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分校

您当前位置:河南人事考试网 > 热点资讯 > 2023年陕西省延安市黄龙县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

2023年陕西省延安市黄龙县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三)

2022-11-30 04:03:32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ha.huatu.com/gwy/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河南人事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2023年陕西省延安市黄龙县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三),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河南华图微信公众号(hnhuatu),微信号:(hnht678) 。

2023年陕西省延安市黄龙县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三)

1.

1938年11月写下了什么提纲?

  ---------------------------------

答案

《共产党员的修养》
解析

1938年11月,刘少奇同志从延安赴任中原局书记途中,在河南渑池驻留工作期间,写下了《共产党员的修养》提纲,并在豫西特委党训班上首次宣传。自此,“红色修养”的革命种子在中原大地深深扎根、萌发成长。
扩展知识

刘少奇1939年7月8日和12日在延安马克思列宁学院作的演讲。

2011年收入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六册。演讲共分九个问题:

一、共产党员为什么要进行修养;

二、做马克思和列宁的好学生;

三、共产党员的修养和群众的革命实践;

四、理论学习和思想意识修养是统一的;

五、共产主义事业是人类历史上空前伟大而艰难的事业;

六、党员个人利益无条件地服从党的利益;

七、党内各种错误思想意识的举例;

八、党内各种错误思想意识的来源;

九、对待党内各种错误思想意识的态度,对待党内斗争的态度。

该演讲首先提出共产党员在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同时要改造自己,论述了共产党员进行思想意识修养的必要性。提出了共产党员修养的标准、内容、目的、方法和途径,阐述了共产党员思想意识修养同群众的革命实践、同理论学习的关系,以及改造主观世界同改造客观世界的关系,提出了做一个模范共产党员的具体标准,指出了修养的唯一目的,是为了人民,为了革命的实践。

阐述了共产党员个人利益无条件服从党的利益以及地方党组织的利益服从全党的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暂时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原则和党内团结的重要性。演讲还用了大量实例分析了党内存在的各种错误思想意识的表现、来源,最后就如何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忠诚纯洁的进步模范党员和干部,提出了四点要求。文章发表后在党内产生很大影响,在延安整风运动中被列为干部必读文件之一。

2.

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是我党成立后制定 的第一个党章,其中规定:凡“泄漏本党秘密"的党员, “该地方执行委员会必须开除之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

答案

B

  ---------------------------------

解析: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第一次对保守党的秘密作出明确规定:

“在党处于秘密状态时,党的重要主张和党员身份应保守秘密。”

在次年召开的党的二大通过的党史上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再次规定:

扩展知识

保守党的秘密关系党的安危。大革命后期,由于叛徒出卖党的核心秘密,使党一度遭受惨痛损失。为提高全党保密意识,1927年8月7日,党中央紧急召开的八七会议通过的《党的组织问题决议案》指出,

党在工作中还存在“对于党的秘密工作尤不懂得需要经常地有系统的注意”的缺点,“致常常因一隅之事失败影响到整个党的安全与发展”,因此,“党应严重注意秘密工作”。

3.

中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全国性政权是( )
①唐朝
②宋朝
③元朝
④明朝
⑤清朝

A.②
B.③④
C.③⑤
D.③④⑤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女真族建立的清朝,都是中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全国性政权,故选C。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君主集权的强化

  ---------------------------------

  暂无

4.

运用文学经典透视历史风貌是历史研究的一种有效策略。司马迁的《史记》将历史与文学结合得天衣无缝,被人们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杜甫的诗因其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被后人称作“诗史”。但是,要将文学作品引入历史研究,不能回避的问题是如何解决文学的“虚构性”与历史“真实性”之间的矛盾,不仅要正确把握内容的虚构与背景真实之间的关系,也要正确把握个体作品与创作思潮之间的关系。这说明
A.大胆推测、小心求证是对待文学史料的基本态度
B.只要选择精当,文学作品就是可靠的第一手史料
C.文学作品需要和考古资料进行互证才有更大价值
D.作者的创作风格决定了文学作品史料价值的高低

  ---------------------------------

  正确答案

与材料“要将文学作品引入历史研究,不能回避的问题是如何解决文学的‘虚构性’与历史‘真实性’之间的矛盾”可知,运用文学经典透视历史风貌的做法虽然是是历史研究的一种有效策略,但态度还是要慎重,要大胆推测、小心求证,毕竟文学作品大都经过修饰,不一定能真实反映历史的进程,故选A;选择史料的毕竟是人,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因此即使作出了精当的选择,也不一定就能保证文学作品反映的就是可靠的史实,排除B;并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能和考古资料形成一一对应关系的,因此C项的说法又过于苛刻,排除;史料的价值高低不是由作者的创作风格决定的,毕竟个人的创作风格带有太大的主观性,排除D。

  ---------------------------------

  暂无

5.

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在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译本。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对以上的信息解读不不正确的是( )
A.当时中国政府重视对欧洲宣扬中华文化
B.孔子的思想在欧洲曾得到推崇
C.该译本出现在“西学东渐”时期
D.《论语》曾在欧洲以多种语言流传

  ---------------------------------

  正确答案

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孔子的思想,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属于逆向选择题,解题关键是用排除法找到正确答案。从书名《论语》和“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可知讲的是孔子,故B项本身是正确的;C项的“西学东渐”时期应为明末清初的那次西学东渐,时间上与题干中的1691年吻合,这个时期的中西文化交流也使得C项描述的状况具备可能性;D项可以直接从题干中解读出来。因此BCD均正确。此时期中国文化的外传主要是西方传教士把中国的文化介绍到西方,而不是当时中国政府的宣传。因此A错误,故选A

  ---------------------------------

  暂无

6.

盘点近年来的网络流行语,如“打工人打工魂”“干饭人”“内卷”“凡尔赛文学”等等。这些流行语背后都有一段令人或共鸣或讥讽的故事,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B、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

答案:

D

  ---------------------------------

解析:

流行语属于意识的范畴,其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体现了流行语反映了客观现实,也就是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A、C说法正确,但题目未体现。B说法错误,意识具有两面性,不一定是正确的反映。故本题答案为D。

知识扩展:

意识之所以成为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因为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1)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和生理基础,但并不是意识的源泉,它不能产生意识的内容,意识的内容只能来源于客观世界,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对象的反映。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其内容都是人脑对客观对象的反映。
(2)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的源泉和内容虽然是客观的,但是它是在人脑中形成的一种主观映象。

7.

下面是对美国青年卡特在1928年某天经历的描述,其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他驾驶着四轮汽车在大街上奔驰
B.他通过电子计算机给远方的朋友发送E----M
AIL
C.晚上,他在电灯光下阅读德莱塞的《美国悲剧》
D.他听见了飞机在天空翱翔的声音

  ---------------------------------

  正确答案

本题考查的是有关三次工业革命的史实。1928年电子计算机还没有发明,所以B项不可能发生,A、C、D均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故选B。

  ---------------------------------

  暂无

8.

花的主要结构是(  )

A.花瓣

B.雄蕊和雌蕊

C.胚珠

D.子房

  ---------------------------------

答案

B

  ---------------------------------

解析:

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雌蕊和雄蕊等部分.花柄是花与茎相连的短柄,它起到支持和输导的作用.花托是花柄的顶端部分,花的其它部分按一定的方式排列在它的上面.在花绽放之前,花萼和花冠对花蕊起保护作用.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花药里有许多花粉.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子房内有许多胚珠.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它们是花的主要结构.

故选:B

考点名称:开花与花的结构

开花:

花是由花芽发育而成的。绿色开花植物都有开花的习性,但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和花期有很大差异。如迎春花在早春绽放,梅花在初冬盛开,月季花从初春到深秋可持续几个月的花期。

开花主要受外界环境中光照和温度的影响。

9.

  单选题

  甲是一名在校学生,因在课上玩手机,甲的手机被李老师没收了,课后甲多次索要手机,李老师都拒绝归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李老师侵犯甲的财产权,甲可以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诉 B李老师侵犯甲的财产权,甲可以依法提起诉讼C甲可以向其他老师求助D甲可以私自将自己的手机和李老师的手机都偷回来

  ---------------------------------

  正确答案:D

  ---------------------------------

  [华图教育题目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法》。《教育法》第五章第四十三条规定,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权利:(一)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三)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四)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因此,面对老师没收手机不还,侵犯了学生财产权的情况,学生可以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诉或诉讼。甲可以向其他老师求助。但是,甲不可以私自将自己的手机和李老师的手机都偷回来,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因此,D选项表述错误,为正确选项。A、B、C三项:均属于甲某可以采取的做法。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

10.

1971年9月22日,美国和日本等国家提出:“(一)兹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权,并且建议它得到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的席位;(二)确认;(三)建议联合国一切组织和专门机构在决定中国代表权时考虑本决议的条款。”这一“决议草案”主要反映了美日
A.尊重联合国国际组织的权力和地位
B.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台湾同时参加联合国
C.主张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台湾在联合国的席位

  ---------------------------------

  正确答案

1971年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第26届联大!!!
大会辩论中国代表权问题达一周之久,80多个国家代表发言,许多发展中国家代表发言批评美国长期以来的反华政策,反对在联合国制造“两个中国”。提交大会讨论的关于中国代表权的提案有三个:第一个是由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提出的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蒋介石集团驱逐出去的提案(人们习惯将其称为两阿议案);第二个是由美国、日本等22国提出的所谓“重要问题”提案,称:要从联合国中取消“中华民国代表权”是属于重要问题,需大会三分之二多数通过;第三个是由美国、日本等19国提出的所谓“双重代表权案”,即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但“确认中华民国继续拥有代表权”。
想了解多一点可以上这去看看:
http://blog.tom.com/blog/read.php?bloggerid=195532&blogid=42490

  ---------------------------------

  暂无

  以上是2023年陕西省延安市黄龙县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三)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陕西省事业单位考试题,延安市事业单位考试题,黄龙县事业单位考试题,事业单位答案,事业单位解析,事业单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河南人事考试网频道。

时政热点

本文标签: (编辑:河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2023国考华图帮订房_河南华图教育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