”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他倡导“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思想
B. 他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C. 他系统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规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D. 他的南方谈话,为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提供基础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A和B选项都是发生在1978年,C项发生在1987年十三大,与材料“转了第二圈”不符;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了改革开放,到1992年进入到了新阶段,邓小平南方讲话,解放了思想,为中共十二大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提供基础,故本题选D选项。

  ---------------------------------

  暂无

6.

《吕氏春秋》有言:“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下列选项与题中所述“事末”相关的是
A.“当年嫁得君,为君乘机杼。”
B.“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
C.“物勒(刻划)工(制造者)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
D.“富民之家,地大业广,阡陌相连,召募浮客,分耕其中,鞭笞驱役,视以奴仆。”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据材料“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重农抑商的思想,“事末”指从事商业,“当年嫁得君,为君乘机杼。”反映了家庭手工业的纺织业,故A错误。“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反映了商业,故B正确。“物勒(刻划)工(制造者)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反映了官营手工业,故C错误。“富民之家,地大业广,阡陌相连,召募浮客,分耕其中,鞭笞驱役,视以奴仆。”反映了大地主驱使农民耕作,属于农业,故D错误。

  ---------------------------------

  暂无

7.

1953年10月,全国粮食会议经过讨论,将粮食征购定名为“计划收购”,粮食配售定名为“计划供应”,简称“统购统销”。

A. 对

B. 错

  ---------------------------------

答案

A

扩展知识

全国粮食紧急会议于1953年10月10日至13日在北京召开。在会上,陈云作了《实行粮食统购统销》的报告,详细分析了全国粮食问题的严重形势,提出实行农村征购,城市配售的办法。他指出:总起来说,我们要在农村中采取征购粮食的办法,在城镇中采取配售粮食的办法,名称可以叫做“计划收购”“计划供应”,简称“统购统销”。邓小平在会上的讲话,中心是讲粮食问题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关系,并着重论述了粮食统购统销对巩固工农联盟,对国家有计划经济建设的关系。经过讨论,大家同意中央的决策。10月13日,陈云作会议总结,传达毛泽东的一些新的意见:农村的征购面,今年控制在50%左右,而重点又是这50%中的50%,即占农村总户数25%左右的余粮较多的户;“征购”“配售”的名词可否改一下?因为日本人搞过这个事情,这两个名词吓人;征购要照顾农民的需要,不要把余粮都收走,还要留点给他;今冬明春农村工作仍然以生产为中心,粮食征购在春节前基本办完;要特别注意做落后乡的工作。

8.

洋务运动是一场由封建大地主统治阶级领导的自救运动。导致洋务运动最终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指导思想的封建性

B、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C、建设资金的匮乏性

D、洋务企业管理的腐朽性

  ---------------------------------

答案

ABD
解析

洋务运动历时30多年,虽然办起了—批企业,建立了海军,但却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甲午战争—役,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是:首先,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其次,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最后,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正因为如此,洋务运动不可能为中国摆脱贫弱找到出路,也不可能避免最终失败的命运。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在封建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发展近代企业,故A正确;洋务派官僚主张对外“和戎”,兴办企业一切依赖外国,故B正确;洋务运动的资金问题不是很突出,选项C错误,洋务企业管理的腐朽性是失败的原因,D正确。所以正确答案为选项ABD
扩展知识

洋务运动的口号是“自强”、“求富”。其分类思想就是“师夷制夷” 、“中体西用” 八个字。前四个字“师夷制夷” 表明洋务运动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的关系,即学习西方的长技用以抵制西方的侵略。后四个字“ 中体西用” ,表明洋务运动与本国封建主义传统文化的关系,表明中学与西学各自在洋务运动中的地位,即以中学为主体,西学为辅用。“师夷制夷” 、“ 中体西用”,也是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处理中西民族国家关系及中西文化交流的基本原则。在洋务运动时期,从冯桂芬的“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到薛福成的“今诚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都是作为一种理论服务于“求强”、“求富”这一洋务运动主导思想的。

最先提出中体西用这一思想的是洋务派思想家冯桂芬。他于1861年在《校邠庐抗议》一书中说:“以中国之伦常名数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他以“本”“辅”的主从关系来处理中学与西学的关系。从字面上,一字不差地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人,是《万国公报》的编者沈寿康。1896年四月,他在《匡时策》一文中说:“中西学问术自互有得失,为华人计,宜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西学”,最初都是作为学问提出来的。“中西学问” 对于社会,对于一个政权,对于统治者来说,本来都是“用”,沈寿康在此以“体”“用”处分,并非是作为目的与手段之分,而只表明主次。这种主次之分,是“为华人计”。是为了发展中华民族,是为了在学习和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的时候,维护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在中西文化大交流中,保持中华民族的特色。不仅要保留使用中国的学问,而且要将其放在主要的地位,还要使西学与中国的国情结合起来,为发展中华民族服务。因此,由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口号非常简切地反映了当时中国人的一般思想倾向,甚至可以说,在当时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以先进的西学作为侵略中国的手段的情况下,这个口号是一面爱国的旗帜。因此,它在中国的大地上,风行数十年而不衰。新老洋务派思想家,不断地举起这面旗帜,并不断地阐发这一口号的内容。

9.陈旭麓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戊戌维新运动,如民国取代清朝;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辛亥之与戊戌是这样,“五四”之与辛是这样,戊戌之与洋务也有这种迹象。”推动这种“新陈代谢”的核心动力是(  ) A.挽救民族危亡
B.发展资本主义
C.学习西方文明
D.推动社会转型

  ---------------------------------

  正确答案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反映的共同主题是救亡图存,因此它作为核心动力推动着先进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故A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最终目的是为维护清朝统治,而不是发展资本主义,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都主张学习西方文明,但推动“新陈代谢”的核心动力是救亡图存,学习西方是救亡图存的具体方式,故C选项错误;推动社会转型是这些运动的影响,而不是核心动力,故D选项错误;

  ---------------------------------

  暂无

10.

美国学者张馨保在《林钦差与鸦片战争》中指出:……当两种各有其特殊体制、风格和价值观念的成熟的文化相接触时,必然会发生某种冲突(鸦片战争)。”该材料表明作者认为

A.鸦片战争是中国同英国的贸易纠纷引起的

B.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中英两国文化相互冲突

C.鸦片战争是闭关锁国政策造成的

D.作者从全球发展的角度看问题

  ---------------------------------

【答案解析】B

【详解】从材料“当两种各有其特殊体制、风格和价值观念的成熟的文化相接触时,必然会发生某种冲突”可以看出,作者认为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中英两国文化相互冲突,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反映作者认为鸦片战争是由贸易纠纷引起,排除A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闭关锁国政策,排除C项;作者只是从中英两国的社会状况来分析的,不是从全球视角,排除D项。

  以上是2023年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青海省事业单位考试题,西宁市事业单位考试题,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事业单位考试题,事业单位答案,事业单位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河南人事考试网频道。

时政热点

本文标签: (编辑:河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2023国考华图帮订房_河南华图教育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