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分校

您当前位置:河南人事考试网 > 热点资讯 > 2023年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

2023年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四)

2022-11-30 03:12:00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ha.huatu.com/gwy/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河南人事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2023年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四),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河南华图微信公众号(hnhuatu),微信号:(hnht678) 。

2023年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四)

1.

美国实施“冷战”的经济政策主要表现是

A.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B.提出杜鲁门主义的

C.推行“马歇尔计划”

D.建立北约组织

  ---------------------------------

答案: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冷战”政策表现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 战后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主要有三个方面,政治方面,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冷战开始的标志;经济方面,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军事方面,北约的成立。故选C。

2.

美国汉学家费正淸在谈到中国清朝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它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他评论的政策是()
A.对外开放政策
B.休养生息政策
C.闭关锁国政策
D.汉化政策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闭关锁国”政策的弊端。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控制海外贸易。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因此,“归根到底,它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评论的政策是闭关锁国政策。C符合题意,故C选项是正确的。

  ---------------------------------

  暂无

3.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史料》记载:“华侨爱国心大受鼓舞,国货畅销,仅爪哇一地月销‘飞马’1000箱左右。1912年获利4万余,1913年获利增至10万元,1914年为16万元。业务蒸蒸日上,发展迅速。”对这一现象最恰当的理解是
A.甲午战争完全瓦解了国内自然经济
B.国民党政府颁布实业法令保护商品市场
C.倡导国货、振兴实业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增加了经贸总量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1912年获利4万余,1913年获利增至10万元,1914年为16万元。业务蒸蒸日上,发展迅速。”,结合所学知识,此时为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初年,当时倡导国货、振兴实业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迎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故选C。A发生在19世纪末,时间不符,而且表述绝对化。民国初年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而BD发生在国民政府时期。

  ---------------------------------

  暂无

4.

高三下期中联考文综历史卷)有学者认为:如果排除革命史观的需要, 太平天国除了推翻腐朽的清王朝实现改朝换代以外,它不可能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革命,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几乎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他们的使命就是破坏和与保守派的腐化相对立。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太平天国运动不能提出完整正确的社会改革方案
B.太平天国集团的内部争斗削弱了向心力和战斗力
C.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错失战略发展机遇期
D.中国社会没有产生新的社会生产力和新社会力量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与分析的能力。解题时紧扣题干的具体要求“主要原因”,依据题干中“太平天国除了推翻腐朽的清王朝实现改朝换代以外”可得出题干中学者强调太平天国只是起到了改朝换代的作用。回顾所学知识可知,造成材料中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农民阶级具有鲜明的局限性,他们只是小生产者,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即中国社会没有产生新的社会生产力和新社会力量,据此分析可知D符合题意。A、B仅是原因之一,并不是主要原因,C是材料现象的结果,排除ABC。故选D。

  ---------------------------------

  暂无

5.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面临着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并存等问题。 早在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可尔文在巴黎集会上就宣称“如果人类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文中“智慧”是指(  )
A.“兼爱”和“非攻”
B.“无为而治”
C.“仁”和“礼”
D.“法治”

  ---------------------------------

  正确答案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义礼智”的学说,“仁”包含了对社会、政治的最高期待,还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并且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因此C项是孔子思想中影响深远的智慧思想。

  ---------------------------------

  暂无

6.

1941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租借法案》,规定美国可在战争期间向反法西斯国家借贷或出租武器、弹药、战略物资,租借的费用可战后清账。该法案的通过
①表明美国已成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成员国
②有力地支援了英、苏、中等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
③表明美国正逐步介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④反映出了美国政治家的远见卓识

A.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

  正确答案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于1942年初,时间不符合,①不正确。《租借法案》使美国可在战争期间向反法西斯国家借贷或出租武器、弹药、战略物资,有力地支援了英、苏、中等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 表明美国正逐步介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而美国加入正义的反法西斯国家一方,加快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反映出了美国政治家的远见卓识,故②③④,故排除ACD,B符合题意。

  ---------------------------------

  暂无

7.

完全一样的两个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    )形。

  ---------------------------------

答案

长方形

知识点

图形的拼组(剪)的定义

图形的拼组:

利用已学过的平面图形或立体图形拼、摆、剪成新的图形。

给出一组图,能够准确的识别它是由什么图形组成,并能准确的数出相应图形的个数。

图形的拼组(剪)的知识扩展

利用已学过的平面图形或立体图形拼、摆、剪成新的图形。

给出一组图,能够准确的识别它是由什么图形组成,并能准确的数出相应图形的个数。

8.

下列与汉武帝相关的内容有
①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负担
②劝诫百官关心农桑
③削减王国势力
④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
A、
①②
B、③④
C、
①③
D、②⑧

  ---------------------------------

  正确答案

徭役;兵役;赋税;节俭;以德化民;文景之治。

  ---------------------------------

  暂无

9.

《月夜和风筝》阅读原文:

月夜和风筝

牛 汉

在我童稚的心里,父亲很深沉,与父亲的生命能以融合的月夜和风筝也很深沉。深沉,意味着识不透底蕴。对于月夜和风筝,父亲有许多自己的哲学和具有哲理的玄想。我正值童年,对父亲困惑不解。

父亲从来不在白天放风筝。父亲说:“白天不需要风筝,白白亮亮的天空,要风筝干什么?”父亲总是当天地黑透了之后才去放风筝。奇怪的是,白天没有风,黄昏以后,常常不知不觉地来了微风,似乎不是从别处刮来的,风就藏在我们村子里一个角落,它觉得应该醒了,站直身子,轻飘飘地跑起来。有时候,白天风刮得很狂,一到黄昏便安生些,仿佛事先与父亲和风筝有过默契。

放风筝在春二月,天日渐长起来。父亲悠然地看看天,说:“又是个月明的天!”只有我知道,他并不是赞美月夜,他希望的是没有月亮和星星的黑夜,“没有月亮多好。”父亲慨叹一声。实际上黑透了的夜极少。我对父亲说:“有月亮放风筝才好。”我想,天黑会阔人,有月亮能看见升天的风筝,看见红灯笼与星星在一块闪烁,还能望见海琴振颤的翅羽。父亲不答理我。到了街上,他说:“没有月亮和星星,天是囫囵的,完完整整的。”“为什么?”我问。父亲回答:“天黑透了,天才能安静下来,风筝在天上才自在。天空只有风筝和灯,只有海琴的歌,一个完美的世界。”父亲像是在吟诗。我当时还是喜欢在月明的夜放风筝,我喜欢望着朦胧的天,它越看越深,越看越高,风筝飘带上的月光跳来跳去,还能看见变化莫测的飞云。红灯摇摇晃晃,比所有的星星快活得多。如果天全是黑的,我们什么也看不见,天也看不见我们。父亲摇摇头不作解释,他清楚他那套玄想无法让我理解,而我也有我自己童稚的玄想。

父亲年轻时喜欢写诗、吹箫。他有时自言自语,以为我听不懂,听到我的某一句问话以后,他惊愕地回过头来望一望我,似乎我不应该听懂他的话。

我和父亲去放风筝,总有一群小孩跟在我们后面吵吵嚷嚷。如果我和父亲不放风筝,这些孩子都不会到街上来,家里老人不放心他们在月亮地里跑动。我们照例在一个小的广场上停下来。这里实际上是村里的一个十字路口,没有车马,就成为一处注满月光的开阔地方。靠北边,有个高坡,父亲站在上头就能把风筝放到天上去,不需要助跑,他让我把风筝直立在丈把远的地方,在背后扶着风筝。父亲高高扬起双臂,猛地向上一拽,风筝抖动一下,被惊吓得跳起来。父亲手中的绳子一抖一拽地就把风筝逗到了空中。风筝显得很高兴。它和父亲配合得很好。一会儿风筝就升高了。风吹着,月光抚摸着“天官”的彩衣,发出瑟瑟的声音。

等到风筝放得很高以后,父亲横着身子一步一步地移到五道庙前。五道庙有结实的栅栏,父亲把绳子放尽,手里只剩下一根光滑的木棒,他把木棒横别在栅栏上。父亲站起来,用手摸摸风筝的绳子,如果绳子绷得不够紧,海琴常常放不上去。父亲放海琴和灯笼不让别人插手,他先把海琴连到绳子上,再把灯笼挂在海琴下边。他总是当风筝稳定到最佳状态时,才小心地把灯笼点亮。我和孩子们鸦雀无声,等待着海琴和灯笼开始升起的一刹那,父亲异常专心,眼睛也明亮起来,不住地看天、看灯笼和海琴,只听孩子们一声喊:“海琴动了,动了!”海琴在一片欢呼声中沿着琴弦似的绳索嗡嗡地歌唱着升了上去,越升越快。我把耳朵贴着绳子谛听,真能听到远方大海的声音,嘿,大海的声音原来像一群蜜蜂在飞。父亲目不转睛地看着海琴和灯笼升到风筝那里。天空出现了一颗与众不同的红色的星,摇摇晃晃的星,会歌唱的星。灯,在天空,也不过亮半个钟头。灯灭了以后,放风筝的高潮便结束。孩子们纷纷回家。

父亲年年都要放风筝。每年都认真地把风筝修补一番,重新染一次颜色。村里放风筝的人有好多家,都没有我父亲放风筝那样虔诚和认真。

这放风筝的一套技能父亲是怎么学来的,可能是我们家乡自古传下来,也可能是他从北京城学来的。但是,我在北京待了这么多年,为什么没有见过有人夜里放风筝,更没见过挂海琴和灯笼的风筝,真感到奇怪和遗憾。

父亲为什么总在月明的夜放风筝,而且特别喜欢在黑夜挂灯笼和海琴,我此刻真有点理解了。如果我现在放风筝,我也一定在黑夜放,而且一定挂上灯笼和海琴。

当风筝放稳了之后,父亲就不停地抽烟,很少跟谁说话,他仿佛很深地进入另外一个世界,他放风筝跟他吹箫的神情很相近。他有自己放风筝的哲学,希望风筝带着灯笼的光亮和海琴的歌,也带着他的心灵,升向高高的空旷的夜空。

后来,到了四十年代,我知道,父亲在家乡那些年写过不少的诗,有旧诗,也有新诗,从来没有发表过,他似乎没有想到过要发表。

还有,父亲一生嗜酒。他放风筝之前,喜欢先喝点我祖母酿的黄酒。我们家乡的春二月,大地还没完全解冻,夜间是很冷的,有月光的夜更加清冷清冷。

似乎一旦风筝连同海琴和灯笼升到天上,月夜就变得温暖起来。至少我父亲的感觉是这样。

《月夜和风筝》阅读题目:

1、第②段画线部分的词语使用巧妙,请加以赏析。(4分)

2、分析第⑤⑥段中孩子群像的作用。(3分)

3、本文主要以“我”童年的视角回忆父亲,请分析其效果。(4分)

4、有同学想把这篇散文拍摄成短视频,但他对使用“月夜”还是“黑夜”作为放风筝的场景犹豫不决,请为他出主意并说明理由。(4分)

  ---------------------------------

月夜和风筝阅读答案,《月夜和风筝》是一篇不错的文章,而文章阅读赏析也是我们初高中时期语文的必考题型,小编今天为小伙伴们带来《月夜和风筝》这篇文章,希望能为大家练习语文阅读理解提供帮助。

月夜和风筝阅读答案

答案

1、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风以人的动作,用一连串的动词“藏”“醒”“站直”“跑”表现风力由弱到强的变化过程。(2分)作者赋予风以人的情态如“很狂”“安生些”“默契”,表现风在白天和黄昏的差异,恰好与父亲想要在夜间放风筝的诉求一致。(2分)用“似乎”“仿佛”来想象风的位置和归属,拉近了风与父亲的情感距离,与“默契”前后关联。(2分)(评分说明:1点2分,2点4分)

2、孩子群像构成了父亲和我在月夜放风筝的环境(背景)。(1分)孩子们的吵吵嚷嚷和欢呼声,营造了热闹、欢快的氛围,使本文安静的画面具有了一丝灵动的色彩。(1分)孩子的欢闹和父亲的深沉的不同特点,共同构成了月夜放风筝的美好画面。(1分)孩子的出现、期待、欢呼、回家串联了放风筝的整个过程。(1分)(评分说明:1点1分,给满3分为止)

3、本文记叙的是童年的我和父亲一起放风筝的事件,突出了作者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1分)通过我童年时与父亲的对话,以儿童的好奇和不解,表现父亲独特的哲学和玄想。(1分)。写我童年时代不理解父亲为后文我在成年后慢慢理解父亲作铺垫。(1分)从而进一步引发读者对父亲行为哲学的思考。(1分)(评分说明:1点1分)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此篇文章阅读理解与赏析的全部内容,小伙伴们想要获取更多阅读理解或作文范文,欢迎继续关注可圈可点网站。

10.

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各种文明的交流和碰撞。下列被誉为古代“东西方交流的使者”的是( )
A.希腊人
B.中国人
C.罗马人
D.阿拉伯人

  ---------------------------------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阿拉伯人穿行在古代的丝绸之路,他们把东方的文明带到西方,也把西方的文明传东方,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起到桥梁作用,被誉为古代“东西方交流的使者” 故答案应选D

  ---------------------------------

  暂无

  以上是2023年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区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四)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安徽省事业单位考试题,淮南市事业单位考试题,八公山区事业单位考试题,事业单位答案,事业单位解析,事业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河南人事考试网频道。

时政热点

本文标签: (编辑:河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2023国考华图帮订房_河南华图教育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