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分校

您当前位置:河南人事考试网 > 热点资讯 > 2023年甘肃省嘉峪关市钢城街道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

2023年甘肃省嘉峪关市钢城街道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四)

2022-11-30 02:21:23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ha.huatu.com/gwy/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河南人事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2023年甘肃省嘉峪关市钢城街道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四),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交流群汇总】 ,更多资讯请关注河南华图微信公众号(hnhuatu),微信号:(hnht678) 。

2023年甘肃省嘉峪关市钢城街道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四)

1.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的“此河”是指

[ ]

A.黄河

B.大运河

C.淮河

D.长江

  ---------------------------------

答案:

B

  ---------------------------------

解析:

考点名称:大运河的开通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

为巩固隋朝统治,加强南北交通,公元605年,隋炀帝征发民工几百万,利用了天然河道和旧有渠道,开通了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开通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连成了一条贯通北起涿郡(北京),南到余杭(杭州)的的大运河,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隋朝大运河的特征:

1.古代最长的大运河,全长2000多米。

2.成为南北经济、文化、政治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 3.大运河还促进了沿岸地区经济和工商业的发展。

3.隋朝大运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2.

“开元盛世”是对谁的统治之誉:(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

  正确答案

“开元盛世”是对唐玄宗的统治之誉,唐高祖是李渊,他建立了唐朝;唐太宗统治时期被誉为“贞观之治”;武则天统治时期有着“贞观遗风”之称。
点评:关于唐玄宗时期的史实,学生还要知道,他重要贤能,大力整顿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漕运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唐玄宗统治前期,年号“开元”,政局稳定,经济繁荣。

  ---------------------------------

  暂无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3年5月12日,美国总统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摘编白李植桥《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

材料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率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安徽,开始了名为“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使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

——摘编自(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总统”是谁。概括他调整农业生产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二者关系的认识。

  ---------------------------------

【答案解析】

(1)总统:罗斯福。措施:减耕减产和政府补贴。

(2)内容: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意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并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

(3)认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详解】(1)总统:根据材料一中“1933年5月12日,美国总统发布农业调整法”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总统”是罗斯福。措施:根据材料一中“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等,可概括罗斯福调整农业生产的主要措施为用行政、税收和财政补贴等方法,减耕减产。

(2)内容:根据材料二中“安徽,开始了名为‘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使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为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意义:根据所学知识,从生产力、社会经济、社会面貌和改革进程等方面,分析其意义。

(3)关系: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用辩证方法,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调整的关系。

4.

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不同,它是以资源利用和循环利用为基本特征的、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经济发展模式。____
A.节约
B.有效
C.保护

  ---------------------------------

  正确答案

20世纪90年代之后,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成为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引入关于循环经济的思想,此后对于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目前,循环经济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对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模式的区别加以探讨,有助于人们明确发展思路。

  就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而言,人类社会在经济过程中经历了三种模式:传统经济模式,“生产过程末端治理”模式,循环经济模式。

  传统经济模式是指在处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时,采用一种“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开放式过程,采用这种模式,随着工业的发展,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人口数量的增长,环境自身净化能力的削弱,导致环境问题日益加重,资源短缺的危机更加突出。“生产过程末端治理”模式,则开始注意环境问题,强调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采取措施治理污染,但采用“先污染、后治理”的做法不科学,治理污染的技术难度大、成本高,且难以遏制生态恶化趋势,很难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三赢”。循环经济模式,则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科学的发展观,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与传统经济模式有着根本的区别。

  一是系统观不同。传统经济在生产和消费时,将人置身于由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构成的大系统之外。而循环经济要求人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将人置于大系统之内,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将“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系统建设,作为维持大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

  二是经济观不同。在传统经济中,只有资本和劳动等的循环,恰恰没有自然资源的循环,往往造成生态恶化、恶性循环。而循环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不仅考虑工程承载能力,还要考虑生态承载能力,其经济活动与生态良性循环,能够使生态系统平衡发展。

  三是价值观不同。传统经济在考虑自然时,将其作为“原料场”和“废弃屋堆积排放场”,视其为可供利用的资源。而循环经济视其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四是生产观不同。传统经济的生产观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而循环经济观念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从而创造尽可能多的社会财富,达到“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的效果。

  五是消费观不同。传统经济观实际上提倡“拼命生产,拼命消费”,而循环经济观提倡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在消费时就考虑到废弃物的再利用,再循环。其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倡导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倡导消费者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

  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目标,而且是一个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是根本出路之一。

  ---------------------------------

  暂无

5.

( ) 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

答案: D

扩展知识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大会正式代表2048人,特邀代表60人,代表全国5800多万党员。这次大会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关键时刻召开,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沿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确路线胜利前进,动员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大会。江泽民在会上作了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报告共十个部分:(1)世纪之交的回顾和展望,(2)过去五年的工作,(3)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5)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6)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7)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8)推进祖国和平统一,(9)国际形势和对外政策,(10)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大会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把这一理论作为指引党继续前进的旗帜。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基本目标、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个纲领,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是这些年来最主要经验的总结。世纪的前十年,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必须解决好的两大课题。大会还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以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论断,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大会对如何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三部目标作出进一步规划,提出了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并对我国跨世纪发展作出战略部署。大会通审议通过了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批准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由委员193人、候补委员151人组成的中央委员会和由委员115人组成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大会的最大贡献,是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对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胜利实现20世纪末的奋斗目标,进而在21世纪开创更加壮阔、更加辉煌的前程产生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6.

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下列关于劳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

B、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

C、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

D、劳动无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

  ---------------------------------

 

ABCD
 

2014年4月30日,习近平在新疆乌鲁木齐接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先进人物代表时指出,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在安微合肥同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因此ABCD全选。

扩展知识

职业生活与劳动观念

职业生活是指人们参与社会分工,用专业的技能和知识创造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丰富社会物质生活或精神生活的生活方式。

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正确的劳动观念是维系人们职业活动和职业生活的思想观念保障。在职业生活中,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尚、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无论从事什么劳动,都要弘扬工匠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

7.

1949年初,中共中央迁至北平办公,选择香山作为中共中央驻地,为了保密,对外将驻地称为() 。

A. 工农兵大学

B. 中央大学

C. 农业大学

D. 劳动大学

  ---------------------------------

答案

D

  ---------------------------------

解析:

中共中央机关、解放军总部及毛泽东等迁驻北平,这可是一件非同寻常的大事。2月初,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成立了转移委员会,由杨尚昆等人负责。

当时,由于处在即将建国的特殊历史时期,香山这块地方,在被确定为中共中央进驻北平的第一站之后,为了保密,对外有另一个说法:“劳动大学”。

扩展知识

李克农此次进入北平的秘密任务就是全权负责在北平打前站的工作,按照李克农的设计,进北平打前站需设三个站点:

第一站称“劳动大学”筹备处,设在东城区的弓弦胡同15号,这弓弦胡同是个小胡同,就在沙滩附近的东皇城根北街附近;任务是办理对外交涉,备置办公、住宿用具等事宜;第二站称“劳动大学”收发处,设在颐和园西北的青龙桥,任务是负责中央驻地的社会调查、整顿和清理驻地周围环境、布置警卫,并办理中央机关来人的住宿手续等事宜;第三站称“劳动大学”招待所,就设在香山,任务是负责中央机关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的办公、住宿用房的布置、修缮等事宜。

8.

  在古代人们尊称对方的妻子:

  A.令爱

  B.令正

  C.令堂

  ---------------------------------

  答案:

  (B)

  ---------------------------------

  解析:

  令爱指女儿,令堂指父母。

  知识扩展:

  古人称谓就是指古人的称呼,如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字不知)。名是小时长辈起的,字是弱冠之年起的,号是自己起的。古人的称谓极有讲究,不同关系不同的身份、地位对人的称谓都可能有所不同。

9.

地震前自然界发生的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叫地震前兆,分为宏观异常和微观异常。下面( )属于宏观异常。 【多选题】

A.地应力变化

B.地下水变浑浊、冒泡等异常变化

C.动物异常反应

D.地声、地光

  ---------------------------------

答案

ABCD

  ---------------------------------

解析:

常见的地震前兆现象有:

(1)地震活动异常;(2)地震波速度变化;(3)地壳变形;(4)地下水异常变化;(5)地下水中氡气含量或其它化学成分的变化;(6)地应力变化;(7)地电变化;(8)地磁变化;(9)重力异常;(10)动物异常;(11)地声;(12)地光;(13)地温异常等等。

扩展知识

当然,上述这些异常变化都是很复杂的,往往并不一定是由地震引起的。例如地下水位的升降就与降雨、干旱、人为抽水和灌溉有并。再如动物异常往往与天气变化、饲养条件的改变、生存条件的变化以及动物本身的生理状态变化等等有关。因此,我们必须在首先识别出这些变化原因的基础上,再来考虑是否与地震有关。

10.

社会经济权利是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之一,包括了一系列具体权利。以下属于社会经济权利的有(           )

A、休息权

B、物质帮助权

C、私有财产权

D、继承权

  ---------------------------------

   

AB
 

社会经济权力包括:劳动权、休息权、社会保障权、物质帮助权。选项A、B正确。

干扰选项分析:

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属于财产权利的内容。选项C、D错误。

扩展知识

1、国家权力限度的第一条基本原则;即国家权力只限于法律明确赋予的范围,法律无明确规定的权力,国家机关不得行使。

2、国家权力限度的第二条原则,即实质性原则国家权力的行使不得违背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因此,国家的权力必须由法律来规定,而法律必须由人民来制定!从理论上讲,我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关,一切重要的法律,包括宪法,必须由其制定或修改。

国家对公民的权力限度

任何称为民主的国家都承认国家权力来自该社会成员,即由人民赋予的。人民把权力赋予国家的最基本的方式是人民通过选出的代表机关进行立法,用法律确定国家机关的职权,使国家权力取得合法性。据此,可以得出确立国家权力限度的第一条基本原则;即国家权力只限于法律明确赋予的范围,法律无明确规定的权力,国家机关不得行使。

鉴于国家权力来自人民这一原理,国家只能行使法律明确赋予的权力,而不能行使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给它的权力;法律没有明确赋予给国家的权力,原则上由人民保留。与此相反,公民不得行使法律明文禁止的权利;凡法律未加明文禁止的,原则上公民都有权利行使。根据这一原则,产生两个不同的违法概念:对国家机关来说,违法则是指做了法律没有明确授权给它做的事,而对公民来说,违法是指做了法律明文禁止做的事。

坚持国家只能行使法律赋予的职权和法律明文禁止之外的权力属于人民,是现代民主制度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建立法制社会的基本出发点。坚持这一原则,尽管存在国家权力缺乏灵活性和公民有滥用权利的危险,但正是这点促使人们去完善法制——通过旧家机关的立法,把国家机关的职权规定得更完备;通过对公民权利的立法,尽量禁止那些不应当由公民行使的权利。

然而,那些推定为公民自由支配的权利,有些也可能会造成危害社会的后果。对此法制国家都有一条 重要原则:“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公民犯罪行为唯有根据事先明确公布的法律才能认定。要打击法无规定的新的危害社会行为,只有通过新的立法。但这同时还要接受另一条法制原则的限制:“法不溯及既往”。新法律不能追溯立法前危害社会的行为。确立上述法制原则,显然以一定的社会牺牲为代价,但也是权衡利弊的结果。因为,人们害怕司法机关滥用权力(掌握法律无明文规定可随意治人之罪的权力) 远远胜过害怕公民个人滥用权利。

有一种流行的错误观念是,公民的权利只是法律明确规定的权利,除此以外的权利公民是不能行使的。据此,有人常常指责公民行使宪法以外,但并没有其他法律禁止的权利为非法。他们不懂得,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决不意味着公民只能享有这些权利,而仅意味着这些权利如此重要,它涉及到公民的生命 、财产、自由和安全,以至需要国家特别加以保护。除此以外的权利,只要法无禁止,公民也可以行使,只是国家没有保障义务。上述错误观念的实质,就是国家权力本位思想,认为公民的权利都源于国家。显然这种观点与权利属于人民的民主原则相悖。

根据确立国家权力限度的第一条原则——或称法定权限原则,只能从形式上判断国家机关的行为是否越权、违法,即看它行使的权力是否有法律根据。仅有这一原则是不够的。因为有些行为,国家机关虽然也依法采取,但它却可能损害公民利益。因此,就需要提出确定国家权力限度的第二条原则,即实质性原则国家权力的行使不得违背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立法机关不得制定有损于人民利益的法律,政府机关及其官员不得做有悖于人民利益的事,国家权力运用的唯一目的是人民的福利。

判断国家权力的运用是否有悖于人民利益的最简单的方法,是看国家的法律和政府官员行为是否符合宪法原则精神。宪法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表现。为了判断法律和行为是否符合宪法,产生了现代宪法监督制度。其次看法律、政策和政府行为是否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如果人民通过某种方式对法律、政策和行为表示不满或反对,则说明国家权力的运用不符合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国家机关就没有理由去行使这些权力。

确定国家权力限度还有一些其它原则,如权力行使的法定方式和程序原则;不得随意放弃或转让权力原则等等,但最主要的原则是上述两项。

  以上是2023年甘肃省嘉峪关市钢城街道事业单位考试题目及答案解析(四)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甘肃省事业单位考试题,嘉峪关市事业单位考试题,钢城街道事业单位考试题,事业单位答案,事业单位解析,事快讯信息敬请关注河南人事考试网频道。

时政热点

本文标签: (编辑:河南华图教育)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立即咨询
2023国考华图帮订房_河南华图教育
联系我们