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分校

您当前位置:河南人事考试网 > 热点资讯 > 2023年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

2023年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四)

2022-11-30 04:57:40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ha.huatu.com/gwy/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河南人事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2023年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四),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河南华图微信公众号(hnhuatu),微信号:(hnht678) 。

2023年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四)

1.

下列关于毛细血管的叙述,正确是

①人体内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血管 ②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③实现血液和组织细胞间物质交换的重要结构 ④连通最小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

[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答案:

B

  ---------------------------------

解析:

考查你对 血管的分类和功能 等考点的理解。

考点名称:血管的分类和功能

血管分类: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

血管出血时的症状及止血方法:

动脉出血时颜色鲜红,血流猛急,呈喷射状。止血时一般在受伤动脉的近心端,采用指压止血法或止血带止血法进行止血。

静脉出血对血色暗红,血流较缓和,一般是将受伤静脉的远心端压住而止血。

毛细血管出血时血液呈红色,慢慢渗出,血量少,一般会由于血液凝固而自然止血。处理时可先时伤口进行消毒。再用消毒纱布包扎。

血管的判断方法:

判断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方法: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为毛细血管;动脉与静脉之间相连的最细小血管是毛细血管。根据血流的方向,血液由大血管分散流向小血管。这样的血管是动脉;血液由小的血管汇集流往大的血管,这样的血管为静脉。

2.

1952年我国高教系统开始院系调整时,撤消合并了大部分学校的英语系科,德语、法语等语种也被缩减;1953至1956年间,全国俄文专科学校及综合性大学俄文系人数却大幅增加到12477人。出现这一状况的直接原因是( )
A.新中国成立,实现了国家独立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D.工业化建设基础薄弱

  ---------------------------------

  正确答案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材料中文字说明建国初期的高校调整政策中减少了英语,法语和德语的设置科目,而俄语设置急速增加,这深受当时的“冷战”形势和中国的外交政策的影响,即积极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联合的“一边倒外交政策”,故C答案正确;A、B、D与题意无关,排除。故该题正确答案为C。

  ---------------------------------

  暂无

3.

  民族危机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救亡图存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孙中山1894年11月在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时就指出( )

  A、“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C、“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D、“师夷长技以制夷”

  ---------------------------------

  答案

  A

  ---------------------------------

  解析

  孙中山1894年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时喊出“振兴中华”的最强音,“亟救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A正确。

  干扰选项分析:

  1895年严复《救亡决论》,喊出“救亡""的口号。甲午战争后严复翻译了《天演论》,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为这种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依据。“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是梁启超所说。"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魏源提出的。

  扩展知识

  国之将亡,赶快行动起来,把百姓从水生火热的苦难中拯救出来。

  “ 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是孙中山提出的,出自《兴中会章程》:

  “呜呼危哉!有心者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庶我子子孙孙,或免奴隶于他族。用特集志士以兴中,协贤豪而共济,仰诸同志,盍自勉旃。”(译文:危险啊!有心救国爱国志士不禁大声疾呼,希望拯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民众,挽救即将灭亡的国家,使到我们的子子孙孙,永远不会被异族当成奴隶来奴役。所以现在才召集有志的士人来振兴中华,号召贤能豪杰一起努力,希望诸们同志的人士,各自勉励,一起努力吧!)

4.

  “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文章

  B.书法

  ---------------------------------

  答案:

  (B)

  ---------------------------------

  解析:

  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知识扩展:

  入木三分意思是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

5.

20世纪初,有一首歌曲迅速成为时代新声。歌词唱道:“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词中的“旧邦新造”是指( )
A. 维新法令的颁布
B. 中华民国的成立
C.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题文中的“揖美追欧”说的是中华民国政府学习欧美的意思,“旧邦新造”说的是推翻旧制度,建立中华民国,“飘扬五色旗”中的五色旗,红黄蓝白黑,象征五族共和。所以选项B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

  暂无

6.

民间说的“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
A、全国的粮食只有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能够成熟
B、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的粮食熟了,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就解决了
C、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当时全国的重要米仓
D、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粮食不容易成熟

  ---------------------------------

  正确答案

选d,苏湖在南方,南方一丰收,整个天下都可以吃饱,说明农业中心在南方,也就是说经济中心南移!

  ---------------------------------

  暂无

7.

1907年,江浙铁路普通职员邬纲因误食西药致死。时值江浙正兴“收回筑路权,拒借外债”运动,当时《申报》《盛京时报》等大众媒体将邬纲描述为“喋血殉路”的英雄广为宣传报道,邬纲反帝爱国志士的形象在江浙一带深人人心。上述新闻报道可用于研究
①清末大众媒体传播
②清末的收回利权运动
③民主革命运动兴起
④邬纲之死的历史真实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

  正确答案

根据材料“《申报》《盛京时报》等大众媒体将邬纲描述为“喋血殉路”的英雄广为宣传报道”可知该新闻报道可用于研究清末大众媒体传播和清末的收回利权运动斗争的相关史料,①②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江浙铁路收回利权运动,而不是民主革命运动兴起,排除③,排除AD。邬纲反帝爱国志士的形象,是《申报》《盛京时报》等大众媒体利用时势过度宣传的结果,并非真实展现,排除④,排除B。综上所述,①②正确,所以选C。

  ---------------------------------

  暂无

8.

厨房内炒菜油锅着火,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

A.用水浇灭

B.用锅盖盖灭

C.用抹布扑灭

D.将油倾倒水池中

  ---------------------------------

答案

B

  ---------------------------------

解析:

A、油的密度比水小,加少量水后,油会漂浮于水面上,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更大,更容易燃烧,故A措施不适宜;

B、立即盖上锅盖,可以隔绝空气灭火,故B做法正确;

C、用湿抹布扑盖能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能灭火,但用湿抹布扑盖不卫生,方法不适宜,故C措施不正确;

D、把油倒掉也会燃烧,达不到灭火的目的,故D措施不适宜.

故选B

9.

普朗克礼聘尚是一介书生的爱因斯坦,并称其为“当代哥白尼”。爱因斯坦因此对普朗克执弟子礼。纳粹横行期间,普朗克与大多数德国知识分子一样,对纳粹暴行保持沉默。对此,爱因斯坦表示永不原谅,从此再未与普朗克进行联系。这说明了爱因斯坦
A. 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
B. 坚持真理至上的科学精神
C. 疾恶如仇的鲜明性格
D. 科学研究繁忙,无暇顾及

  ---------------------------------

  正确答案

材料中爱因斯坦由对普朗克执弟子礼到爱因斯坦表示永不原谅,从此再未与普朗克进行联系,说明爱因斯坦反对普朗克对纳粹暴行保持沉默态度,体现了爱因斯坦尊重普朗克,但是更勇于追求真理的思想,故B项正确。A项,题干体现了爱因斯坦的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但不能说明爱因斯坦“再未与普朗克进行联系”的原因,排除。C项,题干反映了爱因斯坦对真理的追求,与其本人性格无关,排除。D项,材料未体现爱因斯坦因工作原因而“再未与普朗克进行联系”,排除。

  ---------------------------------

  暂无

10.

19世纪70年代后期,英国人托马斯解决了含磷铁矿石的脱磷问题。1879年,莱茵钢铁厂和霍尔德尔联合会等德国钢铁企业迫不及待地将这一专利引入德国,德国钢铁产量出现了猛进增长。这说明
A.科技革命影响力扩大
B.英国不重视科技革命
C.钢铁工业是新兴工业
D.德国注重科技的转化

  ---------------------------------

  正确答案

材料反映了英国人的新技术发明被德国人快速引入钢铁工业中,助推德国钢工业的迅速发展。这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德国重视科技与生产的有机结合。即科技的迅速转化,故D正确;科技革命发生于二战前后,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英国对待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态度,排除B;钢铁工业早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就已兴起,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并非属于新兴工业部门,排除C。故选D。

  ---------------------------------

  暂无

  以上是2023年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四)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安徽省事业单位考试题,蚌埠市事业单位考试题,禹会区事业单位考试题,事业单位答案,事业单位解析,事业单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河南人事考试网频道。

时政热点

本文标签: (编辑:河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2023国考华图帮订房_河南华图教育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